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视频
2020年9月29日10:00,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系列新闻发布会之交通扶贫专场。
发布内容:介绍河南省决战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交通扶贫工作取得的成就,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徐 强 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常奇民 濮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台前县委书记
张长林 省交通事业发展中心总工程师
刘甲玉 省交通运输厅驻上蔡县邵店镇后杨村第一书记
和可赞 潢川县公共交通和道路运输服务中心副主任
肖红伟 汝南县老君庙镇小方村党支部书记
主持人:
常轶旸 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办公室主任
主持人 常轶旸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全面奔小康,关键在农村;农村奔小康,基础在交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近年来,河南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脱贫攻坚、交通先行”,下大力气构建起“外通内联、通村畅乡、辐射周边、循环互补”的交通运输网络,在提前一年半实现交通脱贫攻坚任务的基础上,将目标向品质提升和自然村延伸,以交通扶贫新模式打通百姓“特色致富路”。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河南省“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系列的第九场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我省交通扶贫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
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徐强先生;
濮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台前县委书记常奇民先生;
省交通事业发展中心总工程师张长林先生;
省交通运输厅驻上蔡县邵店镇后杨村第一书记刘甲玉先生;
潢川县公共交通和道路运输服务中心副主任和可赞先生;
汝南县老君庙镇小方村党支部书记肖红伟先生。
首先,请徐强厅长发布我省交通扶贫工作总体情况。
徐强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
首先,向长期以来对河南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的媒体朋友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很高兴借此机会,向大家介绍河南交通扶贫工作有关情况。
截至2019年6月,河南省建制村通硬化路率达到100%,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100%,所有易地搬迁安置区均实现至少有一条通畅的对外出口路,提前一年半实现交通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在提前完成建制村“两通”兜底任务基础上,河南省将目标向品质提升和更广泛的自然村延伸,大力实施农村公路“百县通村入组工程”和乡村客运“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2019年以来,累计新增2.7万个20户以上的自然村通硬化路,自然村通硬化路率由2015年底的55%提高至目前的87%。75个县(市、区)达到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示范水平,示范县比例达到47%。
截至2020年8月底,5年来,全省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1415.4亿元,其中,高速公路694.8亿元,干线公路264亿元,农村公路376.3亿元,内河水运64.3亿元,运输场站16亿元。
5年来,全省贫困地区新改建农村公路38831公里,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8681公里,改造危桥1.3万延米;新改建干线公路1896公里;新增、调整贫困地区农村客运班线964条,新增农村客运车辆1691辆。
5年来,积极打造“交通+旅游”“交通+搬迁”“交通+民生”“交通+产业”等交通扶贫新模式,为全省贫困地区打造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等“特色致富路”总里程2564公里。成功创建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10个,数量全国第一。
5年来,加大对定点帮扶村的支持力度,联系帮扶的4个贫困村全部实现稳定脱贫,尤其是上蔡后杨村经过我厅16年的持续帮扶,村容村貌持续改善,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经过5年来的克难攻坚,全省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建制村为网点的“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的农村公路网络和“辐射周边、循环互补”的城乡客运网络基本形成。广大农村群众“出门硬化路、雨天不踩泥、抬脚上客车、物流到家门”的美好愿景正在加快实现,交通运输助力贫困地区产业致富、创业致富、商贸致富和旅游致富的生动实践,在中原遍地开花。河南重点推动了以下工作:
一是完善推进机制,统筹安排部署。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交通扶贫工作,始终坚持“脱贫攻坚、交通先行”,推进重点部署。省交通运输厅会同省发改、财政、自然资源等部门通力合作,围绕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四场硬仗”“六大行动”“四项工程”,研究制定了《交通运输脱贫攻坚重大专项工作推进方案》《河南省交通运输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推进措施。
