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十年十人丨那山那水 那树那人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时间:2024-12-12 10:47 来源:河南日报

过去,为了让青山绿起来,淅川县大力推动植树造林。

如今,淅川县环库区森林覆盖率达61.7%,宜林荒山荒地绿化率达95.8%。 本版图片均为淅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南水北调·十年十人丨那山那水 那树那人

赵川

  “到丹江口水库,看看丹江的水吧!”

  “抱抱南水北调移民文化苑里的古树吧!”

  “去看看淅川县仓房镇的移民,老胡过得咋样了……”

  这些热切的期待,来自《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赵川,一位温婉又坚韧的女记者,如同那绵绵北上的一泓南水。

  历史的时钟拨回到2009年,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开始移民。正是在这一年,赵川来到南阳市淅川县。之后10年,她跑遍了全省6个市、25个县的80多个乡镇、200多个移民村,参与报道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丹江口水库淅川移民搬迁的全过程,一直坚持到退休,淅川人亲切地称她为“赵淅川”。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通水10年,踏遍淅川山水的“赵淅川”成为采访对象,她说:“讲不完的故事,你们现场去看看。”

  融合着“赵淅川”的情愫,记者一行重新“打卡淅川”,那水,那树,那人,是初见,也是重逢。

  看丹江水——越来越清了

  12月4日,淅川县香花镇。初冬时节,寒风乍起,淅川县护水清漂员赵建峰拿着一个带着网兜的竹竿,行走在丹江口水库岸边。

  俯身打捞,转身抛投,将水面上的枯枝败叶、水草等漂浮物打捞上船……这个动作他每日要重复很多次。

  “每天都要去库区巡逻,一趟下来至少4个小时。”赵建峰说,“我们团队负责130平方公里左右的水域,整个水面几乎看不到白色垃圾,主要打捞一些树枝杂草等漂浮物。”像他这样的护林、护水、清漂等库区“守护人”,淅川有8000余名。

  通水10年,丹江好生态滋生了库区百姓的美好“钱景”。

  丹江口水库东岸百米远的农家乐,老板张小伟一大早开车前往水库,查看昨晚下的网收成如何。如果不是休渔期,张小伟每天如此。

  “今天气温低,鱼怕是没有平常多。”张小伟眉头紧锁,开着快艇逐渐靠近渔船。翘嘴鲌、鳜鱼、几十斤的大鲤鱼……直到看着渔民把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鱼从网上摘下,投入船舱,他脸上才露出笑容。

  张小伟自小便生活在丹江口水库旁,原来家里靠捕鱼贩鱼为生。“渔民靠水吃水,更爱水护水,绝不能污染丹江水。”张小伟主动关停了餐饮船,拆除了网箱,办起了农家乐。

  为守护一库碧水,淅川县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关停并转污染企业380余家,拆除养鱼网箱5万余箱,取缔汇水区内畜禽养殖场600余家。

  “秀水青山,淅川的风景越来越好,游客越来越多,农家乐的丹江鱼、山野菜也深受外地人喜欢。”如今,捕鱼成了张小伟的副业,楼下餐厅、楼上民宿,年收入可达二三十万元。

  守护绿水青山,收获金山银山。

  目前,淅川县已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3A级景区3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12个,打造星级酒店8家、精品民宿16家、农家乐700多家。

  不仅如此,淅川县以水为纲,以文塑旅,以质求胜,加强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拉长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以多业态融合激活文旅文创高质量发展。

  访移民村的古树——都深深扎根了

  “身在他乡,根在淅川,无论您搬迁到哪里,今天,您沿着这条小路,跨过河上小桥,就能找到大石桥乡……盛湾镇的家,村头那棵老树在翘首仰望……”

  走进淅川县金河镇金源社区南水北调移民文化苑,一段简短而又饱含乡愁的文字,将记者一行带回梦里故乡。

  在移民文化苑,古树参天,不改青葱。曾经长在南水北调库区淹没区的一棵棵古树,被“抢救”回来移栽,生了根。700年、800年、1200年……每片枝叶讲述着故事,每圈年轮镌刻着乡情。

  库区移民时,被误以为是移民干部的赵川,曾和村民同吃同住,宣传移民工作的同时,帮助他们反映问题、解决困难……后移民时代,赵川又投入到移民文化保护与移民精神弘扬的工作中。

  是什么驱动她全身心投入?

  “是乡亲们顾全大局、甘愿牺牲的奉献精神感染了我、激励着我,人性的光辉在那里绽放。”赵川忘我地奔走于搬迁地和移民点之间。

  淅川移民亲手拆掉自己盖起来的房子,锯倒院子里的老树,在残垣断壁旁吃最后一顿饭……带着对故土的无限眷恋,踏上搬迁之路,憧憬未来。

  “是移民干部夜以继日、鞠躬尽瘁的拼搏劲头触动了我、鼓舞着我,公仆精神一览无余。”赵川执着地与淅川的基层党员干部交朋友。

  时任淅川县移民局局长的冀建成说:“搬迁中,干部用身体健康乃至生命的代价诠释了忠诚担当。”他们用汗水、泪水甚至血水铺就了移民搬迁的和谐路。

  “是媒体同行起早贪黑、全身心投入的敬业精神打动着我,义无反顾。”赵川与参加南水北调移民报道的记者共进退。

  在淅川县委宣传部工作十几年的副部长杨振辉的眼中,赵川“最不守规矩”。“她为了采访,经常错过统一发餐,随便垫垫就赶往下个地点。”“非要与移民吃住一起,残垣断壁无处安身,我们只能给她张凉席凑合。”

  凡人凡事,点点滴滴,铸就了淅川移民、护佑移民的基层干部、报道移民精神的记者这些平凡而英雄的群体,凝聚成伟大的移民精神。

  库区淹没乡愁,移民回乡如何寻根?

