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明年我们去法国接‘甲骨文’回家。”2024年12月25日,在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刚从法国回到安阳的实验室成员龚慕凡兴奋地说。
日前,龚慕凡和同事韩胜伟赴法,代表实验室与法国国家图书馆等4家甲骨文收藏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将携手让久已离家的甲骨文文化遗产,以数字化形态回家。这是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团队在韩国完成海外首批7片甲骨实物数字化回归之后的再次出发。实验室主任刘永革说,“我们希望能用5年到8年的时间,把全世界的‘甲骨文’接回家。”
归乡之愿
甲骨文——3000多年前的古老中国文字,已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总量约16万片,分别收藏于国内外博物馆、图书馆、科研院所、高校等至少181家机构,国内12万余片,国外3万余片。其中,真正发表过的只有7万到8万片,还有很多或深藏库房,或散落民间,或遗失国外,难以研究利用。
“甲骨文,这些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文化的根与魂。它们有生命,有情感,它们的故乡在安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甲骨文研究专家宋镇豪曾对实验室团队成员深情地说,“虽然甲骨实物回归难以实现,但是通过数字化科技,让散落世界各地的甲骨文资料得以‘回家’,对甲骨文的保护、传承、研究意义重大。”
年逾古稀的宋镇豪是我国当代甲骨学的领军人物之一。他早在30多年前就立下让甲骨文回乡之愿,并倾尽心力投入甲骨文的整理工作,先后整理出版了16种、近万片甲骨文材料。
甲骨文发现已百余年,由于甲骨质地脆弱,因风化剥落、生虫被蛀等原因造成的残损情况普遍存在,难以保存、展示和利用。而在甲骨文研究的过程中,拓片模糊、甲骨字不易查找、资料不易利用等一系列问题,也让甲骨文的破译与传承更加困难。
“在韩国采集甲骨数据时,其中一片甲骨由于长时间的风化已经分裂为两片。”刘永革说,“我们深深感受到一份责任和压力,甲骨文数字化保护迫在眉睫!全球甲骨文数字化回归时不我待!”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站站长何毓灵,向全国人大郑重地提交了“让甲骨文以数字化方式回归故乡”的建议。
“让甲骨文以数字化形式回归殷墟,将是对殷墟考古的巨大推动。设想一下,当我们把散落于世界各地的甲骨碎片聚集起来,拼接成一片片完整的甲骨,将会有更多商王朝的秘密被发现,也将有更多中华文明密码得以破译。”何毓灵说。
“归来吧!甲骨文。”殷墟考古人、甲骨文工作者发出呼唤,这是安阳人民的心声,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
数字归途
“许多甲骨漂泊海外已百年有余,回家谈何容易。”完成首批海外甲骨数据采集回到安阳时,刘永革感慨地说,“为了把‘甲骨文’接回家,我们认真准备了两年,而完成历史文化和数字技术积淀,我们用了近40年。”
从1985年安阳师范学院选拔青年学生组建甲骨文学习班,到20余名中青年计算机专家组建技术攻坚团队开启甲骨文信息化研究新路,到面向全球发布“殷契文渊——甲骨文大数据平台”,再到创建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0多年矢志不渝的坚守,甲骨文插上了科技的翅膀,迈入互联网“云端”。
“致力于突破甲骨文保护、研究瓶颈,我们紧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持续为甲骨文数智化赋能。”刘永革说。
实验室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对甲骨碎片进行自动缀合,目前已成功缀合105组,实现甲骨文的数智化“再发掘”;联合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在甲骨三维扫描、高清拍摄方面进行设备选型和技术研发,推动微痕增强的全信息模型等技术实现突破,能够在数字空间高保真还原甲骨实物,为甲骨文文化遗产赋予永恒“生命”,让全球甲骨文数字化回归成为可能。
