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河南广袤的农田里又迎来了一批神秘的“水侦探”——31套崭新的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正式获得中国气象局的业务准入。至此,河南的“水侦探”数量飙升至416部,这意味着河南的农田每隔20公里就有一个“水侦探”在精准监测土壤的“喝水”状况。
“这一成就不仅让河南成为全国土壤墒情监测站点最多、监测密度最大的省份,更为精准农业、防汛抗旱工作插上了科技的翅膀。”8月1日,省气象局观测与网络处二级调研员邓天宏说,自从2019年省气象局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获得ISO9001认证以来,我省气象部门便严格按照PDCA(计划—实施—检查—改进)的循环管理模式,逐步构建起河南土壤墒情精密监测网络。
省气象局制定了《河南省土壤水分观测站建设规划》,清晰地勾勒出未来土壤监测工作的方向和目标。“十四五”期间,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每个县(市)都要配备3至4个“水侦探”,非核心区每个县(市)也要确保有2至3个。这种密集型布局无异于农田版的“天眼系统”,以其精准与高效,守护着千里沃野。
此外,省气象局还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气象保障工程等重大项目,推动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建设,目前已有416部正式“上岗”。这些“水侦探”不仅自动化水平高,安装与维护也更加便捷,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更是令人瞩目,河南农田实现了土壤墒情的实时掌控,为防汛抗旱及农业生产管理提供了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
随着站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省气象局引入了社会化力量参与运维,建立了严格的工作流程和数据质量周通报机制,确保每一位“水侦探”都保持在线状态,数据可用性高达99%以上,为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提供了坚实保障。
2023年,河南再次亮出科技“利剑”——遥测式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正式启动建设。这一创新设备能够实现百米级尺度的土壤水分监测,并在生态区、农田、小流域等多种场景下快速、准确地提供土壤水分动态信息。它不仅是卫星遥感的地面验证利器,更为气象、生态、土壤、水循环等多领域研究提供了全新的土壤水分监测技术手段。该项建设将进一步提升河南在土壤墒情监测领域的领先地位,为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记者 李若凡)
责任编辑:郭栩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