二是聚焦重点难点,加大支持力度。始终坚持扶贫项目优先安排、资金优先保障、工作优先对接、措施优先落实,全省交通运输建设项目重点向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倾斜。首先聚焦精准。2016年以来,争取中央车购税、专项建设基金和安排省级财政补助资金共243亿元, 其中170亿元补助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占全省的70%。2019年实施的全省高速公路“双千工程”15条高速公路项目中,有14条经过或位于“三山一滩”贫困地区。其次聚焦深度贫困。出台了《交通运输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实施意见》,重点加大对卢氏县、台前县、淅川县、嵩县等4个深度贫困县和全省1235个深度贫困村支持力度,攻克坚中之坚。利用收费公路专项债资金,开工建设西峡至淅川、栾川至卢氏高速公路,加快推进范县至台前至梁山高速公路建设,台前县提前一年实现县城通高速。第三聚焦重点县村。在2019年提前完成“村村通硬化路、通客车”交通扶贫兜底性任务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交通扶贫工程指挥部2020年工作方案》,聚焦20个脱贫攻坚重点县和52个未脱贫村,持续加快推进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又印发了《关于交通运输支持脱贫攻坚重点县和未脱贫村脱贫攻坚的通知》,对交通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再核查,重点支持、挂牌督战,对52个未脱贫村,逐村调研核查,一村一策制定支持措施,攻克坚中之坚。
三是注重示范引领,提高脱贫质量。总结新县统筹推进交通扶贫与产业融合、旅游开发,光山县统筹推进交通扶贫与“四好农村路”建设,息县大力实施公路路域环境整治,卢氏县创新模式融资、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潢川县“村村通公交”等交通扶贫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着眼长远,远近结合,科学合理确定建设时序,不搞层层加码,不盲目追求时间进度,制定《贫困村退出考核交通运输有关指标标准》,既让基础差、底子薄的县感到信心十足,又让基础较好的县不敢松劲。将交通扶贫工作与“四好农村路”建设紧密结合,在全国率先制定“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标准,创新引入第三方独立考评奖励机制,成功创建10个全国示范县,数量全国第一,评选31个省级示范县,我省“四好农村路”建设成功申创第一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农村公路逐步实现建设、管理、养护、运营协调发展。
四是坚持标本兼治,巩固扶贫成果。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建立督导机制,组建专门督导队伍,定期开展交通运输脱贫专项督导,既查找问题,又指导工作,有效提高了督导的针对性。对交通扶贫领域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情况全面排查,对历次省脱贫攻坚督查巡查、脱贫攻坚年度考核等反馈问题以及自查发现问题,建立台账,重点跟踪监控,确保整改到位,持续巩固交通扶贫成果。
女士们、先生们!虽然交通扶贫的硬性任务已圆满完成,但对照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和人民群众更高出行需求,河南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长效机制尚不健全;部分前期修建的农村公路标准低,抗灾能力差,“油返砂”现象时有发生;非贫困地区的农村道路亟待提升;农村地区存在客运“开得通、留不住”等等问题。
知不足而奋进。下一步,省交通运输厅将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目标,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改善全省人民出行条件。一是着力巩固交通扶贫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紧盯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兜底性任务,继续加大对已脱贫县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指导力度,坚决避免出现“通返不通”“畅返不畅”问题。二是着力攻克重点难点。聚焦20个脱贫攻坚重点县和52个未脱贫村,持续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高质量完成交通扶贫各项目标任务。三是着力拓展交通扶贫成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建设项目要尽量向进村入户倾斜”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农村公路“百县通村入组工程”,力争2021年底,基本实现全省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四是着力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以交通强国“四好农村路”试点建设为契机,推动“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工作提质扩面。持续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加快实施“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进一步提升农村客运服务品质。在高质量完成交通扶贫各项目标任务的同时,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的交通基础。
女士们、先生们!河南省交通运输系统将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持之以恒、克难攻坚,打通“大动脉”,大力实施高速公路“13445”工程;畅通“微循环”,持续实施“百县通村入组工程”和“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为河南乡村振兴,中原更加出彩,贡献交通力量。
谢谢大家!