以宋镇豪为牵头人,安阳师范学院、腾讯公司、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等机构倡议发起“数字甲骨共创计划”,并联合国内外各收藏单位、研究机构和教育平台共同组建“数字甲骨共创中心”,以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基地,利用最新数字技术和创新模式,对国内外甲骨实物进行高保真数据采集,构建甲骨文大数据平台,从而实现“甲骨文回乡之愿”。
实验室团队积极联系海内外甲骨收藏机构,研究机构等,持续扩大“数字甲骨共创中心”朋友圈。“甲骨文”回家的大门打开了。
开启回归
一通通国际电话,一封封电子邮件,一次次真诚沟通……“甲骨文”回家的脚步越走越近。
收藏7片甲骨的韩国首尔淑明女子大学博物馆加入“数字甲骨共创计划”,并发出正式邀请,欢迎实验室团队适时前往采集甲骨数据。
2024年8月5日,刘永革带领团队成员张展、李邦、郭安、龚慕凡飞赴韩国,正式开启全球数字甲骨回归。
在韩国首尔淑明女子大学博物馆,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拿出收藏的7片甲骨,团队成员顾不上欣赏国宝,马不停蹄地投入工作。
水平校准、颜色校准、光线调整、参数设定,团队成员运用上亿像素的专业相机进行高清拍摄、微痕摄影,对每一片甲骨正反两面、一面八个方向、一个方向七个角度拍摄近120张照片,然后是存储备份,海外第一批共计7片甲骨实物的全信息、高保真数据采集成功完成。
2024年8月11日,实验室团队携带7片韩国收藏甲骨全信息数据回到安阳,我国流失海外的甲骨文文化遗产,首次以数字化形态与故土重逢。
“终于等到这一天,‘甲骨文回乡之愿’正变成现实。”宋镇豪激动地说,“今年是甲骨文发现125周年,我们开启数字甲骨回归这一进程是最好的纪念。”
焕然新生
重回故土,“甲骨文”熠熠生辉。
实验室团队对采集的数据进一步处理,将数据转化为可视化、多层次的微痕增强全信息数据模型,一片片高保真还原数字甲骨影像呈现出来。
2024年9月30日,“全球首批甲骨数字回归”专题展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开幕,7片韩国回归“甲骨”惊艳亮相。
数字甲骨通过高清视频、高保真图像,配以相应释文、释义,并采用图板、互动等形式与观众见面。主办方还专门为其中的一片甲骨制作了精良的裸眼3D视频,为公众呈现现代科技手段加持下的甲骨文。
游客们争相一睹海外甲骨的“真容”,赞叹不已。
“非常震撼!数字甲骨还原实物很逼真,上边的甲骨文文字特别清晰。”来自辽宁沈阳的游客朱泓霖说,“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宝回家。”
“我为是安阳人而自豪!”中国文字博物馆终身荣誉志愿讲解员曹景洲眼里噙着泪花,他激动地说,“原先这一段主要讲甲骨文流失海外,今天,我可以大声对游客讲,我们的甲骨文回来了!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了!”
国庆期间,中国文字博物馆每天的客流量达到2万余人,大家在观看海外回归数字甲骨的同时,感受更多的是满满的文化自信。
“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具有远见地开展甲骨文数字化工作,让我们的古文字研究更好地跟上了信息化时代。”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中国文字学会会长黄德宽说,“甲骨文文化遗产以数字化形态回归故乡,既是对文字文物及时有效的保护,也将进一步推动甲骨文研究,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在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记者看到实验室团队成员更加忙碌了。他们依托“殷契文渊”甲骨文大数据平台,对回归“甲骨”进行智能校重,寻找甲骨来源和流转情况,为下一步智能缀合和研究做准备。他们将回归“甲骨”的数据模型上传至“殷契文渊”甲骨文AI协同平台,向全世界开放共享。他们还积极联系英国等国家的甲骨收藏机构……
“数字甲骨回归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我们愿与世界各地的甲骨文收藏单位、研究机构和教育平台等共建共享、共创共益。”刘永革说,“甲骨文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责任编辑:张家祺 杨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