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主题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专场新闻发布会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时间:2024-11-07 14:30 来源:省政府新闻办

新闻发布会视频

  2024年11月7日14:30,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主题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专场新闻发布会。

  发布内容:介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为引领 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中原特区”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关注的问题。

  发布人:

  田海涛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郭 鹏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

  王春山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魏学彬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主题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专场新闻发布会

  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 牛素玲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举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主题第19场新闻发布会,很高兴邀请到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田海涛先生,请他为大家介绍“以‘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为引领 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中原特区”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还有: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郭鹏先生;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王春山先生;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魏学彬先生。

  欢迎各位发布人!

  接下来,先请田海涛主任作主发布。

5317039449478942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田海涛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来到新闻发布厅,介绍航空港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情况。首先,我代表航空港区党工委、管委会,对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港区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航空港区是目前我国唯一一个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肩负着扩大内陆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带动河南服务和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的重大使命。2013年3月7日,国务院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从此打开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突破口,形成了河南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平台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全省枢纽经济的核心动力源。

  2017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对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我们“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多作贡献”。近年来,航空港区始终牢记领袖嘱托,赓续“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按照“建设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培育大产业、塑造大都市”的内在逻辑,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以体制机制重塑重构改革激发动力活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不靠海不沿边,一条跑道飞蓝天”的内陆地区开放发展新路径。建区十年来,年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6.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1%,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8.8%,建成了内陆地区功能最全、通关效率最高的口岸体系。航空港区从面积不足20平方公里、人口不足20万的小镇,蝶变为一座区域面积747平方公里、人口80万的现代化、国际化航空都市。

  开放是航空港最突出的标识,改革是航空港最鲜亮的底色。2022年,省委、省政府以前瞻三十年眼光、国际化视野对航空港区体制机制进行重塑重构改革,为这片热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无比广阔的发展空间、大有可为的干事创业平台。2023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6%,五项指标增速领跑全省。新郑综保区外贸进出口值居全国第一。今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13%;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2%。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保持全省领先。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锚定省委和省政府赋予的新目标、新定位、新要求,聚焦建设“空中丝绸之路”先导区、国家航空港经济实验区、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圈核心增长极、现代化国际化世界级物流枢纽、中原特区“五大定位”,以“人一之、我十之”的昂扬斗志和拼抢劲头,大胆试、大胆闯、拼命干,全面开启“二次创业”“黄金十年”新征程。

  打造“四港联动”的全球超级枢纽。郑州航空港从临空经济区起步,深知“连通”的力量和价值。围绕多港联动、多式联运,我们着力打造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出海港“四张王牌”,加快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帮助更多企业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目前,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居全国第6位,跻身全球40强,全货运航线通达全球85个主要国家和城市,涵盖亚美欧主要经济体。来自柬埔寨的腰果、马来西亚的鲜食榴莲通过咱河南的中原龙浩货运包机,可分拨至全国各大城市,走上百姓餐桌。在郑州新郑机场运营的客运航空公司达46家,开通客运航线203条,通航城市110个。我们复制郑州—卢森堡“双枢纽”模式,并推广到匈牙利布达佩斯、马来西亚吉隆坡、新加坡、沙特利雅得、泰国曼谷等城市。高铁航空港站是全国首个配备专用物流设施的客货两用高铁站,四小时通达国内主要城市。已建成投用高铁物流中心,开行郑渝高铁快运批量运输试点。依托高铁物流中心和公铁、空铁联运,货物周转效率提升60%以上。郑 州与重庆高铁货运效果很好,下一步将开通郑州至杭州的高铁货运。国际陆港作为中东部地区唯一的国家级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统筹布局保税通关、大宗商品交易、临港产业等功能,西作业区去年已建成投用30万平方米高标仓和50万平方米停车场,为比亚迪等重点企业提供仓储和暂存服务,东作业区将于2025年5月底前建成投用,实现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等大宗商品的“公铁联运”“多快好省”。预计到2035年,将具备“万列、千万吨级”的货物集疏支撑保障能力。公路港方面,打造国际公路运输河南集结中心,在全国率先实现TIR跨境公路运输双向联通和常态化运营,发车量占全国的三成以上,居全国首位。出海港方面,目前我省正在航空港区规划建设郑州水港,未来大宗货物可通过郑州水港和海铁联运,实现通江达海。

