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视频
2021年7月3日15:00,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两优一先’先进事迹”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
发布内容:介绍2021年受表彰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部分先进基层党组织代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干事创业、砥砺奋斗的先进事迹。
发布人:
闫培新 郑州市第四高级中学党委书记、校长
李 隆 郑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灭火救援指挥部部长
马 静 许昌市魏都区南关街道七一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郁林英 林州市黄华镇庙荒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马豹子 宝丰县赵庄镇大黄村党支部书记
主持人:
方启雄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方启雄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河南省“两优一先”先进事迹新闻发布会。我是河南省委宣传部方启雄。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诠释着共产党人的崇高品格,承载着生生不息的红色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两优一先”评选表彰工作,对发挥党员作用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广大党员和基层党组织以先进典型为榜样,锤炼坚强党性,牢记初心使命,忠诚履职尽责,勇于自我革命,更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6月28日,在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之际,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我省有21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15名优秀党务工作者、22个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受到隆重表彰。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鲜明昭示了党的理想信念宗旨,继承发扬了党的光荣传统,充分展示了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生动彰显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先锋形象。他们是各条战线中的优秀代表,更是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学习的榜样!
为在全省进一步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竞相出彩的浓厚氛围,今天,我们这里举行“两优一先”先进事迹系列第二场新闻发布会,邀请部分全国“两优一先”代表,现场回答记者提问,讲述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作为、真抓实干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
首先,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
闫培新同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郑州市第四高级中学党委书记、校长。郑州市第四高级中学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教育引导学生做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接受智力援藏任务、让爱党爱国的情怀深入每个雪域学子心中,先后荣获全国教育援藏先进集体、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李隆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郑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灭火救援指挥部部长。他始终战斗在灭火和抢险救援第一线,参加、指挥各类战斗1.3万余次,营救遇险群众3500余人,发明创造执勤岗位练兵、特种灾害处置等方面技战术97项,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铮铮誓言;
马静同志,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许昌市魏都区南关街道七一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她扎根社区23年,倾力为民奉献,忠诚为党添彩,成为老人眼中的“亲闺女”、居民口中的“好大姐”、群众信赖的“小巷总理”,先后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
郁林英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林州市黄华镇庙荒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她坚持抓党建聚民心、抓产业促发展,带领村民打造“渠畔人家”幸福庙荒特色乡村旅游,让昔日贫瘠的小山村嬗变为“幸福庙荒”,先后荣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河南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马豹子同志,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宝丰县赵庄镇大黄村党支部书记。他放弃如火如荼的魔术演艺事业,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把大黄村打造成了全国最大的农村图书批发市场、农村小商品批发市场、魔术之乡,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从原来的6000元增长到现在的3万多元,先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河南劳模助力脱贫攻坚“十大领军人物”。
下面,有请各位发布人依次登台发布。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向他们提问,提问前先通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河南日报记者
闫书记,您好。我们了解到,郑州四中建校时间长,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红色基因代代传承。请您介绍一下,这背后有哪些感人的故事?谢谢。
