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八场(安阳专场)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时间:2022-09-26 16:50 来源:省政府新闻办

新闻发布会视频

  2022年9月26日16:50,省委宣传部召开“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第八场新闻发布会(安阳专场)。

  发布内容:重点解读党的十八大以来,安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袁家健 中共安阳市委书记

  高 永 中共安阳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

  王 朴 中共安阳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

  薛崇林 中共安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平萍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出席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是“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第八场新闻发布会。我们很高兴邀请到安阳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和有关负责同志出席,请他们围绕“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 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强市”这一主题,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安阳市围绕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不断推进高质量转型发展的举措和成效,并回答媒体关注的问题。

  首先,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发布人:

  中共安阳市委书记袁家健先生;

  中共安阳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高永先生;

  中共安阳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王朴先生;

  中共安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薛崇林先生。

  下面,先请袁家健书记作主发布。

袁

  中共安阳市委书记 袁家健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非常高兴向大家介绍安阳的情况。首先,我代表安阳市委市政府,向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安阳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是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红旗渠精神的发祥地,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交通便利、区位优越,是国务院确定的豫晋冀三省交界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也是河南省唯一被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联动的城市。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是我们牢记领袖嘱托、不负省委期望、守好擦亮河南北大门的十年,是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围绕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向难求成,办成了一批大事难事的十年,是安阳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民群众获得实惠最多的十年。下面,我从六个方面作一具体介绍。

  一是坚持发展第一要务,高质量发展家底更加厚实。十年来,我们坚决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努力克服疫情、汛情等因素叠加影响,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项目为王,扎实推动“三个一批”,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不断推动安阳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截至2021年底,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435.47亿元,是2012年的1.4倍;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00亿元大关,是2012年的2.4倍;城乡居民住户存款2727亿元,是2012年的3.1倍。我们在2021年全省高质量发展考核中,排名第3。可以说,安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家底更加厚实、成色更加鲜亮、动能更加强劲、信心更加坚定。

  二是坚持产业转型不动摇,高质量发展根基更加牢固。这十年,我们扭住产业转型不放松,积极谋划推进传统产业迭代升级、新兴产业抢滩占先、未来产业落地见效。围绕精品钢及深加工、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文化旅游四大千亿级主导产业,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安钢冷轧电磁新材料项目、凤宝高端无缝钢管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精细化工、纺织服装、食品制造3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不断成长壮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无到有,通航制造、新能源、康复设备、新型显示材料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林州光远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高性能超细电子纱和超薄电子布制造基地之一,旭阳光电生产的盖板玻璃弥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全国重要新型电子显示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蓄势待发。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服务业扩容提质,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18年的4.1%迅速提升至2021年的15%;三次产业结构也在2019年实现了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

  三是改革开放创新“三力联动”,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更加强劲。为解决安阳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路径依赖,我们通过创新驱动、改革推动、开放带动“三力联动”,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增势。针对安阳创新能力不足这一突出短板,研究出台支持科创“金十条”,2021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较2012年增长85.4%,财政科技投入较2019年增长91.4%。大力实施“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全面推行“一岗一房”人才政策。坚定不移深化改革,2251项政务服务事项领先或持平全国先进地市水平,着力打造“安阳最安心”营商服务品牌。坚持以开放聚产业、兴事业,持续加大开放招商力度,积极融入国家战略,近五年引进省外资金年均增长9.8%,成功入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坚决扛起打造豫北跨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的牵头责任,加快规划建设总面积达126平方公里的豫北航空经济协作区。随着郑济高铁安阳段开通运营,安阳红旗渠机场年内竣工,沿太行高速、安新高速、安罗高速安阳段等加快建设,安阳作为河南对接京津冀桥头堡的作用更加显现。