  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高地。围绕全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窗口、主引擎、主阵地功能定位,加快打造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龙头企业顶天立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产业生态。重点聚焦电子信息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大健康、航空航天卫星、现代物流、会展商贸、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新型储能、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以比亚迪为龙头的千亿级新能源汽车城快速崛起。比亚迪项目2021年9月签约,实现37天开工、17个月投产,创造了“港区速度”。在航空港区投产以来,已生产整车59万辆,电池超6GWH,实现产值951.2亿元,带动就业5.5万人。重点培育以富士康、超聚变为头雁的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富士康与河南的合作是大省与大企的“双向奔赴”。自2012年落户以来,富士康郑州工厂累计生产智能手机超12亿部,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终端生产基地,建成我省首家“灯塔工厂”,为河南培养近300万熟练产业工人。去年,富士康科技集团刘扬伟先生3次到访河南,踏上“感谢之旅”“签约之旅”“揭牌之旅”,推动今年富士康新事业总部顺利落地,聚焦电动汽车、电池、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实施“3+3”转型发展战略,计划未来10年时间再造一个富士康。超聚变国内规模最大的服务器生产线落户航空港区,2022年投产以来,已完成产值867亿元。未来航空港区将形成“芯屏网端器”全产业链布局。此外,我们还依托国家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政策优势,加快培育国家级航空航天卫星产业集群,今年以来,中国邮政国际枢纽项目实现开工,“中原星谷”项目在京揭牌,“郑州航空港号”新一代遥感互联网卫星成功发射;依托航空港区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节点优势,加快建设总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的中原国际会展中心,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打造国际会展之都。依托中原医科城、河南省科学院航空港区分院和在港高校,培育全要素创新生态,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吸引国际一流人才来港区创新创业,打造国际创新创业中心。

  打造具有航空港区特色的“中试+”全要素创新生态。我们聚焦应用型创新导向,加快构建贯通“市场需求—创意策源—产品设计—概念验证—中试验证—产品产业化”的产业创新链条,搭建“实验室+研究所+研究设施+公共服务平台”的创新平台体系,健全“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产业孵化体系,实现“全省研发、港区转化”“全国研发、港区转化”甚至“全球研发、港区转化”。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的总体部署,坚持世界标准、国际一流,高标准建设中原医学科学城,打造全球首个中西医结合的医学科学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医学创新策源地、世界级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高地。目前,中原医科城已签约“医”字号项目66个,注册生物医药类企业211家,签约引进美国碧迪医疗、荷兰飞利浦、美国瑞思迈等跨国公司,引进国药、华润、通用、中信等生物医药类央企和头部企业54家,与13家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成为合作伙伴,主营生物医药类央企实现全覆盖。构建了“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梯次孵化体系,转化科研成果55项,中原纳米酶实验室孵化出全球首个固氮纳米酶产业化项目。我们以河南省科学院航空港区分院为引领,组建了中原纳米酶实验室、中原智能医学实验室、中原细胞与免疫实验室、中原石墨烯实验室等4个省级实验室,建成临床研究所10个、在建产业研究院5个,搭建涵盖药品和医疗器械全流程服务的CXO一体化公共技术平台8个。