郑州市第四高级中学党委书记、校长 闫培新
郑州四中创建于抗日烽火中的1938年。当时,有大批来之郑州、洛阳等地的进步青年学生投奔解放区,在甘肃天水成立了“天正学生队”,后改名为“陇豫公学”。1938至1947年,学校广大进步师生在地下共产党员周震中的影响和领导下,与国民党当局进行了多次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斗争,为革命和建设培养和锻炼了一批骨干力量,他们冲破敌人封锁线,到了革命圣地——延安,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抗战胜利后,学校东迁河南新乡,1947年5月南迁郑州。1948年6月,郑州解放前夕,国民党南逃,部分师生不顾胁迫,坚持留在郑州,坚定跟党走,等待郑州解放。10月,郑州解放,学校从此喜获新生。学校坚持“为工农服务,为生产服务”办学的方向,对于工农子弟入学,都给予特殊照顾。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抗美援朝,学校全体师生积极响应抗美援朝运动,成立了抗美援朝支会,积极捐款捐物,优军优属工作成为学校经常性的活动,1951年春节前后19天内,向50家军烈属慰问了960次。
1985年学校接受了党中央的智力援藏任务,开设内地西藏班,自办班以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学子和建设人才。时至今日,郑州四中始终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以“爱国、奉献、求真、创新”的“钱学森”精神教育为主线,开设丰富多彩的课程,厚植学生爱党、爱国情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依托抗日烽火之中积淀的深厚红色基因,和甘肃、河南两省厚重文化底蕴的滋养,秉承“厚德、达材、敬业、乐群”的校训,郑州四中始终在党旗的照耀下茁壮成长,始终与时代的脉搏同频共振,始终坚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就像学校校歌中写的那样:“融三育以并进,合文武而兼长,担当起抗战建国的责任,泱泱乎为国家民族之荣光”,激昂的校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四中人,为中华之崛起、为民族之复兴而读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引领下,郑州四中将继续秉持“向善向前”的学校精神,以高质量党建促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全面提升,致力于培养肩负民族复兴使命、心系人类美好未来的时代新人,为完成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记者
闫书记,您好。郑州四中是老百姓非常认可的学校,家长口碑好,社会声誉高。您刚才介绍到,郑州四中还有内地西藏班,办班以来为西藏培养了大批优秀学子和建设人才,请您介绍一下学校这方面的工作?谢谢。
闫培新
谢谢您的提问。郑州四中在上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谆谆教导,以党建统领学校发展,始终牢记初心使命,致力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我校是国家首批、河南省唯一一家智力援藏学校,办班36年来,郑州四中所有党员干群始终把维护边疆稳定、促进民族融合和确保祖国统一的神圣使命牢记在心。西藏班孩子远离父母,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都离不开老师的教育和呵护。被称为“24365部队”的郑州四中西藏班党支部老师们始终视藏班孩子为己出,他们全年无休,坚持“爱、严、细”的育人原则,坚守“先做父母,再当老师”的工作信条,用最长情的陪伴与付出,让雪域学子感受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温暖,从而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深植在每个雪域学子心中。
学校每个党员干部都是一面旗帜。学校的骨干、各级各类荣誉获得者近90%是党员。他们倾情教育,爱洒四中,乐于奉献,自带阳光。学校老校长王中立默默资助藏班贫困学生多年;孙亚灵老师和陈智慧老师远赴四川大凉山,翻山越岭,为留守彝族学生做心理辅导,为老师传授经验,用自己不多的工资资助贫困孩子;张达老师,多年来自费奔波近两万公里为乡村学校送课以及学习用品等,无怨无悔;这些老师只是四中党员老师的代表,四中校园里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每天都感动着我,激励着我,鞭策着我,使自己更加坚定不负使命的信念,时刻提醒自己,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教育人最大的责任,就是践行总书记“不负人民”的为民情怀,就是听党话、跟党走。谢谢!
人民日报人民网记者
李副支队长,您好。您参加工作以来,始终坚守在抢险救援的一线。请问,到底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您完成一次次急难险重的任务?此外,我们还了解到,您在北京参加了全国“两优一先”表彰,这次难忘的经历,给您带来了什么样深刻感受?谢谢。
郑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灭火救援指挥部部长李隆
谢谢您的提问。首先,我来回答第一个问题。
自1995年加入消防救援队伍以来,我已经在一线消防战训岗位经历了26年,要问我是什么信念支撑着我一直坚守在一线?那就是熊熊烈火中、鏖战火魔的雄心;抢险救援中、分秒必争的决心;坍塌废墟中、被困群众对生的呼唤;凶猛洪水里、被解救婴儿的酣睡。
2000年12月,我们前往处置一场木材加工厂的大火。彤红火光映照下,因为心中焦急,期盼着尽快扑灭火灾挽回损失,多位群众直接痛哭着跪倒在了我们的消防车前。这一场景让我印象深刻,心中也最为刺痛。我在一一搀扶起群众后,义无反顾地踏入火场,直至火势全部扑灭。我知道,群众在背后看着我们、期盼着我们,我们不能后退半步。
2008年汶川地震时,我们前往什邡市蓥华镇开展现场营救,在全国人民的期许鼓励下、在国内外数百名媒体记者的共同见证中,我们不再仅仅代表郑州消防,而是彰显着国家救援力量的磅礴。在数不清的余震中、在摇摇欲坠的废墟里,我们用希望拓展希望、以生命激活生命,连续救援100余小时成功营救出李青松、卞刚芬两位群众。那个时候,我们眼中只有刻不容缓的生死救援、只有以命换命的无畏信念。
回顾以往,我向自己所做的一切,不仅是使命的召唤,更是人民的信任和需要。面对这份信任,我没有任何理由让自己停歇,过去、现在、将来我会一如既往当先锋打头阵。我即是指挥员更是战斗员,坚持冲在前、站排头、当表率,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召部属、带动部属,践行了“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的铮铮誓言。作为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增强“四个意识”,胸怀“国之大者”,坚持“两个至上”,敢担当、勇作为、冲在前,抱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完成好党和人民交办的各项使命任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新的业绩奋力谱写新时代应急消防救援事业的崭新篇章!