  四是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城乡高质量发展颜值更加靓丽。坚持城市、农村一起抓,持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全市城镇化率十年提升13.6个百分点。以文明城市创建和创卫复审为抓手,十年来,建成公园游园102个,新增城市绿地849公顷,新改建市政道路347条,54个主要路口分流岛投入使用,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在去年97个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中位列全国第三、全省第一。组织开展“百家市直单位包百村”,以点带面着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被表彰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先进市”。以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为牵引,加快推进重点文旅项目建设,文体中心、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和汉字公园、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广益佰年文旅考古小镇今年即将建成开放,文旅资源优势正在加快转为产业发展胜势。不论是外地游客还是本地群众,都切身感受到了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安阳也正在成为一座让大家“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网红城市。

  五是践行人民至上理念,群众享受高质量发展的幸福指数持续攀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市492个贫困村、27.4万贫困群众全部脱贫,与全国全省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今年以来妥善处置4轮6起疫情,守住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战胜2016年“7·19”和2021年“7·22”两次超历史极值的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守住了防汛救灾“金标准”。针对安阳污染排放量大、空气质量指标差、影响全省大局的老大难问题,我们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推进大气污染治理,2021年我市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全省第1、全国第9;今年上半年,我市是全省唯一一个空气质量实现“八降一增”的省辖市,“安阳蓝”频频刷屏朋友圈。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加大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十年来,全市财政累积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2375.9亿元,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6.6%、8.8%,增速跑赢GDP,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三零”平安创建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去年我市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优秀省辖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六是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干事创业劲头更加昂扬。我们扛稳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大力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全力营造团结和谐稳定、风正气顺心齐、想干会干干好的浓厚氛围。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实施“洹畔星火工程”,进一步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切实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树立大抓党建鲜明导向,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开展“五好”乡镇党委和“五星”支部创建“同创同比”活动,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一体推进“三不腐”,创新推进巡察村(社区)全覆盖,全省巡察村(社区)工作推进会两次在我市召开。深入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严格执行“13710”工作制度,创新开展以“一项亮点工作、一件突出问题、一条意见建议、一次招商活动、一趟向上汇报”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行动,形成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良好局面。在红旗渠精神感召下,各县(市、区)各单位都在你追我赶、明争暗赛、竞相发展,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

  今年8月份,楼阳生书记到安阳调研,赋予我们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的光荣使命。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大力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强化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奋力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在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中交出让党中央和省委满意、群众点赞的安阳答卷,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谢谢!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平萍

  谢谢袁家健书记全面详实的介绍!接下来,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就关注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人民日报人民网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想了解一下,安阳市在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过程中,在创新和人才工作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中共安阳市委书记 袁家健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安阳市发展的关心支持。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是“十大战略”之首,对安阳发展尤为重要。我们坚持把创新作为发展的逻辑起点、摆在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出台了支持科技创新一系列文件,积极打造区域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

  一是舍得在创新上投入。针对我市传统产业占比大,企业研发投入少,财政对科技创新投入规模偏小、科技经费使用分散等问题,我们研究出台了支持科技创新“金十条”,在财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拿出2亿元支持撬动企业创新,设立3000万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及担保风险补偿资金,备案企业研发经费投入预算金额47.26亿元,财政科技投入较2019年增长91.4%,带动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84.5%,力争年底实现全覆盖。我市翔宇医疗是康复医疗产业龙头企业,得益于我市创新政策和创新投入,公司研发投入超过营业收入的10%,研发人员超过员工总数的20%,去年成功在科创板上市,今年上半年,知识产权有效授权专利1201项,在审发明专利237项,牵头组建的河南省智能康复设备创新中心揭牌,入选2022年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二是推动“创新在京津、智造在安阳”。安阳作为中小城市,吸引大量研发人才在安阳工作比较困难,我们立足区位优势,主动融入京津冀,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加强合作,搭建院士工作站、先进实验室、中试中心等科创平台,以高水平科研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先后与张锁江院士、刘嘉麒院士、邓中翰院士、张改平院士合作,组建大数据研究院、新材料(精品钢)研究院、邓中翰院士工作中心、首家市厅共建类重点实验室“河南省亚临界高效萃取重点实验室”等。中国农科院在我省布局了3个重要站所,棉花研究所就在安阳。该所拥有1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6名博士生导师,12支创新团队,他们开展的棉花基因测序及图谱绘制工作,在国际上占据领先地位。我们持续加大与中棉所的合作,大力发展棉花产业总部经济,积极打造中国棉都。集聚京津科技资源,依托以北京为中心、清华大学为重点的离岸创新源,我们与启迪公司合作建立安阳(北京)离岸创新中心和启迪(安阳)甲骨文科创中心,在动力电池、催化材料、生物质能等方面开展积极合作,推动旭阳光电、嵩阳电子等项目落地安阳,解决了一批制约企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实现“创新在京津、智造在安阳”。

