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麦斯克电子克服疫情等不利影响,实现产销两旺。图为该公司园区。受访者供图
新乡天力锂能生产车间。(杜昆 张晨蕾 摄)
核心提示:新兴产业是促使国民经济和企业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轨道的根本途径。近年来,我省坚定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推动传统产业迭代升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未来产业破冰抢滩,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高了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全省各地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少地方新兴产业发展亮点纷呈,活力涌现,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带来新机遇。
洛阳
倾力打造千亿光电产业集群
12月11日,在位于洛阳高新区的麦斯克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各条自动化生产线有条不紊地运转,工人们正加紧赶制客户订单。
“今年前三季度,我们通过改革创新,克服疫情等不利影响,实现了产销两旺,利润再创新高。”洛阳单晶硅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兼麦斯克电子董事长史建强告诉记者,“我们的8英寸硅抛光片,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客户认可,产销量稳步提升。‘十四五’时期,公司将会有更多高品质硅抛光片进入市场,逐步实现硅抛光片的国产替代。”
从1965年引进国外第一条单晶硅产品生产线,到以自主创新不断填补中国硅材料领域空白,洛阳单晶硅集团坚持走科技创新引领之路。集团旗下麦斯克电子是中部地区首家具备规模化生产IC级8英寸硅抛光片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已具备100万片年产能,产品销往美国、韩国、新加坡、日本、印度等国家。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根基。近年来,洛阳市把产业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立足产业基础优势,抢抓风口发展机遇,全力推动光电元器件、农机装备、高端轴承等十大产业集群建设。
“洛阳市光电元器件产业集群全省排名第二,具备较为完整的光电元器件产业发展基础,形成了以中航光电为龙头的光电元器件和材料制造体系,2021年我市光电元器件产业规模超300亿元,并呈快速增长态势。”洛阳市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按照规划,“十四五”期间,洛阳光电元器件产业年平均增长率超过25%,到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2022年,洛阳市光电元器件产业集群发展成果丰硕:招商引资成绩亮眼。中航光电、丰联科光电等企业亮相第十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河南馆,中航华亿、凯迈环测等重点企业参加第四届世界传感器大会,洛阳市6个项目在大会开幕式签约、总金额超13亿元。龙头企业取得重大突破。2022年11月,中航光电凭借卓越的产品质量获得“2022诺基亚质量钻石奖”“中兴通讯2022年度最佳技术创新奖”。中航光电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入选“央企ESG先锋50指数”前十名……
洛阳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洛阳市将坚持把创新落到产业上,把产业抓到“风口”上,立足光电元器件产业基础,打造千亿级光电元器件产业集群,厚植洛阳高质量发展新优势。(记者 田宜龙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范坤鹏)
新乡
为新动能“添力”
12月10日,位于新乡电源产业开发区的新乡天力锂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力锂能”)生产车间内机器高速运转,一切有条不紊。
天力锂能主要从事锂电池三元材料及其前驱体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是一家具有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保持了优异的盈利能力,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39亿元,同比增长75.93%。”天力锂能董事长王瑞庆告诉记者,在各级政府助企稳岗复工措施的帮助下,公司各项指标均有大幅增长,预计全年营收将超过25亿元。
据介绍,今年8月该公司成功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成为新乡市首家新能源电池企业上市公司。同时,多个生产基地建成投产,产品结构和国内发展布局不断优化。
长期以来,天力锂能锚定小型动力锂电池领域发展战略定位,凭借在细分领域的多年深耕,2021年在电动自行车与电动工具锂电池领域三元材料出货量处于行业首位,市场占有率超40%。
“公司领先的市场份额离不开高效的研发体系及积累的技术优势。”王瑞庆说,该公司2009年便开始三元材料及前驱体的研发,已积累了一系列三元材料核心技术。公司成立的天力研究院,已取得科技成果30余项,同时建立了河南省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研发平台,先后获得河南省头雁培育企业、四星级工业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荣誉。
针对小动力市场下游客户存在数量众多、产品差异化大等特点,天力锂能设计了以柔性为主的生产线,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快速反应,随时调配产线和产能,贴合了小动力市场客户灵活多变的采购需求。