  一草一木总关情,赵川参与了移民文化苑的设计与建设,重现了被淹没的村子、村口的磨盘、散落的土屋……“哪棵树是谁家的,他们都认得。老人说,摸到老树,就回到家了。”

  “我就是一个移民,建好这个文化苑就是留住了移民的根、移民的情怀、移民的精神。”移民文化苑董事长李爱武动情地说。

  将历史记录在册的移民民俗博物馆,巍然屹立在丹江之滨、镌刻着超16万淅川移民名字的56座移民丰碑……也都留下了移民的根。

  赵川让记者替她抱一抱这些古树,与其说是“解乡愁”,不如说是难忘淅川的移民精神。记者走访中深深感受到,移民精神正成为淅川人宝贵的精神财富,生生不息。

  听老胡的故事——日子过得挺好的

  12月5日,蒙蒙冬雨,淅川县仓房镇胡坡村,漫山遍野的柑橘林。

  “这是果冻橙,我们这几年嫁接繁育的新品种,你们尝尝。”一见到记者,“老胡”,胡坡村治保主任胡启后就从自家农用三轮车里拿出一兜橙子递过来。

  虽刚过采摘期,但空气中还留有几分柑橘的香甜,仓房镇为何能成为我国柑橘种植的最北端?

  “我们的柑橘可是喝着丹江水长大的。”老胡自豪地说。仓房镇地处秦岭余脉,濒临丹江口水库,局部区域气候温和,十分适宜柑橘生长,其果美皮薄、味甜汁多、爽口化渣、风味纯正深受消费者青睐,是远近闻名的“中原柑橘之乡”。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之后,仓房镇如何既保水质,又保经济?大力发展柑橘产业,既涵养水源,又能增收致富。

  自2015年以来,仓房镇政府邀请专业果园技术团队进村指导,结合胡坡村实际引入种植果冻橙、“大分四号”等优质品种,柑橘产业提质升级。

  “今年村里柑橘亩产5000多斤,收成不错!”胡启后难掩喜悦,“以前柑橘卖不上价钱,如今嫁接繁育的新品种,能卖到七八块钱一斤,销路广销量大,村民收益翻了几番。”

  目前,淅川县已发展杏李、石榴等生态林果23万亩,打造精品示范园14个、标准化果园8.2万亩。全县林果业产值达6亿元,带动10万库区群众增收致富。

  采访中,老胡兴奋地分享了他为村里山头创作的旅游宣传小文:《虎头山:丹江之畔的明珠》《探秘装宝山:千古之谜待君解》《将军山:雄浑壮丽的自然与历史瑰宝》,“村里要把发展旅游提上议程,你们给看看写得行不行?”

  “渠首淅川,一个中原看海的地方。”如今,淅川依托环库路各个景点,打造环山环水、别具一格、独树一帜的文旅产业,游客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库区3万群众吃上了生态旅游饭。

  通水10年,告别“渔舟唱晚”的农家乐老板张小伟,想开家分店,让更多人吃上丹江鱼;一腔热血抢救古树乡愁的李爱武,怀着浓浓移民情,扛起弘扬移民精神的责任;守着“绿水青山”的橘农胡启后,想要种出品质更好的柑橘,销往全国各地,带富一方百姓……

  南水北流十载,人们不断找寻与青山绿水的相处之道。北上的渠水,与之同频共振的是南水北调伟大的精神。

  我们踏着“赵淅川”的足迹,依然能找到更加鲜活的故事,佐证着那水,那树,那人。(记者 杜君 马愿 刘琦)

  记者手记

  总要来趟淅川吧

  在淅川采访的几天,有几个画面久久不能忘怀:库区清漂员谈起数十年的坚守云淡风轻,渔民从渔网取下的鱼在手心跳跃,老胡说起当地柑橘来滔滔不绝……这些,都是自然流露的真情。

  如果你来到淅川,会被这里的“好生态”征服。

  进入冬季的丹江口库区格外静谧,画一般的“小太平洋”,丹江水清得让人沉醉。万顷碧水背后,离不开近3000名护水员每日风吹日晒的坚守,离不开3300多名护林员春夏秋冬的值守,他们以库区为家,与山林为伴,构建起了水源地“绿色长城”……一泓清水,离不开淅川“壮士断腕”般的坚毅和守护。

  如果你来到淅川,会为这里的“好生活”欣喜。

  曾经的淅川,无数移民干部勇担责任、多少移民乡亲舍家为国创造出了不凡事迹。我们不能完全感知那个时代的苦与甘,但能看到现在移民们的一张张笑脸:良好的教育环境、稳定的工作、可靠的社会保障、舒适的居住条件、优美的生态环境……

  如果你来到淅川,会被这里的“新生机”点燃。

  一座座荒山变青山,淅川转型发展。渔民上岸,农家乐里当老板;库区村民搞生态种植,端上“绿饭碗”;全域旅游好风景,游客纷至沓来……一股股向上向前的生命力在这里迸发。

  通水10年,好生态带来好生活,孕育了新生机。

  正在国外休假的赵川,当她站在密歇根湖旁时,泪水不禁溢出。“看到这湖水,我想起了淅川的那一库水。10年了,什么都在变,唯有这一库碧水没变,唯有淅川伟大的移民精神没变,期待淅川越来越好。”

  库里的水、水中的鱼、河边的山、村头的树、村中的人,“赵淅川”,这些好像都没变,但又不断在变,变成了您期待的模样。

  来一趟淅川吧,那水,那树,那人,无一不透着亲切。(记者 杜君 马愿 刘琦)

责任编辑:王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