  三是强力实施“洹泉涌流”“一岗一房”人才政策,创新要积极吸引培育各类人才,我们以政策优势增强吸引力,推动各类人才来安兴安。为解决企业人才引进难、留住难等问题,全面实施“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细化“一岗一房”人才政策,精心准备4.7万个优质岗位、建成人才周转房5170套,免费试用期3年,对引进人才在市内购房的,一次性给予最高12万元补贴。推出“人才服务一卡通”,实行人才认定、生活补助、购房补贴等32项服务“一卡通行”,累计有2.75万人次享受各类补助1965万元,共为企业引进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才1.9万人。在9月21日召开的第五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安阳专场活动中,我市参与企业727家,提供岗位需求3.9万个,活动通过138个通道同步直播,关注、观看量达1017万人次。安阳市委市政府为人才提供安居乐业环境,愿意来安的人才特别是大学生,来了就有岗,来了就有房。

  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的安阳,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重视科技创新,也比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比任何时候都更能够成就人才。我们也真诚邀请各类人才来安就业创业,安阳与您共同成长。谢谢!

  中新社记者

  我们了解到,多年来,安阳一直把污染防治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下了很大气力,也做了很多工作。请介绍一下,安阳是如何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谢谢。

高

  中共安阳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 高永

  首先感谢这位媒体朋友对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关注。安阳作为河南传统老工业基地城市,产业结构重、布局不合理、总量排放大,加上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地势等因素影响,空气环境质量一度全国倒数。面对严峻形势,我们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攻城拔寨的拼劲,以大气污染防治为重点,持续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全市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2021年,我市PM2.5、PM10、SO2、综合指数改善幅度以及重污染天减少天数、优良天增加天数多项指标取得全省“六个第一”;综合指数全国168个城市排名进入前10,前进了3个位次,改善率居全国第9位。同2015年相比,优良天数增加了54天,PM2.5年均浓度下降46%,PM10年均浓度下降41%,曾被雾霾笼罩的天空逐渐被擦亮,“安阳蓝”成为常态。同时,我们的水环境质量改善幅度也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全省第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经成为全市上下的基本共识和自觉行动。

  一是狠抓一体统筹,科学依法推进。成立以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指挥长的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组建15个工作专班,分包49项重点工作。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定期调度研究,解决难点堵点问题,形成了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环保工作的良好局面。聘请国内顶级环保专家,成立安阳市大气污染防治专家咨询委员会,制度方面,出台《安阳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安阳市城市绿化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长久的法治保障。二是狠抓结构调整,坚决淘汰落后。紧紧扭住产业结构调整这个治污之“本”,大力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持续推动制造业由“重”向“轻”转型,电子新材料、风电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加快成长为新的增长点。严格落实产能过剩行业产业政策,深入开展淘汰落后产能“清零行动”,4.3米以下焦炉全部拆除淘汰,压减焦炭产能100万吨。三是狠抓减污降碳,强力关停并转。大力实施退城入园,建成区内162家污染企业全部搬迁或关停,依法关停取缔小散乱污企业3804家,建成“公转铁”专线7条,实施“引热入安”工程,完成“双替代”95.8万户,平原地区实现散煤清零。加快发展清洁能源,风电光伏装机规模达到409.68万KW,居河南省前列。2021年,安阳市成为全国首批、河南唯一的“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四是狠抓提标晋级,精准差异管控。强力实施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深度治理,全市累计投资180多亿元,为695家企业量身打造“一厂一策”治理方案,提标改造项目8800多个,工业排放总量削减了58%。突出精准化管控,完成重点行业全部778 家企业绩效分级评定,其中A级企业56家、B级企业145家,逐一明确3868 家涉气企业差异化措施,分季节分时段分区域分行业有序实施排放管控。五是狠抓生态扩容,加强综合整治。建设京广高铁、京港澳高速、G341国道“两纵一横”生态廊道5.9万多亩,中心城区生态防护圈实现“双环六廊”合围,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2.16%。全面落实河长制,开展南水北调中线干渠生态保护专项行动,整治城市黑臭水体30个,基本实现长治久清。深入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实施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今后的工作中,安阳市将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持续强化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全力以赴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安阳。谢谢!

