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 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新闻发布会,介绍10年来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关注的问题。
关于河南省在与北京市对口协作方面取得的成效,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夏志胜答记者提问。
自2013年起,北京市与河南水源区建立了对口协作结对关系。河南省与北京市双向协同发力,聚焦水质保护、民生改善、产业转型、干部人才交流等领域,支持水源区6县(市)实施了一批重大工程和标志性项目。
建设生态长廊,确保调水水质稳定达标
始终把水质保护摆在对口协作工作的突出位置,重点支持丹江口库区及入库河流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推动建设了淅川县环库区生态廊道、邓州市水源地生态廊道,实施了老灌河、淇河、淯河等流域综合治理,推进了污水处理设施新改扩建。随着保护治理力度越来越强,丹江口水库水质持续向好,保证了调水水质长期稳定达标。
邀北京骨干教师赴水源区讲学,持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民生领域突出短板,建成投用了淅川县一高、邓州市北京路学校、内乡县余关镇卫生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多次开展北京骨干教师赴水源区巡回讲学活动,实施京豫学校、医院“手拉手”计划,组织水源区教师、医生赴京交流培养、跟岗锻炼。十年来,水源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提升了11.2个、3.8个、24.4个百分点,卫生机构床位数增加超七成。
打造绿色农产品公用品牌,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将特色产业发展作为推动水源区绿色发展的主要途径,支持水源区对接北京市科研院所,合作建设卢氏蜜蜂产业基地、邓州杂交小麦产业化基地、西峡食用菌科研中心等产学研一体化基地,打造了“渠首印象”“淅有山川”等一批绿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助力水源区群众增收致富。十年来,水源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约80%,三次产业结构由21:53:26调整为17:34:49,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了1.45倍、0.93倍。
京豫高校结对共建,深化干部人才交流合作
北京市和河南省水源区累计互派9批279名挂职干部,在推进互访交流、项目落地、宣传推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北京市属15所高校与南阳理工学院、河南科技大学等15所高校“一对一”结对共建,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等方面不断深化合作。京豫双方举办了科技、文旅、农业等各类专题培训,累计5600余人次参加。推动成立中国人民大学南水北调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助力水源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朱丽文 王怡潇 董蕾)
责任编辑:张家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