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根知“理”⑩:把黄帝故里打造成中华文化新地标的思考与建议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时间:2024-04-10 18:02 来源:大河网

  编者按

  “三月三,拜轩辕”。缘何说黄帝是华夏儿女的血脉之根、精神之魂?他对中华5000年的文明有哪些贡献?为何说他是我们的文明始祖、人文共祖?慎终追远,寻根拜祖,在甲辰龙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召开前夕,大河网学术中原联合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推出《知根知“理”》特别策划,带你全方位了解黄帝,鉴往知来,探寻华夏基因密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共祖和文明始祖。处于5000多年文明“起点”的黄帝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精神符号的源头性标识,郑州所在的中原地区是黄帝故里及黄帝文化的核心区域,亦是中华民族的根之所在、脉之所维,因此郑州依托黄帝文化打造中华文化新地标,让国人乃至全球华人在黄帝故里感受华夏文明的源头,能够激发中华民族的情感共鸣,提升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郑州作为黄帝故里虽然声名在外,但至今缺乏像长城、故宫、兵马俑那样的中华文化地标景观,也未能成为西安、洛阳那样的文化地标城市。因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大力度打造中华文化新地标。

  一、推动大遗址保护开发利用,强化黄帝故里华夏之源的历史地位

  大遗址是实证中国人类史、文化史、文明史的核心文物资源。考古大遗址的建设保护展示,是展现中华文明在中原大地起源历程的重要途径。郑州是中华文明探源的核心区域,这里历史悠久、遗址众多,要强化黄帝文化及黄帝故里标识,就要挖掘梳理文化资源,做好学术支撑。中华文明自5000年前的黄帝文化起在中原大地孕育、发展、壮大,要积极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实施城市文化基因解码工程,梳理出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从裴李岗文化到仰韶文化、再到龙山文化时期的历史遗存,进而推动中华文明历史进程研究的深入,构建黄帝文化研究中的郑州考古标志体系。要加大遗址保护开发利用,转变人文景区陈旧的展览模式,针对不同考古遗址,引入创意思维模式,抓住文化资源自身特点,凸显各自的个性,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通过设置代入式体验情景,调动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在内的多种感官的参与体验,把郑州的文化优势充分展示出来。

  二、推进黄帝拜祖大典提质升级,强化郑州黄帝故里的文化标识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共祖、精神之魂。几千年来,黄帝文化被不断丰富和完善,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并以共同的祖先信仰凝聚海内外炎黄子孙。自春秋时代黄帝故里就有三月三登具茨山(始祖山)朝拜黄帝的记载。唐代以后渐成规制,一直绵延至今。1992年起,民间祭典活动被升级为官方祭祀,经过多年推动,黄帝拜祖大典成为郑州黄帝故里最为响亮的文化名片。要进一步强化郑州黄帝故里的文化标识,提升郑州作为世界华人拜祖圣地、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历史地位。进一步丰富民间祭典和日常群众祭典的内容和形式,逐步形成黄帝祭典的国家祭典、民间祭典和日常群众祭典体系,将官方活动与群众热情有机结合起来,将集中祭典与日常祭典结合进来,使祭拜活动长在长有。要进一步丰富祭祀黄帝的方式方法,打造更便捷的网络拜祖平台,使海内外华人华侨都能以“云拜祖”的方式参与到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活动中来,沉浸式体验中原文化和中华文明。

  三、明确郑州市文化定位,擦亮黄帝故里的地理坐标

  塑造城市文化形象是彰显城市特色、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郑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深厚、资源众多,但在挖掘利用、宣传推介中存在重点不够突出的现象。加之与郑州有关的历史非常久远,展示不易,导致城市文化形象模糊,难以形成城市文化形象共识。特别是和同为八大古都的其他兄弟城市相比,文化聚焦不够。比如西安主打大唐文化,杭州主打南宋文化,聚焦发力,久久为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建议郑州可以明确“中华文明寻根朝圣之地”的文化定位,擦亮黄帝故里的地理坐标。

  郑州市应围绕黄帝文化和黄帝故里建设,从吃、住、行、游、娱全方位植入黄帝文化元素,凸显黄帝故里的文化特色。要明确城市形象标志,设计出具有鲜明特点的城市logo,把黄帝作为郑州城市文化符号,在城市的重大活动、城市宣传、城市窗口、公共建筑、公共设施、对外交往等领域,统一规范使用城市形象标识和文化符号。推动黄帝文化普及,通过社会宣传、专家普及、校园推广等系列活动,打造人人学习、人人传播、人人弘扬的社会氛围,让以黄帝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普通百姓生活,提升城市综合人文素养。

  四、加强黄帝文化产品的深度开发,构筑立体的黄帝文化产品体系

  郑州黄帝故里和黄帝文化的开发应立足于产业性开发,通过构筑立体的黄帝文化产品体系,不断丰富黄帝文化的时代表达。在文化旅游方面,打造寻根拜祖旅游线路,遴选一批与黄帝故里密切相关的文化资源,如具茨山岩画、新密黄帝宫、炎黄二帝塑像等黄帝文化核心景区,与少林寺、嵩阳书院等传统文化景区相结合,与以“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禅宗少林”等为代表的新一批郑州文旅产业项目相结合,精心布局,坚持串点成线,同时引入优质团队开发规划设计和投资运营,打造符合时代需求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在实景演出方面,利用黄帝故里园区非祭拜时间的闲置场地,高标准谋划建设中华文明主题公园,打造全景式沉浸体验场景及实景演出。开展系列研学活动,聚焦早期中国文化资源,让游客了解中华文明肇始之初的史前文明、夏商周文明,有利于更具体的理解中华早期文明。加强文创产品定制开发,做好郑州全域旅游文创产品的整体性开发,同时兼顾不同景区产品的独特性需求,制定分层文创产品开发,针对不同定位群体靶向投放,打造出创意实用、精致有趣的系列文创产品。

  五、加大宣传和推广,构建视频化、多元化、全方位传播平台

  在黄帝文化的传播矩阵中,中央媒体和省级主流媒体的全媒体平台作为传播核心阵地,其强大的传播力、影响力得到了充分体现,多层次的传播体系初步形成。但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传播具有即时性和实地性的特点,伴随着各种祭拜活动的结束,相关内容在媒体平台就鲜见踪迹。整体来看,媒体的宣传推广缺乏常态性,视频化传播不够充分,阻碍了黄帝文化的传承弘扬。

  随着5G技术的普及应用,移动传播时代已经到来,视频化生存成为普遍社会现象。构建视频化、多元化、全方位的传播平台,是弘扬黄帝文化内涵价值的重要手段。一方面,积极盘活抖音、小红书等短视频社交平台的官方账号。抖音、小红书类分享型社交媒体已经成为目前用户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盘活官方账号是宣传推广黄帝文化的必要手段。另一方面,做强内容建设,实现常态化传播。盘活新媒体平台账号是起点,日常运营是关键。可以通过策划系列文化活动,如文创大赛、汉服展演、中医药传承等,以优质内容吸引多元主体参与,实现黄帝文化内容的多渠道分发,提升黄帝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

  【来源: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执笔:郭海荣,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黄河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 课题组组长:王玲杰 成员:李立新、郭海荣、田丹、石宕川 】

责任编辑:付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