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视频
2020年10月23日10:00,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影响营商环境执法司法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工作”新闻发布会。
发布内容:介绍7月份河南省营商环境执法司法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
发布人:
李玉杰 省委政法委副书记
王韶华 省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田效录 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
郭 渊 省公安厅二级警务专员
王海云 省司法厅副厅长
主持人:
常轶旸 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办公室主任
主持人 常轶旸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依法平等保护国有、民营、外资等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完善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营造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大决策部署。从今年7月开始,省委政法委在全省开展了影响营商环境执法司法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围绕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总体目标,聚焦影响营商环境尤其是企业反映的执法司法突出问题,与推进法治建设、深化改革创新、建强政法队伍结合进行,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为了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我省开展影响营商环境执法司法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以来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省委政法委副书记李玉杰先生;
省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韶华先生;
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田效录先生;
省公安厅二级警务专员郭渊先生;
省司法厅副厅长王海云女士。
首先,我们请李玉杰书记发布集中专项整治工作总体情况;
李玉杰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指示精神和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今年7月以来,省委政法委在全省政法系统组织开展了影响营商环境执法司法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目前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总体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甘荣坤亲自部署、直接指挥,多次听取情况汇报,先后8次作出批示,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工作推进会、案件协调会等,推动重大问题和重点案件的解决。省委政法委集中整治办公室紧紧围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这一总体目标,以解决重点案件和突出问题为抓手,建立4项工作机制,加强组织实施和督导推动。一是建立举报反映机制,截至目前,省委政法委通过专用邮箱、电子信箱受理群众反映信件238件,督办交办涉企问题案件132件,办结并向反映人反馈结果33件。全省党委政法委、政法单位召开企业家座谈会1100余场,走访企业23000余家,帮助企业解决具体问题和案件2000余个。二是建立督查督办机制,省委政法委对企业反映强烈的80件刑事、民事、行政、执行案件实行重点督办,跟踪问效;对全省三年以上未结、办理难度较大的66件破产案件,一年以上未结、跨地区的228件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向省辖市党委政法委和省政法单位“挂牌”双督办,压实责任,明确时限,强化一案一策一专班,项目化推进专项清理。三是建立疑难复杂案件会商研讨机制,6次召开会议,对政法单位之间存在分歧的12起刑民交叉案件、破产案件、涉企“积案”等进行协调推进,确保严格依法、实事求是地作出处理。四是建立案件评查通报机制,正在对企业反映强烈、涉及多个部门、纠正解决不力的16起案件开展评查,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推进整改落实。
