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
新闻发布会第十四场(洛阳专场)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时间:2022-09-29 15:30 来源:省政府新闻办

新闻发布会视频

  2022年9月29日15:30,省委宣传部召开“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第十四场新闻发布会(洛阳专场)。

  发布内容:重点解读党的十八大以来,洛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徐衣显 中共洛阳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

  杨 骁 中共洛阳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何 伟 中共洛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梁 庆 中共洛阳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洛阳540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平萍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是“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的第十四场新闻发布会。我们很高兴邀请到洛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同志和有关负责同志,请他们围绕加快“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重振洛阳辉煌”这一主题,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洛阳市牢记嘱托、奋勇争先,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和成就,并回答媒体关注的问题。

  首先,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发布人:

  中共洛阳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徐衣显先生;

  中共洛阳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杨骁先生;

  中共洛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何伟先生;

  中共洛阳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梁庆先生;

  下面,先请徐衣显市长作主发布。

徐

  中共洛阳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 徐衣显

  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向大家介绍洛阳,也十分感谢本次发布会的主办方为我们搭建这么好的平台。首先,我代表洛阳市委、市政府,向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洛阳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过去十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十年,也是洛阳发展日新月异、精彩蝶变的十年。十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两个确保”、落实“十大战略”,聚焦“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突出抓好产业发展、城市提质、乡村振兴“三项重点工作”,以竞进状态、拼抢姿态接续奋斗,战胜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办成了许多长期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要事,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朝着万亿级经济总量目标阔步前行。

  极不平凡的十年,洛阳交出了一份浓墨重彩的答卷。战略位势不断增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交汇叠加,自创区、自贸区、高新区、经开区、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国家级平台联动发展,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等一大批试点落地开花,为长远发展蓄势赋能。经济总量跨越台阶,生产总值从2899.3亿元增长到5447.1亿元,连续跨过3个千亿台阶,稳居全省第二位,在全国城市排名从第51位攀升到第45位。质量效益大幅提高,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5.3亿元增长到397.9亿元,规上工业利润总额年均增长12.5%,营业收入超百亿企业增加到16家。产业结构重塑调整,服务业撑起“半壁江山”,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14.5个百分点、达到43.9%,新能源电池等风口产业全面起势,“洛阳制造”加速向“洛阳创造”转型。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发展由伊洛河时代进入黄河时代,城区面积从803平方公里增至2229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18.27个百分点、达65.88%,高于全省9.38个百分点,生态宜居品质全面提升,摘得全国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水生态文明示范市等一系列绿色名片。民生福祉明显改善,居民收入增速持续高于GDP增速,从1.46万元增长到3.02万元,民生支出累计超过4000亿元,用“真金白银”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下面,我重点介绍五个方面情况。

  这十年,我们始终坚持创新引领,科技创新实力迈上新台阶。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居全省“十大战略”之首,也是洛阳重振辉煌的“核心密码”。我们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深化“五链耦合”,实施“八大行动”,加快建设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研发投入强度连续4年领跑全省。着力汇聚高层次创新人才,落实“一号工程”、集聚“第一资源”,把政府“普惠+激励”与企业“高薪+股权”结合起来,引育并重、以用为本,建立“1+22”人才政策,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比如,我们依托樊会涛等5名本土院士,柔性引进赵春江等9名院士,组建龙门实验室、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等高端平台,研发了一系列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创新成果。全力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一大批重点实验室、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建成投用,全市创新平台达到2696个,有101个进入“国家队”、占全省1/3。努力培育高水平创新企业,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58.6%、高出全省10个百分点,积极推动高成长性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企业“三个倍增”,高新技术企业增长近9倍、达到1050家,上市企业增至15家。大力转化高质量创新成果,以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为引领,打造“政产学研金用服”贯通的协同创新链条,让更多成果从“实验室”走上“生产线”。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28倍、发明专利增长5.6倍,一大批标志性“洛阳创造”闪耀“大国重器”。比如,“神舟”“嫦娥”“问天”等航空航天工程90%的轴承由洛阳轴研所研制;中航光电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光电连接器助力“复兴号”首发,让中国高铁告别了“洋基因”,带动企业营收10年增长10倍,成为超百亿级龙头企业。我手里这款光电连接器就是中航光电的产品,直径只有0.4毫米,这是放大50倍的模型,广泛用于高铁、航空航天等领域,填补了世界技术空白、制定了国际行业标准。

