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梯加装陷入停滞、群众与施工方矛盾不断升级,到街道和社区接连介入、摸清症结并协调解决……3月24日,说起去年郑州市中原区建设西路100号院2号楼电梯加装事件的圆满落地,在这里生活近20年的居民辛建立忍不住点赞:“话有地方说,理有地方讲,事情解决得干脆利落。”
加装一部电梯,何以矛盾重重?前期,楼栋居民与施工方签订合同,施工中由于发现地下线缆导致作业难度增加,追加的资金成为双方僵持不下的争议点。
面对复杂困难,建设路街道党工委牵头召开网格支部会议,多次征集民意、征询辖区法律专家意见建议,同时“吹哨”法院、房管等多部门联合“会诊”,最终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压减费用等,历时两个多月,将这项“急难愁盼问题”有效解决。
“在‘党建+网格+大数据’基层治理探索中,我们以网格搭台、用数字赋能,狠抓纠纷防范、高效调解,通过划分事件圈层、规范处置流程,形成‘三圈五步’工作法,将矛盾纠纷事件收集、流转办理、事因调查、多元调解、结案分流等形成完整闭环,切实将矛盾纠纷发现在基层、化解于萌芽。”建设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杨艺说。
小微问题现场办、热点问题社区办、疑难问题街道办,在平安建设与网格化治理的融通融合中,去年中原区仅建设路街道就化解群众大小“疙瘩事”425起。
寒来暑往照顾独居老人、跑上跑下帮群众协调暖气加装、老旧小区修剪遮挡住户采光的茂密树枝……在中原区协作路社区,三级网格长毕聪常年跟同事奔走在服务一线。
基层善治,关键在人。在探索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的实践中,中原区还着力调动多元力量参与共治,选派398名区直机关年轻干部下沉三级网格,859名“五员一律”人员进网入格,先后组建并叫响“西郊老街坊”“芝麻团”等社区服务品牌;以“近邻微网一家亲”活动为纽带,持续推行网格治理与居民议事、小板凳会议融合,实现“网格事、网格议、网格治”;紧抓“三跨”事件联动处置、“每月一事”机制运转,推动事件协同办理、源头治理,累计办好民生实事560多件。
撑起“一张网”,“绣”好每一针,郑州市中原区不断推进网格治理“精细化”程度,在发挥众治、善治效能中,助力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治理妙招
在党建引领网格化工作中,郑州市中原区积极探索“党建+网格+大数据”基层治理路径,将平安建设深度融入网格化治理之中,纵深推进平安建设与网格化工作的数据、队伍、业务以及机制融合,同时紧抓“三跨”事件联动处置、“每月一事”机制运转,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切实将辖区“平安指数”转化为群众“幸福指数”。(记者 张建新 祁道鹏)
责任编辑: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