二、紧盯“六个一批”,解决问题案件。聚焦企业反映强烈的重点执法领域,推动纠正一批涉企问题案件,打击一批涉企违法犯罪,清理一批涉企刑事“挂案”和民事“积案”,办好一批长期未结破产案件,审理好一批知识产权案件,执行一批涉企“老大难”案件,组织省政法单位列出任务清单,实行项目化推进,逐项取得突破。全省各级政法单位抓住集中专项整治有利契机,精心组织、攻坚克难,一批陈年老案得到依法有效化解。集中专项整治以来,全省公安机关严厉打击侵害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经济犯罪,侦破案件1600余件、抓获3300余人,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23亿元;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侦破案件2800余件、抓获3800余人、铲除制假售假窝点2000余个,涉案金额11亿元。全省法院依法审结、执结长期未结的涉企民商事案件214件、执行案件335件、破产案件32件。今年以来,依法清理涉企刑事“挂案”143件;依法纠正各类涉企问题案件、冤错案件420件,对290名企业经营者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依法宣告无罪7人;依法查处司法人员侵害企业合法权益职务犯罪案件8案11人。
三、紧盯八类突出问题,建章立制整改提升。聚焦严重影响法治化营商环境执法司法突出问题,找准症结,纠建并举,标本兼治。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就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和优化营商环境共出台10个指导性意见、4个办案规范性文件,发布430余个典型案例,示范引领政法单位更好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针对涉企服务不优问题,全省政法单位积极开展公益法律服务,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建议5万余条(次)。加强一站式多元纠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联企微信群”,开通涉企案件“绿色通道”,研发经济犯罪网上举报平台,组织律师团队为5200多家民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对企业信访、申诉优先快速办理。针对滥用强制措施侵犯企业和企业家人身权财产权问题,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检察监督作用,对涉民营企业家刑事案件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442件,依法变更强制措施39人。落实“少捕慎诉”,今年以来,非公企业犯罪嫌疑人不批捕率达32.8%;适用认罪认罚从宽1586人,适用率78.9%。不捕不诉的非公企业犯罪嫌疑人约占四成。针对查封扣押随意性大、超标的查封问题,全省法院甄别审查明显超标的查封、扣押、冻结案件24件,已依法解除6件。针对破产案件办理质效不高问题,全省法院优化办案机制,出台降低破产成本、规范破产管理工作指引,审理用时较2019年平均减少303天,缩短24.2%。针对涉企合同案件办理周期长问题,全省法院推行繁简分流,严格立案、审判、执行各环节流转时限,杜绝超审限办案,审理平均用时较上半年缩短24天。针对涉企刑事案件长期“挂案”不结问题,省政法单位会签下发“挂案”清理工作意见,持续开展专项行动,建立健全防范、纠错机制。针对鉴定机构超范围鉴定、虚假鉴定,律师违规违法执业问题,省司法厅加强行业监管,开展抽查检查,查处违规违法执业鉴定机构2家,查处律师违规收费、与司法人员不正当交往等问题11人。针对执法司法监督不力问题,省委政法委强化措施,开展案件评查,分系统组织开展执法检查,监督纠正执法问题。检察机关聚焦涉企重大案件,精准监督,依法纠正涉企民事、行政、执行案件200余件。省公安厅统一对经济犯罪案件、刑民交叉案件立案把关,源头治理有案不受、违规立案。
集中专项整治虽然取得阶段性成效,但还存在解决问题不够到位、长效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下一步,全省政法系统将着力突破重点案件、解决突出问题,抓好建章立制、实现长效常治,推动我省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取得新成效,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提供坚强有力法治保障。
谢谢大家!
主持人 常轶旸
谢谢。接下来,请王韶华院长介绍全省法院开展集中专项整治工作进展情况。
王韶华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好!根据省委政法委部署安排,现将全省法院集中专项整治以来工作开展情况通报如下:
7月24日,影响营商环境执法司法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全省法院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重要指示,把专项整治工作作为服务大局,落实“六稳”“六保”的重要抓手,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出台一系列指导文件、工作指引、专项方案,针对法院系统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了“6+1”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良好效果。在7月31日最高法院组织召开的全国法院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司法保护工作推进会上,省法院作了典型发言;在9月1日召开的全国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上,省法院就开展“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作了经验介绍,相关工作得到最高法院周强院长、省委王国生书记肯定。
