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多年前的商代人用什么样的方式制作刻辞甲骨?他们又是如何利用甲骨占卜?现代人能否通过技术复原制作出类似的刻辞甲骨?
10月11日,带着诸多问题,记者来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请该院科技考古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侯彦峰介绍商代晚期的“甲骨占卜术”。该院动物考古实验室曾经对安阳殷墟孝民屯遗址出土晚商卜骨进行攻制工艺重构实验,还原出了晚商时期卜骨的攻制工艺,并通过重构实验复原出了与遗址出土卜骨十分相似的复制品。
甲骨“整治”费功夫
侯彦峰在观看动物骨骼CT片。受访者供图
在商代,人们占卜用的材料主要为龟甲和兽骨。
商代晚期对牛的利用是相当广泛的,包括随葬用牛、占卜用牛、食肉用牛、制骨用牛等。这个时期最常见的牛是人工饲养的黄牛,从甲骨文中的“牢”字就可以看出牛在圈养中的情景。鉴于牛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商王经常亲自或派人视察牛的养殖情况。
著名甲骨学家胡厚宣先生认为,牛祭之后,除沉牛于河,埋牛于地,燎牛于火之外,其胛骨存之以备占卜之用。
商代晚期常用牛的肩胛骨、龟甲占卜,对牛的肩胛骨和龟甲常进行精细化整治后施灼,整治包括锯、刮、凿、钻、磨等工序。
“甲骨,通常是指卜甲和卜骨。卜甲通常是指用龟甲进行占卜;卜骨通常是指用哺乳动物的肩胛骨占卜,用哺乳动物其他部位的骨骼、鱼类的骨头、蚌壳等占卜也称其为卜骨。”侯彦峰说。
侯彦峰团队在还原卜骨制作工艺过程中,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原料(骨料)的选择。经过了3000多年,我国现存黄牛品种的肩胛骨都比商代的小,也就是说,它们肩胛骨的骨壁要比商代的薄一些;安阳殷墟出土的龟甲大而厚,而现今养殖的乌龟几乎很难找到腹甲长度大于20厘米的。
“我们去过不同地方,20多个屠宰场,收集了南阳黄牛、秦川牛、三河牛、蒙古牛,甚至水牛、牦牛、瘤牛的肩胛骨,尽量选择尺寸大、骨壁厚的肩胛骨。寻找乌龟上,我们把信阳养殖乌龟的场子几乎都跑遍了,收了很多种龟的龟壳,回来后发现尺寸仍小得多,后来又去安徽亳州的中药市场收了一些,又在北京潘家园的古玩市场买了几件大龟壳,最后,我们找到了一家长寿龟的养殖场,发现该龟壳比较大,只是龟甲的厚度略薄了点儿。选择好料再去做对比实验,其价值会更高些。”侯彦峰说。
“不同时期,卜骨占卜术有所不同,既有传承又有发展。今天我们要聊的是商代晚期的甲骨占卜术,不能脱离时代背景,否则会出现误导。”侯彦峰说。
考古出土的商代晚期占卜甲骨的背面经常有一些排列规整的坑,称为“凿坑”,有枣核形、扁圆形,还有圆角长方形。“凿这些坑也是有讲究的。”侯彦峰介绍,曾经有位美院的学生也在一直做凿坑实验。他很奇怪自己刻的坑为什么和商人的不一样?侯彦峰对他说,不能用美工刀,得自己动手制作一把跟这些凿坑相适应的凿子,才能出来那样的效果。
施灼辨纹有玄机
对于长期从事甲骨占卜的人来说,甲骨的锯切、打磨等工序技术含量并不高,核心技术是凿坑和施灼。凿坑需要一定技巧,否则会影响兆纹的出现和走向。
如果说凿坑需要技术,施灼则是占卜吉凶最为关键的环节。研究人员尝试了各种材质施灼,比如,用点燃的艾蒿秆灼、用烟头烫、用中医使用的艾条灸灼,或用吹管直接将火苗施于卜骨之上,种种方法均未见到相应的兆纹,即便是用烧红的铜棍灼烫,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侯彦峰介绍,在一次旧石器考古调查中,受到当地农民烧炭的启发,研究人员尝试用不同树种的枝条灼烧,卜骨在较短的时间内灼出了圆的灼点和相应的兆纹,获得的灼点与遗址出土卜骨灼点形状一致。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试验,终于获得了与遗址出土卜骨相近的兆纹。
对于兆纹如何解读,目前学术界意见尚不统一。有的认为横纹长为吉、短为凶,或横纹穿过竖纹为凶,或灼点对面呈黑色为凶。
“无论哪种兆纹为凶或吉,反复的试验告诉我们,这些兆纹的出现基本上是可控的。”侯彦峰说。
根据兆文解读出欲卜事项的吉凶之后,有专门的人员把占卜内容和结果刻在甲骨上,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刻辞甲骨。研究人员发现,在经过炙烤或用水浸泡的甲骨上刻画卜辞,相对比较容易。
侯彦峰说,近年来,包括动物考古在内的科技考古越来越受到重视,作用也越来越大。
“2024中国动植物考古学大会”将于10月20日至24日在郑州召开,这将是一次动植物考古学的盛会。(记者 张体义 见习记者 刘曈)
责任编辑:张家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