  这十年,我们大力发展风口产业,厚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坚持以发展“风口”产业为主线,全面实施产业发展“136”工作举措,把创新落到产业上、产业落到风口上,加快培育十大重点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产融合作试点城市等国家级试点示范。重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势再造,围绕农机装备、玻璃、轴承等,瞄准“四化”方向,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新的“三大改造”全覆盖,一大批传统企业“老树发新枝”。比如,洛玻集团通过转型升级,实现了从传统建材玻璃向光伏玻璃、电子玻璃、新型显示玻璃的全产业链转型迭代升级,助推中国玻璃行业从“跟跑”“并跑”到“领跑”跨越。我手里这款超薄电子玻璃,厚度只有0.12毫米,比头发丝还薄,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带动同类产品从进口每平方米100元下降到20元,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0%。重塑新兴产业无中生有、换道领跑,精准开展链式招商,深化与宁德时代、中石化、凯盛科技等头部企业合作,双千亿级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启动建设,超千亿级电子化工材料产业集群加快形成,百亿级电子显示材料集群正待崛起。重构未来产业谋篇布局、抢占先机,积极在氢能、生物疫苗等前沿领域破冰布局,国家智能农机创新中心研发国内首台5G+氢燃料无人驾驶拖拉机,普莱柯开工建设中部规模最大的生物P3实验室。今年,我们围绕十大重点产业集群,谋划了氢能储能等1000多个、总投资4500亿元的项目,为长远发展积蓄后劲。洛阳这座老工业基地正迎风而上、焕发新生。

  这十年,我们全面推进城市提质,城市功能品质实现新跨越。城市之美,在颜值更在气质。我们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全面实施城市提质“351”工作举措,加快建设充满活力、富有魅力、极具吸引力的现代化城市。推动枢纽能级提升,城市更立体了。地铁从无到有、双线运行,呼南高铁焦洛平段年内开工、洛阳人的“十字”高铁梦越来越近,洛阳机场三期积极推进、通用航空加速起飞,高速公路总里程十年翻番、“县县通高速”迈向“县县双高速”,洛阳成功入选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加快从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这里向大家推荐尧栾西这条“最美高速”,它串连了白云山、老君山、鸡冠洞等47处风景名胜,车在路上行,人在景中游,欢迎大家自驾体验。推动宜居品质提升,城市更温馨了。抓好“两个建设、三个改造”,大力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用小切口、微改造实现大变化、精提升,1100多个老旧小区焕发新颜,80多万群众喜迁新居,一大批口袋公园、体育公园、邻里中心、养老中心走进社区,公共服务更加便民利民。推动发展活力提升,城市更青春了。积极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出台了27项引才政策,实施产业平台聚才等五大工程,建成了全省最多的国家级双创孵化基地,营造了“引育用服”一体化的人才生态。比如,国家大学科技园吸引了520多名博士硕士,孵化培育了8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来洛阳、爱洛阳、留洛阳,与古都共同成长。

  这十年,我们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发展开创新局面。我们举全市之力决战脱贫攻坚,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72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49.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绝对贫困在河洛大地成为历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我们坚持以富民为导向,深入推进乡村振兴“151”工作举措,“三清两建”引领乡村善治,“乡贤经济”带动返乡创业,“乡村运营”赋能乡村建设,“集镇建设”促进城乡融合,“三变”改革激发内生动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以“乡贤返乡创业”为抓手发展乡村产业,6.5万名乡贤返乡创业领办各类经营主体1.2万个、带动就业26.8万人,实现引回一批乡贤、振兴一地产业、带富一方百姓。比如,全国劳模李应贤从部队复员后,扎根家乡30多年,将不起眼的山间“野梨”培育成造福一方的致富“金果”。类似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栾川合峪镇的兰花、孟津朝阳镇的牡丹鲜切花、新安五头镇的樱桃、洛宁上戈镇的苹果,一镇一品、一村一业,成为河洛乡村走向共同富裕的金钥匙。以“乡村运营”为抓手赋能乡村建设,面向全国公开招募“乡村运营师”,把市场理念、运营思维引入乡村,乡村资源优势加快转化为发展优势。比如,栾川县举办“全国百名乡创运营师栾川行活动”,吸引了一大批“绿水青山”合伙人,潭头镇拨云岭村走“小而美”的高端度假路线,打造慢生活“时间小镇”;合峪镇砚台村打造“童话小镇”,汇聚了多业态、多功能、多品牌。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现代农业发展全面提速,农村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翻番,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崭新画卷正徐徐铺展。

  这十年,我们持续深化改革攻坚,发展动力活力得到新提升。坚持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有效破解瓶颈障碍,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把深化“放管服效”改革作为先手棋,突出“六最”目标,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一件事一次办”“拿地即开工”“交房即发证”等全面推行,“多证集成、一照通行”全国率先,政务服务指标全省第一,常态化府院联动机制全国推广,洛阳入选省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市。海澜集团4天落地、一天注册,宁德时代首期投资140亿元的新能源电池项目从签约到落地开工不到100天、土地摘牌到核发证件只用了两小时,这些大企业看中的就是洛阳的营商环境。以“三化三制”改革赋能开发区,落实“整合、扩区、调规、改制”要求,原有的27家开发区整合为13家,通过靶向平移下放权限,200多个涉企事项实现“就近办、不出园”,开发区加快成为经济建设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大力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15家市属国有企业战略重组为4家,握指成拳打造国企劲旅,资产总额翻了两番多;特别是省委把洛轴交给我们,借势混改重振“共和国长子”雄风,带动全省轴承产业做大做强。持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基金入洛”工程,用“引导基金+天使基金”扶持初创期企业,用“引导基金+市场化基金+投贷联动”扶持快速成长期企业,为基金企业提供“募投管退”全链条服务,前海方舟等在洛注册基金42支、总规模762.57亿元,共支持投资项目224个。比如,中科慧远是一家工业视觉硬科技企业,在我市基金扶持下,5年前从零起步,目前已完成多轮融资,营收超亿元。今年7月,洛阳还成为河南省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唯一的综合试点,我们将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为完善全省要素市场制度趟路子、做示范。