一是开展长期未结涉企民商事案件专项清理行动。明确细化了20条具体措施,清积案、减增量,推进专项清理行动扎实开展。目前,全省法院长期未结涉企民商事诉讼案件数量,由7月前的557件减少到目前的343件,减少了214件,清理比例达38.4%。
二是开展刑事“挂案”专项清理行动。全省法院摸清底数、更新案情、挂图作战,院长亲自听取汇报,主动协调沟通,确保清理工作顺利进行。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多次会商研究,于9月28日共同出台了有效清理防范“挂案”的意见。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省法院成立三个督查组,对全省194件未结涉企刑事案件开展实地督办,截至目前全省法院共审结案件83件,其中清理“挂案”8件,目前被告人羁押三年以上的“挂案”仅剩11件。
三是开展明显超标的查封、扣押、冻结企业财产专项清理行动。省法院制定办理超标的保全异议复议审查案件指南,对企业反映超标的查封的执行保全、执行实施案件进行全面排查、建立台账,逐案自查、重点督办。目前,全省法院共排查当事人反映明显超标的查封、扣押、冻结案件24件,经甄别,实际解除超标部分查封案件4件,作出解封裁定但复议期尚未期满案件2件,正在审查程序中案件3件。在清理超标的查封同时,要求慎重采取强制措施。如新乡中院审理的某银行诉某酒店借款纠纷一案,银行要求其立即偿还借款本金1.5亿余元及利息,该借款严重影响贷款银行的风险控制,但同时酒店又系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无法正常经营,数百员工面临失业。对此,法院采取“活查封”,仅对被诉企业的抵押物及相应不动产进行查封,避免冻结被诉企业的银行账户,保障企业复工复产;在审理阶段积极组织多方调解,最终双方达成延期还款协议,实现了互惠双赢。
四是开展涉企执行难案专项清理行动。对全省排查出的472件涉企未结案件,定期通报、督办,对超长期未结案件进行个案监督,限期依法执结。截至目前,超2年以上和超3年以上未结案件均大幅下降,超2年以上案件由396件减少到115件,下降71%,超3年以上未结案件由85件减少到31件,下降63.5%。加大涉党政机关案件执行力度,今年以来截至9月份,全省共执结涉党政机关案件1197件,执行到位金额约18.1亿元,提请省委政法委对228件超6个月未结涉党政机关案件进行督办,限期结案。
五是开展涉企错案纠正专项行动。转变司法理念,坚持依法纠错,2018年以来,全省法院共对赵守帅、黄爱英等20件29名企业主依法宣告无罪,其中,今年以来对刘勇、孙现锋等6件7名企业主依法宣告无罪;2019年以来,省法院已审结的涉企刑事申诉案件中,指令再审的7件。加强审判监督,及时清理再审案件。7月份以来省法院再审纠正涉企民事错案196件,调撤17件,纠正涉企行政案件5件。
六是开展长期未结破产案件专项清理行动。建立破产案件“1+3”台账,即在一年以上未结破产案件总台账的基础上,对破产重整案件台账中重整程序时间较长的85件、“无产可破”案件台账中的16件、房地产企业破产案件台账中的43件,细化措施、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对于三年以上的长期未结案件进行重点督办,对全省法院66件重点破产案件提请省委政法委逐案督办。9月份以来,全省法院共审结破产案件32件,其中1年以上长期未结案件30件;今年前8个月破产案件平均用时,与2019年相比再减少303天,缩短24.2%。
七是开展走访调研涉诉企业活动。全省三级法院干警深入辖区涉诉企业,开展调研走访,召开座谈会,了解企业诉求,发现并主动纠正解决问题。据初步统计,目前全省法院已经走访调研企业2万余家,召开企业座谈会150余场次。同时,通过发放企业问卷调查、建立“法院联企微信群”、发布涉企政策、惠企举措、发放企业法律风险提示等方式,为辖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司法服务。10月21日,省法院专门在巩义市组织召开涉诉企业家座谈会,胡道才院长亲自参加座谈,听取意见建议。
同时,我们还组织开展了打击涉企刑事犯罪专项行动和保护涉企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在打击涉企刑事犯罪方面,对于各类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犯罪行为,快审快判、从严惩处,依法予以严厉打击,及时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特别是在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针对发现的黑恶势力以暴力、胁迫等方式向企业收取“保护费”、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犯罪,坚决依法严惩。今年以来,共审结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犯罪案件65件,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在保护涉企知识产权方面,牢固树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主导作用,推进知识产权案件审判机制改革,构建“三级联动、三审合一、三位一体”的集中、立体审判模式,运用各种损害赔偿计算方式,发挥损害赔偿补偿和惩罚的双重功能,切实改变维权成本高、侵权代价低状况。今年以来,全省法院涉知识产权案件审判周期不断缩短,一审审理周期为96.83天,二审为57.71天,均低于法定审理期限。
下一步,我们将在扎实开展影响营商环境司法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的基础上,持续深入推进“6+1”专项行动,加强对专项整治行动的督促指导,进一步提升审判执行工作质效,增强市场主体获得感、满意度,切实提升人民法院服务保障营商环境的能力和水平。
谢谢大家!