  中国青年报记者

  前不久,我去过一次安阳,有一个明显的感觉,是城市的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想了解一下,安阳近些年在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具体成效如何?谢谢。

王

  中共安阳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 王朴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近年来,安阳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强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建设宜居城市、绿色城市、人文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

  一是规划引领,城市空间布局持续优化。按照中心城市“起高峰”、县域经济“成高原”的部署,坚持规划先行,全面构建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镇体系。率先在全省开展426平方公里的总体城市设计,编制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单元,完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古城保护整治复兴、历史街区、护城河、殷墟大遗址公园、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等规划。安阳市总体城市设计等18个规划编制成果荣获国家和省级优秀奖。聚焦区域中心强市功能定位,推进安阳中心城区“东拓、西优、南联、北提、中兴”,东部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西部传统产业转型示范区、南部宝莲寺高端商务区、北部纺织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引领城市协同联动、整体转型。

  二是完善功能,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坚持以高质量城市更新助力高品质城市建设。推动市政道路提升。新建、改建市政道路347条,相继打通了人民大道、文昌大道、永明路、朝阳路、光明路等“断头路”54公里,市区基本形成了“九纵九横”的路网体系;完成交叉路口渠化改造54个,建设标准公交港湾196个,城市通行更加畅达。狠抓扩绿增绿,建成区新增城市绿地面积849公顷。促进公用事业发展。2012年以来,先后新建日供水能力10万立方米的大型地表水厂3座(第八水厂一期、第六水厂一期、第四水厂二期),形成了以南水北调丹江水为主的地表水全覆盖供水新格局。完成“引热入安”长输供热项目,累计入网协议面积4816万平方米,中心城区及周边实现集中供热全覆盖。加强居民住房保障。建成公共租赁住房3.8万套、经济适用住房3000余套、棚户区改造安置房10万套,发放廉租房租赁补贴3.5万户。全面启动老旧小区改造,截至2021年底,已改造完成小区798个,惠及居民10万余户。今年我们正在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290个,涉及居民26266户,目前已全部开工。激活古城复兴活力。按照“渐进式”保护更新模式,对安阳古城进行修复性改造,精心打造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仓巷街、县前街、高阁寺等片区恢复历史风貌,央视综合频道、新闻频道多次进行专题报道。安阳古城成为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三是提升能力,城市建设管理更加智慧。实施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整合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职能,构建市县两级权责一致、运转协调的“大城管”体系。建成市县两级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并互联互通,提升了城市管理精细化、科技化水平。扎实推进“城市双修”,拆除违法建筑1000多万平方米,规范整治广告牌匾2万余块,全面推进违停治理,停车秩序逐步规范。完成建成区内高能耗路灯节能改造,节能率达66.57%。

  我们相信,只要下足“绣花功夫”,瞄准更高层次、更高品质目标,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上绵绵用力,就一定能够打造成“内外兼修”的美丽安阳!谢谢。

  河南日报记者

  我们知道,安阳是甲骨文的故乡、红旗渠精神发祥地,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我想了解的是,安阳在全省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中,有哪些好的做法和成效,来展现作为文化大市的责任担当?谢谢。

