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的唐户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受访者供图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12月1日摄)。记者 王铮 摄
信应君
一水贯南北,一水通古今。
12月5日,河南南水北调博物馆,记者见到了信应君,这位当年战斗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郑州段考古第一线的年轻人,如今已经成为河南南水北调博物馆党支部书记、研究馆员。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从2004年开始的近10年间,考古人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沿线进行了中国考古史上规模最大的“考古大会战”。来自全国各地100多支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安全巡护队伍奋战在沿线各工地上,不断有重要发现,一部绵延不绝记载中华文明进程的天然“地书”被渐次打开。
丹江口水库的水一路向北,滋润着沿线的城市、乡村,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出土的文物,犹如文明之水,从远古流向未来。
考古揭开地下“秘密”
2006年4月27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考古队来到了新郑市与长葛市交界处的小村庄唐户。
信应君记得很清楚:当时正是槐花盛开的时节,空气中弥漫着槐花的清香。河岸台地上,是一望无垠的麦田。唐户村党支部书记告诉考古队员,看长势,又是一个丰收年。
一直等到6月10日,麦收之后,“丰收到手”,考古队员才开始对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渠道占压的唐户遗址部分进行正式发掘。
唐户遗址经调查、勘探,总面积达140余万平方米,其规模之宏大、遗存之丰富、延续之久远、地位之重要世所罕见,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面积最大的裴李岗文化遗址,属于裴李岗文化聚落群的一级聚落。考古发现了大量的房址,是我国目前发现的裴李岗文化时期房址最多的一处遗址,已具有环壕防御性质和凝聚式向心布局的特征。唐户遗址考古发掘获2006—2007年度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三等奖,入选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在采访中,信应君对当年考古发掘的艰辛记忆犹新。三九寒冬,他组织人员在河渠、沟畔割茅草,编织草垫子覆盖在发掘的探方和遗迹上,用土办法解决了工地的冰冻问题。干旱时候,考古用水供应不上,考古队利用工地发掘的探沟,将塑料布铺在探沟内,储存工地用水。雨季,考古队每天观察天气变化,一遇阴雨天气,立即用塑料布将发掘探方覆盖,这样积水存留在塑料布上面,最大限度地保护了遗迹。
信应君说:“就这样在发掘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创新,才得以使发掘出的遗迹完整保存,为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提供了充分的基础材料。”
唐户遗址发掘成绩斐然,但也给考古队留下了遗憾:没有发现当年唐户人的墓地。
因为时间要求紧,而且只能发掘渠道占压的遗址部分,收获与遗憾并存是南水北调考古共有的现象。
回望南水北调中线的建设过程,也是文物保护和时间赛跑的过程。河南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所经线路最长、涉及面积最大的省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总长1432公里,在河南境内长731公里,从淅川县陶岔渠首引水,自南向北,穿过南阳、平顶山、许昌、郑州、焦作、新乡、鹤壁、安阳8个省辖市的32个县(市、区),纵贯古代中华文明的核心地带,文物遗迹丰富。
河南省文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保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进度,河南省汇集全国51家考古发掘研究单位,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河南段沿线369处文物点进行了为期近10年的文物考古发掘工作,考古发掘总面积达92万平方米,抢救保护文物10万余件,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其中,新郑唐户遗址、荥阳关帝庙遗址、荥阳娘娘寨遗址、新郑胡庄墓地、鹤壁刘庄先商墓地、安阳固岸东魏北齐墓地等6个项目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南水北调出土文物有了家
12月5日一大早,文博爱好者老刘就出门了。出郑州地铁一号线绿城广场站,沿着嵩山路走几分钟,就到了河南南水北调博物馆。
“现在是闭馆状态,正在整修,我每隔几天就来看看,如果开馆了,我就第一时间进去参观。”老刘告诉记者。
