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
系列新闻发布会教育扶贫专场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时间:2020-09-17 09:47 来源:省政府新闻办

新闻发布会视频

  2020年9月17日10:000,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系列新闻发布会之教育扶贫专场。

  发布内容:介绍河南省决战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教育扶贫工作取得的成就,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陈垠亭 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李 征 信阳市委常委、副市长

  李明俊 兰考县委副书记、县长

  高建中 嵩县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锐锋 卢氏县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毛鹏军 河南科技大学国际学院院长、“校地结对帮扶”工作组常务副组长

  刘筱园 焦作市武陟县大封镇驾部小学校长

  主持人:

  常轶旸 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办公室主任

1

  主持人 常轶旸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智,要更加注重教育脱贫,着力解决教育资源均等化问题,不能让贫困人口的子女输在起跑线上,要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近年来,河南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持续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切实增强贫困人口自身发展能力,推动精准教育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源头活水。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河南省“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系列的第三场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我省教育扶贫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

  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垠亭先生;

  信阳市委常委、副市长李征先生;

  兰考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明俊先生;

  嵩县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建中先生;

  卢氏县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锐锋先生;

  河南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校地结对帮扶”工作组常务副组长毛鹏军先生;

  焦作市武陟县大封镇驾部小学校长刘筱园先生。

  同时,我们还邀请到了两位受资助的贫困户家庭和学生的代表:

  上蔡县卧龙街道办事处苗沟村魏红霞女士;

  周口市二十二中八年级3班邱耀君同学。

  也欢迎你们参加发布会。

  首先,请陈垠亭先生发布我省教育扶贫工作总体情况。

陈

  陈垠亭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

  “义务教育有保障”是中央确定的“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之一,让贫困家庭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是贫困家庭摆脱贫困的根本之路,人民群众高度关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以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指示,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成立了由省政府主管领导牵头,省教育厅、发改委、民政厅、财政厅、人社厅、扶贫办组成的教育扶贫行动指挥部,通力协作、汇聚合力,紧紧围绕《河南省教育脱贫专项方案》《河南省教育脱贫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以“义务教育有保障”为核心工作,狠抓“保障学业、支持事业、促进就业、助推产业”等“四业”工作落实,取得了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的显著成绩,也为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应助尽助保障学业,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辍学。我省健全完善了从学前到研究生教育全学段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做到了“应助尽助”,确保每个贫困家庭的孩子不因贫困失学辍学。为落实好资助政策,全省教育系统广大工作者全力以赴抓好每个工作环节的落实。一是确保宣传到位。从省教育厅到各市县区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想办法,采取包括发放学生在校资助情况“温馨告知书”和“两封信”在内的各项措施,向社会、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资助工作政策,努力使大家了解学生资助政策,使贫困家庭的学生应助尽助。二是确保全员培训。省教育厅坚持每年组织市、县教育部门和高校资助工作人员,开展学生资助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确保高标准完成资助任务。三是确保数据准确。省教育厅与省扶贫办密切配合,在每个学期开学后,都努力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准确的精度比对贫困家庭学生数据,确保资助学生情况清楚、数字精准。四是确保精准发放。在精准确定资助学生的基础上,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紧密配合,积极组织各地、各高校严格按范围、标准、程序、时限,将资助资金精准发放到学生手中,确保不漏一人、不错一个。2016年秋季学期以来,全省累计资助建档立卡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759.03万人次,发放资助金33.19亿元,确保不让一个贫困家庭的学生因贫失学辍学。

  二、两手齐抓支持事业,全面保障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近年来,我省一手抓学校硬件建设,积极推进贫困地区学校办学条件改善,促进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先后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改薄”工程、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等工程,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25万所。一手抓学校软件建设,加强贫困地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2016年以来,先后为贫困地区招聘特岗教师3.72万名,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先后选派1.25万名教师开展城乡、校际对口交流支教,优化了农村学校教师结构。通过国培、省培等五级培训,培训乡村教师67万人次,提高了农村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改善农村教师生活待遇,先后利用中央和地方各级资金建设周转房约6万套,解决了近12万名农村特岗、支教、交流和离家较远教师的住宿问题。特别是2019年全省教育大会又提出为农村教师解决好“两类房”,实施了新的农村教师“一补两贴”和政策,并在职称评定上给予特殊政策,为农村学校教师下得来、留得住、教得好创造了条件,稳定了农村教师队伍。与此同时,我省积极抓好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使优质教育资源送到了全省农村学校,这次疫情期间,信息化建设为实现停课不停学立下了大功。通过近年来对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重点支持,截至目前,53个贫困县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7.24%,超过全省平均水平7.74个百分点,小学、初中净入学率均达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发展水平整体上得到了明显提升。