主持人 常轶旸
接下来是现场提问环节,欢迎记者朋友就本场新闻发布会的相关内容进行提问。按照惯例,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提问现在开始。
人民日报人民网记者
常书记,您好。今年1月1日,台前结束了不通高速的历史;年底,台辉高速公路黄河大桥还将建成通车,彻底打通与山东的快速通道。请问,在交通扶贫方面,台前都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下一步还有什么打算?谢谢。
常奇民
非常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台前的关心关注。台前县位于河南省最东北角,豫鲁两省交界处,黄河、金堤河横贯全境,三分之一的人口和耕地在黄河滩区,三分之二在滞洪区,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问题相对突出。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近年来,台前县委、县政府抓住交通扶贫这一关键,坚持依托大交通、培育大产业、推动大发展,以交通条件的改善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贫困人口、贫困村增收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底的17.5%降至2019年底的0.88%,如期实现了高质量脱贫摘帽。在交通扶贫方面,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高速公路实现“零突破”。不通高速,曾是制约台前发展的一大短板,也是台前人民心中的一个遗憾。台辉高速开工后,我们像当年支援刘邓大军强渡黄河一样支持高速公路建设,台辉高速豫鲁省界至范县段24.54公里及其连接线已于今年元旦正式通车,比预期时间提前一年完成,结束了台前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圆了台前人民的“高速梦”,为台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今年元月一日零时,高速开通,我驾车,县长坐车,我们第一个驶上高速,同全县人民一道体验这份喜悦。飞驰在宽阔而平坦的高速上,我们不约而同地感到,这不仅仅是一条高速路,更是财富路、发展路,有高速公路带来的“加速度”,台前的发展将越来越快速,台前的未来也必将越来越辉煌!
其次,干线路网更完善。过去的台前,干线公路年久失修、坑洼不平,“大坑连小坑,小坑套老坑,坑里还有水,进去就没影”,被过往的司机戏称为“连蹦又带跳,开车像坐轿”。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内通外联”为目标,下大力气实施了道路提升工程,大力改造提升国道、省道,推动过境国道、省道由穿城而过为绕城而行。目前,G342、S101、S501(老西环)已完成改造提升,西环路(高速连接线北延段)已基本建成,南环路和东北环路正在加快推进。我们还积极谋划推动京雄商高铁黄河公铁两用大桥项目,将进一步打开台前对外开放通道,拓宽台前未来的发展空间。如今的台前,内通外联的交通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有力助推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三,农村道路更通畅。我们狠抓农村公路建设不放松,强力推进“百县通村入组工程”,着力解决部分行政村、自然村存在的道路不畅、路面狭窄等问题,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2014年以来,我们累计投资5.2亿元实施了行政村通硬化路工程,新建改建通村公路253条473.5公里,所有行政村道路硬化率达100%,先后创成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百县通村入组工程”示范县。特别是我们的小康大道、滩区通道等道路建成通车,切实加快了台前黄河滩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是名符其实的致富路、小康路、幸福路。小康大道全长15公里,途经3个乡镇,受益人口9万余人,其中贫困人口1.5万人;滩区通道台前境内全长28公里,途经3个乡镇,带动近10万滩区群众加快脱贫致富。群众说,“小康道滩区道,条条都是致富道;一头连着新农村,一头温暖百姓心”。
第四,群众出行更便捷。我们始终坚持人民公路人民建、建好公路为人民,实施了城乡公交一体化项目,台前“全域公交”全面展开。推出了智能掌上公交出行APP软件,开通了公交服务热线,实现了全县371个行政村村村通客运班车。新的综合性的台前客运站建成投用,实现了各方客流的零距离中转换乘,极大方便了群众出行,创成了省级“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示范县。如今的台前农村,“出门柏油路,抬脚上客车”已经变为现实,“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彻底成为历史。
截至目前,台前县公路总里程已经达到1457.44公里,是1978年建县初期的58倍,台前交通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我县顺利“脱贫摘帽”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支撑。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的机遇,努力开创交通工作的新局面。一是确保台辉高速公路黄河大桥年底前建成通车,打通省际高速通道,进一步破解交通瓶颈,加快推进台前由区域边缘成为改革开放前沿;二是持续改造提升干线公路,加快推进绕城公路建设,年底建成通车。高标准谋划“十四五”规划,重点对S101夹河至吴坝段进行提升改造;三是持续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升级改造通村公路,构建外联内通的农村道路通行服务网络。四是进一步完善公交配套设施建设,优化提升城乡公交运营服务水平。
