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正在中原大地全面展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展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影响到未来政策制定,因此确保人口普查数据质量至关重要。人口普查涉及千家万户,如此巨大的调查是如何保障普查数据质量的呢?
人口普查是一项系统工程,每个工作环节都是围绕着保证数据质量这个目标。11月1日正式登记前要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各级政府的坚强领导、人财物的有力保障、抽调和稳定一支高素质的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以下简称“两员”)队伍、扎实准确的业务培训、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形式多样的普查宣传都是搞好普查的基本保障。人口普查又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调查,在业务上要制订统一的方案和各个环节工作的实施细则,保证全国统一标准、统一口径。
人口普查是一项全面调查,要在地域上做到全覆盖。第一步的区域划分工作是保证普查对象不重不漏的基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区域划分工作环节,采用的是卫星遥感地图,把省市县乡村各级的行政边界划分清楚,普查机构在实地勘查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地域原则、不重不漏原则、归属唯一原则和就近原则”划分普查区和普查小区,每个普查小区达到“不重不漏、边界清晰、不交叉、不间断”的要求,做到了地域上不留空白。
人口普查需要普查员走家入户地一一登记,对于总人口过亿的我省,进行人口普查需要选聘一支超50万人的“两员”队伍。为了保证“两员”熟悉普查表内容和熟练操作,各级普查机构开展了大规模的跨级培训,经过测试合格的“两员”才能聘用上岗。各地前期开展了试点,按照普查的正式要求和过程进行了全流程演练,为正式普查发现问题找出办法积累经验。
普查登记前的摸底工作也是关键的一环。摸底清查既是搞好现场登记工作的基础,也是确保人口普查数据质量的关键。普查员在入户摸底之前,对自己负责的小区绘制小区图,划清小区的边界,对小区内的建筑物进行逐一清点,凡是有可能住人的建筑都不能遗漏。清点完建筑物之后,需要进一步核查标注住房单元数量,对有人和户居住的房屋进行编号,对每一户敲门入户,摸清居住人口和户口人口的情况。通过一步一步的环节,最终锁定普查对象,为正式普查登记提供名录。在这一环节,充分加强部门协作配合,利用有关部门的行政记录资料进行数据比对,确保普查对象不重不漏。
新技术为普查登记数据准确提供保证。此次人口普查采取电子采集信息,普查员通过企业微信小程序填写普查表。先进的采集技术程序,在普查员现场填写每一个人的信息时就可以做到实时审核,对不符合逻辑的信息进行错误提示,大大减少了数据源头误差。新技术不仅减少错误信息,还极大提高了普查工作效率,给人口普查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严格验收标准把控数据质量。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制定了严格的质量控制工作细则,明确了人口普查实施中的各个环节质量控制标准,在普查摸底、登记复查、编码等环节工作完成后,要进行抽查与质量验收,验收不合格的必须返工,直至达到规定的质量验收标准。在人口普查登记工作全部结束后,还要进行一次事后质量抽查,选取一定数量的小区,重新选派抽查员进行再次入户登记,登记结果与原来的结果比较,计算误差率,用以评价整个普查的质量。
人口普查作为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普查过程中各阶段各环节的工作,都直接或间接地对普查数据质量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只有认真细致地做好人口普查每个阶段的工作,切实保证人口普查各阶段和每个环节的工作质量,才能确保人口普查数据真实可靠。(王玉珍 智坤峰)
责任编辑: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