  三、职教下乡促进就业,精准增强农村贫困家庭的“造血”功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战中短、平、快的特点,省级财政投入5114万元,支持贫困县中职学校开展专业、实训基地、信息化建设;投入专项资金6984万元,依托53个贫困县的中等职业学校举办职业教育“精准脱贫技能培训班”,对2.3万多名贫困家庭劳动力进行技术技能培训;我省积极实施国家和面向全省农村贫困县的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使全省农村4.8万名学生有了更多机会进入清华、北大高校接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

  四、校地结对助推产业,发挥高校优势助推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我省积极发挥高校在智力、科技、培训、人才、产销帮扶上的优势,组织53所高校与53个贫困县开展校地结对帮扶工作,在校地双方的密切配合下,精准帮扶活动开展以来,目前已收到“结好对子、出好点子、搭好台子、蹚出路子、收获果子”的良好效果。高校累计向贫困县提供战略咨询652次,进行专题研究757次,选派科技扶贫团5168人次,选派科技指导员2363人次,选派科技顾问2115人次,建立科研实验室213个,培训专业技术人员49010人次,培训贫困劳动力19077人次,领办企业59个,高校定点销售农产品1965吨,提供电商营销服务777次,帮助农产品设计包装157次,推介特色农副产品448批次,有力支持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另外,在疫情期间,教育脱贫工作不断线、脱贫政策持续抓好落实。一是提前开展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解决他们生活学习上的困难。提前发放资助资金1350万元,资助学生16万人次。二是落实有关政策,延缓贫困家庭学生贷款还款期限,减轻他们的还款压力。三是及时解决贫困家庭学生上网困难,省教育厅与省通信管理局开展了对特殊困难家庭学生家用宽带免费提速和手机流量费用减免活动,为7556名学生赠送了流量包或宽带,帮助家庭困难学生解决网上学习困难;对既不具备网络条件又没有智能手机和电视机的贫困家庭学生,建立“一对一”精准帮扶机制,有的采取电话辅导等形式,确保他们不因缺少条件而耽误学习,同时,积极协调扶贫、民政、残联、驻村扶贫干部、乡村党员干部等向贫困学生捐赠手机2010部,确保了他们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使贫困家庭学生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在刚刚过去的第三十六个教师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广大教师用爱心和智慧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给予了充分肯定。现在,脱贫攻坚已进入倒计时阶段。下一步,省教育厅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安排部署,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坚持问题导向,在决战脱贫攻坚的大战中,努力贡献河南教育人的力量!

  谢谢大家!

  主持人 常轶旸

  谢谢陈厅长的详实发布!接下来是现场提问环节,欢迎记者朋友就本场新闻发布会的相关内容进行提问。按照惯例,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提问现在开始。

新华

  新华社河南分社记者

  李市长,您好。我们都知道,经济欠发达地区招教师难、留教师更难,信阳市位于大别山地区,属于河南省“三山一滩”扶贫重点地区,同样面临这个难题。请问,信阳是如何加强贫困地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以解决招教师难、留教师更难的问题?谢谢。

征

  李征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信阳市位于河南南部,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辖8县2区,其中原国家级贫困县6个、省级贫困县2个;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3071所,在校生171.8万人,教职工11.5万人,是真正的“穷市办大教育”。近年来,我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要求,实施教育扶贫全覆盖行动,阻断家庭贫困代际传递,为全市高质量脱贫打下坚实基础。在加强贫困地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主要采取了三项举措:

  一是增总量。在编制方面实行动态调配。通过“控、调、收、转”等方式,盘活用好编制“内存”,确保村小、教学点所有课程都能开齐上好。2020年,我市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1号文件,对教师编制总量不足的县区,三年内压减8%以上的其他事业编制,统筹解决教师编制缺口。在招聘方面做到有编尽补。我市建立完善特岗招聘、公开招教、招才引智、政府购岗为主渠道的教师招聘体系,截至9月10日,我市8个贫困县共招聘教师5075名,占全市年度招聘计划的79.3%。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实施“特岗计划”12年来,共招聘18273名特岗教师,占我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总数的48.6%。(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共37585人,其中:乡镇教师21057人、村小教师11354人、教学点教师5174人)。

  二是保质量。我市坚持引进高层次人才与引进基层紧缺人才相结合,开辟“招才引智”绿色通道,两年来共引进517名重点师范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学校任教。坚持构建师德长效机制,持续加强师德制度建设和宣传教育,在全市掀起学习李芳,争做“四有”好教师的热潮。坚持健全教师培训机制,每年开展5万多人次的“国省市县校”五级联动培训,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目前,我市乡村教师队伍总体呈现“年轻化、学历高、素质好”特点,已形成以中原名师为引领,以层级名师为中坚,以层级骨干教师为主体,以新入职教师为基础的教师梯队攀升体系。

  三是提待遇。我市全面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成立教育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教育保障能力建设的意见》,搭起教育发展的四梁八柱。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一补两贴”(教师教龄津贴、班主任津贴、农村教师生活补助)等惠师政策,2019年,全市发放“一补两贴”2.8亿元,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收入人均年增长1万元,提升了教师的获得感和荣誉感。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出台一系列惠师重教优惠政策,设立教师成长基金、激励基金。我市息县拿出1200多万元设立“教师激励基金”,通过奖励住房、提供安家费等待遇,吸引名优教师和知名高校应届毕业生从教就业。我市在全国较早制定实施《服务期满特岗教师返县返乡调剂办法》,特岗教师留任率达91.6%,入编率100%,此举受到教育部表彰和国务院通报表扬。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央广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李县长,您好!兰考曾是国家级贫困县,于2017年3月在全国率先脱贫。请问,兰考在开展脱贫攻坚和教育扶贫工作中,特别是在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支持学校校舍建设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谢谢。

李

  李明俊

  首先,感谢媒体朋友对兰考的关注支持。兰考现有16个乡镇(街道),87万人,学校460所,在校生170416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295所,绝大部分都在农村。在脱贫攻坚中,我们把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作为教育脱贫攻坚的有效抓手,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做到了“农村最好的房子是学校”。

  在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方面:一是摸清“底子”,抽调人员组建督导专班,对照农村学校办学标准,进行逐校摸底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汇总建立台账,做到对标整改,对照销号。二是提升“院子”,开展操场提升专项活动,政府划拨教育用地和利用校园周边闲置用地(老宅基地)用于操场建设,全县共改造新建操场86个,改造水冲式厕所145座;建设功能教室1222所,有效解决学校功能教室和办公用房不足问题。三是装备“机子”,投资5000万元,实施信息化提升工程,全县中小学宽带网络接入率达到100%,建设网络直播教室17个,让农村的孩子也能近距离地上“大师课”。同时,投入4520万元,为78所中小学校采购了课桌凳和体音美器材。四是变变“样子”,开展校容校貌综合整治,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从校园绿化、安全、卫生、管理、文化5个方面专项提升,力争把农村学校都建成花园、建成窗口、建成文明单位。

  在破解“城镇挤、农村空”问题方面,我县做到了“两手抓、双解决”。集中攻坚城区“大班额”。在城区,高标准新建陇海路小学等4所学校,可容纳10000名学生就读;将搬迁后的原兰阳二中、原一高东西校区提升改建成中小学,增加学位4800个;将原党校、东街社区办公楼等6处机关事业单位办公场所改办为中小学和幼儿园,增加学位4800个。实事求是解决“农村空”问题。一方面,加强学校建设,相继建成38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完成农村26所中小学改造和提升;另一方面,按照服务半径,调整22所农村小学布局。同时,强化师资力量建设,2017年以来,招聘特岗教师1070名,新聘用教师976名,新建教师周转房1675套,确保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效解决城乡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不均衡的问题。

  五年来,累计投资4.09亿元,维修改造中小学校舍218所;投资8.76亿元,新建、改扩建寄宿制学校38所;投资6062万元,建设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18所;投资4853.6万元,装备义务教育学校257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下一步,兰考县委、县政府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持续推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进一步提升教育服务县域发展的能力,力争把兰考,这个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联系点,变成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示范点,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不懈努力。

  谢谢大家!