主持人 常轶旸
谢谢。接下来,请田效录检察长介绍全省检察机关开展集中专项整治工作进展情况。
田效录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好!根据安排,我介绍一下全省检察机关开展集中整治工作的基本情况。
省委政法委部署开展集中整治工作以来,省检察院高度重视,迅速动员部署并成立工作专班,围绕“六个一批”,研究制定实施方案,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在全省三级检察院共同努力下,成功办理了一批危害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件,督促解决了一批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初步形成了一套常态化制度机制,为优化营商环境贡献了检察力量。9月22日,省检察院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二十次会议上就“加强司法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了专项报告,受到充分肯定。
一、聚焦堵点痛点抓专项,着力打好服务企业发展主动仗
近年来,全省检察机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中央及省委、最高检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理念引领、专项带动,引导树立“企业为王、精准服务、效果至上”理念,在依法全面履职中助推形成公平公正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我们主动走访省工商联、走进民营企业听心声、问需求,会同省法院、省工商联召开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发展座谈会,与省法院联合出台“30条意见”,依法、平等、全面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受到省委肯定。在全省检察机关部署开展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发展、推动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活动,组织开展立案监督、“挂案”清理等六个业务专项,推动突出问题解决。制定服务保障企业复工复产的“八条意见”,配套开展严惩妨碍企业生产经营犯罪等五个专项活动,与六个业务专项一体推进。8月份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我们结合上述专项工作,紧盯这次整治重点排查问题,压实责任,狠抓落实,推动相关问题依法纠正解决。
二、落实宽严相济重统筹,切实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认真贯彻相关司法检察理念和刑事政策,区分情形、宽严相济、统筹把握。
一方面,对危害营商环境的违法犯罪严惩不贷。今年以来,共批捕侵犯民营企业合法权益黑恶势力犯罪62人、起诉49人;批捕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类犯罪3798人、起诉5907人;批捕侵犯企业知识产权犯罪案件200人、起诉339人。前不久,省检察院结合办理相关金融犯罪案件发现的突出问题,制发相关检察建议,从六个方面提出改进监管工作的意见,并向有关部门公开送达,省委、省政府及省委政法委主要领导分别作出批示。
另一方面,对相关市场主体涉嫌相关犯罪的情况分类处置,能宽缓的依法从宽处理。引导各级检察院牢固树立少捕、慎诉、慎押理念,对涉案企业负责人依法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诉的不诉、能不判实刑的就提出适用缓刑建议。积极鼓励涉案企业及负责人认罪认罚,依法获得从宽处理。今年以来,对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依法不批捕361人,不捕率为32.8%,高于刑事案件总体不捕率6.5个百分点;不起诉290人,不诉率为14.4%,高于刑事案件总体不诉率5.9个百分点。办结的非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员犯罪案件中,适用认罪认罚从宽1586人,适用率78.9%。原阳县检察院在办理一起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中,依法对4名外地到原阳投资的民营企业负责人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既让员工保住了薪酬,又使老板稳住了心神,得到最高检和省委领导批示肯定。
三、强化检察监督护公正,着力推动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是加强涉企案件“挂案”监督。组织力量集中监督清理刑事立案后长期不处理、影响民营企业正常经营的“挂案”问题,截至目前,共排查出137起 “挂案”,已监督纠正134起,使一批民营企业解脱了诉讼之困。二是加强涉企刑事诉讼监督。加强侦查活动监督,监督立案24件,监督撤案10件。积极组织开展涉民营企业家羁押必要性审查专项活动,共审查涉非公经济案件442件,立案51件,提出变更强制措施建议48件,已变更39件,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对民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三是加强涉企民事、行政审判和执行监督。共监督纠正涉民营企业不当民事裁判87件,监督纠正涉民营企业民事行政违法执行案件115件。虞城县检察院在办理一起民营企业申请监督案中,及时督促解除超标的查封房产2000万元,保障了企业合法权益。四是加强虚假诉讼监督。部署开展虚假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已办理虚假诉讼监督案件189件,其中提出抗诉29件,提出再审检察建议126件,发出审判、执行违法监督检察建议21件,向公安机关移送虚假诉讼犯罪线索63件104人。五是依法查办相关职务犯罪。立案查办司法工作人员危害营商环境类相关职务犯罪8件11人,其中已判决1件1人,有2件2人已提起公诉。卢氏县法院民二庭原庭长杨某,在处理一起借款纠纷案中违规调解,事后接受吃请并收取当事人现金1万元,检察机关对杨某以涉嫌民事枉法裁判罪立案侦查,杨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四、立足常态长效建机制,着力从根本上促进破解危害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顽瘴痼疾
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发展要在司法办案、重在常态长效。我们重点推动建立健全了以下五项制度机制:一是健全与工商联沟通联络机制。与省工商联共同出台“10条意见”,通过在工商联设立检察联络站、召开联席会议、联动解决问题等方式,实现检察机关服务保障职能和工商联桥梁纽带作用的优势互补。二是搭建检企直接联系平台。通过建立检察长联系企业制度、开展“检察开放日”等方式,精准了解企业诉求。全省检察机关共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683次,邀请民营企业家代表走进检察机关4262人次;挂点联系企业1149家,推动“一对一”常态化走访。三是建立涉企案件办理快速响应机制。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开设涉企案件办理绿色通道,对涉企申诉案件按照“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机制优先快办,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1679次。四是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采取普法讲座、建立“流动式”警示教育基地等多种形式,引导企业依法守规生产经营。五是积极做好司法办案“后半篇”文章。针对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漏洞及时制发检察建议,帮助提升法律风险防控能力。
谢谢大家!
