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为政府做好民生兜底保障明确了要求,是各地政府必须向群众兑现的“硬承诺”、履行的“责任状”。日前,我省印发的《河南省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以下简称《河南标准》)受到多方关注。
据了解,这是我省自2021年版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发布实施以来的首次调整。新版标准的出台是否意味着群众能享受到的福利水平、权益保障更高了,得到的实惠更多了?1月12日,记者采访了文件起草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
提升了哪些服务标准
基本公共服务保障的是全体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既要尽力而为,又要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量力而行,确保“可持续”。
“确保所有标准绝对不低于国家现行标准,是我省制定新版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的首要原则。”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
不低于国家现行标准是“硬要求”。据了解,《河南标准》中,对具体项目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等原则上执行国家标准,对于省内已有明确政策规定的,在不低于国家标准的前提下,沿用我省政策规定。
与国家现行标准比,此次我省对10个事项进行了提标。比如,在“孕产妇健康服务”中,增加了4次健康指导、开展1次血清学产前筛查等服务;在“学前教育幼儿资助”中,增加了“发放生活补助”;在“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中,增加了“取暖费补助”;在“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费”中,将服务对象扩大为所有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在校生;在“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中,明确了我省执行标准为国家基础标准的2倍。
对比我省2021版标准,可以发现新标准也有了较大程度提升。比如,“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方面,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从原先小学650元、初中850元分别增加到720元、940元;“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膳食补助”方面,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地区学生营养膳食补助基础标准从每生每天4元提升到5元。
增加了哪些“关键小事”
聚焦年轻群体需求,“婚前保健”安排上;提升老年人幸福感,“家庭养老支持服务”也要紧跟群众需求落实好……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出台新版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实质上就是政府对群众做出了新的民生保障承诺,需要做的民生实事、“关键小事”更多了。
在服务事项数量方面,我省新版标准对于国家2023年版标准中已明确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做到了“全覆盖、不漏项”;对已经纳入全省2021年版标准、且我省正在执行的服务事项,仅对具体内容做适当修订完善,不做删减。此外,新版标准还合理新增了服务事项,主要是我省正在实施的、且未来一个时期仍将实施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充分展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关切。
与国家2023年版标准比,我省此次新增加了4项服务事项,即婚前保健、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城镇符合条件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扶助、家庭养老支持服务。其中,“农村妇女两癌检查”明确要求,对35至64岁农村妇女提供宫颈癌检查、乳腺癌检查;“家庭养老支持服务”明确,对符合条件的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参加照护培训等相关职业技能培训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
此外,部分服务事项还进一步拓展了内容。比如在“送戏曲下乡”中,将服务对象扩大到城乡接合部居民,尽力扩大公共服务的覆盖面,照顾更多人群;在“观赏电影”中,增加了“为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1场公益电影”,进一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情况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服务标准,有利于进一步织密筑牢民生网,切实兜住兜牢民生底线。以新版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实施为契机,我省将通过“标准化”进一步助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切实增进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记者 孙静)
责任编辑:郭栩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