中新

  中新社记者

  张局长,您好。卢氏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贫困发生率全省最高,以前学生上不起学的现象比较突出。请问,近年来卢氏县是如何精准落实资助政策,实现不让一名家庭困难学生失学辍学的?谢谢。

张

  张锐锋

  谢谢你的提问。目前,卢氏县各级各类学校共有在校生59361人,其中县域内建档立卡等贫困学生有12950人,占比达21.8%。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卢氏县认真落实“义务教育有保障”和“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的战略要求,通过学生资助打好“保障学业”这张牌,实现了应助尽助,应享尽享。在助学工作中,我们努力做到“三个好”:

  一、用好手中的“扩音器”。实施好资助宣传“五个二”工程。即,上好两节课:入学第一节课、毕业最后一节课;印发两封信:致初中毕业生和致高中毕业生的一封信;发放两张卡:资助前发放政策宣传明白卡、享受政策后发放温馨告知书;开展好两次大型活动:“成长、感恩、励志校园行”系列宣传教育和“学生资助宣传月”主题活动;用好两支宣传队伍:县级资助宣传队县、乡巡回宣讲和校级资助宣传队入班、入户宣讲,开展“千名教师大宣讲、大走访、大排查活动”,多渠道、多形式送政策上门,学校老师人人都是政策宣传员,贫困家庭人人都是政策明白人。

  二、送好政府的“大礼包”。具体做到“三个精准”:资助对象精准、资助流程精准、资金发放精准。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按照“一申请二比对三评审四公示五发放”的资助流程,把好程序关、发放关和监督关。2016年以来,累计资助11.7万余人次,发放资金1.03亿元。同时,按照“应贷尽贷”的要求,对有需求的困难学生办理助学贷款,累计发放15789人次,发放贷款1.09亿元。现在,已有数千名受助学生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企业、单位的骨干和业务能手。沙河乡贫困学生常鑫蕊,2014年考入江西一所大学,母亲有病,仅靠父亲撑起一家5口人的生活,当年她为减轻家庭负担,有了放弃上大学的想法,最后通过生源地贷款和国家助学金才顺利完成大学学业。2018年刚毕业就被广州市顶域科技有限公司录用,月薪7000元,真正实现“因学致贫”到“因学致富”的完美蜕变。

  三、聚好成才的“动力源”。创新“2+X”育人模式,围绕“两个核心”(感恩为导、励志为重)、树立“两类典型”(教育扶贫先进典型和受助学生励志典型),各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育人活动,推动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型,促进学校把资助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教学有机结合,将育人作为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让政府帮扶和内生动力“双轮驱动”,逐步斩断代际贫困传递。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河南日

  河南日报记者

  高局长,您好。我们知道,扶贫必先扶智,做好教育脱贫是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途径,控辍保学工作在教育脱贫中作用尤为重要。请问,嵩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是如何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的?谢谢。

高

  高建中

  谢谢你的提问。嵩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是全省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2019年脱贫摘帽。全县共有各类学校280所,在校生12.7万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8.2万人(小学生5.5万人,初中生2.7万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学生1.7万人。我们通过健全机制、动态监控、精准施策等行之有效的措施,重点关注“留守儿童、学困生、家庭贫困学生”等特殊群体,扎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不让一个学生辍学,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100%。

  一是建立“三级四长”工作机制。建立由“县教体局、乡中心校、村小学”三级和局机关股室长、乡镇中心校长、定点初中校长、村小学校长“四长”负责的控辍保学工作机制。县教体局班子成员包片督查,股室长包乡指导,层层夯实控辍保学工作职责。

