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车不是车,像牛不是牛。肚里刮大风,巧把米糠分。”9月22日,在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河南省4个分会场之一的淇县,朝歌民族(民俗)博物馆前人头攒动,游客们对着墙上的谜语争相竞猜。
“大家跟我来,进馆里揭晓答案吧!”71岁的馆长付同喜热情招呼道。来到“谜底”扇车前,他边摇手柄边讲解,伴随呼呼的风声,脱了壳的谷子从出仓口哗哗流出。
扇车、扁担、锄头、石磨……一件件寻常人家都曾使用过的“老农具”吸引了不少人拍照。收集这些宝贝,付同喜花了15年时间,藏品已达3800多件。
“丰收的背后离不开农民的辛劳。我收集这些老物件就是想原汁原味地展示传统农耕文明风貌,向年轻人讲述珍惜粮食、颗粒归仓的农耕故事。”付同喜说。
与博物馆一街之隔的是淇县农特产品网货基地,这里展示的是现代的“新农具”。活动当天,不少游客在一楼大厅里通过大屏幕观看导购员直播带货,更有不少农民现场“取经”。
金黄饱满的山小米、金丝伴银线的缠丝鸭蛋、香甜如蜜的大黄桃……一件件淇县名特优新农产品不光摆满了会场内外,更通过手机“上云”进城。去年,淇县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6.8亿元,其中网络交易额达8.9亿元。(记者 郭戈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秦川)
责任编辑:王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