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气象”,是几天来参加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代表们讨论和审议报告时,对过去一年成绩感受最深的一个词。
2021年,是河南发展历程中极为关键、极不平凡的一年。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河南实现了“十四五”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稳中求进
看主要经济指标。过去一年,我省经济增速从上半年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到逐步收窄接近,特别是第四季度,经济增速有望高出全国约1.5个百分点。2021年前11个月工业投资增长11.4%,高出全国0.2个百分点。粮食生产克服灾情影响等困难,全年总产达到1308.8亿斤。初步预计全省生产总值接近6万亿元,增长6.5%左右。
经济形势,既要看短期,更要看长远。观大局,方能明大势。
值得注意的是,全省工业投资自2021年6月起实现“V”形反转。2021年前11个月,省重点项目投资达1.34万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11.6%。这正是省委、省政府坚持“项目为王”,滚动实施“三个一批”,以项目建设为主动轮,带动所有轮子同步转起来的结果。
多重风险挑战下,河南经济“稳”的特征依然明显。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灾情疫情的影响是短期的,我省长期积累的比较优势没有变化、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发展的韧性、动力、活力依然较强。
看全盘战略部署。过去一年,全省绘就了现代化河南建设的宏伟蓝图,正朝着“两个确保”奋斗目标阔步前进。省委作出实施“十大战略”、推动新发展格局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扩容郑州都市圈、启动支持南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等重大决策部署,为现代化河南建设谋篇布局、立柱架梁。
“既能谋远谋深谋实,又在抓总抓重抓要”是河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王洪彬对一系列战略部署的直接感受。他说,省委以前瞻30年的眼光想问题、作决策、抓发展,所盯重点也十分突出,稳住了经济基本盘,交出了不平凡的答卷。
看结构调整成效。2021年前11个月,全省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1.8%,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7%、14.4%,对规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分别达35.8%、47.5%;新增市场主体133.5万户、同比增长7.5%。
“我们企业感受最明显,拿我们车间来说,设备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体力劳动大大减少。中信重工坚持传统动能和新动能双轮驱动,正在逐步拓展高端市场。”中信重工重型装备厂数控一车间镗铣床大班长刘新安说。
创新驱动
看创新发展蓄能。嵩山、神农种业、黄河实验室和10家省产业研究院、8家省中试基地挂牌运营,省科学院重建重振和中原科技城、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建设融合推进,郑大、河大“双一流”建设提速……过去一年,河南创新大事不断。
“科技创新的春天来了!”参加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79名科研工作者,大多是第一次参加省里经济工作方面的会议,讨论一开始大家却很快达成共识:今天的河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创新,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求人才。面向经济主战场,科技创新责无旁贷,更要一马当先。
在省农科院副院长、神农种业实验室理事卫文星看来,省委邀请众多科研工作者参会,是在向科技界也是向全省释放出尊重科学、重视科技创新、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明确信号。
“如此多的科学家受邀参会,更能直接将省委的决策部署落实在创新实践中,打造全链条的创新生态。”超硬材料磨具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明耀说。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更关乎创新大局。过去一年,我省推进“微成长、小升规、高变强”梯次培育,预计高新技术企业新增2000家、增长30%,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5万家、增长28%。
躬身入局
开局之年的民生和生态成绩单更显出沉甸甸的分量:
——灾后重建规划和1.4万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有序实施。城镇新增就业超120万人,新建社区(街道)养老服务设施超1000个;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扎实推进,丹江口库区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预计单位GDP能耗下降3%左右,全省优良天数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造林面积达到258万亩。
可贵的是,新气象,不仅藏在数据间,更表现到精气神。参会代表们频频提到“躬身入局”“挺膺负责”等关键词,大家说现代化河南是干出来的,要真正以实干立身、凭实绩说话。(记者 李鹏 曾鸣)
责任编辑:张家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