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拼经济 决胜全年红丨中牟抢占汽车产业“智”高点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时间:2024-12-18 14:26 来源:河南日报

中牟县智能网联汽车封闭测试基地。中牟县委宣传部供图

  新能源汽车正在成为郑州的“新特产”。15秒下线一个无刷电机,1分钟下线一台新能源汽车。河南跑出新“汽”势的背后,是不断迭代的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含智量”。

  12月9日,记者走进中牟县汽车配套产业项目一线,在全力冲刺四季度的火热建设现场,感受经济大省挑大梁,汽车产业从零部件到整车检测、抢跑“智”高点的拼劲和干劲。

  位于中牟高新区的郑州飞龙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注塑产线、无刷电机自动化产线等车间正在满负荷运转,机器轰鸣中,一笔笔新能源电子产品订单按下冲刺“快捷键”。“15秒下线一个无刷电机,年产能138.2万个。”该公司行政副总经理李旭洋介绍,自11月份以来,集成类订单爆发式增长,预计2025年将组装产品25万台,实现产值2亿元。

  随着飞龙汽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CNAS实验室相继建立,这家企业是传统制造的坚守者,更是科技创新的先行军。在该公司净化车间精益生产线上,一派“智”造盛景:机器人手臂“舞动”上料,年产能30万台集成模块的全自动生产线上,仅需配置1名工程师“守护”生产数据即可拉满“进度条”。从小小的塑料颗粒变成一个个元器件,新能源汽车部件从“0”到“1”的智造蝶变在此具象化。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电池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牵动着市场的神经。这几天,郑州比克电池有限公司正忙着安装调试半固态锂电池项目生产线。半固态锂电池被誉为名副其实的能量“黑科技”,安全性高,可实现快速充放电。该公司有关人士介绍:“半固态锂电池属于行业新兴前端研究,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里程焦虑’加速破局。”目前,多款新产品已通过安全性测试,走出实验室准备量产。

  实验室的“花朵”能不能走向市场,要经历千锤百炼的过关测试。“河南造”的整车下线后,在“家门口”就能盖上国字号检测认证的合格证。

  位于中牟的郑州机动车质量检测认证技术公共技术平台国家机动车产品检验检测中心(上海)郑州基地试验区,来自宇通客车、宁德时代、比亚迪、吉利等多家企业的零部件及整车正进行着各种严苛的性能检测。临近年底,碰撞试验室、新能源实验室、零部件实验室等7大类综合强检实验室及配套设施的工作人员正铆足干劲“向前冲”。“这里拥有国内最大的10米法整车暗室和国内首个专用四轴八轮独立驱动转毂。”该公司业务技术部部长赵昊介绍。

  与这些实验室一路之隔的智能网联汽车封闭测试基地内,建设了雨雾模拟测试区、城市功能测试区等8大主要测试场景功能区及智能网联大数据平台。在这里,一个不起眼的“模特”也身怀绝技、“含智量”十足。赵昊说,“模特”坐在不同驾驶座上,体内的几十个传感器分布也不同,目的是精准测出碰撞对乘客的伤害数据。

  曾经的荒地小镇,如今渐成汽车产业的创新高地。在中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入驻有郑州日产、红宇专汽、比克电池、郑州飞龙等300多家制造业企业,已形成集“技术研发—整车制造及零部件生产—汽车后市场服务”于一体的全汽车产业链条。

  在郑州、开封之间“洼地崛起”,抢占汽车产业“智”高点,中牟正在“抢跑”。

  记者手记

  1800多年前,中牟是官渡之战发生地,留下了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千古诗篇。穿越历史风云,从“智”取到“智”造,这里从不缺少智慧的种子。就像谁也不会想到,曾经那个盛产大蒜、西瓜的农业大县已蝶变为文旅强县,未来,更多的奇妙变化要发生。从“零”到整,“落地一个项目,引来一批企业”的联动效应正在凸显。

  “抢跑”的中牟,正在成为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抢滩”的热土。

  放眼郑州,目前已经聚集了比亚迪、宇通客车、郑州日产等7家汽车企业和200多家配套企业。正如郑州市市长何雄所说,2025年,郑州市整车产能力争达到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50万辆,汽车零部件企业突破500家,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达60%以上。

  正可谓,“汽”象万千新图景,产业谋划“郑”当时。(记者 齐亚琼)

责任编辑:张家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