上市以来,天力锂能快速发展:平顶山子公司年产1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已建成投产,四川雅安子公司年产2万吨磷酸铁锂材料项目预计明年一季度投产;总投资8.57亿元的淮北三元材料项目及新乡高镍及单晶三元材料建设项目加速推进。同时,公司也正在积极探索国际市场。
“公司正积极向大动力领域进军,目前已与多家知名锂电厂商在大动力领域进行密切合作,并正在打造电池材料生产、回收、再利用的生态闭环。”王瑞庆表示。
在天力锂能的带动下,通过“外引内扶”,一批业界领先的电源产业企业相继落地新乡电源产业开发区。目前,入驻企业近200家,各类电池材料年产能达5万吨;锂电、镍氢、银锌等各类电池年产能5亿安时,电动车年产能20万辆,形成了从电池原材料到电池成品及电池组,从电池生产专用设备到低速电动车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记者 李虎成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永乐 通讯员 马世玮)
漯河
以园聚链打造百亿产业
用于冲洗牙齿的塑料冲洗针,填补国内空白;一次性使用避光输液器,有效避免药物见光分解……12月10日,位于漯河市源汇区的河南曙光健士集团研发大楼内,公司总工程师焦西斌介绍着创新产品,他说:“我们的产品远销俄罗斯、巴西,供不应求。”
河南曙光健士集团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每年研发投入在千万元以上,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每年推出六七个新产品。不断创新让该集团一直抢占行业制高点,引领医疗器械市场潮流。
河南美沙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距河南曙光健士集团不远,为其提供医用针、医用包装等产业链上游产品,发展态势同样喜人。“今年销售额与去年同期相比翻一番,新上三期项目正蹄疾步稳建设。”该公司负责人杨选高说。
立足医疗器械产业园,源汇区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和上下游关联项目,汇集了以曙光健士集团、美凯生物、大洲医疗器械等为代表的重大项目,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输注类产业链条,产品涵盖100多个品种300多个规格。“设立专业园区,以园聚链,有助于上下游企业就近配套协作,保障产业安全,促进经济循环。”源汇区工信局局长胡晗说。
精准招商,引大联强。源汇区科学编制医疗器械产业招商图谱,对10个细分领域梳理出全国547家相关企业,研判确定重点链上目标企业91家、研究机构4家,开展“一对一”招商活动。“今年新引进鲁明医疗器械产业孵化园、众茂医疗器械漯河生产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支撑全区医疗器械产业做大做强。”源汇区商务局局长赵明明说。
创新研发,抢占先机。源汇区出台惠企政策,搭建医疗器械企业与高校合作“桥梁”,引导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技术改造等方式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发展后劲。源汇区医疗器械相关企业与科研院校开展项目合作,建成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博士后研发基地等省级研发平台15个。其中,省级医用输注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医用高分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均为行业内全省唯一研发平台。
目前,源汇区医疗器械产业产品规模居全省首位、全国前列,被授予“河南省最具竞争力‘百亿产业集群’”。源汇区先后荣获“河南省医疗器械特色产业园区”“全国医疗器械产业示范先导区”等称号。按照规划,到2025年,源汇区预计新引进医疗器械企业45家,该产业实现产值120亿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源汇区委书记王奇山介绍,源汇区将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依托医疗器械产业园,重点围绕“体外诊断、医用耗材、医疗设备、流通服务”四个产业领域,拉长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全力打造豫中南医疗器械产业基地。(记者 卢松 通讯员 王会锋)
短评
让经济新引擎更强劲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优则动能足。与传统产业相比,新兴产业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资源集约等特点,其发展壮大是促进经济发展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根本途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这为我们发展新兴产业提供了方向和指引。
超聚变引领河南算力提升,云计算、智能计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比亚迪、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纷纷落户河南,带动新能源产业整体跃升……一子落而全局活,发展新兴产业,要瞄准那些牵引性强的重大项目,强链补链延链,通过融合集群发展,带动产业整体迈上新台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新兴产业离不开科技创新体系的强支撑。近年来,我省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重建重振省科学院,重构重塑省实验室体系,嵩山实验室、龙门实验室等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开展一批前沿课题研究,科技力量的勃兴,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持。
新兴产业发展不会一蹴而就,既要见事早、行动快,也要久久为功、善作善成。要瞄准先导性产业,强化金融支持、税收优惠、人力保障等一揽子政策支持,施以“阳光和雨露”,保持足够的耐心和定力,推动新兴产业弱苗变壮,成长为参天大树。(丁新科)
责任编辑:李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