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年终岁尾,中原大地热潮涌动,新项目建设、新产品研发、新市场拓展……如同一颗颗希望的火种,点燃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河南日报即日起推出“新项目迎新年”主题报道,记者深入工地、车间、科研院所等基层一线,聚焦火热生产、建设现场,实地探寻各地以实干实绩推动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地生根、见行见效的生动实践,讲好凝心聚力谋发展的生动故事,营造热气腾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共同迎接河南经济的光明前景。
岁末年终,既是收官之时,又是开局之机。作为全省首家国家级经开区、全省唯一“五星级开发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竞进拼抢的姿态迎接新的一年,聚势蓄能向未来。
12月20日,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结束后第一天,总投资达107亿元的10个重大项目在郑州经开区集中开工,以高质量项目建设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这批上新的项目中,中欧班列(郑州)多式联运智慧集散分拨中心、中欧班列(郑州)“一带一路”国际贸易产业园等项目为河南实施优势再造、发展壮大枢纽经济增添强支撑。
当天,伴着朝阳,迎着寒风,郑州新丝路国际港务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苏良鹏早早来到中欧班列(郑州)多式联运智慧集散分拨中心开工现场。他拿出手机,拍下一个个画面,记录项目开建的重要时刻。
“你看,这个项目的北边,一路之隔就是中欧班列(郑州)始发终到的铁路口岸;往西不远,中欧班列(郑州)智慧物流甩挂中心项目在加紧建设;东边没多远,就是中欧班列集结调度指挥中心。”苏良鹏一一向记者介绍,“郑州经开区是全省的开放门户,这一圈儿项目都是围绕提升开放能级、做强枢纽经济做文章,很有‘国际范儿’。”
站在工地上,依旧能听到中欧班列(郑州)开行的汽笛声从中铁联集郑州中心站传来。今年以来,河南“钢铁驼队”着实有点忙,中欧班列(郑州)已累计开行近3000列,尤其是11月份,单月开行量高达500多列。
开放发展的脚步,只会越来越快;开放发展的水平,只会越来越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下调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作出部署:着力拓展对外开放新空间,高质量建设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等,更好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作为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的配套项目、“一带一路”国际商务区“全球汇”总部基地港的子项目,中欧班列(郑州)多式联运智慧集散分拨中心占地121亩、总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总投资7.58亿元,主要建设多式联运仓储库、高端装备库、冷链分拨库、生物医药库、集装箱中转区等智慧集散分拨工程;中欧班列(郑州)“一带一路”国际贸易产业园占地44亩、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总投资9.8亿元,旨在打造国际商事及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基地、供应链金融服务基地以及物流、贸易、供应链金融等行业领先企业区域总部基地等。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发展力、创新力、竞争力。”郑州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波介绍,这些新项目建成后有利于加快推动中欧班列扩量提质,全面提高中欧班列运行效率、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枢纽经济能级和开放通道优势。
抢抓机遇,奋发“项”上。前不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支持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若干政策》,赋予郑州经开区更大自主权,对重大项目建设给予强有力保障。
犹如一颗颗高质量发展的“种子”,一个个投资规模大、产业质态优、带动能力强的好项目、大项目在郑州经开区扎下根来,在“阳光雨露”滋润下,正孕育无限生机和希望。(记者 王延辉)
责任编辑: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