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在1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国务院总理李强指出,要着力提升基层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健全临床科室设置和医疗设备配备,扩大基层用药种类,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升慢性病和常见病的预防、治疗、康复能力。
近年来,河南在提升基层基本医疗服务水平上有哪些成绩?2月2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河南省“实事惠民生 聚力谋出彩”系列第九场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省重点民生实事“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项目完成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上,信阳市罗山县、洛阳市新安县、南阳市高新区三地分别作了相关介绍。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的老年友善服务站。
转变|信阳罗山制定个性化健康管理计划
信阳市罗山县周党镇中心卫生院全科医生夏悦在发布会上介绍道,目前,罗山县的健康管理理念从单纯的疾病诊疗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转变。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健康风险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计划。比如针对老年人,除了治疗基础性疾病,还会注重预防跌倒、认知功能下降、情绪管理等问题,提升他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同时,全面提升服务能力。通过线上学习巩固常见病、慢性病最新诊疗指南及规范服务流程,线下实操训练心肺复苏(CPR)、创伤止血等急救技术,并定期与上级医院专家探讨交流复杂病例和用药指导,大大增强了签约居民对医院的信任。
在做好群众来院诊疗服务的基础上,罗山县周党镇中心卫生院对行动不便、失能失智的老年人、残疾人等确有需求的重点人群,结合实际提供上门治疗、随访管理、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和家庭病床等服务。同时开展医患沟通技巧课程培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促使签约患者更加积极主动地接受健康指导、配合疾病治疗。
破解|洛阳新安建立医共体人才流动池
洛阳市新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孙宏悦介绍,新安县坚持“人才兴医、专科强医、管理优医”的理念,目前全县共有卫生技术人员3142人,本科及以上学历1214人,占比38.6%。
根据县镇村实际需求,新安县动态调配、使用卫健系统编制人员,做到“编随人走”,对编制外人员实行“员额制”管理。根据医疗机构发展趋势,新安县引进紧缺型人才29名,其中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16名,特招医学院校的毕业生、定向生、特岗全科医生等本、专科学生130名,进一步充实卫生人才队伍。
另一方面,新安县先后与郑大一附院、河科大一附院等省级三甲医院深度合作,引进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人才26名,开展新技术、新业务63项,县域就诊率82%,群众就医满意度不断提高。为破解乡村医生“老龄化”现状,新安县充实乡村医生队伍,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累计下沉医师210人,举办培训218场次,开展手术900余例,帮助镇卫生院创建特色专科20个,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锻造|南阳高新区“熔炉”提升机构带教能力
南阳市百里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王欣昌介绍,在提升机构带教能力和团队服务水平方面,百里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健全组织、明确分工。成立以中心主任任组长、中心36名中高级专业人才为成员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设教学组、实践组、保障组、宣传组、督导组,明确职责分工,举全中心之力做好培训。统筹规划、精心准备。先后升级改造健康教育室,购置设备设施、升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一体机、改善食堂用餐环境等。结合实际、科学安排。先后派出24名家庭医生参加省卫生健康委组织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师资培训。多措并举、突出成效。采取理论+实践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以及集中培训、分组讨论、一对一授课等多种形式,将参训学员编入中心20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开展一对一实景带教。(刘思嘉 赵檬)
责任编辑:何心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