河南南水北调博物馆是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工程出土文物的“家”。这里的基本陈列“长渠缀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共展出精品文物3000余件(套)。
“展览紧扣‘保护文物、传承文化’的陈列主线,分为南水北调工程概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的河南文物工作、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三大部分。第三部分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为展示重点。”信应君说。
走进正在整修的展厅,记者看到,展览按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南向北流经省辖市划分单元依次为南阳、平顶山、许昌、郑州、焦作、新乡、鹤壁、安阳8个单元,每个单元展示以遗址点划分展区,按照文物出土地的空间秩序,采用散文式的谋篇布局,以各地区、各时期形制独特、意蕴深厚的各类文物为展示重点。
“长渠缀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架构层级合理、逻辑关系清晰,同时,还紧扣学术热点吸纳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把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考古成果进行突出展示。
既然是展示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工程出土文物,那么,“水”的元素必不可少。记者发现,展览艺术氛围以水的青蓝色为主色调,蓝色展柜、地面,配以白色展墙,营造出明亮、通透的展示环境。展厅主要装饰元素为丹江水波,寓意南水北调展览以“水”为主题,贯穿陈列始终。其中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沙盘模型,展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全貌,考古发掘场景复原再现了河南考古人的艰辛工作。
展览展品选择以“典型遗址、典型器物”为基本标准,以文物历史年代为经,以文物故事性、艺术性为纬,时代上自远古,下至明清,品类齐全,内涵丰富,全面展示了源远流长、辉煌璀璨的中原文明。
河南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工作任务量最大、成果最多、出土文物最为丰富,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文物保管和陈列场所,考古发掘出土的10万余件文物除少部分在各地博物馆陈列展出外,大多保存在考古发掘单位。为妥善保护这批出土文物,河南省文物局多方谋划,与郑州市联合筹建了河南南水北调博物馆,逐步将现存于考古发掘单位的出土文物移交到此,进行集中保护、阐释研究与展示宣传。
信应君介绍:“下一步,河南南水北调博物馆将创新方法、持续赋能,活化利用出土文物,保护好、传承好文化遗产。”(记者 张体义 杜军 张魏)
记者手记
水脉即文脉
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考古发掘的采访中,记者切身体会到了什么是“考古前置”。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2014年正式建成通水,早在2004年,前期的考古勘探、发掘就开始了。
2006年秋天,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古人奔赴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沿线,从南到北,进行紧张的考古发掘工作。记者参加了国家文物局组织的“文物保护世纪行——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宣传大行动”,跟随由十几家媒体记者组成的采访团在我省境内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沿线进行采访。
在库区,记者乘船渡过丹江口水库,来到东沟长岭楚墓群,站在长岭的红土地上,触目皆是荒草,墓地西北高、东南低,一直延伸入水。在穿黄工程附近的荥阳薛村遗址,记者第一次看到了考古发掘出来的古代地震遗迹。在河南最北端的考古点安阳固岸墓地,记者不仅看到了密密麻麻的历代墓葬,还获悉了与曹操墓有关的线索,采写了曹操墓可能在安阳的独家报道。
渠水流入万户,文物荟萃一堂。
十几年之后,在河南南水北调博物馆看到那张文物分布图,一些名字还是那么眼熟,一些文物还是那么“耀眼”。
在河南南水北调博物馆南阳展厅,记者看到了青铜铭文小口鼎,它出土于渠首南阳淅川县仓房镇沿江村郭家窑徐家岭楚墓,是我国发现的唯一有岁星纪年的实物,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价值。在安阳展厅,记者看到了整个展厅体量最大、分量最重的围屏石榻,它体现了北朝时期民族融合,南北文化大交流的时代背景。记者还看到了因为撞脸网红而爆火的同类型镇墓兽,他们引发了新一轮的“文物热”……
一件件文物呈现在记者面前,犹如历史在眼前流过。它们或精美绝伦,或古朴典雅,都是中华文明的见证,犹如历史长河中闪耀的明星,引领人们去探寻古人的足迹和智慧。
一渠清水,绵延千里北上,滋润人间心田;一件件文物,穿越历史,讲述灿烂文明。水脉即文脉,它们共同见证何以中国。(记者 张体义 杜军 张魏)
责任编辑:王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