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印发了《河南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豫政〔2021〕40号)(以下简称《规划》)。该规划是我省重点专项规划之一,是科学指导“十四五”时期全省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贯彻实施教育“十四五”规划,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得到有效落实,对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有关情况和政策解读如下。
一、《规划》起草背景
“十三五”时期,我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积极推动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深化,教育公平迈入新阶段,教育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教育保障能力不断加强,全省教育面貌发生了格局性变化。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的关键五年。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重塑教育形态并加剧教育国际竞争,教育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外民心相通中的基础作用进一步彰显。当前,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机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历史机遇在河南叠加,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都离不开教育提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对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省教育必须抓住机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拉高标杆中争先进位,在加压奋进中开创新局,科学谋划高质量教育发展体系,不断推动全省教育事业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
二、《规划》编制过程
《规划》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国家“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为政策依据,结合《河南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河南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9-2022)》,在总结“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起草编制。规划编制过程中,开展了系列专题调研,对全省教育事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十四五”主要目标进行了反复分析测算,确定了我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相关指标。组织专家论证会,完成了有关部门会审及合法性、公平性审查,形成了《规划》初稿。在充分征求各省辖市、省直有关部门和学校意见建议的基础上,邀请省内外有关专家学者进行论证指导,形成了规划审议稿。报请省政府常务会议、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以省政府文件印发实施。
三、《规划》的目标和内容
《规划》提出,到2025年,形成制度更加完备、结构更加优化、保障更加全面、服务更加高效的高质量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水平和教育服务贡献能力显著增强,技能型社会、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教育综合实力、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有力支撑国家创新高地建设。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5%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3.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省、人力资源强省和人才强省,进入全国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上游行列。
《规划》共十八章,分为三大部分,近6万字。其中,第一章是第一板块,是《规划》的总体思路,在全面总结“十三五”发展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启河南教育现代化新征程,明确了全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第二章到第七章为第二版块,确定了“十四五”时期我省教育事业六大发展任务,提出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学习型社会、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6项目标任务。第八章到第十四章为第三板块,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我省教育事业七项改革创新举措,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调整优化学校布局结构、建设高校高质量科研创新发展体系、加快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培养、提升教育服务区域发展能力、推动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创新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与合作7项重大政策举措。第十五章到第十八章为第四板块,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我省教育事业发展的保障措施,重点从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教育经费投入和管理机制、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规划落实机制等四个方面对规划的实施提出了具体要求。
《规划》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谋篇布局,其中,总体思路是灵魂,发展任务是基础,改革创新是动力,保障措施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
四、《规划》的主要特点
《规划》的突出特点就是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期间我省教育事业发展的主题、主线和工作重点,即紧扣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这一主题,坚持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把五个聚焦作为工作重点,着力破解教育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
(一)紧扣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题。把握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这一时代特征,以高质量发展统领《规划》编制,努力在发展目标上对标高质量,在发展思路上体现高质量,在资源配置上支撑高质量,在任务举措上保障高质量,推动教育发展方式从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不断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水平。努力构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教育评价体系、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支撑技能社会建设的职业教育体系、开放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继续教育体系、面向现代化的教育治理体系等“六大体系”为支撑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基础教育有品质、职业教育有优势、高等教育有突破、改革开放有作为、教育公平有保障的发展目标。
(二)坚持以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创新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聚焦教育发展的难点和关键环节,大力推动教育的结构性改革,突出体制机制创新。.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推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以服务需求为导向加快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结构,推进区域、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优化调整高校结构布局,填补本科高校科类和区域布局空白;优化调整高校学科学院,形成学科学院高质量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优化调整高校专业设置,推进本科专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改革;以新理念、新机制创新教育供给方式,拓展教育发展新空间,激发教育发展新动力
(三)坚持以“六个聚焦”为工作重点。一是聚焦立德树人育人体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构建大中小一体化思政工作体系和“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机制。将“大思政课”落实到各级各类教育和育人各环节,体现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建设各方面。实施立德树人工程,铸造立德树人河南品牌,让我们培养的孩子“更爱国、更拼搏、更有爱、更担当”。二是聚焦基础教育促优质。坚持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全面提高15年基本公共教育发展水平,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享受到优质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聚焦“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着力补齐普惠资源短板,完善普惠保障机制,实现普及普惠发展。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积极推动城乡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促进教育资源配置与城镇化快速发展带来的人口流动相适应。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将集团化办学作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回应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需求的重要举措,采取名校带弱校、城区校带乡村校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优质资源辐射带动作用,努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实施“双新”课程提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四大工程”,持续推进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专项行动。三是聚焦职业教育建高地。坚持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基本定位,建立紧密对接各产业链、生活各领域和人口各年龄段的现代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探索推进中职学校多样化发展。持续实施国家“双高计划”和省级“双高工程”,打造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支持符合条件的高职院校开设职业本科专业,进一步健全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持续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行动计划”,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推进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调整优化职业院校结构与产业结构匹配度和现代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切实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现代产业发展能力。以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为抓手,重点解决制约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强化技能培训,助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四是聚焦高等教育起高峰。加快推进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推动郑大、河大“双航母”提质进位。实施“双一流”学科创建工程,集中优质资源培育“双一流”第二梯队。落实《关于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意见》,建强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战略支点。加快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学位点立项建设,重点推动优先立项建设单位、重点立项建设单位和重点立项建设学位点达标。完善高校区域布局,建设一批新型研究型理工大学和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型大学;推动学科学院重构,扩大学科优先权和学院自主权,全力构筑学科高峰,做大做强优势学院,着力打造“学院、学科研究院、产业研究院”共同体;调整本科、职业院校专业结构,坚持“撤、增、锻、塑”并举,构建定位准确、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的本专科高校专业结构,切实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五是聚焦服务新发展格局。《规划》提出了构建新发展格局对教育的需求,从科技创新、区域发展、人才培养、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加强谋划部署,主动对接国家战略以及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打好服务能力跃升攻坚战,推动教育深入融入新发展格局。着重从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和现代服务业、公共卫生和健康、农村农业现代化等领域发展,提出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重点任务。提出了实施提质增能、战略支撑、产业对接、团队引育、协同发展五大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加快建设一批高层次科研平台,夯实基础研究主阵地。继续实施高校重点科研项目和基础研究专项计划,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持续实施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支持计划,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四大工程,加快建设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河南高校智库体系。六是聚焦“项目为王”。落实教育发展要体现“工程化、项目化、方案化”和“项目为王”的指示精神,《规划》聚焦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战略、聚焦省委省政府对教育事业发展提出的战略安排、聚焦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和政府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教育发展问题,锻长板、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突出重点,突破关键,在充分研究、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前瞻性谋划了17个重大工程,安排了77个重点项目。
五、《规划》落实的主要举措
道虽远,笃行可至;事虽巨,坚必为成。抓好《规划》落实,让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一要明确实施主体责任,抓好规划的分解与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和省直各部门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统筹领导,做好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工程项目与规划的衔接,科学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目标和具体政策措施。建立健全跨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共同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推动规划落实落地的工作机制。二要完善过程监测评估,持续改进规划实施质量。开展规划实施情况动态监测、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加强分类指导,保护和激发基层首创精神,完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强化监测考核结果应用,将其作为各级政府和干部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依据。三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引导各界参与规划实施。探索建立有关智库参与教育改革发展政策制定的机制,完善新媒体等社会反馈和监督机制,提高规划实施与人民教育需求的契合度。鼓励并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规划的实施,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建立健全规划公开和公众参与机制,形成贯彻落实规划和自觉执行规划的良好社会氛围。
责任编辑:安艳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