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全面依法治省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全面推进依法治省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原则和任务,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新时代。2015年3月,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河南省委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实施意见》,对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全面依法治省作出安排部署。2019年4月,省委成立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牵头抓总做好全面依法治省的工作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等各项工作。围绕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河南搭建并不断完善依法治省的“四梁八柱”,依法治省建设步伐全面加快。
在立法领域,着力提高立法质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省情突出特色,统筹谋划推进重点领域地方立法,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围绕保障国家战略实施、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等,制定修订地方性法规,指导设区的市行使好立法权,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2019年4月,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送法进工地、情暖农民工”普法宣传活动。图片来源:《简明河南党史》
在行政领域,着力打造法治政府。坚持以严格执法促进法治政府建设,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主动加强权力制约,推进信息公开透明化。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促进行政权力依法运行,提升法治政府治理水平。
在司法领域,着力提升司法公信力。切实践行司法为民宗旨,让更多的群众感受到司法柔性和人文关怀。同时,维护保障司法公正,严格落实司法责任制,坚持以公开促公正、树公信,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稳妥推进完善司法责任制等四项改革试点。2012年,率先在全国实施错案责任终身追究制度,为司法公正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
在社会领域,着力促进全民守法。健全完善党领导法治的体制和工作机制,以基层治理为重点,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法治工作机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探索实践将法治宣传教育广泛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河南建设等工作中,努力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良好法治环境。
与此同时,全面推进平安河南建设各项工作,着力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坚持源头治理,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全省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5%以上;畅通信访渠道,推动信访问题解决,全省信访总量明显下降;切实加强公共安全管理,依法加强食品药品、生态环境、金融秩序、网络安全等重点问题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创新完善“一村一警”模式,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并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面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机活力。在省委领导下,河南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依法履职尽责,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
切实发挥人大立法主导作用,紧扣全省发展大局,加强重点领域立法,着力健全立法、监督、代表工作机制。地方立法成效显著,《河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河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河南省社会信用条例》《河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河南省旅游条例》等重要法规顺利出台;综合运用多种监督形式,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紧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开展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扎实推进重大事项决定和选举任免工作;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在全省深入推进代表联络站、“代表之家”建设,促进全省17万多名各级人大代表通过各种履职载体和平台,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依法履职尽责,打通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全省各级人民政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职全过程,坚持健全协商规则、完善协商内容、拓展协商平台,促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并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推动解决了许多重要问题,形成了一批批符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建言成果。
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积极作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做好外事、侨务、港澳、对台工作。加强和改进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改革和改进群团组织机构设置、管理模式、运行机制,保持和增强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原载于2020年8月版《简明河南党史》)
责任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