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看两会丨巴基斯坦研究员关注这些热点议题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时间:2025-03-10 08:40 来源:大河网

  “我叫王勇(NAUMAN UMER),来自巴基斯坦。2017年,我来到河南求学,并于2024年顺利获得博士学位。”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记者在河南工业大学(莲花街校区)第三次见到王勇。和之前两次采访一样,他说话依旧慢条斯理,沉稳而从容,只是身份发生了变化。

  “在河南,我实现了从留学生到研究员的身份转变。”王勇告诉记者,他于2024年6月博士毕业,并留校工作,任研究员。“我想在这里工作,因为河南已经成了我的第二故乡。”他说。

王勇接受记者采访。

  据了解,与其他留学生不同,在河南求学的7年间,王勇不仅扎根学术,还在这里收获了家庭,实现了从“巴铁”兄弟到河南“女婿”的身份转变。2020年11月,他在河南结了婚、成了家,与这片土地的联系也变得更加深厚。

  “我的妻子是个地地道道的河南人,在她的帮助下,我的汉语水平提高得很快,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也更加深入。”王勇告诉记者,中秋节、端午节、春节……刚到河南时,他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人如此热衷于过节,而且每个节日还有独特的传统美食。“结婚后,在爱人的影响下,我对这些节日的理解逐渐加深,也慢慢体会到它们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王勇说。

  随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的不断加深,王勇在科研之外也逐渐有了自己的思考。“文化的传播离不开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作为一名在河南工作的外国人,我尤为关注如何获得更多跨文化交流的机会。”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王勇对这一议题格外关注,希望能看到更多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人才融合的举措。

王勇。

  作为教育工作者,王勇同样关注河南在推动文化“走出去”过程中是否能够提供更多平台,让外国学者和留学生参与其中,助力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河南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如何让更多外国人真正理解并喜爱这片土地,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王勇说。

  此外,在科研领域,王勇还关注中国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国际人才的支持。“科研的进步离不开开放与合作,希望能有更多针对外籍研究人员的政策支持,比如科研项目合作、学术交流平台,以及更便利的工作和生活保障。”他说。(杨佳欣)

6931517262758924

责任编辑:王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