  回望十年历程,栉风沐雨、灿烂辉煌,充分印证了党和国家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归根结底是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的结果,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广大媒体朋友的关心帮助。展望前进道路,未来可期、前景光明,我们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锚定“两个确保”,落实“十大战略”,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加快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奋力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重振辉煌,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谢谢!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平萍

  感谢徐衣显市长生动详实的介绍!接下来,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就关注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人民日报人民网记者

  我们了解到,洛阳这些年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群体,采取了很多改善民生的大举措、实举措。比如,引进了呼吸、中医脑病、中医骨伤科等3个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这在全国地级城市中是非常少有的,还入选国家医养结合、安宁疗护试点城市。请问,洛阳针对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养老等生活需求,是如何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谢谢。

  中共洛阳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 徐衣显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洛阳市牢记“国之大者”,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全面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着力打造更高品质的幸福洛阳。

  一是落实就业优先战略,让每个奋斗者都拥有筑梦圆梦的舞台。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我们加大支持稳就业,发放稳岗补贴,建设“零工客栈”,开展线上招聘,开发就业岗位,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27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39万人。我们强化培训助就业,深化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五业联动”,加快“人人持证、技能洛阳”建设,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00多万人次,使更多求职者“一证在手、技能圆梦”。我们建好平台促创业,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建成省级以上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3家,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37亿元,带动20万人成功创业、实现梦想。

  二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教育是最长远最根本的民生,关系千家万户。我们着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持续补短板、提质量。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实施了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去年以来又开展了“十四五”学前教育提升行动计划,10年新增幼儿园1412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1.9%,有效缓解了“入园难”“入园贵”。义务教育均衡优质,新建改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455所,1368所学校全面改薄,一大批山村小学旧貌换新颜,更多农村孩子在家门口“有学上”“上好学”。高中教育提质扩量,7所现代化高中集中开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到93%。职业教育彰显特色,成立12个产教联盟,一批优势专业、特色院校叫响品牌。比如,河南科技大学探索“新工科”育人模式,推动洛阳轴承“一校、一厂、一所、一院”资源整合,助力打造轴承制造新生态,该校的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学院在全省率先入选全国首批现代产业学院。高等教育多元拓展,10所驻洛高校在校生规模超过19万,正高质量筹建洛阳乌拉尔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洛阳理工学院朝着建设“双一流”大学、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大步迈进。

  三是完善公共卫生体系,让每个人都享有更有保障的医疗服务。健康是人民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我们以打造“健康洛阳”为目标,深化“三医联动”改革,积极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国家呼吸、中医脑病、中医骨伤科等3个国家级和5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落地建设,使优质医疗资源与洛阳作为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地位更加匹配,打造立足洛阳、辐射中原的区域医疗服务高地。同时,我们还有7家改制医院回归公立,三级以上医疗机构达到22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加快建设,乡镇卫生院达标率达91%,实现了“大病不出市、一般病不出县、小病不出村”。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们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从严从实从紧落实好国家防控方案和全省部署要求,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筑牢了“洛阳防线”,守住了长周期不发生规模性疫情的底线。

  四是完善特色养老体系,让每个老人都能拥有幸福晚年。养老是重大民生问题。我们探索构建“五级四类”城乡养老服务体系,用心用情守护最美“夕阳红”。围绕“养得好”,城市区建成社区养老服务中心244个,高标准实现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养老机构床位2.1万张,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显著提升。围绕“护理好”,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成投用,老年人可以“一键下单”,便捷享受餐饮、医疗等优质服务。围绕“运营好”,坚持政府主导不包揽,全市90%以上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由专业市场主体运营,实现了社会效益运营效益相统一。

  五是持续提高生活品质,让群众就近享受便捷优质公共服务。我们积极推进公共服务进社区,完善提升15分钟“阅读圈”“休闲圈”“健身圈”。打造“书香洛阳”,建成城市书房205座,博物馆、图书馆星罗棋布、免费开放。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标准,建成各类游园300多处,广大群众享受到家门口的绿色福利。建立居民小区、社区、片区全民健身三级服务体系,建成社区体育公园50个,群众社区健身实现“1天1块钱”,受到广泛好评。

