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从春天出发,向未来启航。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河南政府网联合各省辖市(示范区)政府网,继续邀请各地市长参加“云访谈”,围绕河南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持续改善民生、推动经济发展提质提速等工作,介绍各地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市长声音”,展现河南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安阳市市长 高永
“2021年是安阳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新冠疫情的叠加冲击和远超预期的发展压力,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安阳市以果敢之策应对风险挑战,用非常之力统筹抓好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难中向前,现代化安阳建设踏上新征程、取得新成效。”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安阳市市长高永在接受河南政府网采访时说。
锚定“两个确保”,安阳市明确提出了建成“一个强市”、实现“八个领先”的奋斗目标;对标“十大战略”,细化出台了“百条举措”。高永表示,2022年,安阳市将坚定不移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统筹疫情防控、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开放创新推动转型升级,以精准思维狠抓工作落实,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安阳答卷”,打造新时代“活力古都出彩安阳”,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具体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坚持项目为王,全力稳定经济运行。一是以“三个一批”提升项目建设实效,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实施扩投资“双千”行动,突出抓好1000个项目,年度投资超过1000亿元,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大力实施“两新一重”项目,开工建设安阳高铁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完成邺城大道等18条国省干线大修改造,加快实施沿太行高速安阳段等高速项目,确保安阳机场建成投用。强力推进灾后重建,主汛期前坚决完成9座水库水毁修复、10条河流堤岸加固、31个水闸修复、48处灌区灌排工程。二是以“万人助万企”解难纾困、赋能增效,更好激发企业活力。坚决落实“八个深化”,细化抓实安阳“40条举措”,全力为企业解难纾困、赋能增效。持续扩大产业基金规模,力争年底达到15亿元。持续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新增各项贷款300亿元以上。深化“百舸竞帆”行动,大力推进企业上市。实施制造业“五个一百”工程,搭建中小企业成长指数平台,着力构建“金字塔”梯度培育体系。三是以新兴增长点培育提振消费,充分释放消费需求。开展特色消费促销活动,完善“惠游安阳”政策体系。加快高品质步行街、商业综合体、智慧商圈建设,繁荣体验经济、夜间经济、小店经济。稳定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大力发展直播电商、社交电商。加快建设中部易商谷产业园等重大服务业项目,提升现代服务业能级。推动家政、物业等生活性服务业公司化、规模化。实施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完善农村寄递物流配送体系,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强化创新引领,不断积蓄发展动能。一是加大创新投入。通过这些年持续引导、激励创新,去年我市研发经费投入增长21.69%、投入强度达到了1.7左右,但总量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今年我们要在创新投入上进一步加大力度,实施全社会研发费用占比提升计划,狠抓企业创新,确保研发经费投入增幅不低于21%。二是激励企业创新。抓好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认定,开展工业科技特派员行动,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揭榜挂帅”。建立未开展研发活动企业台账,一企一策帮扶引导,大力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年底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4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420家。三是完善科创体系。加强与一流院所、重点企业产学研合作,建成在京离岸创新中心。整合全市科创资源,组建“安阳科技智库”,建设安阳科技大市场、“创新大脑”,定期发布创新资源清单、城市机会清单。抓住康复产业等具有爆炸式增长潜质的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建立一批新赛道培育中心。四是优化创新生态。开展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落实好安阳“科创十条”,实施县(市、区)科技创新评价。高标准建设“智慧岛”双创载体。实施“天使安阳”“金种子”计划。继续深化拓展“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再引进急需紧缺人才2000人以上。
狠抓链条提升,切实加快产业转型。一是推动主导产业补链强链。突出绿色、减量、提质、增效,推动钢铁等行业资源整合。拓宽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赛道,壮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规模,加快建设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国家级无人机检验检测中心、5G泛在低空测试基地,打造全国知名通用航空专业人才培养基地、通航飞行服务中心。二是推动新兴产业扩链融链。重点围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加快实施一批投资规模大、示范效应好、支撑能力强的重大产业项目,推动新兴产业抢滩占先。三是推动优势产业优链延链。以绿色化、健康化、品牌化、安全化为方向,大力发展特色休闲食品。以时尚化、智能化为引领,进一步壮大纺织服装产业。以建筑装备、智能铝型材为重点,加快基础建材向新型建材、绿色建材延伸。支持焦化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高端、终端及高附加值新产品。四是推动未来产业谋链组链。坚持现有产业未来化、未来技术产业化,争创区域未来产业先导区、示范区。布局大数据融合创新集群,加快大数据云计算中心扩容改造,建成5G空域技术联合实验室、5G+智慧工厂联合创新实验室,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抓好20个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项目。聚焦关键材料、设计工具、工业软件、制造设备、工艺技术,开展靶向招商,培育智能传感器产业。依托现有产业基础,争取在前沿新材料、生命健康等领域实现新突破,着力打造氢能与储能技术研发和应用试验区。