借此机会,也诚挚地邀请新闻媒体的各位朋友多到台前走一走、看一看、采采风,宣传台前、推介台前,帮助我们出谋划策,共同将台前从河南的一个偏远贫穷县,建设成链接东部发达地区的最前沿,让台前走到前台。
谢谢大家。
河南日报记者
和主任,您好。刚才发布中提到,潢川县“村村通公交”的经验在全省推广。请您介绍一下,潢川开展这项工作的具体情况和经验做法?谢谢。
和可赞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潢川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临淮河水之南,居大别山北麓,脱贫攻坚战打响初期,潢川县仍有156个建制村未通客车,占比57%,加之农村公路路窄弯多,通达深度不够,安防设施不足,造成通车压力较大。潢川县紧扣全省交通脱贫专项方案,按照“开得通,留得住,可持续,常态化”的工作思路,采取“公助民营,公车公营”的方式,稳妥推进建制村通客车,探索了潢川经验。
首先,规划好线路。我们对156个未通客车的村,进行逐村逐路,实地查看,设计通车线路37条。根据群众出行需要,购置9座与14座的小型客车41台,每条线路覆盖3—5个村,每车每日开通4个循环班次,8次单边停靠,线路往返用时30分钟至50分钟。自2017年12月运营以来,群众村口乘车,准时出行,培育了通村客运市场,单车实载率达到87%。
其次,建设好道路。我们以通车为导向,通路为基础,按照“四好农村路”建设标准,“十三五”期间,潢川县共投入农村道路建设资金19.22亿元,新修通村主干道、村组水泥路2562.56公里,4394个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率93.4%。同时,安防工程同步推进,管养措施同步跟进,县政府将财政收入的1.5%专项用于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农村公路安全通畅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再者,管控好运营。依据客运行业管理规范要求,制定考评细则,实行逐车建档,单车考核,要求单车月运营里程不低于2500公里,年运营里程不少于3万公里;同时,建设监控平台对车辆行驶轨迹数据实时收集,通过平台大数据和民意大调查相结合,对运营绩效定期考核,让财政资金补有所值,群众满意。
第四,夯实好保障。安全是红线,是底线,是不能碰的高压线。我们要求运营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做到日常安检到位;部门落实监管责任,抓好行业驻站监督;道服部门做好配套保障,投入2000余万元建设港湾站、换乘站、招呼站、充电站,沿路设置候车站亭站牌;公路部门落实道路安全保障,保障道路安全畅通;监控中心落实科技监管,密切关注行车动态。
潢川县实施交通脱贫和“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以来,为群众出行和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变化。一是通车质量再提升。我们顺势扩面,依法收回农村客运班线16条,淘汰老旧燃油车辆206台,县政府投入1.1亿元购置新能源公交车184台,特许城乡公交化运营线路17条,实现了县乡村出行公交化。二是群众出行得实惠。定点乘车,定时定班,给学生上学、百姓出行、干部上班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以去年为例,就为沿线群众节省出行开支4600余万元。三是实现了农户增收。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方便了人车出行,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以交通为依托的扶贫产业和乡镇企业累计带动贫困群众2.6万户,4.9万人稳定脱贫,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223元,增速与城市居民实现同步,全县贫困发生率降至0.33%。四是壮大了特色产业。围绕通路通车,带动了花木产业、糯米粉产业、鸭产业、小龙虾产业做大做强,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154人,成立专业合作社136家。稻虾共作养殖面积37.8万亩,建成美丽乡村22个、特色专业村13个,种植花木28万亩、茶叶10万亩。五是发展了全域旅游。潢川县地处微丘平原,绿色资源丰富。通过农村公路的改造升级,通村客车、定制公交客运、旅游大巴进入美丽乡村畅通无阻,文化遗址、自然景观成为新亮点,仁和连岗、双柳洪山寨、五七干校黄湖旧址等成为网红打卡地。每年120万人次的游客流量,不仅火了乡村游,改善了村民生活,更打通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畅途。六是带动了农村物流。打造具有客、货、邮等功能的乡镇综合服务平台,建立覆盖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畅通了要素流动,助推脱贫攻坚成效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效衔接。
农村客运发展永远在路上,我们将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更好”嘱托和“贫困帽子摘了,攻坚精神不能丢”的要求,横下一条心,持续一股劲,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的工作部署,开足马力,保持定力,争跑高质量发展快车道,描绘高质量发展新画卷,交出一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满意答卷。
谢谢大家。
东方今报记者
刘书记,您好。我们了解到,省交通运输厅在上蔡县后杨村连续驻村帮扶了16年,相信16年来村子里一定发生了很多故事,也产生了很多变化。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想请您谈一谈扶贫的经历和感受体会?谢谢。
刘甲玉