  二是实施动态监控。每学年初,按照“学籍系统、户籍系统、报到人数”三对照原则,逐人追溯去向,随时掌握适龄儿童在校动态。

  三是办好学校,增强吸引力。大力创办特色学校。组建了足球、绘画、古筝等社团、兴趣小组1500多个,定期开展研学旅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校吸引力;积极拓宽成才渠道。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的通知》要求,结合实际,组织学困生到职业学校学习专业课,掌握一技之长,使他们升学有基础、就业有能力。我们组织了21名九年级学困生到县职专学习。

  四是针对辍学,全力劝返。对有辍学倾向的学生及时访、随时访、反复访,动员同学劝、亲友劝、村组干部劝,做好劝返复学工作。带着感情不厌其烦劝。全县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较多,部分孩子成了留守儿童,我们建成农村留守儿童之家49个,让留守儿童不孤单,能够时刻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比如:何村乡桥头村的段某飞同学,其父母在外地打工,属留守儿童。因疏于管护,产生厌学心理,离开学校。学校数次到外地找到该生父母讲明道理和政策,带着感情不厌其烦做工作,最终在家长的支持配合下,失学37天后返校,完成学业并参加中考,被县五高录取。借助法规部门联合劝。个别家长对劝返不配合,有抵触情绪,政府牵头,教育、公安、司法等部门联合登门对家长进行批评教育,不让一个孩子失去教育的权利。比如:德亭镇德亭村的刘某华同学,因学困,曾间断性辍学。分包教师多次到其家进行劝返,家长态度冷漠,甚至还有抵触情绪。多部门联合登门宣讲法律法规、批评教育,督促其尽快返校接受教育,两天后,该生返校上课,参加今年中考,以体育特长生被县职专录取。

  总之,对贫困山区来说,控辍保学工作是一场持久战,我县将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定力,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一个也不能少。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广电

  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记者

  毛院长,您好。河南科技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在助力脱贫攻坚方面,具有科技、人才、智力、创新等优势。想请您介绍一下,河南科技大学是如何发挥自身优势,科学有效开展“校地结对帮扶”工作的?谢谢。

毛

  毛鹏军

  非常感谢记者的提问!我是来自河南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毛鹏军,同时,也是我校“校地结对帮扶”工作组常务副组长,学校派我常驻汝阳县,具体负责“校地结对帮扶”工作。下面,我就学校“校地结对帮扶”工作开展情况做以介绍。自2018年6月被省委确定为汝阳县“校地结对帮扶”单位以来,河南科技大学党委始终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积极发挥高校人才高地、创新高地、智力高地的独特优势,取得了阶段性工作成效。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实行“六步联动”,建立科学高效的工作推进机制。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以校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11位校领导为成员,全面领导脱贫攻坚工作的部署和安排。成立工作组。以校工会主席、党委组织部部长为组长,并派出处级和科级干部等6名同志常驻汝阳县,设立工作室,协调推进工作开展。成立专家服务团。以中原学者魏世忠副校长为团长,选派科技服务团和博士服务团80余位专家,围绕红薯林果、畜牧养殖、蔬菜种植、旅游产业等重点需求,提供咨询和技术服务达460余人次,积极助力扶贫。建立工作推进会制度。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就提高帮扶工作的精准性等事宜进行会商。近两年共召开“校地结对帮扶”工作推进会12次,有力促进工作落实。形成科技对接会和科技成果对接会良性机制。坚持两步走原则,召开了科技对接会和科技成果对接会2次。与汝阳县对接洽谈10类帮扶规划项目,持续推动成果转化。设立科技扶贫日。与定点帮扶同步推进,每月开展1次科技扶贫日活动,由1名校领导带队,实地解决汝阳县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实施“五类帮扶”,发挥高校科技、人才、智力优势。实施智力帮扶。编制了《汝阳县乡村绿化景观提升设计方案》等5套高标准规划;设计了红里村红薯、手工布鞋等25套包装方案;编制了覆盖所有自然村的乡村振兴村级规划。实施科技帮扶。签订了《电子商务产学研合作基地协议书》等三项合作协议,构建平台,对接成果60余项,实现了科技成果助推产业发展。如我校的“甘薯脱毒技术应用”技术,在建立“汝阳红薯现代产业园”的基础上,带动5000多贫困户增收6000万元,巩固脱贫解困1.3万人,累计经济效益达17.5亿元。实施培训帮扶。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开展了基层党务干部、抓党建促脱贫、计算机操作能力等各类培训班,举办了乡村振兴等专题讲座,制作了“甘薯种植技术”专题片、农业科技类节目35期等,实现了对汝阳县各委局和乡镇干部的全部轮训。实施人才帮扶。引导教师到汝阳县领办、创办企业2个,百余人担任了企业和业务委局的技术管理顾问;建立3个教学实习基地;与汝阳县第一高级中学等签订了《“河南科技大学优质生源基地”建设协议书》,搭建了良好平台。实施产销帮扶。引导郑州巴奴毛肚火锅与汝阳县签订了长期红薯供销协议,其中1个月就销售了10万斤;学校后勤集团公司与汝阳县签订了农副产品产销帮扶合作协议,累计采购10万余斤;与汝阳县人民政府成功举办农民丰收节暨红薯电子商务营销大赛,全校100支参赛团队,共1300余名学生参加。