  当今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关口,党中央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和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重大战略,为航空港区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展望未来,我们既要有仰望星空的豪情,更要有脚踏实地的干劲。今后十年,是航空港区黄金的十年、跨越的十年。今年5月27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明确支持郑州航空港区编制新一轮高质量发展规划。为了做好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我们邀请了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对航空港区新十年高质量发展规划进行充分研究论证,引领航空港区实现高质量、快速度、超常规发展,全力打造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核心增长极,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河南、实现中原更加出彩贡献航空港区力量!谢谢。

  素玲

  谢谢田主任生动详实的介绍!接下来进入现场提问环节,欢迎记者朋友就本场新闻发布会关注的内容进行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站位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前瞻30年的眼光,对郑州航空港进行系统性重塑重构改革,赋予郑州航空港新定位、新目标、新要求。请问,作为“中原特区”,郑州航空港“特”在哪里?谢谢。

  田海涛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航空港区为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航空港的基因里有改革烙印,“中原特区”作为航空港区“二次创业”新征程新实践的战略定位,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特”在战略使命。2017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对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航空港“诞生”之初,就肩负“探索以航空港经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使命。近年来,航空港区相继被纳入《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若干政策措施》等国家战略规划,获批“双创示范基地、引智试验区、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试点”等一系列国家层面政策支持,航空港区已成为国字号“战略+”的政策高地。2022年,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航空港体制机制进行系统性重塑重构改革,以更高起点、更高标准全面掀起航空港区“二次创业”新高潮,带动郑汴许区域一体化发展,打造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圈核心增长极。

  (二)“特”在产业为要。省委、省政府对航空港区的开发建设寄予厚望,要求我们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打造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核心增长极。航空港区今后一个阶段的发展,产业是核心,是重中之重,以港而生,以港而兴必须坚持港产城融合发展的理念,聚精会神上项目、育产业,加快形成全省新质生产力的主窗口、主阵地、主引擎。

  (三)“特”在市场主导。中原特区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深化简政放权,强化法治保障,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充分释放市场主体发展活力;重点依托覆盖河南及周边地区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丰富的应用场景招引企业、落地项目;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让“办事不求人、办事最简单、办事最干净”成为航空港区的金字招牌和鲜明标识。

  (四)“特”在枢纽优势。航空港以航空为名,以枢纽闻名。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从建设单一郑卢中欧“空中丝路”跃升成联通全球的“空中鹊桥”,形成空、铁、公,水、网和人文交流的立体交汇战略枢纽,变交通枢纽优势为枢纽经济优势。以航空港区为中心,2小时高铁圈可覆盖国内4亿人口的生活和消费,2小时航空圈可覆盖全国90%的人口和市场,4小时通达国内主要城市,12小时通达全球主要节点城市,在服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五)“特”在改革创新。航空港区是省政府派出机构,行使省辖市级人民政府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经济职能实现省区之间政策直达、需求直报、业务直通,在项目报批、产业落地、土地利用等方面具有政策优势,发展空间充裕,发展条件完备。我们积极推行大部制、扁平化管理,实现省区之间政策直达、需求直报和业务直通。2021年3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条例》颁布实施,赋予航空港区更大的先行先试自主权。在自贸区联动创新区建设、国家增量配电改革、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金融业态创新等多个方面,自主创新对标上海临港、深圳前海等地先行先试,打造全国“成本洼地”“效率高地”。

  (六)“特”在开放包容。开放包容是郑州航空港区的根和魂,我们主动当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建成“1+4+N”开放体系,“1”即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是中部六省第一个综合保税区;“4”即航空口岸、铁路口岸、邮件口岸、公路口岸;“N”即进口肉类、水果、食用水生动物、冰鲜水产品、药品等功能性口岸。全面实施“7x24小时”客货运通关保障和“区港一体化”通关模式,是内陆地区功能最全、效率最高的开放体系。我们要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倡导“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差异、守望相助、美人之美的浓厚氛围,让不同的市场主体,不同肤色的有识之士,都能找到发挥作用的机遇和舞台,凝聚成牢不可破的命运共同体。