非常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我们驻村第一书记的关心。说实话,入村之前,我的印象还停留在:后杨村是一个贫困人口多、基础条件差、扶贫任务重的贫困村,但入村后,村里的村容村貌、民风民俗,都给我带来了不小的震撼。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感受。
一是村容村貌持续改善,美丽乡村初现,后杨“美”了。后杨村原来的道路也是坑坑洼洼,很多还是土路,真是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灰,目前后杨村所辖自然村全部通了柏油路,生产路修到了田间地头,20户以上的村民小组全部实现户户通,村里有的小孩现在都不认识以前普通常见的防水胶鞋,有的村民还开玩笑说“有时候坐在车上眯着眼休息,感觉不到颠簸了就知道到后杨村了”,村内道路全部安装了太阳能路灯,道路两旁全部绿化。村内有公益性保洁员13名,每天对村内道路进行打扫清洁,生活垃圾实现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村内建有文化广场和小游园,群众文化活动和健身娱乐有了去处。今年上半年,我们还对村内的坑塘进行了整治,治理“空心户”住房20户,又添置了道路标识标牌,建设了文化墙,后杨村人居环境大幅改善,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得到较大提升,驻村期间我每天早上都会沿着村内道路慢跑40分钟,感受美丽乡村的新风貌。
二是村两委班子补齐配强,战斗堡垒作用明显,两委“强”了。后杨村曾经村级组织软弱涣散,干群关系紧张,曾连续5年没有村党支部书记。2018年村两委班子换届,新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为一名87年出生的转业军人,政治素质过硬,对外沟通协调能力强,村主任是一位有近30年农村工作经验的老同志,在群众中很有威信,这样“一老一少、一内一外”的搭配,形成有力互补,目前村两委班子共7名成员,在群众中有较强的认同感、号召力和凝聚力,群众逐渐养成“有困难,找村委”的习惯。在连续几任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后杨村村级事务集体决策决议机制逐步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和“四议两公开”等制度落实严格。
三是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志智双扶效果明显,群众“笑”了。村里聘请贫困户参加保洁员、治安员、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鼓励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脱贫致富。群众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很丰富,村里有多支广场舞队、腰鼓队,在农闲和劳作之余还组织广场舞大赛、戏曲演出、小学生汇报演出等活动。同时我们大力开展产业帮扶,投资建设光伏发电、开展畜牧养殖,协助村两委流转土地3400多亩,种植小黄姜、花生、香葱等经济作物,今年还计划建一座扶贫厂房和一个面粉厂,增加村集体收入,农民群众生活富裕了,笑容多了,精神风貌更加焕然一新。
“脱贫不是目的,小康才是方向”,2004年以来,省交通运输厅先后选派12批驻村工作队到后杨村驻村帮扶,驻村工作队一批接着一批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我将发挥交通铁军精神,不忘初心,履职尽责,坚持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办好事,为后杨村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最后,也诚邀各位有机会到后杨村做客,感受驻村帮扶为后杨村带来的变化。
谢谢!
大河报记者
肖书记,您好。我们留意到,有一首“黄连铺,黄连铺,条条柏油路,由穷变成富”的民谣在央视《新闻联播》播出,使您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我们想了解交通扶贫都给咱们村子里面带来了哪些变化?请您介绍一下。
肖红伟
谢谢提问!黄连铺是我们小方村的一个自然村,整个小方村曾是软弱涣散村、贫困村,也是移民村。感谢党的好政策,现在我们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这可是我们祖祖辈辈的梦想。
过去我们村群众最怕下雨,一到雨天道路变成泥巴路,外出需要穿胶鞋或光脚出行,运送庄稼靠人拉架子车,严重影响了学生上学、群众出行、农资运进、产品运出等等。现在实现了主干路、通户路和农业生产路全部硬化,群众出门靠车辆,农业生产机械化,农资产品进出自如,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小方村群众自豪地说:现在我们的交通条件一点也不比城里差。
过去小方村虽然临近国道,但村内道路路况差、等级低,路面坑洼,基础薄弱,守着国道却过着穷日子。现在交通好了,农户土地流转每亩价格由过去400-600元增加到现在的每亩1000元,扶贫车间比外村高一倍的价格出租,客商来小方投资建设了500亩的田园综合体项目,每天吸纳50-100人就业。
过去我们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发展生产全靠种植业,年年就是种植小麦玉米。农产品运不出去、价格低、收益少。现在交通好了,我们实现了农机跨区作业,发展了食用菌种植业、蔬菜种植业等特色产业。村里利用项目建设大棚150亩,每年增加集体收入15万元;建成扶贫车间2个,每年村集体经济增收8万元;建设农业合作社2个。不少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又回到了村里,家门口就业,农村人像城里人一样端起了铁饭碗,拿起了高工资。
条条柏油路,是我们小方村由穷变成富,由富变美,全村在实现路、电、水、宽带户户通,我们还建立村规民约、倡导乡风文明,小方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
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到我们村里走走转转,感受在党的好政策下农村的新变化、新生活,感受我们小方村群众的热情!