  民生改善没有终点,只有新的起点。我们锚定建设更高品质的幸福洛阳这个目标,将加大投入,办好实事,交出更有温度、更加厚实的民生答卷,让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

  我们知道,洛阳有十大厂矿,被称为“共和国长子”,是一个老牌工业城市,装备制造在河南很有分量,也亟需向高端制造、智能制造转型。请问,洛阳近年来是如何放大装备制造优势,推动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谢谢。

梁

  中共洛阳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梁庆

  感谢这位记者提问。洛阳市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的重要指示,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聚焦“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抢抓产业风口,实施新一轮智能、绿色、技术“三大改造”,突出项目为王,加强企业培育,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成功入选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在工业稳增长等领域连续四年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

  一是抢抓产业风口。以抢抓产业风口为主线,深化“五链耦合”,培育十大产业集群。加大产业链精准招商,成功引进宁德时代、华为技术、大华科技等一批龙头企业,加快“换道领跑”。全市已形成2个千亿级、7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现代农机装备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实现全省“零”的突破。

  二是深化“三大改造”。智能化改造方面,开展数字化赋能行动,79家企业入选省级智能工厂(车间),开通5G基站9548个,“上云上平台”企业突破1万家,中信重工获评国家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二级节点标识注册量突破1300万条,标识解析量突破2000万条;绿色化改造方面,累计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工厂(园区)27家,70家高排放工业企业完成搬迁改造,十年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60.94%;技术改造方面,去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入围省“揭榜挂帅”项目2个,攻克“卡脖子”项目7个,涧光股份、中航光电成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全市各类创新平台达2696个,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三大改造”全覆盖,洛阳研发投入强度连续多年领跑全省。

  三是大抓项目建设。牢牢扭住项目建设主抓手,前五期滚动实施“三个一批”项目735个、总投资5486亿元,签约落地、开工建设、竣工达效整体进度均居全省前列。洛阳石化百万吨乙烯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360数字创新总部等龙头项目加快落地,洛轴混改及搬迁改造、新强联智造科技园等重大项目提速推进,海澜集团项目落地刷新“洛阳速度”。

  四是强化企业培育。开展“头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程,实施高成长性企业培育行动。全市14家企业获评省制造业头雁企业,培育国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4家、省级212家、市级226家,148家高成长性企业营业收入增速达30.5%,57家企业增速超50%,27家企业实现倍增。

  下一步,洛阳市将加快建设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坚持“项目为王”,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持续推进“三大改造”,以市场化手段激发存量企业做大增量,提升全市传统产业“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力争到2025年,全市制造业规模超万亿,为重振洛阳辉煌筑牢坚实支撑!谢谢。

  农民日报记者

  抖音上有一个很火的话题,叫“远赴人间惊鸿宴 一睹人间盛世颜”,说的就是洛阳老君山的雪景。洛阳地处豫西,特别是南部几个县山多地少,近两年乡村旅游发展得特别好。请问,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洛阳如何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确保高水平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谢谢。

杨

  中共洛阳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杨骁

  谢谢您的提问!大家知道,洛阳地处豫西山区,地形地貌“五山四岭一分川”,而洛阳工业基础较为雄厚,这就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相对突出的特点。对于洛阳来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快“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的必然要求,更是塑造洛阳发展新优势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决稳住“三农”基本盘,努力克服自然灾害、新冠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全市农业农村基础活力明显增强,农业综合效益和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2021年全市完成第一产业增加值261.01亿元,较2012年增加57.92亿元,年均增长4.2%。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始终把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汇聚全市之力,如期实现全市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72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49.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历史性任务。农业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坚守粮食安全底线,建成高标准农田238万亩,粮食总产连续7年超45亿斤,2020年突破50亿斤,创历史新高;优质杂粮、林果、中药材等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达532万亩。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数量318个,居全省第一。农民收入实现翻番。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3万元,是2012年的1.22倍,年均增长9.3%,增速连续11年高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由2012年的2.91缩小至2.44。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重要成果。全市99%的村庄达到干净整洁目标。截至2021年末,全市创建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275个,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3.2%,生活污水处理率达55%。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68万公里,累计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3个、省级示范县3个;农村集中供水率和自来水普及率均稳定在90%以上;农村乡镇卫生院床位达1.06万张,较十年前翻番,县域基层医疗卫生部门全部具备远程医疗服务能力。农村改革取得新进展。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全部完成,土地制度改革确权到户547.4万亩,“三权分置”确权发证数113.8万宗。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实现集体经济“空白村”全部清零。

  特别是去年以来,洛阳坚持富民导向,创新提出乡村振兴“151”工作举措,以“小切口”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开创了新时代“三农”工作新局面。