主持人 常轶旸
谢谢。接下来,请郭渊专员介绍全省公安机关开展集中专项整治工作进展情况。
郭渊
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
开展集中专项整治以来,在省委政法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公安机关坚持依法保护、平等保护、全面保护的原则,聚焦影响营商环境,特别是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执法司法突出问题,组织开展了“六个专项整治”,采取多项重要举措,着力推动“六稳”“六保”政策措施落实,取得阶段性成效,初步实现了“三个显著提升”的目标任务。
一、打击涉市场主体犯罪能力显著提升。集中整治以来全省公安机关,一是严厉打击针对市场主体的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累计打掉各类涉黑涉恶犯罪团伙50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60余人,查扣涉案资产2.2亿元,向监委移交“保护伞”问题线索27条。根据公安部最新通报,我省公安机关打掉国家工作人员包庇纵容黑社会犯罪的“保护伞”数量居全国第一位,侦办各类涉黑涉恶犯罪案件数量居全国第三位,查封扣押冻结各类涉黑涉恶资产数量居全国第五位。二是严厉打击影响市场主体创新创业的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累计破获各类假冒知名品牌、自主品牌、支柱产业标杆品牌知识产权类犯罪案件280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857人,打掉制假售假犯罪团伙574个,铲除制假售假窝点2098个,涉案金额11.25亿余元。其中成功破获了“5.28”特大生产销售假酒系列案件,一举打掉长期盘踞在我省某地市的4个生产、销售假酒的犯罪团伙,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1处,制假设备63台,涉案金额1.7亿元;三是严厉打击妨害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经济犯罪,累计破获各类经济犯罪案件163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332名,挽回经济损失近23亿,获得公安部嘉奖令表彰2次,贺电表彰4次。其中成功破获了涉及29个省市300余家受害企业的融资类系列合同诈骗案2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5人,涉案金额2.87亿余元,挽回经济损失9200万。
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一是先后出台了《河南省公安厅关于依法保障和服务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工作责任分工方案》《2020年便民利民服务新举措》《河南省公安厅关于依法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进一步规范案件办理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基层民警执法办案提供法律遵循和具体指导,有力提升了公安机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和执法公信力。二是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专门设立了经济犯罪举报中心,专业做好企业、群众的举报、投诉、控告的受理、处置工作。同时,研发了经济犯罪举报平台应用程序,此款应用程序很快将在河南警民通上线,运营后将实现24小时接受群众网上举报。三是深入推进警企交流恳谈活动,累计组织召开警企座谈会317场,2852家民营企业(35家上市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收集各类意见建议554条,均采取了针对性措施进行落实;四是推动“放管服”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在推进简政放权、户籍改革、促进创业、服务民生等方面多措并举,持续整合各警种业务信息系统,推出全国第一个具备内部流转、消息提醒、进度查询、事项办理等功能,涵盖户政、交警、出入境、治安、消防、监管、网安等9个办事大厅58个办理类、63个预约类、80个公示类、19个查询类、17个综合服务类、52个服务告知类共289项便民服务事项的公安“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并与省政务服务网实现“互联互通”,从省市县任意一层级政务服务网登陆,均可办理公安便民服务事项,真正实现政务服务“一次登入、全网通办”。
三、规范执法办案能力显著提升。一是持续强化集体议案和定时听案制度,累计审核审查申请立案的刑民交叉案件56起,均按照法定程序提出审核意见,指导监督办案单位依法妥善处理,从源头防止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二是持续推进经济类犯罪案件“挂案”专项清理活动,坚持循正纠偏原则,共清理既不依法推进诉讼程序、又不及时依法撤销案件的涉企“挂案”135起;三是持续完善经济类案件的受案立案工作责任制,明确接报案登记、受案立案审查工作责任,我省群众反映强烈的有案不受、违规立案、立而不侦、久侦不决等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得到明显改善。
下一步,全省公安机关将进一步增强开展“影响营商环境执法司法突出问题集中整治”的政治责任感和高度自觉性,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扎扎实实、高质高效组织开展好集中整治,不断提升执法质效和公信力,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动力。
谢谢!
主持人 常轶旸
谢谢。接下来,请王海云厅长介绍全省司法行政机关开展集中专项整治工作进展情况。
王海云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好!
