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北京帮安迪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明奇内心如沐春风。
“我出生在林州,今天来参加老家在北京举办的一个重要活动,与父老乡亲共商共谋安阳发展大计。”他的话语中流露着兴奋。
林明奇参加的活动是当天在北京举办的2025安阳市对接京津冀招商引智推介会。这是安阳“向北、再向北”发展的关键一步,也是该市今年首次在省外开展的高规格、大规模招商引智活动。
安阳是京津冀联动中原的“桥头堡”,高速、高铁等立体化交通网络让安阳与京津冀“1小时经济圈”紧密相连。随着国家战略纵深推进、当地营商政策持续发力,安阳正在成为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科技成果转化、人才资源流动的首选之地。
推介会现场,80个项目顺利签约,投资总额253亿元。这些项目类型丰富,既有经贸、科技、人才类项目,又有产业转移、投融资、机构合作和文旅项目。
项目“科技量”也倍儿足。比如,投资20亿元的玖一生物年产400万支靶向抗肿瘤药生物制剂项目,投资15亿元的新能源电子科技产业园项目,凤宝管业与北京科技大学合作的智能冶炼科技攻关项目,河南铁建铁路轨道配件有限公司与轨道交通智能科技创新中心合作的铁路接触网使用拉杆项目等,都是安阳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招商的优质成果。
林州市人民政府与北京博大网信股份有限公司签约的工业AI全链条智能化体系建设项目十分“抢眼”。该项目总投资6亿元,包括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算力中心建设,园区边缘计算节点覆盖,高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研发、钢铁深加工等工业领域AI融合应用场景构建,工业物联网建设及工业AI工程师培养等。
人才类项目的“含科量”也很高。不仅有安阳市委人才办与清华大学河南校友会签订的人才引育合作项目,还有安阳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与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会合作的“安阳企业出海服务站”项目,这些项目将加快安阳产才深度融合的步伐。
此次活动旨在抢抓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积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以产业链招商为主线,借力京津冀人才优势、创新资源和产业资本,为安阳市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蓄势赋能。
推介会现场还发布了500余家用人单位近14000个岗位的招聘计划,其中包括102名博士后、128名博士等高层次人才需求,涵盖全市事业单位和重点企业等多个用人领域。
一路向“新”的安阳,受到创新类企业的认可。“中星微技术已确定将安阳作为全集团的核心生产基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星微集团创建人邓中翰说,今天的安阳,正以人工智能为引擎,开启产业升级的“黄金窗口期”。(记者 李林 杨之甜)
责任编辑:张家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