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河南以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探寻中华文明主根脉的核心区域。这里的古代聚落、都城遗址、帝王陵寝等大遗址分布密度令世人瞩目,数量总和居全国首位。它们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更是河南与古代文明紧密相连的纽带。
老家河南新媒体矩阵“河南遗址巡礼”系列第八期,我们一起走进周口淮阳平粮台遗址。它曾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关于平粮台古城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的地位,文化学者易中天曾有过这样形象的比喻,淮阳平粮台古城遗址就像后世宫城或皇城的“祖先”,它是“基础版”,二里头遗址是“升级版”,而明清的紫禁城则是“豪华版”。
平粮台遗址布局图
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城市实体中轴线
城市中轴线这个概念,你一定不陌生,北京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开封的中轴线更是千年未变。那么,城市中轴线最早出现于何时呢?
考古学家通过在平粮台遗址钻探发掘后发现,平粮台龙山文化时期城址平面呈正方形,并具有对称分布的城门,南、北城门居中。
2019年,在城内“中轴线”位置发现一条南北走向的龙山时期道路,两端分别对应南、北城门,显然已经具备了“中轴线”布局的实际意义。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平粮台城址项目负责人曹艳朋认为,目前平粮台应该是比较早或者最早的比较明确的中轴对称的城市建设规划方式,中轴路从建城之初沿用至古城遗址的最晚阶段,说明中轴对称的布局在古城的使用始终如一。
出土的龙山时期玉冠饰残片
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考古博物馆馆长刘国祥曾表示,平粮台城址的中轴线布局将中国“以中为尊”的城市布局理念追溯至距今4000年前,成为中华文明连绵不绝、永续发展的重要见证。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王巍曾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平粮台古城规划很方正,城内有主干道,如此规划是最早的,其传统延续至后代至明清北京城。在道路旁有排房,而且排房之间序列十分清晰。中轴线是中国古代城市很重要的特点,之前在二里头发现有这样的理念,这次平粮台的发现年代更早。”
发现了中国最早、最完备的城市排水系统
相信很多生活在城市里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只要下暴雨,各大主干道就变成了停车场,更有甚者,还会出现窨井倒灌,全城积水的壮观景象,这让人们不仅怀疑,把城市给排水系统修好就那么难吗?
在4000多年前的河南,其实就已经出现了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城市水管理系统,位于周口淮阳平粮台遗址。这是中国历史上年代最早的,最为完备的城邑排水系统,不仅能排水,还能进水。
平粮台陶排水沟
曹艳朋介绍,早在上世纪80年代,在平粮台遗址南城门处就发现有陶水管,当时定性为“排水管”。2014-2016年间继续发掘时,又在南城门上发现了两组排水管,除此之外,还发现了用于进水的排水沟和向外排水的排水沟,再加上发现的排水管,被认为是“有进有出的排水设施”。
“到了2019年,我们又在城址内部房屋的垫土上发现了东西向的排水管,并且汇入了南北向的排水沟”,曹艳朋说,“城内的这种排水管、排水沟加上原来南城上的排水设施,我们把多次的发现汇总在一起,已经拼凑出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城邑排水系统。”
周口淮阳平粮台遗址出土的陶排水管道
城市水管理在考古上是比较热门的话题,但每个不同城邑的水管理的功能各不相同。有的城市在城里挖一个大坑用来蓄水,雨季蓄水旱季放水;也有的城市靠近河流,建造了沟渠用来引水入城或排污进河,都是水管理。
曹艳朋说,但是像比较完备的或是修整这么好的,规划这么明确的,平粮台还是比较先进的。与平粮台遗址同时期的山东有丁公遗址,也有给排水功能,但是用的不是平粮台遗址发现的排水管,而是排水渠。
到目前为止我们认为平粮台还是年代最早、最为完备的城邑排水系统。”曹艳朋说。
中国最早的车辙被发现
将我国用车历史提前至少500年
在平粮台遗址,考古学家还发现了我国最早的车辙痕迹,这个发现将我国用车的起源提早了至少500年。
在城内西南部的道路上有多处车辙痕迹,宽0.1至0.15米,最深处0.12米,最明显的一条长达3.3米。其中,有一段车辙几乎平行,间距约0.8米,专家们推断不排除是“双轮车”车辙印迹。
龙山文化时期道路与车辙
考古工作者在偃师二里头遗址曾发现夏代车辙,将我国用车的历史上推至距今3700年左右。淮阳平粮台遗址车辙的发现,又将中国车的起源提前了至少500年。
淮阳平粮台遗址发现的车辙痕迹,距今至少4200年,是中国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车辙痕迹,对研究我国车轮的发明、车的起源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平粮台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主体工程已完工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保护、展示、利用这一古城遗址,充分展示遗址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淮阳区在国家、省文物考古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整合各方资源,正在大力推进平粮台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其中,一期工程主要包括博物馆、游客中心、停车场、遗址区保护展示项目等。目前,博物馆主体工程已经完工。
责任编辑:张家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