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崛起满目新 枢纽中部丨向前·开放枢纽看中部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时间:2024-04-23 07:04 来源:河南日报

  “加强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强化中部地区的大通道格局。”

  ——习近平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强调

  核心提示

  大山“挽”起两省,大河滋养两地。河南日报联动报道“中部崛起满目新”向“前”报道组来到湖北,观港口、入机场、访铁路,探寻湖北如何通过提升开放枢纽功能,加快建设新时代“九州通衢”,期待豫鄂携手加强交通设施互联互通,推动枢纽经济再提能级、再上台阶。

  才饮黄河水,又登黄鹤楼。

  河南与湖北,同属中部地区,山水相连人文相亲。一个地处“长江之腰”,是长江经济带承东接西的重要枢纽;一个位于“大河之南”,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加快推动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黄金水道,千帆竞发;碧空如洗,飞机轰鸣;钢轨绵延,列车飞驰。连日来,河南日报记者一行走进荆楚大地,实地探访“九州通衢”湖北做强做优综合交通枢纽、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创新实践。

  站在中部看中部。中部地区之“崛起”,站到了更高起点上。从湖北“三大货运枢纽”到河南“四条丝绸之路”,流动的交通大通道活力澎湃,挺起中部“脊梁”的战略支点不断抬升。

  跳出中部看中部。积极对接中部地区大通道建设,充分运用区位和交通优势,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拓空间、作贡献,豫鄂枢纽经济未来可期。

河南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上持续发力,打造互联互通、高效便捷的路网体系。河南日报资料图片

  黄金水道向海图强

  站在武汉阳逻港眺望,江水浩荡,舟楫如织。龙门吊、桥吊起落不停,集装箱堆垛成“山”,重型货柜车穿梭其间。

  “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内河航运作用,发展江海联运,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首站来到武汉新港阳逻集装箱港区。滂沱大雨中,他卷起裤腿、撑着雨伞,留下殷殷嘱托。

  曾经的武汉阳逻港,集装箱班列要从20公里外的滠口铁路货运站始发,或到60余公里之外的吴家山集装箱铁路中心站转运。

  如今,铁路已经铺进了阳逻港区,这里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万标准箱,成为长江中上游最大的铁水联运枢纽。

  航运向东入海,班列向西入欧。满载货物的班轮准备起航,向东驶往韩国。不远处的铁水联运场站,装满电子产品的中欧班列(武汉)鸣笛启程,向西开往欧洲。

  传统的港口、码头,是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但在阳逻港区内,很少看到工人走动。武汉中远海运港口码头有限公司生产操作部经理陈晓勉带领我们来到码头智慧控制室,揭开了智慧化港口的秘密。

  记者注意到,工作人员面前摆放的电脑屏幕,实时显示港区内作业实况及相关作业技术指标。工作人员在调度中心操作手柄,即可实现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铁路和堆场轨道吊自动化远程操控。

  “在5G、北斗等新技术加持下,阳逻港不仅是我国首个铁路装卸自动化码头,也是长江中上游首个智慧集装箱码头。”陈晓勉说,“港站同场、运输同场、关检同场、信息同场,真正打通了铁路和水路运输间的‘最后一公里’。”

  港区内两条1050米长的铁路装卸线,是从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香炉山站延伸而来的。“我们主要承担阳逻港铁水联运工程集装箱到达、取送和排空运输等任务。”香炉山站安全员唐光平说,今年截至4月21日,该站共发送铁水联运班列73列,同比增长450%。

  贯通“黄金水道”,实现通江达海梦,这也一直被身处内陆的河南人念念不忘。过去一年来,河南将内河航运发展提升到空前高度,做大航运文章、做强枢纽经济,承载这一构想的“11246”工程蹄疾步稳。2024年,河南计划完成投资200亿元,推进实施23个内河航运项目。随着重点港航项目接续落子,“中原出海新通道”进一步畅通,将汇聚起河南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武汉阳逻港铁水联运场站,集装箱堆垛成“山”。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博 摄