  谢谢。

  人民日报人民网记者

  我们了解到,郑州航空港是全国唯一一个由国务院批复的国家级航空港经济实验区,肩负着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的重任。作为全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阵地、主引擎、主战场,郑州航空港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有哪些新谋划、新布局?取得了哪些新成效?谢谢。

  田海涛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请郭鹏副主任回答。

5794234928556334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 郭鹏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近年来,航空港区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作为首位战略,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以航空经济为特色的新质生产力不断壮大。

  一是营造创新生态,抓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围绕构建上下游紧密合作的创新联合体和集群式创新生态圈,完善“1产业+N研发平台”科技创新体系,与20个省实验室、省科学院42个研究所协作,形成了从研发到中试到产业化、工程化的完整创新链条。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近三年均保持30%以上增长;区内工业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比例达70%以上,2023年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9.16亿元,同比增长38.6%;全社会研发投入29.07亿元,同比增长17.5%;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73.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完成5705.5亿,增速8.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20.4%,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98.6%,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二是把握创新机遇,深度融入全球产业升级大潮。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重大机遇,首当其冲做强数字核心产业,一体推进补芯、引屏、固网、强端、育器,推动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和半导体、光电、先进计算等产业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和全球供应链,全区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规模超5300亿元,全省占比达70%以上。抢滩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31.4平方公里汽车城,谋划建设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院、富士康智能网联产业研究院等研发平台。短短2年时间,全区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无到有,产量全省占比已超70%。全面发力生物医药产业,如今,中原医学科学城创新模式遍地开花。就在前段时间,我们的中原纳米酶实验室与企业方的生产线“牵手”,全球首个工业化制备纳米酶项目从“书架”走向“货架”,实现了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三是拓展创新视野,积极竞逐未来发展新赛道。把发展未来产业作为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正在抓紧编制《郑州航空港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行动方案(2024—2030年)》,明确了六大方向的14个细分领域,推进实施七大工程,探索“创新策源平台+孵化器+产业园”联动发展模式。已启动“中原星谷”航天卫星应用特色产业园,开园建设节能减碳智造园、新能源技术产业园,谋划培育“中原眼谷”“中原碳谷”“中原信创谷”等一批未来产业地标园区。着力打造全省未来产业发展引领区、新质生产力先行区。

  下一步,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新定位、新目标、新要求,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新优势,奋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谢谢。

  中新社记者

  郑州航空港是河南对外开放的窗口,“空中丝绸之路”先导区,肩负着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引领带动内陆开放发展的使命责任。请介绍一下,郑州航空港在加快“空中丝绸之路”建设、进一步推动扩大开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田海涛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请魏学彬副主任回答。

3593949000848975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魏学彬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全区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空中丝绸之路”的殷殷嘱托,抢抓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发展机遇,不断提升开放发展水平,探索出了一条内陆地区开放发展新路径,为国内其他临空经济区建设提供了“河南方案”。航空港区是我省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2023年外贸进出口额占全省51.11%,外贸依存度320%,高于全省的13.7%、全国的33%。

  一是“空中丝路”越飞越广。郑州—卢森堡“空中丝路”是河南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标志性名片。自2014年开通以来,以郑州、卢森堡为“双枢纽”,通过一条航线,联通世界的丝路雄鹰就此起飞。“一点连三洲、一线串欧美”,目前郑州机场已开通客运航线203条,110个城市;全货机航线54条,59个城市,形成了横跨欧美亚三大经济区、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客货运航线网络。