下面,我来回答第二个问题。
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有幸前往北京参与这次盛会,目睹勋章获得者的风采荣光,受到中共中央“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表彰,以及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感到内心激动澎湃,倍感振奋鼓舞,深受教育激励,更为党的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光荣自豪!这份至高无上的荣誉,也将成为是我一生的荣耀。我想,这份荣誉不仅是我个人的荣誉,更是属于河南消防救援队伍的全体指战员!
百炼成钢,百年雄姿勃发!千磨万击,千秋伟业在胸!我将把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干好工作、践行使命的思想伟力,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以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的战斗状态,与全体指战员一起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继续坚持在应急救援战斗一线,逆行向前守卫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感谢大家对消防工作的理解支持。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
郁书记,您好。我们知道,庙荒村目前已经从一个贫困闭塞的小山村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幸福村”、脱贫攻坚示范村、乡村振兴试点村。请您介绍一下,您是如何带领群众,用双手创造幸福庙荒的?谢谢。
林州市黄华镇庙荒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郁林英
谢谢您的提问。以前的庙荒村就像她的名字一样荒凉。村民走的是泥石路、吃的是水窖水、烧的是山柴火;一半耕地靠天收;村里就连一个小卖部、代销点都没有。长期贫穷落后,使得干群关系非常紧张,组织一次群众会都很难。
2012年我担任党支部书记,如何把庙荒村建设好带领群众走出“穷窝窝”成为我常常冥思苦想的问题。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乘势而为,摆脱贫困,我责无旁贷。
庙荒村22户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为因病、因残,占比达到80%,可以说脱贫难度很大。2016年,支村两委一班人经过商讨、谋划,决定“要想富、先修路”。为此,我们多次跑部门协调资金,施工期间我没有吃过一顿安生饭、睡过一次囫囵觉。当时我心中憋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心想一定要把这第一步走好,让群众信你、服你、跟着你,进而树立起党支部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施工过程中,我把自家的房子腾出来,当了工程指挥部,做了库房和工程队人员的驻地。在干群的共同努力下,路通了,干群的心也通了。之后,庙荒村掀起了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潮,先后实施了安全饮水、电网改造、路灯安装、文化广场建设、天然气入户、厕所革命等工程,路平了、灯明了、水清了、天然气通了……庙荒一天一个样。
基础设施完善了,如何带领大家富起来,就成了头等大事。产业兴,脊梁硬。产业发展如何破题启动、打好第一拳?经过反复论证,支村两委决定建设光伏项目,迈出产业扶贫、壮大集体经济的第一步。定了就干。我们先后十多次跑政府、到部门争取项目,最终在2016年建设完成林州市第一个村级120千瓦的光伏电站,每年为集体增收10万余元,村集体收入实现了“零”的突破。这一出手,就打了个漂亮仗,也坚定了全体党员干部全面打造幸福庙荒的信心。2018年河南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试点项目“创客基地”落户庙荒,村集体每年可再增收12万元。为培育富民产业,我们争取到“太行•观霖乡村生态旅游”项目落户庙荒村。项目用地300亩,22户贫困户均获得一次性土地流转金6万多元。土地流转过程中,我在给群众丈量土地时,因天色晚,失足从岸头摔了下去。当晚到医院检查,确定股骨裂缝。第二天,我拄着拐杖照常上班,村会计看见了,跑过来大声喊道:“你不要命了!”看着他眼里含着的泪花,我心想:“工程这么多,这么紧,我能休息吗?”