  筑路苍穹起势腾飞

  4月,鄂州,花马湖水光潋滟。湖畔,亚洲规模最大、中国首座航空货运枢纽——鄂州花湖机场坐落于此。

  可白天走进机场,却没有想象中热闹,周围一片“静悄悄”。

  “这就是花湖机场的与众不同之处,它是一座‘不夜城’。”湖北国际物流机场有限公司企业管理部副总经理岳斌说。

  子夜,一架架飞机就会穿过云层,在东、西跑道次第着陆。卸货、分拣、拆装、转送……在停机坪和转运中心之间,接驳车穿梭往来。当大地再次从晨光中醒来,近90架全货机满载货物鱼贯离港。

  空地之间的“群起群降”和“夜至朝发”,每天都会在花湖机场上演。“从第一架飞机降落,到最后一架飞机离港,平均每2分钟就有一架起降。”岳斌说。

  亚洲第一个、全球第四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缘何落户鄂州?这与顺丰集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随着顺丰货运机队规模扩大,分散的点对点运输出现明显弊端,飞机腹舱带货和货机使用率均得不到充分释放。全力打造一座专业货运机场,支撑核心业务和发展战略,成为顺丰的战略决策。

  处于武汉城市圈中的鄂州,距离武汉只有1小时车程,路网密集,公路、铁路里程数按单位面积算,在国内首屈一指;紧靠“黄金水道”长江,沿江码头可与机场跑道无缝对接。

  “从鄂州起飞,1.5小时飞行圈可抵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级城市群,辐射全国90%的经济总量、80%的人口。”岳斌介绍。

  企与城“双向奔赴”。今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湖北鄂州花湖机场对外开放,一个全新的“空中出海口”在中部内陆打开。

  值得一提的是,花湖机场的货邮吞吐量从0到1万吨用时7个月,从1万吨到10万吨、从10万吨到30万吨均用时仅3个月。目前,花湖机场单日最高货运航班起降120架次、货邮吞吐量近3000吨。

  交通是一座城市变革的重要力量。正如湖北日报高级记者戴劲松在《筑路苍穹》一书中所说,郑州围绕“向蓝天要开放”持续发力,交通立体化格局已然形成,武汉+鄂州有没有可能后来赶上?这势必成为鄂州花湖机场建成投运后的首个“小目标”。

  不沿边、不靠海,10多年间,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这座内陆机场从货运量全国靠后跻身全国第六、全球前四十,成为“空中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今年一季度,郑州机场货运量超过14万吨,同比增长11.16%。

  钢铁驼队畅联东西

  连结、停车、试拉……在武铁汉西车务段吴家山车站,调车区长熟练地将货车送往货物线。作为湖北交通枢纽的新地标,武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即吴家山中心站,是中欧班列集装箱集散中心,成为连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枢纽。

  位于内陆腹地的湖北,原来商品出口主要靠水运出海:经长江到沿海城市,再通过海运到达全球各地。2012年,武汉在全国第二个开通中欧班列,多了一条陆上的“黄金通道”。

  4月19日,中欧班列(武汉)开通第三条直达白俄罗斯的班列,列车中有一批“特殊乘客”——165辆东风乘用车、新能源车。“通过中欧班列,风神、岚图等东风自主品牌乘用车能够更便捷、高效地通达欧洲市场,有效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东风进出口公司国际物流服务部部长徐天表示。

  “钢铁驼队”带货忙,引擎日夜不息。目前,中欧班列(武汉)拥有53条稳定的跨境运输线路,辐射欧亚大陆40个国家、116个城市。2023年,中欧班列(武汉)年发运量首次跨过千列大关,同比增长64.7%。

  “发运的货品中,湖北本地货源占比约80%;其中最多的就是整车和汽车零部件,约占32%。”武汉汉欧国际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夏志军说,稳定高效的物流服务体系为“鄂品出境”提供了保障。

