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另一方面是新能源难以大规模接入现有电力系统,并网难、消纳难问题日益凸显。在追风逐光的路上,如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助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
源网荷储一体化工程是路径之一。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河南省加快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加快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构建灵活智能、稳定高效的智能微电网。未来,多层次微电网将在家庭、社区、公园等不同规模地区形成,从而解决大规模新能源和新负荷大规模接入、即插即用的问题。
项目丨新能源自产自销,打造新型电力系统
源网荷储一体化,这个看起来较为专业的称呼,在兰考县三义寨乡付楼村有着生动的呈现。
来到付楼村,村头的风车在转动,房顶一排排的光伏板,在太阳光下运行着。这里在默默演绎着一场农村能源革命,并形成了源网荷储一体化的“付楼模式”。
付楼村。
如今,付楼村已经打造了全村户用光伏、绿电台区、光伏长廊、绿电污水处理、风光储充放一体化充电站等十个新能源应用场景。每年光伏发电量超过130万度,所发绿电的50%以上实现了就地消纳,每年为村集体企业增收超过十万元。
付楼村也是河南省发展改革委的定点帮扶村。河南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源网荷储一体化,实际上便是以电源、电网、负荷、储能为整体规划的一种新型电力系统运行模式。
当前的电力系统,是以适应煤电、水电和核电等稳定电源为基础的运行系统。“双碳”战略要求,各地大力发展新能源,但新能源的间歇性、波动性对电力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业内人士指出,要解决新能源并网难、消纳难等问题,关键在于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方式,做好源网荷储不同环节间的协调互动,将新能源发电的不连续性和用电负荷的稳定性要求匹配起来,以推动传统的“源随荷动”供电模式,转向“源—网—荷—储”各环节高效协同的一体化模式。
电源丨新能源自发自用、就地消纳
追风逐光,只此“清”“绿”。从“电从远方来”,到“电向身边取”,河南迈出能源从“远方来”到“身边取”转变的关键一步。
郑州航空港区兴港新能源产业园外部电源配套项目。(大河网资料图)
河南风、电可再生能源资源较为丰富。《河南省能源革命战略研究(咨询项目)摘要报告》指出,以太阳能资源为例,从太阳辐射强度出发,河南省几乎所有地区都具有开发光伏的潜力。河南省总光伏装机潜力超过3.0亿千瓦。
《方案》提出,加强清洁能源供应,提高绿色低碳水平。一方面,加快分布式新能源就地使用。鼓励各类主体利用自有屋顶和空闲土地建设分布式光伏和分散式风电,自发自用、就地消纳。
另一方面,促进清洁能源就近开发利用。大力发展风电、光伏、余热余气余压、生物质发电和总装机5万千瓦及以下的小水电站、煤层气(瓦斯)发电以及综合利用效率高于70%的天然气热电冷联供等清洁电源。鼓励工业企业、增量配电网等主体根据负荷需要,按照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就近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汇集接入电力用户,原则上汇集点距离用户不超过20公里。
电网丨优化接网路径,保障新能源直接供应
如何通过推动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提升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和接入水平,从而逐步探索构建离网型微电网,形成稳定的就地绿电供应?
《方案》提出,鼓励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绿电专用变压器和绿电专用输电线路等配电设施,优化接网路径,保障新能源直接供应。根据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需要超前建设配电网,全面提升配电网综合承载能力,实现配电网与源荷储融合发展。
同时,高标准建设智能微电网,优化高比例新能源、负荷和储能的平衡控制,提升源网荷储协调能力。健全增量配电网与大电网利益分配机制,构建主网、配网协同运行、分级调控、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电荷丨鼓励工业企业多用自发绿电
一个现实问题是,一个区域内的电力用户较多,不同用户的用电曲线差异也较大,负荷结构较为复杂。这也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发电曲线和用电曲线不匹配的问题。
针对于此,《方案》提出,促进源荷协调互动。鼓励用电量大、负荷可调节能力强的工业企业合理安排生产时序,优化工艺流程,推动负荷主动适应新能源发电特性,多用自发绿电。
禹州市浅井镇张地村的风力发电机、光伏板。(河南日报资料图)
同时,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深入推进农村能源革命,支持农村地区各类主体优先使用自发绿电满足生产生活需要,推动单一依靠大电网供电传统模式向自发自用为主、大电网兜底保障新模式转变。
支持农村地区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优先使用自发绿电,剩余绿电可适量上网,其中对纳入“千乡万村驭风行动”试点的整村开发类项目,原则上不限制绿电上网比例。
电储丨配置一定比例储能设备
根据《方案》,河南要提速发展新型储能,实现源网荷储互动。
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结合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负荷用电特性、电网运行负载率等因素,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合理配置一定比例的储能设施,支撑绿色电力就地就近消纳。
同时,积极发展多元化储能路线。鼓励增量配电网建设长时储能设施,缓解新能源发电特性和负荷特性不匹配导致的长时平衡调节压力。鼓励用电量大的用户配置高效灵活的储能系统,实现削峰填谷,促进发电和用电的时空匹配。
在交通、通信等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的领域,鼓励建设移动式或固定式新型储能设施,提高应急供电保障能力。
任务丨郑州等7市建设70个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
河南省是经济大省,也是人口大省,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潜力。郑州大学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张瑞芹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推广应用,将有效整合河南新能源产业资源,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推动源网荷储、微电网、虚拟电厂发展,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新能源体系,带动新能源产业发展。
张瑞芹说,河南有4万多个村子能提供充分的空间资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潜力巨大。农村可以先建立起以风电、光伏等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带动产业发展,最终实现能源革命“从农村到城市”的过程。在能源转型的政策推动下,河南可以不断整合新能源产业的资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推动源网荷储、微电网、虚拟电厂发展,打造出优势产业。
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目标任务分解表。
对此,张瑞芹建议,农村可以先建立起以风电、光伏等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带动产业发展,最终实现能源革命“从农村到城市”的过程。在能源转型的政策推动下,河南可以不断整合新能源产业的资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推动源网荷储、微电网、虚拟电厂发展,打造出优势产业。根据估算,未来5年,风光产业、储能产业、智慧电力将实现4000亿~5000亿的市场。
《方案》规定了各地2027年前需建成的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数量。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拓展应用场景,谋划推动更多项目,更好发挥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在降电价、促消纳、调结构、扩投资、保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
Ⅰ类地区,涉及郑州市、洛阳市、南阳市、周口市、商丘市、新乡市、驻马店市等市,需要建设70个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
Ⅱ类地区,包括信阳市、许昌市、安阳市、平顶山市、开封市、焦作市、濮阳市、三门峡市,需要完成50个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
Ⅲ类地区,包括漯河市、鹤壁市、航空港区、济源示范区,需要完成30个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刘瑞朝 李连凡)
责任编辑:杨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