  近年来,大力实施航空货运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加快机场三期工程和机场大通关等重点项目建设。卢森堡货航“郑卢空中丝绸之路号”首次亮相,谋划将“双枢纽”模式复制推广到匈牙利布达佩斯、沙特阿拉伯利雅得、泰国曼谷、马来西亚吉隆坡等国际枢纽,推进曼谷—郑州—欧洲中欧班列和“空中丝绸之路”复合型“双枢纽”合作。创新开展民航运输电子货运、海外货站、空空中转三大试点,推进航空物流模式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为航空物流全链条降本增效以及提升国际竞争力贡献了极具价值的“河南方案”。“航空货运电子信息化”入选国务院推广自贸试验区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累计18项创新成果在全国推广。“空中丝绸之路”空陆联运示范工程被授予“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称号。今年1-9月,郑州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2159.89万人次,同比增长11.02%,其中国际地区59.58万人次,同比增长212.6%;完成货邮吞吐量57.15万吨,同比增长33.15%,其中国际地区32.69万吨,同比增长14.86%。

  二是开放之门越开越大。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新郑综合保税区已成为河南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形成“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维修、跨境电商、飞机租赁、国际分拨”等6大产业体系。2012年—2023年,新郑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值稳居全国综合保税区前两位,2023年完成进出口值4072.78亿元,跃居全国综合保税区第一,发展绩效评估连续四年获得A类排名,连续三年全国第三、中部地区第一,被海关总署誉为“小区带动大省的典范”。

  作为目前中部唯一的中欧班列铁路港和中欧班列分拨中心,郑州国际陆港西作业区已实现通车。公路口岸方面,先后开通“郑州—莫斯科”“郑州—塔什干”“郑州—万象”等16条TIR国际公路运输线路,实现“国际公路运输双向贯通”“中国车中国证首发出境”等多项全国首创业务。今年1—9月份国际公路运输累计发运394辆次,其中TIR模式232辆次,占全国近4成,居国内首位。

  三是合作之桥越架越宽。随着郑州、卢森堡旅游签证平台的高效运营、客运直飞航线的顺利开通,河南与世界的合作之桥越架越宽,航空港区的“朋友圈”越拓越广。与东盟、中东、南美洲及RCEP成员国等经贸合作持续深化,成功举办两届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规格高、成效实,圆满举行“空中丝路 枢纽全球”中德智能制造融合创新合作交流会。河南首家国外航司中国区总部柬国航郑州代表处落户航空港。

  今年,航空港区已签约荣盛、埃顿、飞利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等7个外资项目,总投资额约72亿元。新注册外资企业37家,同比增长362.5%。智利阿里卡州驻郑州经贸联络处在航空港区正式落成。“空中丝路榴莲带路”,马来西亚鲜食榴莲包机业务首航落地航空港,依靠高效通关速度和分拨能力,郑州市民与吉隆坡市民可同时享受来自马来彭亨州的猫山王榴莲,航空港区正积极打造高端水果和生鲜农产品中国进境第一站,不仅是iphone city,也是榴莲city,智利车厘子city。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打造更多的“空中丝路”,建设更具竞争力的内陆高地。

  谢谢。

  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我们关注到,我省印发了《加快推动航空港区四港联动发展服务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若干措施》,明确提出“把航空港区作为全省枢纽经济的核心动力源,加快空港、铁路港、公路港、出海港联动发展”。请问,郑州航空港将采取哪些举措,加快四港联动发展,建设现代化、国际化、世界级物流枢纽?谢谢。

  田海涛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请魏学彬副主任回答。

  魏学彬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省政府印发的《加快推动航空港区四港联动发展服务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若干措施》,为航空港区加快推动四港联动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我们打造“现代化、国际化、世界级”物流枢纽,就要坚定不移走好“枢纽+开放”的发展路子,在建设国际物流枢纽、大力发展枢纽经济上勇担重任,真正变“流量”为“留量”,变交通区位优势为枢纽经济优势。具体来说,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

  一是加快完善物流枢纽的顶层设计。加强与高端智库合作,研究制定航空港区“四港联动”发展规划,谋划建设“链接全球、融入世界”的世界级、双循环“超级枢纽”,推动航空港区的核心运输资源由单一的航空枢纽驱动向“四港联动”的超级枢纽驱动,提升航空港区在全球和区域经济网络中的展示度、参与力和话语权。

