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12日举行的中国考古•郑州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牛世山作了“殷墟(大邑商)布局研究的新进展--2021年至2022年殷墟洹河北岸地区考古新收获”的主题报告,介绍了殷墟洹河北岸的考古新发现。认为通过两年的工作,殷墟洹河北岸地区的考古有了新突破,是殷墟(大邑商)规划与布局研究的重大进展。
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的洹河两岸,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殷墟遗址规模宏大,现存有宫殿宗庙遗址、王陵遗址、洹北商城遗址和众多族邑聚落遗址、家族墓地群、祭祀坑、甲骨窖穴、手工业作坊遗址等。宫殿宗庙遗址在洹河以南,王陵区则在洹河北岸。
202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安阳队启动了商王陵及周边区域的考古勘探,工作目标,首先是通过勘探寻找小屯宫殿区到王陵区之间的干道,其次搞清商王陵区的范围,后续搞清洹河北岸地区的功能区划。
牛世山介绍说,探明并确认王陵区东、西围沟各自闭合,并有缺口可出入,两条围沟围绕在殷商大墓及祭祀坑外围。综合多重证据可知,两条围沟与商王陵园有明确关联,属于围绕商王陵园的隍壕,使用年代为商代晚期。以围沟外边界为基准,确定王陵区的范围东西560米、南北300米,王陵区规模从10万平方米扩展到16万平方米。以往考古发现所见凤翔秦雍城南的春秋时期秦公陵园,在各组秦公大墓周围有隍壕,殷墟王陵区陵墓隍壕的确认,将此规制上推到商代晚期。这些发现改变了商王陵陵园的格局,将推动对商代陵墓制度乃至于商文化、商史的研究。
牛世山说,宫殿区和王陵区之间道路的寻找工作也取得重要进展,找到了南北向路沟及两个路口。
牛世山还介绍说,新探明、发掘的祭祀坑有新特点,大半以人和狗的组合坑为主,骨骼完整的多,部分坑埋葬器物,年代明确,为武丁时期。为研究商代社会性质、商代祭祀活动及其形式等提供了新资料。此外还有一些新的发现,如王陵区东南方向半扇形空白区域的发现。确认王陵区西南部西周遗址的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这是殷墟范围内发现的面积最大的西周遗址,将推动周人灭商以及周王朝国家治理方式的研究。(记者 张体义)
责任编辑:张家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