薛

  中共安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 薛崇林

  谢谢你的提问。党的十八大以来,安阳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殷墟和甲骨文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抢抓战略机遇,积极主动作为,大力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推动文旅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努力构建文旅发展新格局。五年来,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9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881亿元。我们的具体做法有:

  一是抓项目。启动实施了20个重大文旅项目,总投资282亿元。安阳市文体中心、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及汉字公园、曹操高陵、广益佰年考古文旅小镇、殷墟遗址博物馆项目、安阳古城取得重大进展。安阳市智慧旅游管理暨产业监测平台建成投用,安阳一码游游客服务平台上线运营。

  二是育亮点。编制研学组织与服务、课程、导师、基地(营地)和综合评价5项地方标准,打造研学旅行全国标杆、全省典范。印发《安阳市关于促进影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吸引23家优秀影视企业入驻,培育安阳文旅产业新增长极。大力发展民宿产业,成立“红旗渠人家”民宿培训中心,积极培育“红旗渠人家”精品民宿品牌。深化与国内美术学院的合作,积极培育写生产业,“中国画谷”项目年内建成,全面打造中国画谷写生基地品牌。

  三是强外宣。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与携程、快手等大型合作,推出了中国旅行者大会、“迎客入安”等大型文旅活动。在北京、天津、郑州持续开行“安阳”号地铁专列。强化区域性文旅交流合作,建立豫晋冀鲁毗邻城市文旅融合发展协作机制。以海峡两岸周易文化论坛、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等为节点,着力打造知名文化品牌。

  四是重保护。建立殷墟遗址保护管理工作指挥部、全市文物安全联席会议等议事机构,升格市文物局为市政府组成部门,新组建殷墟管理委员会、市公安局文物保护支队、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不断提升文物依法管理水平。开启公众考古模式,面向全国公开招募考古志愿者,不断强化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的社会效果。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和省委楼阳生书记莅安调研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和区域文旅融合发展中心建设任务,聚焦“中国字都”品牌打造,努力把安阳建设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谢谢!

  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据了解,近几年来,安阳市民生投入一年比一年大,方方面面都传递着“民生温度”,请介绍一下安阳这十年的民生事业发展情况。谢谢。

  中共安阳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 高永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安阳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民生为先、民生为重、民生为本,切实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过去十年阔步前进的每一个瞬间。十年来,全市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累计达到2375.9亿元,占同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6.4%,特别是我们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大力发展就业、教育、社保、医疗等各项社会事业,老百姓在平常生活中感受着一点一滴的变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惠。

  一是坚持就业优先,让劳动者“劳有厚得”。就业是民生之本,更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途径。以就业带动增收,下大力气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十年来,城镇新增就业每年都保持在7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牢牢控制在4%以内。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新增技能人才19.3万人,其中新增高技能人才8.8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21042元增加到2021年的37464元,年均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8618元增加到2021年的18423元,年均增长8.8%。

  二是提升教育质量,让孩子们“学有优教”。教育事关千家万户,承载着每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我们始终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强化改革创新,加大教育投入,教育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截至2021年底,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达到3346所,较2012年增加636所。推动学前教育普惠性发展,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4%,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81.5%,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有效缓解。坚持义务教育均衡性发展,强力实施“全面改薄”工程,积极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市、区)全覆盖。突出高中教育普及性发展,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所有县(市)均建成1所办学条件达到国家标准的中等职业学校。加快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统筹推进高校布局、学科学院和专业设置优化调整,目前全市已形成“三本四专”新格局,高校在校生由2012年的6.84万人增加到2021年的13.75万人,翻了一番。

  三是建设“健康安阳”,让生病的“病有良医”。医疗卫生一直都是百姓最为关心的民生问题。我们聚焦群众关切,加快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稳步推进项目建设、不断深化综合医改,努力释放出更多健康红利。持续扩大普惠性医疗服务供给,截至2021年底,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达到5763家;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2.95人、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6.37张,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分别比2012年增长51.28%和50.23%。全面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组建12个城市医联体和7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形成了区域医疗保障共建共享的“安阳模式”。落地落实落细医保政策,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34.25万人,参保率持续稳定在96%以上,市县乡各级医药机构普通门诊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实现全覆盖,DRG付费改革在全省、全国保持领先。大力开展健康促进行动,将消化道肿瘤、心脑血管病高危因素、妇女乳腺癌宫颈癌、新生儿缺陷等重大疾病筛查纳入民生实事,惠及居民150万余人。

