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丨
强化制度创新 促进实数融合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时间:2024-09-01 07:20 来源:河南日报

  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提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为新形势下河南以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近年来,河南持续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数字经济规模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前十,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30%,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正在从试点示范、重点突破向全面发力、纵深拓展迈进。当前,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颠覆性数字技术飞速发展、加速渗透,河南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面临新机遇。要强化制度创新,在更高水平上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融合向纵深迈进

  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的广度深度持续拓展。从广度看,我省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加速推进,数字经济渗透率持续提升,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数字农业等新业态引领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效应明显,数字平台驱动的电商直播、知识付费等新模式日益活跃。从深度看,数字技术逐渐由消费、服务环节向生产、管理、研发环节迈进,全省培育建设省级智能车间979个、智能工厂383个,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52.8%,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达到81.6%,企业生产效率、创新效能、新品迭代速度、能耗管理水平等明显提升。

  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的基础支撑持续增强。近年来,河南适度超前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统筹推进通用、智能、超级计算一体化协同发展,河南信息通信枢纽和信息集散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提升。工业互联网是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的关键底座,2018年河南启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初步形成了由1个综合性平台和47个行业性平台构成的“1+47”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以工业APP和工业机理模型为核心的应用生态日趋丰富,接入设备产品707万台次,建成洛阳、新乡等5个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赋能工业转型升级效应已经显现。

  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的生态体系持续优化。我省支撑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的技术平台、数据、人才等要素加速汇聚,嵩山实验室等一批高能级数字技术创新平台成立,郑州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区块链发展先导区等,集聚一批人工智能、大模型、大数据领域的研发平台和创新型企业。数据要素加速汇聚,数据价值加速释放,郑州数据交易中心挂牌运营,在新制度供给、平台建设运营等方面实现了突破,已汇聚生态伙伴超过800家。数字人才培养持续强化,企业首席数据官试点加快推进,发达地区高端复合型数字人才回归渐成态势。

  面临新机遇

  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范式正在重塑。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重塑科学研究范式,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的新范式,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方法去研究、模拟、预测和优化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和规律,被称为继传统实验、理论分析、模拟计算以及数据密集型科研之后的科学研究“第五范式”,已经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能源、半导体等领域探索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全球科技竞争已经演变为人工智能和科技一体化程度的竞争,美国、英国等均在加快布局,我国已经前瞻布局“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科技研发体系,越来越多企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挖掘行业和消费数据,加快技术升级和新产品开发,人工智能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关键驱动作用正在凸显。

  数字场景纵深拓展,产业发展模式与组织方式深刻改变。年轻一代是真正智能化的一代,正在成为职场主力和消费主力,更加适应和依赖智能工具,带来了工作场景、消费场景的加速数字化、智能化,推动新一代数字技术在生产生活中加速渗透,进而带动制造、产品和服务的全产业链数字化,尤其是大模型应用加速向专业化、场景化、行业化发展,在生产提效、管理优化、服务升级等方面给企业带来明显成效,深刻改变产业发展模式、产业组织方式及企业组织形态,软件定义、数据驱动、平台支撑、智能主导的产业发展新趋势更加明显,为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提供了广阔空间。

  数字经济加快扩散,河南区位优势与后发优势叠加显现。我国数字技术平台、企业和人才等高端要素主要集聚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三大城市群,近年来,伴随着中西部产业数字化需求的提升以及数字基础设施的完善,平台、企业和人才等数字要素加速向内地扩散,河南很多企业的数字化改造方案都来自沿海地区的数字服务平台和企业。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数字经济呈现“弓箭型”格局,沿海之“弓”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为主导,长江之“箭”以成渝、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主导,发力之“弦”则是京广线。河南依托京广线对接京津冀、粤港澳两大数字经济高地,区位优势和后发优势正在凸显,可以利用先进地区成熟的数字技术、平台方案,加快推进我省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强化制度创新

  强化数字经济政策创设。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加大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具身智能、大模型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支持科研机构与国内大模型平台合作探索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新范式,支持高校与龙头企业牵头设立实验室和创新联合体,用好数字经济类产业基金,吸引国内数字创新平台和企业落地,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数字复合型人才成立初创型企业,加快数字科技成果转化;优化产业数字化支持政策,依托“一转带三化”行动,抓住大规模设备更新机遇,创设软硬件一体化更新支持政策,优化智能工厂(车间)支持政策措施,深化数智技术与智慧文旅、智慧物流、数字医疗、数字消费等融合发展。

  优化数字场景制度供给。围绕数字场景强化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鼓励探索场景牵引的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新模式,完善促进新技术与新场景对接的政策措施,以场景开放促进数字技术扩散。完善推动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的政策措施,支持优势工业互联网平台整合资源,丰富平台应用层生态,鼓励平台针对中小企业需求开发“小快轻准”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完善“大企业建平台、中小企业用平台”双向支持政策,纵深推进重点行业典型应用场景落地,聚焦28条重点产业链和“N”个专精特新细分领域开发一批数字应用典型场景。

  加强平台经济政策支持。平台经济是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超级链接枢纽,我省平台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应积极探索动态包容审慎监管制度,在鼓励创新的基础上分行业分领域制定监管规则和标准,为平台经济创新发展留足空间。完善平台经济企业支撑政策,支持现有平台企业做大做强,支持优势企业整合产业链资源打造行业性平台,形成涵盖全价值链的平台经济生态圈,重点在零售、物流、文旅、农业等领域培育一批新平台企业,做大平台经济总量,强化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平台支撑。

  深化数据要素配置改革。深入开展“数据要素×”行动,突出郑州数据交易中心建设,深入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探索建立数据价值评估、流通交易、治理应用等机制,围绕细化数据持有权、使用权、经营权强化制度设计,加快建立数据产权归属认定、权益分配、利益保护制度,完善跨部门跨区域的数据资源流通应用机制,促进数据共享。完善促进数据产业发展政策措施,依托“7+28+N”产业链群,支持建立行业数据资源库、材料数据库及通用模型库,支持探索构建“AI大模型+行业数据集”,形成资源体系完善、应用场景广泛、产品供给丰富的数据生态体系。(作者 赵西三 系省社科院数字经济与工业经济研究所)

责任编辑:何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