全省影响营商环境执法司法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活动开展以来,省司法厅按照省委政法委的统一安排部署,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聚焦司法行政领域中市场主体反映最强烈的问题,精准发力,纠建并举,标本兼治,集中专项整治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借此机会,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相关工作情况。
一、坚持专班专人,统筹推进集中专项整治扎实开展
为确保集中专项整治落地落实,省司法厅成立了集中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组建了以厅法治调研督察处为主要责任部门的工作专班,压实了厅有关部门和人员的工作责任。对标对表省委政法委的要求,制定印发《全省司法行政机关开展影响营商环境执法司法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对全系统开展集中专项整治做出安排部署。同时,针对服务质量不优、执法司法不规范质效不高、执法司法监督不力、司法行政干警及律师违纪违法等问题,梳理出4大类15项具体问题,分门别类理清单、建台账、明责任。坚持开门查摆,组成3个调研组,深入10个县(市、区)工业园区召开企业家座谈会12场(次),实地暗访政务大厅和行政执法单位49家,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为开展集中专项整治提供了精准靶向。
二、聚焦重点领域,集中整治执法司法突出问题
一是聚焦依法行政,集中整治行政执法监督措施不力问题。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联合省财政厅、省市场监管局出台《河南省行政执法音像记录设备配备办法》,编印《河南省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知识手册》,促进“三项制度”有效落实,规范各级行政执法机关执法行为。完善“河南省行政执法信息综合管理监督系统”。对系统中2431部法律规章目录进行了审核,对494部已失效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推进“互联网+监管”事项清单和行政执法事项清单标准化工作,成立工作专班对各单位上报的3507部法律法规进行法条拆分,为全面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打下基础。做好执法案卷评查工作。随机抽取2019年依法行政考核中215份执法案卷评查结果进行复核,对其中11份不合格案卷向相关地市司法局发送6份《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处理通知书》,要求依法进行执法监督并作出处理。开展主动监督。针对新闻媒体曝光的负面执法舆情,向有关单位下发3份《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处理通知书》。推动建立执法监督基层联系点。拟在全省设立一批行政执法监督基层联系点,及时收集优化营商环境社情民意,畅通常态化监督渠道。
二是聚焦司法公正,集中整治律师违规执业问题。开展律师违规执业清理整顿。组织律所开展自查自纠,主管司法行政机关通过查阅人事档案、劳动合同、社保缴费记录等方式对律所自查情况进行核查,对排查出的违规执业问题依法处理。强化律师执业管理。强化市县两级司法行政机关日常监督职能,指导和监督律协加强行业自律管理,转发律师违规执业案例9件,向全省律所和律师发出执业警示。畅通投诉受理通道。在河南律师网、“河南律师之家”官微公布“投诉受理查处中心”电话、邮箱,受理投诉举报,发布律师失信惩戒信息。
三是聚焦执业监管,集中整治严重损害司法鉴定公信力问题。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按照8%的抽查比例对全省司法鉴定机构开展监督检查,从每个机构随机抽取不少于20份的司法鉴定意见书进行核查,对发现的问题在全省进行了通报。严格司法鉴定行政审批。严格司法鉴定审核登记和评审评估,严把新准入鉴定人执业资格,全省办理司法鉴定行政审批478件,对2家未通过资质认定机构做出不予登录处理。加强司法鉴定执业监管。严格落实投诉受理责任制,处理司法鉴定投诉10件,接受来电来访咨询260人次。
三、积极回应关切,集中查处一批涉企案件
自集中专项整治活动开展以来,全省司法行政机关共收到各类举报投诉72件,其中涉及司法行政工作12件,涉及其他部门60件。涉及本系统的问题已经全部交办,涉及其他部门和行业的举报线索已经及时移交,企业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全省共查处律师违规执业案件11起,分别给予警告、训诫、通报批评、公开谴责、中止会员权利、停止执业等行业处分或行政处罚。依法办理上级转交或群众投诉行政执法案件7件,涉及的执法违法行为得到纠正。严肃查处“超范围鉴定、虚假鉴定”行为,拟对两家涉嫌超范围鉴定机构依法注销。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诚心邀请新闻媒体、社会各界继续加强对全省司法行政机关的支持、关注和监督。全省司法行政机关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以赴推进我省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为奋力夺取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作出新的贡献。谢谢!
