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生到年老,残疾风险伴随生命每一个阶段,残疾预防与个人健康、家庭幸福、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息息相关。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强残疾预防,有效减少和控制残疾发生、发展。
当前,伴随生产生活方式、人口结构、疾病等迅速变化,我省残疾预防仍面临不少困难、挑战,主要表现在:致残因素复杂变化,残疾发生风险仍然较高,全民健康素养有待提高、基层专业技术资源匮乏等,这些因素制约了残疾预防工作质量提升。
如何推进残疾预防知识普及行动?减少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如何做好儿童和老年人伤害致残防控?《行动计划》提出实施残疾预防知识普及、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防控、疾病致残防控、伤害致残防控、康复服务促进五大行动。到2025年,覆盖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残疾预防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残疾预防服务网络更加健全,全民残疾预防素养明显提升,遗传和发育、疾病、伤害等主要致残因素得到有效防控,残疾康复服务状况持续改善。
行动一
加强残疾预防知识普及
如何开展残疾预防知识普及行动?《行动计划》指出,在丰富残疾预防科普知识的同时,要面向儿童、青少年、新婚夫妇、孕产妇、婴幼儿家长、老年人、高危职业从业者等重点人群开展针对性宣传教育,主动提供残疾预防和出生缺陷防治科普知识,普及遗传和发育、疾病、伤害等致残防控的科学知识、方法;面向伤病者、残疾人,加强康复知识宣传普及,着力提升康复意识、能力。到2025年,重点人群残疾预防知识普及率超过80%。
充分利用爱耳日、爱眼日、残疾预防日、世界噪音日、防治碘缺乏病日、预防出生缺陷日、精神卫生日、防灾减灾日、全国消防日、全国交通安全日等时间节点,加强残疾预防知识专题宣传。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及网站、微博、微信、短视频等新媒体提升各类宣传教育活动的影响力、实效性。
行动二
加强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防控
出生缺陷是导致先天残疾最重要的因素。《行动计划》提出,要加强婚前、孕前保健。推进婚前保健工作,加强对遗传性疾病、指定传染病、严重精神障碍的检查并提出医学意见,指导婚前医学检查服务机构科学优化婚前医学检查场所布局及服务流程,加强婚姻登记场所婚姻家庭健康咨询室建设,加大健康婚育指导力度。深入实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增补叶酸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指导科学备孕,为计划怀孕夫妇提供健康教育、咨询指导、筛查评估、综合干预等孕前优生服务,推行补服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婚前医学检查率超过70%,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超过80%。
做好产前筛查、诊断。广泛开展产前筛查,提供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加强对常见胎儿染色体病、严重胎儿结构畸形、单基因遗传病等重大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和诊断。产前筛查率超过75%,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超过90%。同时,加强儿童早期筛查和早期干预。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不小于98%,新生儿听力筛查率不小于90%。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不小于85%。
行动三
加强疾病致残防控
在加强慢性病致残防控方面,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发挥好体育健身在主动健康干预、慢性病防治、康复中的作用。高血压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不小于65%,百万人口白内障复明手术率超过3000。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和精神疾病防治,构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强化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社会工作服务和个体危机干预,加强群体危机管理。以社区为单位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建成率超80%。
同时,加强职业病致残防控,做好重点行业职业健康管理工作,落实用人单位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落实防尘、防毒、防噪声、防辐射等重点措施,减少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加强重点人群劳动保护,避免接触有毒有害因素。加强严重致残职业病患者救治,预防尘肺病、职业中毒、噪声等致残。
行动四
做好伤害致残防控,加强老年人跌倒致残防控
在伤害致残防控方面,加强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监管、道路交通和运输安全管理、防灾减灾能力、防灾减灾能力,保障饮用水安全和加强空气、噪声污染治理。
此外,《行动计划》明确要加强儿童伤害和老年人跌倒致残防控。当前,跌倒是我省老年人因伤害就诊的首要因素。要减少老年人跌倒致残,首先要做好老年人跌倒预防。开展学校、幼儿园、社区、家庭儿童伤害综合干预,推广“四安全”(安全学校、安全幼儿园、安全社区、安全家庭)儿童伤害综合干预模式,积极开展针对儿童溺水、道路交通伤害、跌落、烧烫伤、中毒、暴力等风险的安全教育,加强对玩具、电子产品的监督和管理。推广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加强老年友好环境建设,鼓励家居环境适老化改造,改造易致跌倒的危险环境。开展老年人跌倒干预和健康指导,提高老年人及其照料者预防跌倒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对儿童伤害和老年人跌倒的救援、救治水平。
行动五
加强康复服务促进
未来几年,推进康复服务的重点工作有哪些?《行动计划》提出,加强康复医疗服务,统筹区域内公立医疗机构和社会办医资源,科学确定康复医院数量,积极发展社区和居家康复医疗,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将机构内康复医疗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广泛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建设社区康复服务示范点,发展政府购买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完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
开展残疾人基本需求与服务状况调查,持续组织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为残疾人提供康复医疗、康复训练、康复辅助器具配置等基本康复服务。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率超过85%。
同时,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衔接的专业化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改善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质量,努力延缓残疾发生、发展。落实经济困难的失能老年人补贴制度,加强与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衔接。鼓励发展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产品,为参保人提供个性化长期照护服务。持续开展国家无障碍建设城市和省级无障碍环境市(县)创建工作,加大对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居住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和残疾人服务设施的建设改造力度。(王靖)
责任编辑:王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