谢谢!
中新社记者
张总工,您好!河南成功创建10个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数量居全国第一。请您介绍一下,河南在创新四好农村路方面有哪些经验做法?有没有更好的远景规划给我们分享一下?谢谢。
张长林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四好农村路”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3月4日提出的。“四好”是指: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目的是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好农村路”以来,全国各地踊跃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各种好的经验做法不断涌现。这其中,河南作为三农大省,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先后成功创建10个国家级示范县和43个省级示范县,国家级示范县数量与四川、山东并列全国第一。有关经验做法不仅在我省“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中得到了实践验证,并且受到了交通运输部的充分肯定, 2019年底又成功以“四好农村路”建设和多式联运为试点内容入选第一批交通强国试点省份。
河南的“四好农村路”建设,始终以“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以有利于农业发展、农村振兴、农民致富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来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的实践探索:
第一个阶段,从率先迈出第一步到进入第一方阵,用足用活了“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这个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好农村路”作出重要指示后,河南迅速贯彻落实,省政府及时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省交通运输厅在全国率先明确了“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标准,以示范县创建为抓手,制定奖励机制,对验收通过的“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一次性给予300万元的资金支持,国家级示范县给予1000万元的资金奖励。目前已落实示范县奖励资金2.29亿元。2016年以来,全省每年有30多个县(市、区)积极参与“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工作,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示范引领作用效果凸显,推动了我省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全面发展。2019年以来,省交通运输厅联合省农业农村厅和扶贫办,对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进行联合验收和命名,进一步提升了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的荣誉度。
第二个阶段,从保障脱贫攻坚到助推乡村振兴,把农村公路更深程度融入省委省政府战略决策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省交通运输厅紧盯建制村通硬化路兜底性任务,以“三山一滩”、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重点,持续加大投入力度,2016至2018年,累计投资406.7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3.82万公里,其中贫困地区完成投资247.3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2.37万公里。2018年底,河南省46098个建制村实现100%通硬化路,提前一年半完成了“所有建制村通硬化路”的兜底性任务,为河南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了基础。在此基础上,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要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的指示精神,助力乡村振兴,2019年,省交通运输厅又谋划实施了“百县通村入组工程”,力争通过3年时间,完成约4万个自然村通硬化路的任务,实现全省所有20户以上具备条件的自然村(组)全部通硬化路,畅通连接千家万户的“毛细血管网”,打通人民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改善广大农村居民出行条件,更好地发挥农村公路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先行保障作用。
第三个阶段,从示范县创建到示范市创建,进一步巩固提升我省“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全国领先地位
“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是河南成功申创的两项全国第一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之一。随着河南“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不断掀起建设热潮,全省43个省级示范县的数量已经将要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一半。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推动‘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提质扩面后,省交通运输厅研究认为我省“四好农村路”建设已经具备了“提质扩面”的现实基础和发展需求。在此形势下,联合农业农村厅、省扶贫办下发了《河南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创建工作指导意见》,准备开展省级示范市验收考评工作,促进我省“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全面发展,争取经过五年发展,至“十四五”末,我省“四好农村路”建设在全国“四好农村路”新一轮发展中继续处于领先地位。为全面保障各项工作科学高效推进,省交通运输厅成立全省“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专班,致力于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全域“四好农村路”,让群众从满足出行到享受出行,让农村的群众得到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河南方案”。谢谢。
主持人 常轶旸
今天的现场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其他关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了解,可以在发布会结束后,与省交通运输厅等发布单位联系,进行深入采访。
媒体朋友们,道路通,百业兴。积极推进交通扶贫,是破解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瓶颈的关键,是确保小康路上不让任何一地因交通而掉队的底气所在。在此,希望各级各类新闻媒体能够持续关注我省交通扶贫事业发展,聚焦交通运输助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生动实践,讲好群众告别“出行难”、踏上“致富路”的鲜活故事,切实巩固来之不易的扶贫成果,为决胜决战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最后,再次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记者朋友们!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再见!
责任编辑:银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