  二是持续提升综合枢纽能级。航空枢纽方面,把“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作为总目标,坚持客货并举,以郑州机场三期扩建和中国邮政航空枢纽基地落地为契机,加快完善郑州机场的各项功能,提升能级。力争到2025年开通国际地区客运航线50条以上、实现与全球前20位货运枢纽机场全部通航,机场货运吞吐量达到120万吨以上;到2035年,具备保障年客运量1亿人次、货运量500万吨的能力。高铁枢纽方面,加快推进高铁郑州航空港站配套工程、高铁物流中心、多式联运平台等项目建设,依托高铁物流中心,力争在全国率先实施“高铁+航空”联运,打造全国快件中转集散中心、国家级高铁物流实验区。公路港提档升级方面,加快推进省政府确定的航空港区20条内通外联道路建设,包括连霍高速与商登高速联络线,华夏大道快速化工程以及新建周边若干高速公路出入口等。出海港建设方面,加快推动《郑州港(中心港区)发展规划》落地,努力将郑州港打造成为港口集疏运铁路及水铁联运中心、大宗商品供应链中心、汽车物流中心、高端制造业配送基地等内陆水港中心。

  三是打造互联互通的多式联运综合运输体系。郑州水港建成后,航空港区范围内将实现所有交通运输方式齐全。我们要在航空港区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有效衔接,实现物流的快速集疏、分拨。一方面,实现所有交通运输方式无缝衔接,“空铁零换乘”。另一方面,政府搭建统一的信息平台和智能化平台,在运营方面实现多种交通运输方式“资源共享”“互联互通”。

  四是引进大型物流集成商。着力引进 Fedex、DHL、UPS 等国际物流集成商,顺丰、中远海运、招商局集团等国内大型物流集成商。政府搭建平台,集成商充分发挥其物流的网络优势、快速集疏分拨的优势,真正把郑州航空港区打造成交通最便捷、集疏运效率最高的多式联运示范区。

  我们将学好政策、用好政策,不断拓展思路,积极谋划,努力争取高标准建设“现代化、国际化、世界级”物流枢纽。

  谢谢!

  郑州日报记者

  郑州航空港是全国第三个获批的国家级引智试验区,提出要打造国际人才中心,努力打造天下英才向往之地和筑梦之城。请问郑州航空港在吸引国际高端人才,以及培育本土人才方面,出台了哪些优惠政策?取得了怎样的成效?谢谢。

  田海涛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请郭鹏副主任回答。

  郭鹏

  谢谢您的提问,也感谢您长期以来对航空港区人才工作的关注和支持。近年来,航空港区对人才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工作中,我们突出产业导向、市场导向、实绩导向,充分激发了各方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

  一是构建一流的政策支撑体系。立足高能级创新平台,打造环省医学科学院、省中医药科学院创新创业人才服务生态,出台《中原医学科学城“再造新高峰”人才发展十条》;围绕打造“国际人才中心”,制定出台“中原特区人才计划”,构建“1+6+N+1”政策支撑体系,在全省率先分产业分领域出台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6个专项产业人才政策。针对顶尖人才(团队),可提供最高1亿元的综合资助;对高层次人才领衔的创新创业项目可给予最高2000万元资助。在世界航空经济奠基人约翰·卡萨达、德国隐形冠军企业协会名誉主席赫尔曼·西蒙等18名外籍专家的指导下,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

  二是搭建一流的人才发展平台。聚焦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累计认定市级以上研发平台175家、博士后科研平台15个、孵化载体15家。落地欧美同学会中部海创中心,稳步推进郑州大学医学院等高校建设,河南省科学院航空港区分院、新型研究型大学加快筹建,中原医学科学城动能显著。截至目前,已聘任12位院士为首席科学家,引聚长江学者、国家杰青近40人,组建PI团队102个,引进科研人员超300人。就在不久前,国际眼科科学院王宁利院士就以切身感受评价航空港区,“无论是服务意识还是制度建设,都给企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会”。

