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滔滔,九曲迢迢。
70年来,在黄河奔涌出山口、入平原之地,蜿蜒北去的“新中国引黄第一渠”——人民胜利渠,引来汩汩幸福之水,造福豫北,树立了沿黄人民治黄历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扬起了黄河下游引黄灌溉的一面旗帜。
这是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70年,这是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的70年,这是兴水惠民、福泽民生的70年。70年来,人民胜利渠与河南治水事业同频共振,春潮奔涌初心不改,沧海桑田使命永续,在中原大地上不断奏响“人民胜利”的嘹亮乐章。
人民胜利的“红色渠”
“中国黄河无法治理,黄河流域下游以及周边地区若干年后就会变成荒漠。”新中国建立初期,西方国家水利专家在印度集会时曾对治理黄河如此断言。
1950年,一纸《引黄灌溉济卫工程计划书》递交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手中,工程立即得到批复,并于1951年3月正式开工。
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广大群众不等不靠,实现了一年挖通总干渠、两年建成主灌区的目标,宣告了新中国治理黄河的初战告捷,工程被命名为“人民胜利渠”。
1952年4月,渠首位于河南省武陟县的人民胜利渠开闸放水,当年10月31日,毛泽东主席亲临视察。人民胜利渠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下游兴建的第一个大型引黄灌溉自流工程。她的建成,改写了“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历史,拉开了大规模开发利用黄河中下游水沙资源的序幕,成为引黄灌溉的典范,被誉为“新中国引黄第一渠”。
人民胜利渠农业灌溉及补源范围涉及焦作、新乡、安阳等3个市12个县(市、区),截至2020年,农业灌溉用水量223.22亿立方米,实灌面积5.87万公顷,开灌前粮食产量1335千克每公顷、皮棉产量225千克每公顷,2020年粮食产量达到1.64万千克每公顷,皮棉产量1125千克每公顷。
从治理盐碱的曲折磨难,到首创浑水灌溉、泥沙利用之举;从污水治理的阵痛与艰难,到井渠结合、灌排并举的卓越成效;从自流引水困难带来严峻挑战,到单一灌溉向多功能供水的嬗变……
经过长期研究,人民胜利渠总结出黄河泥沙“量大、粒细、质肥”的特点,提出“少引、巧配、多用”解决泥沙问题的对策,总结出从渠首引水防沙、沉沙池调控运用、入渠泥沙处理到输沙至田一系列控制和处理泥沙的技术,破解了人民胜利渠在建设和运行中遇到的泥沙处理难题。
自开灌初期,人民胜利渠就开始探索用水管理运行模式,并形成了一套计划用水的管理规范。1954年,国家农业、水利方面的各大专院校,以及全国多家灌区共50余组2200余人,到东三干三支参观学习计划用水先进经验。计划用水的先进经验由点到面在全国其他灌区逐步推广。
这里有治水兴水的快速发展,有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成功探索,有管理体制改革带来的沧桑巨变……人民胜利渠的发展史“浓缩”了新中国半部引黄灌溉史。她伴随新中国的成长,走出了一条大规模开发利用黄河水沙资源的成功道路,为黄河中下游引黄事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据资料统计,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天津市入海水量减少100亿立方米。20年间,天津这个拱卫京畿的重要门户,由水资源比较丰沛演变成资源性缺水的城市。1972年海河流域大旱,国务院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决定启用人民胜利渠引黄济津。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民胜利渠引黄济津共有4次,其中70年代3次、80年代1次,济卫济津水量72.70亿立方米。这是新中国跨流域调水探索的成功案例。
1999年6月20日,江泽民总书记来到人民胜利渠渠首闸视察,两位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先后视察同一个灌溉工程。人民胜利渠的开灌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70年来,先后有40多个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联合国官员、水利专家、国际友人来人民胜利渠实地参观、考察、访问。
惠泽民生的“金色渠”
人民胜利渠开灌前,黄河河槽背河洼地涝碱灾害严重,有“冬春白茫茫,夏秋水汪汪,只听蛤蟆叫,就是不打粮”的俗语。在全省闻名的老盐碱区获嘉县丁村,地下水含盐量高,又苦又咸,村民戏言“喝了丁村水,两眼活见鬼”。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对全国影响举足轻重。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指导河南工作时强调:“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寄语河南:“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
人民胜利渠开灌前,有0.68万公顷老盐碱地。1954年3月开始,人民胜利渠就开展了盐碱地改良的试验研究,并将科研成果在生产中推广,促进了灌区的盐碱地改良工作,使老盐碱地变成了高产农田。
“人民胜利渠开灌后,利用完善的灌溉和排水工程体系、黄河水沙资源,对灌区的洼碱荒地和低产田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良,使灌区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豫北地区也因引黄灌溉而一跃成为闻名全国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人民胜利渠管理局局长卢凤民说。