近两年,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庙荒村依托产业发展,路越走越宽。我们建设“渠畔人家”幸福庙荒,按照黄泥巴、红砖墙、石头房的原生态模式重新包装,建设了千年皂角树的古树文化广场,打造成了豫北地区最具特色民俗村项目;探索壮大村集体的合作模式,吸引专业的团队来共同投资经营庙荒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搞村企联营共同壮大;吸引多家研学游培训机构洽谈合作在庙荒建立研学游基地,每年接待30万人次;引入电商服务站,通过“互联网+”电商平台,销售特色农产品,实现了从“树上长钱”到“网上挣钱”。原来天天以泪洗面的贫困户郝心英,在干部帮扶下,抓住机会,贷款创业,开办起了农家乐,当年就实现脱贫,并被评为林州市“十佳自强脱贫户”。目前,全村已发展农家乐32户。谢谢!
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记者
马书记,您好。在群众眼里,您是知冷知热的好书记,在同事眼里,您是值得信赖的知心大姐。回顾您23年的社区一线工作,您认为做好群众工作最重要的是什么?谢谢。
许昌市魏都区南关街道七一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马静
感谢您的提问。大家都知道,社区工作千头万绪,接触最多的就是群众,23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明白要想做好群众工作就要把群众当家人,用心、用情、用力去对待,群众满意不满意就是我工作的唯一标准。
群众利益无小事!解决基层群众问题诉求,就需要在群众身上多用心。七一社区位于许昌市区繁华的“七一路商圈”,辖区常住人口一万多人,租户多,外来务工人员多,流动量大,这无疑给社区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为了能随时随地服务辖区群众,我将自己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制作成公示牌,安装在辖区各个庭院,手机24小时开机,以便随时接听居民来电,及时解决群众诉求,累计解决群众实际困难14500余件。
同时,服务群众周到不周到,用情是关键。为了做到“空巢不空,孤老不孤”,我们通过“一对一”结对认亲的方式,为老人提供贴心服务,我亲手照顾的老人就多达16人,有的一直照顾到他们安详离开人世。对辖区因父母犯罪入狱而无人照顾的小赵兄弟俩,我把他们当作亲儿子般悉心照料,自掏腰包供养教育,5年来的相处,两个孩子也早已认定了我这个“妈妈”。
在落实群众工作上就要多用力,七一社区老旧家属院多,我积极争取“四改一增”工程项目,修道路,粉墙体,装监控、添设施,让老旧小区变新颜还。对于没有纳入改造项目的小区,我动员辖区单位携手共建,自力更生改善环境,近年来已投入资金1100余万元,改造提升9个老旧小区,有力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心中要时刻装着人民,把群众反映的揪心事、烦心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落实好,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及时送到千家万户。谢谢!
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
马书记,您好。都说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期,您一直坚守在最危险的前沿,您对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感受是什么,能否跟我们分享一下您的抗疫故事?谢谢。
马静
感谢您的提问。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广大共产党员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英勇奋斗、扎实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汇聚了磅礴力量,彰显了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召必回、回必战、战必胜”,表明了我们共产党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决心和信心,“我是党员,我先上”,一枚枚熠熠生辉的党徽诠释着我们共产党人“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铮铮誓言。
作为社区党委书记,面对疫情,我既是辖区的指挥员,也是战斗员、宣传员。针对七一社区地处老城区,老旧小区多、人口密集、防控难度大等实际困难,我详细部署各项工作,组织成立3个临时党支部,设立6个党员先锋岗,带头分包了人口最多、任务最重的3个小区,在疫情防控期间入户排查1280户常住人员信息,向居民群众发放疫情防控科普材料5000余份,把战斗堡垒筑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2020年2月,七一社区所辖的八一市场小区出现新冠肺炎患者。“患者出入的小区必须立即隔离,防止扩散!”接到指令,我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站出来,因为我是社区党委书记,对小区的情况熟悉,我去最合适。在该病例确诊后的3天时间里,我6次走进被封闭的小区,5次走进确诊患者的家中,详细了解情况、进行解释工作、安抚居民情绪。患者家人噙着泪对我说,“你真是干活不要命了”,同事也亲切地称我为“马大胆”。我真不是胆大,见到发热、咳嗽的也会下意识害怕,但我是党员,是书记,看到他们一家人恐慌无助,就觉得无论如何也不能抛弃他们。通过我们的努力,这名确诊病例患者得到了及时救治,实现了密接人员的零感染,保障了隔离小区居民生活的正常有序。谢谢!
