新郑,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在一个个民营企业的“闯”与“创”中,“国货之光”绽放黄帝故里。
一颗红枣,能有多大作为?“中国红枣之乡”新郑很有“发言权”。
枣与新郑,渊源极深。裴李岗遗址中出土的炭化枣核,印证了新郑8000多年的种枣历史。光阴流转,这里诞生了“中国红枣第一股”——“好想你”,全市枣制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25%。
走进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能更直观感受一颗红枣的“七十二变”。3月27日,记者来到好想你公司,又一次被震撼到了。
精工车间内,颗颗红枣在自动化流水线上滚动,按照大小、光泽度、饱和度、残次度等不同性状进行光影分选、清洗烘干、自动去核、精深加工;上万平方米的高智能冻干车间里,拓展着“红枣+”健康养生食品的边界;位于红枣博物馆一层的形象店,摆上了黑金枣、红枣芝麻丸、御锦汤、元气粥等不少新品。
近些年来,好想你坚持“红枣+健康锁鲜+滋补”主业,将“药食同源”理念融入产品创新,研发生产出400多种单品,把红枣产业做到“一厘米宽、一公里深”。
一颗红枣如何成为河南的“金字招牌”?好想你董事长石聚彬深有感触:“企业想要发展好,没有捷径,最快的路径就是专注、坚持与创新。”
这个春天,随着中央和我省密集部署促进民营企业发展,虽过花甲之年的石聚彬干劲和信心更足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食品产业是良心产业、道德产业,好想你将坚守实业主业,持续深耕红枣领域,专注极品、精品、满分品,做中国红枣专家、做有温度的企业,把好想你这张河南名片擦得更亮。”石聚彬直言。
石聚彬跟一颗红枣的“较真劲儿”也深深影响着他的儿子石训。从质检员、销售员、战略投资人到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再到去年底担任总经理,“创二代”石训在摸爬滚打中成长,好想你也在一步步“青蓝接力”。
“年轻人不是来‘接班’的,而是来‘重新定义赛道’的。”石训扛起了新担子,最近他赴哈萨克斯坦推介产品、筹划在柬埔寨开店。“企业就像枣树,只有深扎根才能抗风雨。面对新发展,更要坚持长期主义,做难而正确的事。聚焦健康食品赛道,让红枣成为新时代的健康符号、享誉世界的‘超级品类’。”他说。
新郑是黄帝故里,黄帝是医家之祖。不光有食养健康,新郑还有医药健康。
一支水针剂,能闯出多大天地?新郑给出的答案是:全国市场份额30%的水针剂产于此。
“全国水针看河南,河南水针看新郑。”新郑是全国最大的医用水针剂生产基地。其中,民营企业家周遂成创立的遂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水针剂占到了全国市场份额的15%—20%,年产20多亿支。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河南省制造业“头雁企业”,遂成药业年销售收入10亿元左右,保持每年收入占比6%以上的研发投入,与生物医药上下游研发机构、高校和企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原料药及制剂产业研究院等,获得发明专利证书28个、实用新型专利证书31个,产品包括水针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乳膏剂等19个剂型190多个品种,配套有药用安瓿瓶、包装、印刷、辐照产业链,产品畅销全国各地,36个品种出口国外。
“做好药,为人民。”“创二代”周红建六年前从父亲周遂成手中接过了“接力棒”。身为遂成药业的董事长,他深知,“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这些年,该企业累计投资6亿多元,推动新药研发和一致性评价,70多个品种已获批31个;今年将开建中药产线,还有几个创新药、急抢药和高壁垒药会陆续获批生产。
“多个水针剂产品在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今年投产的磷酸奥司他韦胶囊供不应求。”得益于科技创新筑起的“护城河”,周红建对企业发展充满信心。
善营商,方能“赢商”。周红建难忘那一幕——今年新郑市三级干部会议,他和新郑其他19位企业家坐上了主席台。
“这一坐,足见新郑尊企重企亲企。”周红建由衷为新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点赞,“推行‘企业家恳谈日’‘25天企业宁静日’‘扫码入企’等制度,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企业只管安心谋发展。”
除了好想你、遂成药业,28年只为“做好一碗中国面”的白象也成为年轻人心中的“国货之光”。在新郑,民营经济呈蓬勃发展之势,现代食品、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聚链成群。截至2024年年底,新郑市拥有各类经营主体14.6万家、总量位居全省县(市)第一,民营经济经营主体占比99.8%,民营经济增加值占比74.3%;集聚25所大中专院校,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博坦智能总裁员荣海等求学新郑,开启“逆袭人生”。
升腾“国货之光”,崛起“民企力量”,新郑今年决胜“GDP超千亿元”步履铿锵。(记者王延辉/文、图)
责任编辑:张家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