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洛阳市市长徐衣显:
建强副中心 形成增长极
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全力实施“十大战略”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时间:2022-03-05 16:00 来源:河南政府网

  【编者按】从春天出发,向未来启航。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河南政府网联合各省辖市(示范区)政府网,继续邀请各地市长参加“云访谈”,围绕河南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持续改善民生、推动经济发展提质提速等工作,介绍各地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市长声音”,展现河南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全国人大代表、洛阳市市长徐衣显:聚力建强副中心 加快形成增长极 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全力实施“十大战略”

全国人大代表、洛阳市市长 徐衣显

  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古都洛阳在全面建设现代化河南新征程中如何发力?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洛阳市市长徐衣显在接受河南政府网采访时说:“洛阳市将聚焦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把贯彻‘十大战略’体现到经济发展提质提速上,以更大担当为实现‘两个确保’贡献洛阳力量。”

  经济总量保持全国城市前45位

  洛阳“十四五”良好开局

  徐衣显介绍,2021年,洛阳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重振洛阳辉煌”,积极融入全国全省大局,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科学应对疫情汛情双重挑战,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447.1亿元,经济总量保持全国城市前45位,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是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树牢“项目为王”理念,“三个一批”项目总数、总投资额均居全省前列。深入实施“万人助万企”活动,抓好优化营商环境“七件事”,推出一揽子精准帮扶“政策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疫情前水平、同比增长8.8%。

  二是创新引领产业转型。新增创新平台396家、高新技术企业148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高新技术产业、六大高成长性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43.9%和33.8%,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新材料产业超千亿,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连续三年获国务院督查激励,获评2021年度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推进产业数字化成效明显市。

  三是城乡融合提质提速。呼南高铁焦济洛平段纳入国家规划,地铁1、2号线相继运营,首批2条省级示范步行街全部落户洛阳。《龙门金刚》《风起洛阳》等火爆出圈,一批沉浸式体验项目落地实施,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县域经济加快特色化发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三清两建”、乡贤创业、乡村运营、“三变”改革等落实落细。

  四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开发区改革全面推开,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顺利实施,334项管理权限下放县区。自贸区形成181项制度创新成果,综合保税区通过国家验收,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成功获批,外贸进出口232.4亿元、增长20.4%。

  五是民生品质持续提升。全域生态保护成效显著,空气质量主要指标“三降一升”,碧水蓝天成为常态。民生实事全部兑现,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完善提升,交出了一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

  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

  实施“十大战略” 大力改善民生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在新起点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开局之年。徐衣显说,洛阳市将瞄准经济总量万亿级目标,聚焦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扭住产业发展、城市提质、乡村振兴“三项重点工作”,用好科技创新、改革开放、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三个重要抓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大力改善民生,把贯彻“十大战略”体现到经济发展提质提速上,以更大担当为实现“两个确保”贡献洛阳力量。

  一是坚持精准调度,稳定经济运行。把稳增长作为头等大事,紧盯重要行业、重点企业,坚持周调度、月考评、半年观摩、年终考核,靶向施策、精准发力,确保经济运行稳定在合理区间。突出“项目为王”导向,以产业项目为重点,滚动实施“三个一批”,确保593个省市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2600亿元以上。以“八个深化”为重点,常态化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精细服务、纾困解难,全年降低实体经济成本60亿元以上。

  二是强化创新引领,增强第一动力。以打造更高水平的国家创新型城市为抓手,重塑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建设龙门实验室,全力争创省2号智慧岛,围绕伊滨科技城、高新区等“两基地、三载体”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矩阵。广泛开展“四有”研发活动,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构建“以用为本”的市场化人才引育机制,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三年攻坚,持续优化创新生态。

  三是发展风口产业,加快转型升级。落实产业发展“136”工作举措,瞄准风口产业和细分领域,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市。实施新一轮更高水平的“三大改造”,抓好450个重大改造项目,推动传统产业向风口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产业集群发展行动,推动9大优势产业集群总量超过3300亿元。积极发展储能与氢能等未来产业,引导推动服务业向专业化高品质升级。

  四是建设平台城市,提升能级品质。落实城市提质“351”工作举措,高质量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全方位增强城市承载力、亲和力、感召力。积极推动呼南高铁焦济洛平段早日开工,提高龙门高铁站枢纽换乘功能,实施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建成“三纵三横三环”高速路网,巩固提升枢纽能级。加快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实施产业平台聚才、青年就业创业、青年安居保障、社交消费赋能、城市活力提升等“五大工程”,搭建青年双创载体平台30个以上,投放青年公寓1万套,更好满足青年需求。

  五是突出强基固本,推动乡村振兴。落实乡村振兴“151”工作举措,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要素流动自由化、产业发展融合化。坚持“四个不摘”,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新的致贫。打造“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年产值达到220亿元以上。全年实现返乡创业乡贤8万人以上,完成所有行政村“三清两建”任务,全面提升乡村运营和集镇建设水平,实现所有行政村“三变”改革全覆盖。

  六是文旅文创融合,打造支柱产业。发展“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文旅新业态,打好“盛世隋唐”牌、“黄河文化”牌、“伏牛山水”牌、“国花牡丹”牌、“工业遗产”牌,实施一批沉浸式体验项目,创新举办第4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等“两节一会一论坛”,创新潮玩IP孵化机制,打造全国沉浸式文旅产业发展新高地,力争全年接待游客1.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1000亿元。

  七是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动力活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成“一县一省级开发区”改制任务,全年出让“标准地”超过产业用地的80%。深化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引导基金+市场化基金+投贷联动”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RCEP,强化国家自创区、自贸区、高新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综保区“五区联动”战略叠加,力争外贸进出口额突破235亿元。

  八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转型。落实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常态化推进河湖“清四乱”、小流域“两清一护”工作,确保河道通畅、行洪安全。实施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确保PM10、PM2.5、优良天数“两降一升”。一体推进“减煤、稳油、增气、强新、引电”,推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提升生态碳汇能力。

  九是坚持人民至上,增进民生福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一老一小一青壮”,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全力办好民生实事。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坚持“五医联动”,建设“健康洛阳”,提升五级养老服务,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打造更高品质的幸福生活。

  十是强化底线思维,确保安全稳定。全链条扎紧“四个口袋”,科学精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努力实现长周期不发生疫情。落实最严格安全生产责任,深入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深化“三零”单位创建,健全“四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确保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洛阳市将更加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焦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重振洛阳辉煌,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徐衣显说。(文/郭栩汝 图/杜小伟)

责任编辑:银新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