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寒冬,但河南项目建设“春更早”。
1月5日,星期天。省委、省政府举办第十五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以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投产,打响2025年奋进奔跑的发令枪。新年首场全省性的重要大会放在周末举行,传递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也是河南全力全速拼经济的鲜明信号。
正式开工。省科学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宋克兴对中原量子谷二期项目的开工满怀期待,“未来这里将实现‘实验室连着生产线、上下楼就是上下游’,全力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创新策源地”。
施工正酣。郑州国际陆港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项目施工现场热火朝天,3500多名建设者奔着5月份建成投用的目标奋力冲刺。“对标‘现代化、国际化、世界级’,中欧班列的‘新家’正一天天拔地而起。”该项目负责人说。
继续投资。奇瑞在开封集齐了总部之外唯一的融乘用车、商用车制造、研发、出口为一体的整车生产基地,总投资30亿元的乘用车技改项目也已启动建设。项目建成后,奇瑞开封生产基地年产量将突破60万台,年产值将突破600亿元。
河南为何如此重视大项目建设?这是因为,经济发展离开项目就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水。不管是扩大有效投资,还是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或者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民生改善,都要靠具体项目来承载。
显然,重大项目建设已然成为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也是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就在这次活动中,河南向全省发出了动员令: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这对应的是速度、质量和实效。项目建设,没有速度,就可能错失良机;没有质量和实效,就没有价值和意义。
就在同一天,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推动2025年第一季度经济“开门红”若干政策措施》,围绕扩需求、稳主体、惠民生、防风险谋划推出了28条政策措施。其中,多条政策措施都直接服务于项目建设。
抢抓政策机遇,谋划项目——扎实推进“两重”建设,建立2025年项目储备库,按照“钱到即开工”标准同步做好前期工作,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大盘子”;紧盯“两新”扩围领域,以落后低效设备替代、本质安全设备提升、高端先进设备更新为重点,储备项目1000个以上。
抓项目增投资,既是当前需求,也关系未来供给。形势瞬息万变,机遇稍纵即逝。谋划一批、论证一批、建设一批重大项目,须紧盯政策取向,瞄准产业趋势,立足省情实情,形成近期可实施、长期有储备、定期能滚动的良好局面。
发力关键领域,建实项目——抓项目不能“就汤下面”,也不能“捡到篮子里就是菜”,着力要抓的是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历数河南“三个一批”项目分布领域,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长期担当“主角”,这意味着发展的后劲、发展的质量、发展的信心和预期。
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重大项目、重点产业,能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河南已着手谋划2025年重大项目“双百工程”工作方案和省重点项目清单,一季度将完成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投资800亿元以上。同时,谋新策、出实招,更好调动民间资本的投资积极性。
优化营商环境,引育项目——吉利、金风科技、京东方、国机集团、加多宝等知名企业新投资入驻,比亚迪、宁德时代、正大、华润、益海嘉里等行业龙头增资扩股。在河南“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中,海内外企业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河南投资环境和发展前景的信心。
优服务,才能增强投资能力。招商引资方面,从比拼优惠政策搞“政策洼地”,向比拼营商环境创“改革高地”转变。具体的着力点,包括扎实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持续提升“一网通办”“一网统管”能力水平,完善投资便利服务体系等。河南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通过持续打造办事效率高、开放程度高、法治保障高、宜商宜业宜成的一流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
一个重大项目就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批重大项目就能成为一个新的增长极。排定了,就要抓紧推进、滚动推进、压茬推进,争取早落地,早转为实物工作量,真正形成有效投资,河南经济活力将更加充足。(记者 宋敏)
责任编辑:何心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