主持人 常轶旸
谢谢。接下来是现场提问环节,欢迎记者朋友就本场新闻发布会的相关内容进行提问。也请提问前先通报您所在的媒体机构,提问现在开始。
人民日报人民网记者
王院长,您好。前不久,我省公布了2019年度营商环境评价结果。涉及法院牵头的3项一级指标较2018年均有所提升。请您介绍一下具体情况,同时针对评价结果,我们又将采取哪些举措进一步优化提升指标?谢谢。
王韶华
谢谢你的提问。8月底,省政府公布了2019年度我省营商环境评价结果。涉及法院牵头的3项一级指标具体情况为:第一项,执行合同指标平均得分为70.63分,较2018年的70.53分提升0.1分。第二项,办理破产指标平均得分63.17分,较2018年的38.95分提升24.22分,在我省所有20项一级指标中提升幅度最大。第三项,保护中小投资者指标平均得分67.53分,较2018年的60分提升7.53分。2019年三项指标结果相比2018年总体向好。
为进一步找准我省在全国的位次、与先进省市的差距,分析原因,精准施策,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提升:
一是围绕评价结果,查找分析问题短板。先后多次召开党组会专题研究,并通过最高法院大数据平台下载了222万余条民事案件数据信息进行梳理分析,与江苏、浙江、山东、湖北等11个省份数据进行了对比。根据上述大数据分析,我省大部分指标优于11个省份的均值。在去年全国工商联组织开展的“万家民企评价营商环境”调研活动中,我省法治环境进入全国前10,中部六省第1。但总体上我省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最好城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存在明显短板。
二是制定一系列指导文件、工作指引、专项方案。省法院先后印发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方案、服务保障“六稳”“六保”工作指引、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指引、“6+1”专项行动方案等,编印企业防范法律风险提示100条,会同省发改委印发为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司法服务保障的意见,按照省政府要求牵头制定并切实落实“执行合同”“办理破产”提升专项方案,积极配合做好“保护中小投资者”“知识产权”等指标相关工作。
三是组织开展影响营商环境司法突出问题“6+1”专项行动。为切实将提升评价指标作为推动工作的抓手和“牛鼻子”,我们把专项整治活动作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解决法院自身问题、提升审判执行质效的契机,针对广大企业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在全省法院部署开展影响营商环境司法突出问题6+1专项行动。
四是向人大常委会专项报告,推动形成工作合力。9月9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赵素萍,副主任张维宁带领部分驻豫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到省法院、郑州中院视察调研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并进行了座谈交流。9月22日,省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上,胡道才院长就加强司法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向省人大常委会作专项工作报告。与此同时,各中基层法院就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向同级人大常委会作了专项报告。通过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广泛邀请代表参与,推动形成工作合力。
五是注重整治实效,营造浓厚氛围。9月7日,举办由全省三级法院院长、省法院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邀请相关专家现场授课。同时,加大营商环境文件制度落实力度,编印《人民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文件汇编》,提升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的能力水平。9月18日,省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开发布杨传杰诈骗宣告无罪案等13个服务保障“六稳”“六保”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第三批典型案例。截至目前,省法院先后公布三批服务企业发展34个典型案例,与此同时,中基层法院同步发布服务企业发展典型案例400余个。通过以上综合施策,全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下一步,全省法院将根据省委政法委的统一部署安排,进一步加大力度,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促进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全面提升。谢谢。
法制日报记者
田副检察长,您好。刚才您提到,在本次集中专项整治中,省检察系统加强了涉企案件“挂案”监督。请您介绍一下开展这项工作的具体做法和成效?谢谢。
田效录
谢谢记者的提问。所谓“挂案”,就是民营企业或民营企业家涉嫌犯罪,公安机关立案后,在不同诉讼阶段长期不处理、没有结论的案件。这些因久侦不结、程序倒流、久拖不决等原因形成的“挂案”,阻碍了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企业界人士反映强烈。工作中,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准确把握办案原则。严格遵循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的法律原则,本着支持改革、激励创新、保护创业的精神,做到客观审慎、依法及时、平等保护。二是强化审查把关。充分履行捕诉职能,自审查批捕环节即重点关注案件证据情况,捕与不捕都要围绕完善证据体系做好取证引导工作,从源头确保案件质量。根据案件事实、证据情况,及时依法监督公安机关撤案或依法作出起诉、不起诉决定。三是加强沟通协商。检察机关与法院、公安机关定期进行沟通,相互通报有关数据,分析研判全省案件办理情况,协同推动问题解决。四是建立长效机制。前不久,省检察院联合省法院、省公安厅,就有效清理防范“挂案”、切实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专门出台工作意见,进一步将这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截至目前,检察机关共排查出137起涉民营企业刑事“挂案”,已监督纠正134起,使一批民营企业解脱了诉讼之困。
谢谢。
河南法制报记者
郭专员,您好。受新冠疫情冲击,许多市场主体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请问,当前经济条件下,省公安部门是如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更好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谢谢。