聚力兴农强农,全面推动乡村振兴。一是始终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装满“米袋子”、充实“菜篮子”,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和粮安工程,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新建高标准农田36.7万亩,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370万吨以上。组织小麦、玉米、谷子等优势领域育种攻关,新建良种繁育田30万亩。二是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优质果蔬、优质中药材、优质草畜等特色农业,精心培育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优质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打造立足中原、辐射京津冀、面向全国的特色农产品供应中心。三是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开展“百家市直单位包百村”活动,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扎实做好农村改厕和背街小巷道路硬化,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深化改革开放,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一是抓好重点领域改革。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点任务,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配合做好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完成农村房地一体宅基地使用权登记颁证,推进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深化“五医联动”改革,抓好教育、文化等领域改革。二是加快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务实开展“央企安阳行”,高水平举办安阳招商大会,签约落地一批前沿型、基地型、总部型、品牌型项目。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和服务贸易,拓展中欧班列业务,提升海铁联运班线能力。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推行“标准地+承诺制”改革,让“拿地即开工”成为常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由50个工作日压缩至31个工作日以内。推进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办理、异地办理,市、县两级业务系统全部接入省统一受理平台。开展惩治恶意逃废债务和依规依法兑现承诺专项行动,抓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叫响“安阳最安心”营商服务品牌。
坚持绿色发展,持续加强生态建设。一是坚定不移抓好污染防治。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突出精准化管控、精细化治理,分季节分时段分区域分行业有序实施排放管控,做到企业减排和转型升级相统一、生产管控和安全治理相协同、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相衔接,进一步提升治污综合效果。加强水源保护治理,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强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二是增加绿色生态供给。全面落实“林长制”“山长制”,抓好湿地公园建设。实施全域增绿行动,完成造林6万亩、森林抚育3.25万亩,创建森林乡村70个,构建“一核三屏四带五边”生态保护格局。三是统筹推进节能降碳。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绿色低碳产业。严格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积极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社区创建。
传承优秀文化,深度推进文旅融合。一是创造文旅热点。推出免费游景区看景点新政策,高水平办好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周易文化论坛等活动,如期开放“中国画谷”、广益文旅考古小镇、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二是塑造文旅品牌。强化精品旅游线路推介,持续做优殷墟、红旗渠、航空运动之都等特色品牌,叫响“曹魏文化”新品牌。培育红色研学、汉字研学、考古研学等特色项目,打造民宿游、康养游、乡村游、通航游新亮点。三是厚植文旅优势。深入对接黄河、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战略和太行山旅游业发展规划,着力抓好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殷墟遗址博物馆、青少年航空科普馆、安阳博物馆改陈改建、滑县大运河古镇保护利用等重大文旅项目,全面建成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和汉字公园、文体中心。组建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研究中心,加强殷商文化研究,推动甲骨文著录考释、活化利用取得新突破。
保障改善民生,坚决守牢发展底线。一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过紧日子”意识,进一步提升财政民生支出占比,确保民生投入只增不减,全力办好重点民生实事。突出就业优先,抓实落细“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做好特殊人群就业工作,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另一方面,坚持底线思维,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突出抓好本质安全,以安阳一域之稳定为全省大局之稳定尽责任、作贡献。落实落细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定期开展疫情防控平急转换实战演练,确保长周期内不发生疫情。始终把安全生产抓在手上,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强重点领域安全监管,牢牢守住不发生重特大事故底线。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构建“一张图”“一张网”应急指挥平台。统筹抓好经济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持续开展不良贷款集中清收,稳妥有序处置非法集资,推进问题楼盘攻坚。全力保障社会面安全,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文/王喆)
责任编辑:王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