  具体来说,“151”工作举措就是:坚守防止规模性返贫“一条底线”,突出“三清两建”、乡贤返乡创业、乡村运营、集镇建设、“三变”改革“五个抓手”,强化党的领导“一项保障”,七个方面,逻辑紧密、相互联系。其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前提;“三清两建”推进乡村治理是基础;乡贤返乡创业,发展乡村产业是核心;乡村运营推动乡村建设是关键;集镇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是必然要求;“三变”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是“重要法宝”;加强党的领导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根本保障。在实践中,我们将“五星”支部创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扎实推动“151”工作举措落地见效。

  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斐然。坚决落实“四个不摘”,全市脱贫人口和现有监测对象1.45万户、4.9万人,均已实现帮扶措施全覆盖,致贫返贫风险始终保持动态清零。

  二是“三清两建”推进乡村治理成效明显。坚持“清资产、清村霸、清矛盾”“建强村经济组织、村自治组织”一体谋划、一体安排、一体推进,清收集体资金(资产)超过36亿元、刑事拘留811人、化解矛盾5.9万起;建成村经济组织1.12万个、村自治组织2.74万个,化解了矛盾、凝聚了民心,夯实了基础、推动了发展。

  三是乡贤返乡创业发展乡村产业势头迅猛。6.5万名乡贤返乡创业,领办各类实体1.2万个,带动就业26.8万人。牛羊养殖、食用菌栽培、中药材和蔬菜瓜果种植等一批具有发展潜力和地方特色的产业蓬勃发展。伊川小米、汝阳红薯、栾川民宿成为新的洛阳农业品牌,在乡贤参与下发展起势。洛阳孟津“草莓西施”吕妙霞,10年返乡创业,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带动发展草莓3万亩,现在已是全国人大代表。

  四是乡村运营推动乡村建设焕然一新。将市场运营理念引入乡村建设,让乡村资源对接市场,改善乡村环境,发展乡村产业。目前,全市按照分类分级分批的思路,全力打造1025个“达标村”、62个“精品村”,大力推动农村供排水一体化、厕所革命、垃圾治理,高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努力实现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比如,我们洛宁上戈的苹果享誉中原,但过去只是传统的种植和采摘。如今,引入了乡村运营,打造了“山水隐庐·苹果来了”农旅综合体,十一就将开业迎宾。今后再到上戈摘苹果,将是截然不同的体验。

  五是集镇建设促进城乡融合一体推进。把中心集镇作为连城带乡的关键载体,首批打造38个试点集镇,谋划开工522个项目,完成投资86亿元,通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配套一体提升,带动实现资源集约、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功能聚合。

  六是“三变”改革激发乡村发展充满活力。探索完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强村富民。目前,洛阳第一批312个试点村已完成改革任务,第二批1096个试点村改革工作全面启动,全市年收入达10万元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占比提升至84%。比如,洛阳在全省率先建成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挂网资产9.3亿元,交易额1.92亿元,平均溢价率超过6.8%,切实提升了群众和集体收入。

  七是加强党的领导,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根本保证。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总要求,坚持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引领,着力建强基层党组织。1904名乡镇(街道)干部直接联系群众1.43万户,村支书报酬平均提升至3000元以上,最高涨幅100%,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高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显著增强。

  乡村振兴、广阔天地、大有可为。正值金秋,河洛大地壮美的丰收画卷斑斓多彩。欢迎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到洛阳,看丰收画卷、品缤纷瓜果、游秀美乡村,与父老乡亲共同分享丰收的喜悦。我们也将进一步动员全市上下,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伟大实践,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让乡亲们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越过越红火!谢谢大家!

  香港商报记者

  洛阳是中西部地区唯一一个通地铁的地级市,随着城市框架的变大,网络上说洛阳人出门都要靠“导航”。请问,下一步在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上,洛阳将重点做好哪些工作?谢谢。

  中共洛阳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梁庆

  首先,感谢您对洛阳城市建设的关注。

  十年来,我市狠抓城市建设发展,坚持新建与改造并进,内塑气质,外提颜值,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功能和品位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辐射带动力和吸引力显著增强。城区面积从803平方公里拓展到222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从191.8万增长到356.8万;轨道交通1、2号线先后投用;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持续推进,惠及80多万群众;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6.94平方米增至16.15平方米,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人民群众在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中得到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当前,洛阳正在按照省委提出的“加快城市品质提升”要求,聚焦打造平台型创新城市、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和青年友好型城市“三大目标”,推动城市建设从注重规模速度向重视质量效益转变。

  一是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积极推动洛阳机场三期、呼南高铁焦洛平段建设;加快推进济源至新安、郑州至洛阳等6条高速公路建设,形成“三纵、三横、三环”高速路网,实现机场、铁路、高速顺畅衔接,全面提升城市交通转换效率。

  二是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聚焦提升社区公共服务水平,积极打造社区“邻里中心”,为居民提供医疗卫生、养老托管、文化娱乐等各类服务;加快推进社区体育公园和健身中心建设,力争在3年内将洛阳打造成为“社区公园体育化、体育公园社区化”的全民健身典范城市。

