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高温病”
中暑、电解质紊乱、心脑血管病……最近几天,随着河南多地气温走高,不少医院内,因“热”而诱发的疾病开始有所增加。
出现中暑怎么办?“脱离中暑环境、物理降温、适当补充液体。”郑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程晓丹说,当中暑严重,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
除了中暑外,电解质紊乱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疾病。省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李琳介绍,电解质紊乱的症状多是无力、头晕。这个疾病多发生在为了追求减肥效果而只吃瓜果的年轻人身上,以及一些工作或者运动后大量出汗的人身上。此时他们应该及时补充淡盐水,以纠正电解质紊乱。
高温下,心脑血管疾病也进入一个发病小高峰。此外,两位医生还提醒,也要警惕“空调病”、“肠胃病”、颈椎病、皮肤病、面瘫等疾病。这些疾病都是由高温诱发或者是不当降温而引起的。
如何应对“高温病”,中医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省儿童医院东三街院区中医科住院医师付芸芸认为,夏季应勿贪恋冷气冷饮冷食。
《黄帝内经》认为,人要顺应太阳升起和落下的规律,夏天昼长夜短,则应“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也就是说,要养成规律作息,建议晚上10点之前入睡,早上6点起床。此外,还要养成午休习惯。
古人在夏季,讲究“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意思是情绪要保持愉快,气息才能通畅自如。夏季人的心火比较旺盛,所以这个时候应该适量运动,让身体的阳气运行通畅。
在饮食方面,当湿热遇到一起,中医称为“暑湿困脾”。医生建议,脾胃虚弱的人可食用一些健脾祛湿的食物,比如参莲薏苡汤、三叶饮、五豆汤等。(记者 李晓敏 李倩)
科学饮食
“连续高温天气会导致人体的免疫力下降,尤其是住院病人、老人、儿童等特殊人群更容易‘中招’。”6月19日,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省食品检验研究院食品营养与安全研究所主任医师刘智勇说。
最近一周我省持续高温,刘智勇接到不少关于食物中毒的咨询。“导致食物中毒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刘智勇介绍,沙门氏菌可能藏在生或未煮熟的肉、家禽、鸡蛋,未经巴氏消毒的牛奶,蔬菜和水果中,最短进食6小时内就会出现症状。
刘智勇提醒,预防食物中毒,应注意以下几点。冷冻储藏。奶制品、肉、禽类、鱼、冷冻食品等仅能在非冷冻状态下维持4个小时左右。冰箱里注意把生肉和熟肉制品等其他食品分开放置,以免发生交叉污染。
蔬菜、水果的清洁。蔬菜在冲洗之前要在清水中浸泡1小时左右,而水果在吃之前要先用水不断冲洗,再用纸巾擦拭干净。
食物最好现吃现做,剩菜应尽快放入冰箱贮存,一旦发现味道或感官变化,要立即停止食用。(记者 师喆)
秋粮生产
“当前及未来几天的高温天气,如果不及时加强田间管理,将对秋粮生产产生不利影响。”6月19日,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叶优良告诉记者。
叶优良表示,高温干旱会造成种子灼伤,影响玉米、花生、大豆等作物正常出苗,从而造成缺苗断垄现象;同时,还会影响已出苗的玉米、花生、大豆、辣椒等作物苗期生长,造成后期减产。
面对上述问题,叶优良“对症下药”:对于墒情适宜地块,尽快趁墒抢时播种,对于墒情不足地块,进行造墒播种,播后及时浇蒙头水,维持土壤湿度,确保玉米、大豆等作物全苗。对于旱地作物,可以中耕松土,加强地面覆盖,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同时,要减少氮肥施用,补充钾磷硅等营养元素,保持养分供应平衡,通过灌溉施肥或叶面喷肥,水肥配合,增强作物抗性。(记者 尹江勇 师喆)
畜禽防暑
不顾连日高温,省农科院畜牧所教授陈直几天来驾车穿乡入村,先后到叶县、清丰县、新蔡县等地养殖场进行现场指导。
陈直表示,酷暑容易导致家畜、家禽等动物热应激综合征的发生,促使动物惊恐、衰竭,造成减产、死亡,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对于畜舍、禽舍,陈直建议采取措施进行物理降温。开放、半开放的舍内要加装喷淋设施,用地下井水对家畜、家禽喷淋,同时架设大功率风扇等通风设施。全密闭畜舍、禽舍要保证湿帘、风机正常运行,达到理想的降温效果。
对于家畜、家禽的饮食,陈直建议,一要保证畜舍、禽舍全天有清凉饮水供应;二要增加饲料脂肪含量,或在饲料、饮水中添加维生素和电解质等,可有效提高家畜、家禽的抗热应激能力。“有条件的养殖场(户)还可在饲料中添加生石膏、柴胡、五味子、党参等中草药,防止热应激综合征发生。”陈直说。(记者 尹江勇 师喆)
责任编辑:王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