新华网记者
马书记,您好。十年前,您放弃担任民间魔术团长的演艺事业,回到家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带领乡亲们走出了一条“农民创造文化,文化造福农民”的脱贫之路,您选择的初心是什么,又是什么支撑您走过了创业最艰难的时期?谢谢。
宝丰县赵庄镇大黄村党支部书记 马豹子
谢谢您的提问。回想一下,我在担任魔术团团长的时候,收入颇丰,日子过得还算不错,逢年过节会给村里百姓发些米、面之类的,百姓们对我比较信任,就推荐我担任支部书记。那时候,村里情况不是太好,组织涣散,百姓有怨声,当村干部是出力不讨好的,我的家人都不同意我回村任支部书记,老母亲说我是不是傻了,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回来当啥支部书记?村子里啥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妻子生气回娘家半个多月。但当时,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尽自己所能,为乡亲们服务,为乡亲们谋福利,带领大家共同致富,改变村庄的落后面貌,让大家都能够过上好日子。经过我三番五次的劝说,家里人才勉强答应让我试试,结果这一干就是十多年。
当上支部书记以后,我就狠抓村两委班子,选优配强干部,大胆改革,着力改变以往班子内耗的现状,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领导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回头想想这十多年,遇到最难的时候应该是打算建市场的时候,那时候一听我打算在大黄村建市场,没有一个人支持,大黄村一不临公路,二距离县城远,谁愿意来投资啊?我也找了很多大老板,没人愿意到大黄村投资,我是寝食难安,真难啊,真想就此不干了,可是想想回村时候立下的豪言壮语“一人富不算富、村民全富才幸福”,想想乡亲们对我的信任,我还得努力,我得对得起乡亲们对我的信任,一定要让大家过上好日子。就是为了这一份信任,这一份期待,我认准了咱“农民创造文化,文化造福农民”的路子,把传统魔术演艺巧妙地与中国制造和商品销售相融合,拉长魔术文化产业链条,形成了“魔术+”新营销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建成了大黄文化产业园,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文化产业作为致富和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结合点,带领大黄村走向乡村振兴。谢谢。
郑州日报记者
马书记,您好。我们知道,大黄村现在已经是全国知名的农村图书批发市场、农村小商品批发市场和中国魔术之乡,您带领群众发展壮大的新零售行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您认为成功的经验又是什么?谢谢。
马豹子
谢谢您的提问。有人说,大黄村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是因为大黄人见多识广,吃苦能干,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我们赶上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更得益于我们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2013年,我们成立文化产业园的时候,省市县党委、政府在政策方面给予我们很多倾斜。去年年初,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我们的图书市场和小商品市场按下了“暂停键”。随着疫情形势好转,国家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复工复产作出了部署。我们大黄村图书批发市场和小商品批发市场抓住机遇、顺势而为,有序复工复产,高起点推进经济恢复。
2020年全国两会提出,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会后,我们村两委迅速决定成立电商产业园,结合大黄村成熟的小商品批发市场的优势,带领大家大力发展直播带货产业。目前,我们的产业园已拥有十六家电商直播公司,营业额少的每晚两万到三万,营业额多的每晚可达70多万元,带动周边2700多名群众就业。下一步,我们还计划建设短视频与直播培训中心、电商淘宝培训中心,扩大互联网营销试点规模,培养互联网营销人才,助力更多传统商家转型升级。在基础建设上,匹配专业化仓储、分拣中心、快递与物流中心、拍摄基地,以大黄为中心,让家乡留得住年轻人,给他们提供创新与创业的环境,希望能够带动周边几个村庄连片发展,打造中原最大的电商产业基地。我相信,新时代的大黄村一定会越来越好!
今年是我们敬爱的党百年华诞,我要感谢党恩,祝福伟大的党基业长青。谢谢!
方启雄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就到这里,再次感谢各位发布人,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如果大家还有其他采访需求,可以与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办公室联系。
媒体朋友们,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榜样并非遥不可及,这次受到全国表彰的先进典型,都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是立足本职、默默奉献的平凡英雄,他们的事迹可学可做,他们的精神可追可及!
希望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全国和全省“两优一先”为榜样,学习他们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见贤思齐、争做先锋,以实际行动做到“一句誓言、一生作答”!
全省各级各类媒体要加大宣传报道力度,聚焦移动端,突出可视化,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做好“两优一先”先进事迹宣传报道,在全省形成崇尚先进、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激励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践行初心使命,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作出新的贡献!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记者朋友们!再见。
责任编辑:王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