  三是营造一流的人才服务生态。工作中,我们多措并举打通人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最后一百米”。比如,将梅河芳邻项目打造为酒店式人才公寓,保障刚毕业的在区工作大学生免费拎包入住。目前,已筹备千余套人才公寓和400间人才驿站,实现“安居无忧”。优化升级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将“中原特区人才计划”34项普惠性政策实行线上办理;对外籍人才办理来华工作许可等方面提供“绿色通道”和“容缺受理”;稳步推进“人才基金”组建工作,强化金融赋能人才发展。在服务人才创新创业方面,我们坚持国际标准、世界一流,全面启动“INNOPORT全球创业大赛”,预计各类创业项目报名可达500个以上,有力打造航空港区“青年创业乐园·国际创业之都”的金字招牌。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人才改革创新,全力抓好产才融合集聚工程,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激情活力。同时,扎实做好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各类保障工作,为打造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核心增长极筑牢人才支撑。

  谢谢!

  香港商报记者

  优化营商环境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新形势新发展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近年来,郑州航空港在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采取了哪些措施?下一步在深化和提升营商环境方面有哪些新的思路?谢谢。

  田海涛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请王春山副主任回答。

6158077834460196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王春山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航空港区营商环境的关注。一个企业选择一座城市,是信任;信任一座城市从良好营商环境开始,营商环境就像晴雨表一样,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指标,是企业“用脚投票”的重要依据。

  近年来,航空港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和省政府要求,以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为目标,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全区上下积极打造全球全国“成本洼地、效率高地”,让“办事不求人、办事最简单、办事最干净”成为金字招牌和鲜明标识,企业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2023年,我们对标中央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和先进地区好的经验做法,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具有功能区特色的优化营商环境“一统十联”工作机制,推动形成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贯通融合的监督工作体系,实现了“清单之外无审批、大厅之外无审批、平台之外无审批、名单之外无审批”。一是市场环境更加开放便利。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保障各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推行企业开办“智能审批”“秒批秒办”,实现企业开办从人工审批模式向智能审批模式的飞跃。截至今年9月,全区实有各类市场主体73021户,注册资本5654.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04%、3.17%。新签约各类项目154个,合计签约金额约1257.21亿元。二是法治环境更加温情公正。开辟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加大涉企案件诉前调解力度,严格审判执行流程节点管控,着力提升包括“五类合同”在内的涉企案件审判执行质效。建立行政执法“四张清单”,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三是政务环境更加高效便捷。构建以区政务服务中心为引领的“1+N+17”政务服务体系,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深化集成办、推进承诺办、拓展就近办、突破跨域办,将126项县区层级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下沉至乡镇(办事处),推动15分钟便民服务圈更加完善;围绕37项民生关切事项、52项涉企服务事项,与上海浦东新区、开封尉氏县、济南市历下区和烟台市牟平区等地开展合作,实现“跨域通办”新突破。四是综合配套服务更加完备。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今年以来,协助企业处理问题144项,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成立区重点企业服务工作专班,负责协调解决富士康、比亚迪、中原医学科学城等重点企业经济发展、员工生活、矛盾调解、综合服务。省药监局在中原医学科学城设立港区“一办一中心”,实现从注册到查验全流程“区内办”“就近办”“马上办”。

  随着全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提升,越来越多的优质企业高效落地、发展壮大。富士康持续加大投资,比亚迪汽车整车制造能力稳步提升;世纪空间公司2023年年底签约入区,今年5月成功发射“郑州航空港号”卫星;郑州速达今年9月正式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是2024年河南首家主板上市公司。众多优质企业的落地发展既是对航空港区优质服务的认可,也是对航空港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肯定,折射出全区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优化营商环境,全力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的成果。

  下一步,航空港区将继续对标全国一流营商环境,打造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树立尊重企业、尊重市场、尊重社会资本、尊重民营经济、尊重企业家、尊重企业家精神的浓厚氛围,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三方面持续用力,推动营商环境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追赶超越。谢谢!