  三是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按照“位置相邻、邻里相望、文化相连、生活相关”原则,加快实施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在实施道路整修、环境治理、三线入地、加装电梯等硬件改造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专业物业管理全覆盖、成立社区自治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等软件提升,实现老旧小区共改、共管、共享新格局。

  四是推进棚户区改造。紧盯城市建设发展薄弱区,打破行政区划和自然界限,整片区、整街坊统一规划、集中安置。注重传承历史文脉,在维护“现代唐风”城市主体风貌基础上,着力打造体现“工业遗产”“国花牡丹”“黄河文化”“伏牛山水”等不同特色的棚户区改造“升级版”。2024年底前,121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将全部建成交付,彻底解决群众回迁安置问题。

  五是开展市政设施微改造。从微小处入手,每年筹划实施一批“微改造”工程,加快停车充电设施、慢行道路、公厕建设,优化布局口袋公园、文化长廊、小广场,大力改造背街小巷、农贸市场、断头路,让市政“微改造”解决群众“小烦恼”,不断增加居民生活的舒适度、方便度和满意度。

  谢谢大家!

  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我们了解到,2021年底,洛阳出台了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行动方案,着力为青年到洛阳发展创造更优环境。请介绍一下,这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何

  中共洛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何伟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洛阳市委高度重视包含青年人才在内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人才规模不断壮大,人才环境不断优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增强,全市人才总量从2012年的53万增长到2021年的102万。去年以来,市委提出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出台《洛阳市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行动方案》,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与青年人的契合度,让洛阳成为一座吸引青年、留住青年、成就青年的青春活力之城。我们重点采取四方面措施:

  一、优化平台支撑,引领汇聚青年人才。事业激励人才,人才成就事业。洛阳市注重打造全要素、多层次的创新创业平台,为青年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广阔舞台。一是做强创新平台。重点建设伊滨科技城、洛阳高新区“两大基地”,打造科技产业社区、新型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三个载体”,加快建设运营龙门实验室,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903家,创新平台总数达2696个,位居全省前列。二是做大产业平台。以抢抓产业风口为主线,深化“五链耦合”,培育10个重点发展的产业集群,大力推进“五区联动”发展,全力打造2个千亿级、7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三是做优“双招双引”。围绕产业优势加大精准招商和招才引智力度,宁德时代、华为技术等一。希望我们用真心诚意换来青年的全心全意。希望我们用真心诚意换来青年的全心全意批龙头企业落地,吸引各类青年人才超1.8万人,未来5年,我市将吸引汇聚超5万名青年人才,新增50万人才资源,为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区域人才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二、优化政策支持,培育成就青年人才。积极构建“1+22”人才政策体系,为青年人才就业创业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一是增加扶持力度。来洛应聘青年可免费入住城区21家青年驿站,每年3次,每次5天。青年人才首次创办小微企业,最高可获15万元资金扶持;青年人才参与市级重大科技创新专项最高给予60万元资金支持。对入选“河洛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河洛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的分别给予最高5万元和30万元资金支持。二是强化金融支持。全市设立7支创投基金,总规模500多亿元,在全省率先推广“科技贷”“成长贷”“知识产权质押贷”。在洛创业青年可享受100万到300万元不等的创业担保贷款,去年以来我市成功发放贷款25.8亿元,扶持了1.4万青年就业创业。三是拓展就业岗位。“十四五”期间每年提供岗位约20万个,其中青年人才岗位约3万个,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基层服务项目、就业见习岗位等,招聘1万人以上。

  三、优化安居体系,服务保障青年人才。安居才能乐业。洛阳市全面提升住房保障、教育医疗水平,让青年人才安身、安心、安业。一是加大保障住房供给。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青年人才公寓、产业社区公寓供给力度。全市建成投用青年人公寓2016套,在建2500余套;“十四五”期间将筹集公寓10万套,保障青年人才来洛安居无忧。二是提升补贴贷款额度。来洛就业创业高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与高学历人才同步享补贴政策,最高可以申请10万元购房补贴、7.2万元生活补贴、4.3万元租房补贴,公积金贷款额度提升至65万元。三是拓增教育医疗资源。在青年人才集聚区域改扩建幼儿园34所、中小学12所、新建现代化高中7所,设立3个国家级、5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引进和培育一批重点学科带头人,切实为青年人才子女入学、就医提供优质资源。

  四、优化城市品质,吸引留住青年人才。坚持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与青年的契合度,为青年人才营造多姿多彩的生活环境,让更多青年聚洛留洛。一是深化文旅融合。坚持“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理念,实施“洛阳IP”联动计划,《唐宫夜宴》《风起洛阳》等节目火爆出圈,推动洛邑古城、隋唐洛阳城创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全国重要的沉浸式文旅目的地。二是丰富消费业态。建设青年友好街区,引入动漫、剧本杀等“沉浸式”业态和“体验类”服务;推出一批青年公园,举办音乐节、露营节,发展星空酒吧、自助烧烤、户外电影,满足青年人多样化社交消费需求。三是打造舒心环境。全市建成投用161个社区体育公园(健身中心)、200余座城市书房、300余处城市游园、1000公里健康步道,形成了15分钟健身圈、阅读圈、休闲圈,为青年人才提供优美宜居的舒适环境。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欢迎更多优秀青年才俊到洛阳建功立业、健康发展,为重振洛阳辉煌贡献智慧与力量!谢谢。

