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马静:
高效能治理让我们从“管理者”成为“贴心人”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时间:2025-03-10 20:31 来源:大河网

  社区治理水平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让我们这些社区工作者信心更强了、底气更足了、干劲更大了。”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许昌市魏都区南关街道七一社区党委第一书记马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地积极响应并落实“四高四争先”的高效能治理要求,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基层治理之路。

  七一社区地处许昌市老城区,老旧庭院多,基础设施薄弱,居民诉求复杂多样。面对这些难题,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将网格化管理作为破题之钥,构建五级自治体系,深入推进基层治理。

  在高效能治理的实践中,七一社区以“小网格”托起“大民生”。按照“300~500户一网格”的标准,将辖区22个庭院划分为8个网格,形成“党建引领 + 专业指导 + 群众自治”的治理架构。社区整合“三官一律”“五老人员”和志愿者等多方力量,组建“家和兴矛调服务队”,对矛盾纠纷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军分区小区供电线路老化影响居民生活,社区工作人员多次走访,广泛收集民意,组织多方共同商议电网改造方案,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小区电网改造工程顺利推进,困扰居民多年的用电难题得以解决,这正是社区践行“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的生动体现。

  同时,社区干部积极转变角色,从“管理者”变身居民的“贴心人”。社区党委第一书记马静带领“两委”干部深入小区庭院,与居民谈心交流,倾听诉求、解决难题,通过“唠家常”的方式,去年成功化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160余起,调解成功率高达98%。社区干部成为居民心中的“网红”,真正实现了“需求发现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服务落实在一线”。

  此外,七一社区还充分发挥居民的主体作用,让居民从“旁观者”变为“主人翁”。社区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治理,通过“三级议事”汇聚民智,以公益项目温暖民心,用多元服务惠及民生。设立的“爱心粥”公益项目和“社区幸福大食堂”,为环卫工人、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免费早餐,有效解决了“一老一小”及新就业群体的用餐问题。

  “前不久,省委召开了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工作会议,充分彰显了省委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我们将认真落实省委关于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的部署要求,继续探索网格化、智能化、人性化的治理经验,努力打造‘组织有力、服务有温、邻里有爱’的幸福共同体!”面对未来,马静表示,七一社区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围绕高效能治理目标不断前行。(宋向乐 王紫仪)

责任编辑:张家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