郭渊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要激发每个经济“细胞”的活力,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是公安机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重要工作。当前,全省公安机关按照省委政法委部署开展的影响营商环境执法司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就是保市场主体的重要举措。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是这样做的。一是加强对企业合法财产权益的保护。在执法办案过程中,准确区分自然人犯罪与单位犯罪、合法财产与违法犯罪所得、个人财产与家庭人员财产、经营者个人财产与法人财产、正当融资与非法集资等界限,严禁超范围、超数额、超时限查封、扣押、冻结,防止因执法司法不当损害企业合法财产权益;二是严格遵循“罪刑法定”的执法司法原则,对市场主体在生产、经营、融资活动中的创新创业行为,法律没有禁止的,不予立案查处。防止因执法司法不当影响企业创新创业积极性;三是依法合理采取更加灵活务实的办案措施。对企业涉案财产已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的,在保证侦查活动正常进行的同时,可以为涉案企业预留必要的流动资金和往来账户,允许企业继续合理使用企业印章和设备、车辆等涉案财物,并采取必要的保管保值措施。
谢谢。
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记者
王厅长,您好。在我省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过程中,律师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请问,我省司法行政机关在集中专项整治过程中,组织律师开展了什么活动?此外,针对个别律师违规违法执业的问题,省司法行政机关在下一步工作中有何考虑?谢谢。
王海云
谢谢这位记者对律师工作的关注。律师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为老百姓提供专业化法律服务的一支队伍。也是我们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支中坚力量。在这次专项整治活动中,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组织律师成立各类律师服务团开展民营企业公益法治体检活动,充分发挥律师专业优势,通过线上咨询、电话咨询、视频连线、编制发布法律指引、深入企业等方式广泛开展法律政策宣讲、指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服务企业防范化解风险、助力企业稳产复产、推动优化企业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各地共组建疫情防控法律服务团、公益法律服务团等各类律师服务团523个,参与律师5447人,体检企业5285家,组织政策宣讲7164次,开展复工复产法治宣传和法律咨询37743人次,风险分析6075次,提供法律意见6532条,出具体检报告2129份,组织编写法律法规汇编1829件。各地还深入挖掘典型案例,为各地律师办理相关业务提供参考借鉴,促使广大律师更好地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更好地协助民营企业防范法律风险和化解矛盾纠纷。南阳市“律师助力医疗企业依法履行疫情防控义务”案例成功入选司法部第一批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律师公益法律服务指导案例。
针对个别律师违规违法执业的问题,我们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将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治理:
一是严格执行律师执业惩戒制度。认真落实省司法厅会同各政法机关和行业协会制定出台的关于惩戒律师违规行为的各项制度,严肃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严重违规违纪的律师,整肃行业作风。加强行政处罚和行业惩戒的工作衔接,确保律师违规违法行为得到及时有效的惩戒。加快律师管理数据库建设,认真落实律师不良执业信息记录披露和查询制度,及时发布律师失信惩戒信息。
二是强化律师执业管理。强化司法行政机关日常监督职能,有效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和机制,引导、指导和监督律协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管理作用。大力推动律协与各司法机关之间建立公开透明的互动交流平台和机制,监督律协依法依规惩戒,让律师从内心减少侥幸心理,促进司法环境的净化和发展。指导律协严格落实实习人员制度,严把执业律师进入门槛,将不认真落实律师责任、不诚信执业的律师拒之门外,降低风险。加强对律师办理重大案件的协调与指导,促进律师依法规范执业。
三是强化律师执业惩戒教育。强化律师从业纪律规范培训,特别是代理辩护涉黑涉恶案件工作培训,教育律师依法、规范执业,避免执业风险。在全体律师中继续深入开展作风整顿教育活动,查摆纠正影响律师队伍形象的突出问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违规违纪律师事务所和律师,教育引导广大律师依法依规执业。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主持人 常轶旸
谢谢。今天的现场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他关注的问题需要了解,可以在发布会结束后,与省委政法委等相关部门联系,进行深入采访。
媒体朋友们,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将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把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贯彻到执法、司法等环节,对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此,希望各新闻媒体持续关注我省影响营商环境执法司法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宣传举措成效,切实加强舆论监督,为我省加快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最后,再次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记者朋友们!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大家,再见。
责任编辑:银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