  河南日报记者

  都说洛阳是自带流量的城市,这几年,除了龙门、关林、白马寺的“老三篇”,隋唐洛阳城、最早的中国二里头等火遍全网,还经常上榜网红城市榜单。在实施文旅文创融合上,洛阳如何做到了“不走寻常路”?又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中共洛阳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杨骁

  谢谢您的提问!党的十八大以来,洛阳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洛阳十三朝古都厚重的历史文化优势,深度挖掘旅游文化资源,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思路,突出“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交互式传播”,以打好“黄河文化”“盛世隋唐”“伏牛山水”“国花牡丹”“工业遗产”五张牌为抓手,大力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全面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倾力打造沉浸式文旅目的地,助力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洛阳先后获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国家级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中国夜游名城和冬游名城,成功加入世界旅游联盟。

  目前,洛阳已有世界文化遗产3项6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51处,博物馆、纪念馆总数达到102家,城市书房205座,图书馆、文化馆全部达到国家三级馆以上标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十年间,洛阳国家A级景区数量由26家增加至63家;全市接待游客从2012年的0.77亿增加至2019年的1.42亿人次,增加84.4%;旅游收入从2012年的420.75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1321.02 亿元,增加213.96%。

  一是坚持保护性利用,重塑古都风貌。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为引领,深入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夏文化研究传播等工作,五大都城遗址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现已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项、省级89项、市级240项,建成非遗展示馆34个、传习所29个。加快推进天街贯通提升工程、九洲池、玄武门、永泰门等项目建设,逐步恢复古都历史中轴线气象,重塑洛阳古都肌理和风貌。这里的天街,就是唐朝诗人韩愈所作“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地方,建成后欢迎大家参观。

  二是强化颠覆性创意,建设文创高地。坚持创意驱动、美学引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开创“城市IP”和“内容平台”合作的“洛阳模式”,《风起洛阳》《登场了!洛阳》火爆全网。省文旅文创融合创新基地落户洛阳,剧本娱乐总部经济园区建设加速推进,一批新锐文创企业脱颖而出。推动“博物馆+文创”,相继开发了“丝路文化”“运河文化”“牡丹文化”等五大系列自主文创产品,“洛阳礼物”文创设计突破1000款。

  三是突出沉浸式体验,丰富新兴业态。持续提升景区沉浸式体验水平,“无上龙门”、“知道·老君山”、梦唐阁等项目吸引游客争相体验。《请君只看洛阳城—寻城记》《神都洛阳品君子之道》分别入选内地与港澳文化和旅游交流重点项目、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佳案例,文旅研学基地达到68家。大力发展乡村旅居产业,打造“伏牛山居”“黄河人家”等系列精品民宿,星空帐篷、草坪音乐节等“露营生活”逐步产业化,乡村旅游3A级景区达50家以上,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特色镇(村)75个,带动乡村旅游从业人员13万余人,2021年接待乡村游客近6000万人次,综合收入205亿元。

  四是聚焦年轻化消费,增强发展活力。紧跟青年需求、深耕青年市场,搭建文旅消费新场景,建成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3家、省级7家,推出“古都夜八点,相约洛阳城”等系列活动,年票景区由43家增加至55家。以国风为符号、潮流为坐标,推出“唐宫乐宴”“无字梵行”等“国风隋唐”系列活动,引发青年打卡热潮。

  五是注重交互式传播,打造“网红洛阳”。坚持移动优先、视频为主、交互传播,《唐宫夜宴》《洛神水赋》《龙门金刚》等作品火爆出圈;举办“豫见快手·嗨在洛阳”河南(洛阳)快手网红文旅大会、“抖in洛阳—城市美好生活节”等系列活动;先后承办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遗产论坛、亚太旅游协会探险旅游大会、中国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洛阳文化旅游论坛、央视中秋晚会等大型国际、国内活动,“两节一会一论坛”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加快打造沉浸式文旅目的地,为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赋能助力。

  谢谢大家!