  河南日报记者

  我们了解到,郑州航空港自成立以来,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领跑河南,取得了丰硕的发展成果。请问,郑州航空港通过哪些做法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增进民生福祉,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谢谢。

  田海涛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请王春山副主任回答。

  王春山

  谢谢这位记者。航空港区始终坚持改革发展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在提升港产城融合、完善城市功能、加强民生福祉方面,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建成区面积达131.1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36.6%,基础设施覆盖面积达220平方公里。建成区道路基础设施完善,全区总通车里程突破600公里,建成直连直通、多方式有机衔接的区域快速综合交通体系。城市“微循环”顺畅,持续开展“点亮航空港”和“打通断头路”行动,群众出行更加快速便捷,聚焦民生需求,完善相关配套,建成河南省职工文体中心、园博园、苑陵故城等公共开放区域,开通地铁城郊线、郑许地铁及城际孟庄站,高品质公共服务配套供给不断增加,城市综合承载力和国际化水准不断提高。中原国际会展中心正在加速建设,11月份将在这里举办第四届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明年9月将在这里举办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

  二是教育医疗跨越发展。十余年来,航空港区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好就医”到“就好医”的转变。各级各类学校数量从31所增长到304所,引入了河南省实验小学、河南省实验幼儿园、郑州外国语学校、郑州一中等省内名校,2023-2024学年新增学位12390个。郑州大学河南医学院(筹)、河南电子科技大学(筹)、郑州航空航天大学(筹)等高校陆续开建,郑州航空港区高教蓝图徐徐铺展,郑州第五座大学城呼之欲出。均衡布局医疗,扩容增质培优强基。医疗卫生机构由184个增长到472个,全区医疗床位数由421张增长为4182 张,执业医师数由211人增长为1725人,注册护士数由260人增长为2360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港区分院已在服务全省全市人民群众健康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中信大健康产业园破土动工,国际医疗中心、国际康养中心加快建设,将为全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提供更多优质服务。

  三是构建港产城融合发展格局。坚持以港促产、以产兴城、产城强港的发展思路,推动港产城融合深入发展。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人才安居工程,建设筹集的 51184套公租房和800套人才房全部交付使用;124371套棚改安置房已建成交付83.5%;51409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已投入使用,有效保障了新市民、青年人和各类人才阶段性住房需求。着力打造商业配套,建设区域性综合商业中心,布局更多社区零售终端,增强商业综合服务和辐射带动能力,满足职工和居民生活需求。加快重点片区生活服务设施建设,全国首个设在综保区内的大型综合生产性配套服务设施——“郑州富士康K17员工生活文化中心”开业运营;在与比亚迪工厂一路之隔的百汇新天地已建成投用;推动北港城市更新,完善中原医学科学城服务配套,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品质,点燃了航空港区城市“烟火气”。随着港产城融合的不断推进,常住人口数量逐年增加,城镇化率达到64.35%。今年全区新增就业产业工人10万余人,实现了河南人在家门口就业。

  航空港区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生活配套逐步健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一座生机、活力、时尚、年轻的现代化大都市已具雏形!这里交通便利、枢纽全球,产业聚集、环境优美,有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是书写未来、创造奇迹的高地!郑州航空港,正等您来,这里是你梦想启航的地方!谢谢。

  牛素玲

  谢谢各位发布人!时间关系,今天的现场提问先到这里,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它关注的问题,可以在发布会后,与郑州航空港区党工委党群工作部联系,进一步采访了解。

  最后,再次谢谢田主任和各位发布人的精彩发布,也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积极参与,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大家再见。

责任编辑:张家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