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关志鸥受国务院委托,报告了防沙治沙工作情况。报告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防沙治沙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6500万亩,呈现“整体好转、改善加速”良好态势。在全球率先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缩减”,成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沙治沙道路,成为全球增绿贡献最大的国家和防沙治沙国际典范。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两次授予我国“防治荒漠化杰出贡献奖”,称赞“世界荒漠化防治看中国”。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关志鸥介绍,各地区各部门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防沙治沙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防沙治沙工作实现了由行业部门推动向各方合力攻坚、单一治理向系统治理、分散治理向联防联治、注重数量向数量质量并重、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根本性转变。
在依法防沙治沙方面,我国构建起以防沙治沙法、森林法、草原法、湿地保护法、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黄河保护法等法律为基础的防沙治沙法治体系。13个沙化重点省份出台防沙治沙条例或实施办法,普法、执法力度不断加大。
近年来,“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修复等一批重点生态工程持续深入实施,沙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报告显示,科学保护沙化土地5.38亿亩,有效治理沙化土地1.18亿亩,“三北”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2.41%提高到13.84%,61%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绿线”向西移动300公里。
在科学防沙治沙方面,随着压沙固沙机械、灌木平茬机械、无人机飞播等广泛应用,防沙治沙机械化、智能化加快发展,科学治沙水平不断提升。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干旱区广泛推广应用滴灌节水造林技术,对比传统的浇灌节约用水近70%。我国建立了26个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和13个沙尘暴地面监测站,组织开展森林草原湿地荒漠调查监测。
在坚持治沙和致富相结合方面,“含绿量”和“含金量”同步提升,实现生态改善和经济发展相得益彰。报告显示,黄土高原、燕山山地、新疆绿洲等地形成了一批林果、瓜果、木本油料等生产基地,年产干鲜果品480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25%,重点地区林果收入占农民纯收入一半以上。同时,沙区生态环境不断好转,有效保护了耕地,提升了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创造了荒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生态奇迹。然而,防沙治沙任务依然艰巨,我国现有可治理沙化土地面积7.09亿亩,其中尚未治理的有3.33亿亩;同时,还面临自然生态系统各要素间割裂保护、单向修复,支撑能力不足,基础研究滞后,专业技术人才流失等问题。
报告提出下一步重点工作举措,包括坚决打好“三北”工程歼灭战、攻坚战、阻击战;全面加强依法治沙,积极推动防沙治沙法修订工作,提高基层执法和监管力量,压实防沙治沙主体责任;持续推进科学治沙,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因地制宜发展木本油料、林下经济、特色林果等林草产业;健全完善政策机制,鼓励农牧民以承包、租赁、入股等方式参与防沙治沙,鼓励企业、公益基金等参与防沙治沙;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等。(记者 李万祥)
责任编辑: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