丁村农民受益于盐碱地改良,大力发展棉花,在灌区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不久,很快就摘掉“讨饭村”的帽子,在20世纪80年代成为远近闻名的万元户村。
结合引黄淤灌,灌区大力发展水稻种植,成为豫北地区有名的优质米基地。水稻种植区域逐渐扩大,原阳大米已成为品牌,是河南省最早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并出口创汇的原粮之一,多次获得国际和国家级金奖,被列入全国名优特产名录,有“中国第一米”之称。
黄河水的灌溉,让灌区内的原阳县祝楼乡获得豫北小江南的美誉,同时也孕育出了知名品牌──延津小麦。“优质麦经济”“延津模式”享誉海内外。
灌区井渠结合技术是在机井建设逐步形成系统和灌区进行改扩建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经过不断总结、积累经验,逐步发展起来的。到20世纪80年代初,灌区机井建设初具规模,配套机井数量达到6500余眼,初步形成井灌系统。
两院院士、清华大学知名教授张光斗对人民胜利渠给予高度评价:“在黄河中下游河道首创破堤建闸引黄河水,既灌溉农田,又防止土地盐碱化,还供给城市和工业用水。科学管理,井渠结合,综合治理旱涝盐淤,成绩卓著。人民胜利渠成为引黄灌溉的典范。”
生态文明的“绿色渠”
“抬头是邙山,低头黄河滩,大风黄沙刮过来,光想埋住俺。”这是建渠初期渠首的真实写照。一代代水利人遵照毛主席关于多种树的指示,在渠首闸周围开荒种果树,果树面积最高达650亩,渠首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果园,林木如海,花果飘香,美不胜收。
全长52.7公里的总干渠,两岸白杨参天,绿柳垂荫,花木连绵,是一条百里绿色长廊,又似一条锦绣彩带。渠上亲水平台、观景亮点、温馨提示及安全警示标识随处可见。两侧毛泽东主席视察过的良田,还有战时碉堡、旧京汉铁路、牧野大战的古战场、黄河故道遗迹等,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也使整个总干渠形成了绿色的水文化走廊。
城市供水,解渴受益万千群众。1970年以前,新乡市的城市供水全部依靠抽取地下水,过多提取地下水使得水源地形成地下水漏斗区,完全依靠地下水已不能满足新乡市城市用水需求。1970年起,人民胜利渠引黄河水向新乡市城市供水,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成为其城市备用水源。截至2020年末,人民胜利渠为新乡市生活供水15亿立方米,约占城市总供水量的80%。
“以水定城、以水定业,注意节约用水,不能一边加大调水、一边随意浪费水。”对于节水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
20世纪90年代,黄河来水减少,水资源日益短缺,对节约用水、优化配置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1999年起,人民胜利渠灌区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共完成了骨干渠道改造170.165公里,改造各类建筑物395座。通过改造,总干渠输水能力大幅度提高,节水减淤效果明显,干渠、支渠等骨干工程安全输水能力显著提高。
“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38提高到0.51,渠系水利用系数由0.45提高到0.65。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后,恢复灌溉面积33.1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84.75万亩,粮食单产由改造前的595公斤增长到656公斤,年节水1425万立方米。”卢凤民说。
1981年开始,人民胜利渠为延津县、滑县等苦水区和地下水漏斗区补源供水。2019年起,变“随用随引”为“引蓄结合”的用水模式,在原有供水功能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为灌区内的引黄调蓄工程供水的功能。
资料显示,灌区自1952年开灌至2020年,补源水量44.44亿立方米。人民胜利渠对解决区域内地下水下降问题,改善周边水环境和生态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2004年开始,在保证城市生活供水的同时,人民胜利渠结合灌区农业用水需求,对灌区内的孟姜女河、卫河、大沙河及市区人工湖等进行生态补源。市区河湖清水粼粼,生态环境大为改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地区文明城市建设提供了支撑。
2006年,人民胜利渠渠首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9月人民胜利渠渠首暨嘉应观被水利部认定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同年被确立为河南省园林单位。2017年12月,人民胜利渠被命名为河南省水情教育基地。近年来,到人民胜利渠参观学习交流的人员年均超过万人次。2019年8月,人民胜利渠入选水利部第二届“水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案例”。2021年11月,荣获“全国水利文明单位”。
70年,渠如其名,历久弥新。70年,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70年,人民胜利渠铸就人民治水的历史丰碑,刻印水润民生的胜利图鉴。
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人民胜利渠将深入落实新时代治水思路,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大旗下,持续深化“四水同治”,统筹推进“五水综改”,统筹灌区发展和安全,为灌区经济发展提供水安全水保障水支撑,围绕奋斗目标,紧跟时代步伐,不忘初心,奋力前行!
责任编辑:安艳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