  中国新闻社记者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省委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洛阳要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我们了解到,洛阳近年来在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等方面连续四年荣获国务院督查激励。请问,“十四五”期间,洛阳将如何加快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谢谢。

  中共洛阳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 徐衣显

  谢谢这位记者对洛阳的关注支持。作为国家“一五”时期重点建设的老工业基地,洛阳市创新基因鲜明、创新资源富集、创新能力突出。站在新的起点上,洛阳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创新,我们坚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攻方向,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充分释放创新活力,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一是完善机制,让创新活力更“足”。在洛阳,有吴哲明等三位清华博士组成的创新团队,被称作清华“博士三剑客”。他们放弃一线城市的工作和优渥生活,来到洛阳创立机器人控制与视觉传感研究所,研发出国内首辆“全自主轻量化智能高效钢轨铣磨车”,打破了国外垄断,形成了300多人的创新团队,孵化了29家科技型企业。他们之所以选择洛阳,是因为在这里,创新有好政策、创业有大舞台,可以心无旁骛创新创造,踏踏实实办好企业。为了让各类人才敢创新、能创新、善创新,我们以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克服体制机制弊端,以科技产业社区建设解除人才后顾之忧,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营造全链条、全要素的良好创新生态。比如,我们赋予了高校科研人员不低于80%的科技成果所有权、转化收益权,极大激发了人才创新积极性,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占GDP比重达1.55%、高于全省0.52个百分点,累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1799项。

  二是精准施策,让市场主体更“优”。我们把挖存量、扩增量、激变量结合起来,高质量推进“万人助万企”活动,市场主体逆势增加7.7万户、总数达62万户,形成了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良好局面。突出抓好创新龙头,培育了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5家、省级制造业头雁企业14家、省级创新龙头企业25家,百亿级企业从8家增至16家,洛钼集团成为全省首家千亿级民营企业,中信重工、LYC洛轴跻身“中国机械工业百强”。持续抓好梯次培育,按照“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的路线图,创新推出“五转”行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228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12家、隐形冠军53家,上市企业和发行股票数量均居全省第二、总市值全省第一。着力抓好政策赋能,精准落实“两稳一保”政策,创新推出180多项助企纾困措施。比如,为了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我们在全省率先推出了“科技贷”“成长贷”“知识产权质押贷”,将专精特新企业还贷周转金额度提高到2000万元,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30亿元,确保直达快享、精准滴灌。

  三是特色主导,让产业集群更“强”。“一五”“二五”时期,洛拖、洛矿等十大厂矿在洛布局,让洛阳成为全国八个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之一,创造了曾经的辉煌。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立足产业基础,前瞻未来趋势,研究确定了十大重点产业集群。一方面,我们加快数字化、绿色低碳“两个转型”,实施高水平“三大改造”,推动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企业上云,建成40多个国家智能制造试点、79个省级智能车间(工厂),1.2万家企业上云,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工厂27家,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60.94%,含“新”量、含“绿”量、含“金”量持续提升。比如,LYC洛轴时速250公里、350公里的高铁轴承即将具备量产条件,打破进口垄断,能够为每节车厢省下3.2万元,带动河南轴承产业高端化发展。另一方面,抢抓产业风口,加快培育重点产业集群。对光电元器件等5个基础较好的优势产业,支持龙头投资并购、资源整合、带动配套;对细分领域有优势的生物疫苗产业,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带动关联企业集聚;对新能源电池等4个风口产业集群,引进头部企业,带动协同配套,形成集聚效应。到“十四五”末,我们将形成3个超千亿级、7个超百亿级产业集群,十大重点产业集群规模将实现翻番、达到6500亿元,建成规模超万亿的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

  四是优化环境,让项目落地更“快”。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好环境才能引来好项目。去年以来,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新项目纷纷落户洛阳,充分体现了洛阳营商环境的吸引力。我们强化“项目为王”理念,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抓好“三个一批”、推进项目建设的“硬支撑”,持续抓好优化营商环境“七件事”,大力实施“128提升行动”,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做到“审批追着项目跑、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着项目转、工作盯着项目干”,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让洛阳成为招商引资的“强磁场”。比如,项目审批领域,我们通过“联审联批、容缺办理、多评合一”等举措,推动签约项目早落地、前期项目早开工、在建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见效,前五期“三个一批”项目进度位居全省前列,195个省重点项目提前超额完成年度投资目标。

  当下的洛阳,战略机遇叠加,政策利好汇集,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借此机会,我代表洛阳市委市政府,向海内外有识之士和青年才俊发出邀请,热忱欢迎大家到洛阳这片发展热土创新创业、投资兴业、安居乐业。我在洛阳等您!谢谢。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平萍

  谢谢徐衣显市长和各位发布人精彩的答记者问!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现场提问就先到这里,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它关注的问题,可以在发布会后,与洛阳市委宣传部联系,进行采访了解。

  媒体朋友们,正如今天新闻发布会所介绍的,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洛阳在历史上创造了诸多辉煌。今天,站在历史新起点上的洛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实现重振辉煌的梦想。当前,洛阳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为主战略,以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为主目标,全力抓好产业发展、城市提质、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奋力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重振辉煌。在此,希望各新闻媒体持续关注洛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进展、新成就,全面展示洛阳牢记领袖嘱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为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洛阳篇章营造浓厚氛围!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再见。

责任编辑:梁倩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