  四是发展老龄事业,让老年人“老有颐养”。养老问题既是“家事”,更是“国事”。我们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逐步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09.41万人、310.59万人。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全面建立80岁以上老人高龄津贴制度,惠及8万余名老年人。积极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成46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328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实现街道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安享晚年、颐养天年。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老百姓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谢谢!

  农民日报记者

  我们知道,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请问,安阳在推进农业农村发展上有哪些突出和亮点?谢谢。

  中共安阳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 王朴

  近年来,安阳市始终把农业农村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持续推进产业发展稳基础提效益、乡村建设稳步伐提质量,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小康路上“齐步走”。2020年底,全市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49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国定贫困县滑县、省定贫困县内黄县如期脱贫摘帽;累计脱贫27.4万人,同全市人民一道迈入了全面小康。2021年以来,我们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摆在重要位置,在全省率先开发运行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平台,畅通农民自主申报纳入监测对象渠道。积极应对灾情、疫情影响,加大对脱贫人口和困难群众的动态监测、精准帮扶,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二是扛稳扛牢粮食安全重任,“豫北粮仓”粮更多。安阳是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全省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滑县是中国小麦第一县、河南第一产粮大县。我们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作为首要任务、头等大事,抓住耕地和种子两大要害,充分发挥中棉所、农科院等科研优势,重点在棉花、玉米、小麦等优势领域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53万亩。特别是瞄准“全省一流、国内领先”定位,打造广润坡14万亩高标准农田灾后重建示范区,建成全省首家千亩无人农场。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创立了政府购买服务的航空植保“安阳模式”,被农业农村部作为首批全国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去年“三秋”期间,面对特大洪涝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严重影响,及时开展“干群齐上阵,抢收、播麦保民生”专项行动,举全市之力,抢抓窗口期,实现特殊年份粮食增收。今年小麦总产211万吨,目前秋粮正在陆续收获,全年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

  三是持续推进乡村建设,人居环境大提升。坚持建设与管护并重、保护与开发并举、设施与服务并进,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农村人居环境由村庄整治向功能品质提升迈进。今年以来,选定100家市直单位分包130个环境弱差村,开展“百家市直单位包百村”行动,村容村貌明显改善。瞄准“出门就是路,两脚不沾泥”目标,从去年开始,实施村庄背街小巷硬化工程,按照“5年任务3年完成”的要求,到2023年底实现全市所有行政村路面硬化,目前已完成村庄1300多个,硬化背街小巷5.1万条,惠及农户26.4万户。

  四是创新抓好“三变”改革,农村焕发新气象。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三变”改革,30个市级试点村和118个县级试点村扎实有序推进。比如,安阳县西裴村以“村集体+专业运营团队+运作项目+农户”的模式,打造了以近郊休闲、民宿餐饮、农耕文化体验为主的西裴小镇,全村150户就有入股村民90多人,运营团队还开发了数字化乡村运营软件,入股农民通过手机端查看项目日收入,分红满100元即时提现,实现了资源资本市场化、村民利益优先化、经营风险释放化。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以更实举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提供有力支撑。谢谢!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平萍

  谢谢各位发布人!时间关系,今天的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它关注的问题,可以在发布会后,与安阳市委宣传部联系,进行采访了解。

  记者朋友们,党的十八大以来,安阳市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大力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奋力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各项事业硕果累累。在此,希望记者朋友们持续关注安阳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的生动实践,倾情推介“活力古都 出彩安阳”品牌形象,深入报道古都安阳的风采神韵和高质量发展中焕发的蓬勃生机,谱写好新时代河南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安阳篇章!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再见。

责任编辑:梁倩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