  枢纽先行扬新帆,引客聚产天地宽。在中欧班列(武汉)的强力拉动下,光电、服装、木材等产业在武汉集聚发展,助力一大批国际企业和国际产能合作项目陆续落户湖北,欧莱雅、博世等先后在武汉建立集散分拨中心。

  在河南,中欧班列也保持着良好运行势头,目前累计开行1万多列,运营网络遍布欧盟、中亚、东盟等地40多个国家140多个城市。在位于郑州航空港区的郑州国际陆港新址,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中欧班列的“新家”已显雏形,建成后将具备中欧班列年发运“万列千万吨”的承载能力。

  日新月异,动能澎湃。湖北和河南高质量发展劲头十足,正携手由内陆腹地变为开放新前沿。(河南日报记者 宋敏 郭北晨 湖北日报记者 胡祎

  两地专家这样说

  河南的交通日趋多元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叶青

  关于河南交通,我有三个深刻印象。

  第一是河南的高铁枢纽地位。资料显示,我国有15个高铁站在5小时内通达城市超过50个,排名第一的是郑州东站,5小时到达城市112座,第二名才是武汉站,河南还在全国率先全面建成“米”字形高铁网。

  第二是河南努力建设“空、陆、网、海”四条丝路。郑州是全国12个最高等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全国唯一的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成功入选国家首批15个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空中丝路”强基扩面,郑州机场已形成横跨欧美亚、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客货运航线网络;“陆上丝路”提质增量,中欧班列(郑州)形成了覆盖欧洲、中亚、东盟和亚太(日韩等)的“十九站点、七口岸”国际物流网络体系;“网上丝路”创新突破,全省已培育认定36个省级跨境电商示范园区,首创的“1210网购保税进口”模式在全球推广;“海上丝路”实现了陆海无缝衔接。

  第三是河南在大力发展水运。河南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淮河、沙颍河、唐白河、沱浍河等均具有较好的航运条件。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把内河航运作为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关键之举,加快实施内河航运“11246”工程,力争通过3至5年努力,全省港口吞吐量突破1亿吨,完成投资1000亿元,通航里程达2000公里以上,打造淮河等4条通江达海新通道,基本建成周口港等6个现代化港口。

  由上可知,河南的交通已经日趋多元化,一些突破性措施值得湖北学习。(记者 宋敏 郭北晨 整理)

  携手共建“祖国立交桥”

  河南交通运输战略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郭文奇

  湖北位于京津冀至粤港澳、长三角至成渝两条主轴交会处,在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近年来,该省着力推进内陆开放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打造“轨道上的湖北”,加快从“九省通衢”迈向“九州通衢”,取得了丰硕成果。

  如今,湖北已经构筑起水陆空一体的立体交通格局。畅通“九通道”,构建大网络,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动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多种运输方式之间有效衔接,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数量居全国第一。

  湖北地处中国中部、长江中游,是全国唯一同时布局航空专业货运枢纽、长江航运枢纽、国际铁路货运枢纽的省份。通过打基础补短板谋长远,加强枢纽型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湖北作为陆海空三个“丝绸之路”交汇点的枢纽地位更加凸显。黄金水道通江达海,万吨巨轮可通过长江直达武汉,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长江中上游第一。“空中丝路”链接全球,建成了亚洲最大的国际专业货运机场花湖机场,形成内陆开放的“空中出海口”。中欧班列驰而不息,实现向东出海、向西经中亚入欧、向南至东盟、向北至俄罗斯的“四向齐发”新局面。通达便利的区位交通优势,有力支撑了湖北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加速成为对外开放新高地。

  河南战略地位突出,近年来加快建设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和物流通道枢纽。为强化优势,可加速与湖北间区域交通互联互通、全方位提升合作能级,携手构建新时代“祖国立交桥”,共同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记者 宋敏 郭北晨 整理)

责任编辑:张家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