  三是立足自身优势,打造“互联网+远程诊疗”特色品牌。充分发挥附属医院的专家优势,在汝阳县建立了覆盖全县乡村239个远程医疗接诊点,在洛阳市及周边建立了1257个网络接诊点,让老百姓实现了“足不出村”,就能享受三级甲等医院优质诊疗资源的愿望。工作得到了洛阳市委书记李亚书记的充分肯定,汝阳县成功入选了由国家卫健委和工信部组织的全国“互联网+健康扶贫”应用试点,成为全国“三市一县”中唯一入选的一个县。

  两年来,在河南科技大学与汝阳县的共同努力下,双方为做好“校地结对帮扶”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成效明显。下一步,我校会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安排部署,立足巩固帮扶成果,建立长效机制,发挥特色优势,圆满完成好这项光荣的政治任务、民生任务。

  谢谢大家!

大河

  大河报记者

  刘校长,您好。我们知道,贫困地区农村小学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学生辍学风险较大。您是来自最基层的农村小学校长,想请您介绍一下,您们学校是如何开展学生资助工作的?是否出现过辍学的学生?又是如何开展劝学返校工作?谢谢。

刘

  刘筱园

  首先感谢记者朋友对农村教育的关注!大封镇驾部小学是焦作市武陟县较为偏远、规模较大的农村寄宿制小学。目前,在校生675人,贫困学生163人,其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7人,残疾儿童2人。近年来,我校认真落实国家资助政策,做到“应助尽助,不落一人”;扎实开展控辍保学工作,确保不让一个孩子辍学。

  关于学生资助,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精准认定精准发放。学校利用公众号、班级群、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学生资助政策。通过认真摸排、严格评审、科学认定,做到精准发放。近5年来,共发放资助资金598900元,惠及学生1281人次。二是实行教师“包户包教”制度。对于辖区内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实行教师“包户包教”制度,联系到每一户,帮扶到每一名学生,既“扶资”又“扶志”还“扶智”。譬如,建档立卡贫困户马中虎长年有病,女儿马芳芳在山东鲁东大学读书。在疫情期间的家访中,包户教师发现她线上学习存在特殊困难,为了对她进行帮扶,我们就聘请她来学校实习助教,免费在校吃住。这不仅保障了她的线上学习,还给予了她800元实习补助。秋季开学后,我又资助她1000元,鼓励她安心完成学业。三是用师爱陪伴每一个贫困学生。学校不仅减免了家庭困难学生的生活费,还在每年元旦前夕,为他们赠送棉衣作为新年礼物。物质的帮扶总是有限,对农村孩子来说,精神的陪伴是最好的资助,我们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经历,一起成长,让他们在学校也能感受到家庭一样的温暖。四是多方参与助力贫困儿童。学校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关心关注贫困儿童,共同助力贫困学生的成长。5年来,学校共收到捐助图书4000余册、体育器材200余件、文具600余套,疫情期间更是爱心如潮,共有300只口罩、5部手机、500元助学金,定向捐助给了建档立卡贫困学生。

  关于控辍保学工作。近10年来,我们学校从未出现辍学现象。这主要得益于党和政府对农村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各项教育资助政策的落实,也得益于我校老师们的陪伴和关爱。譬如,村里的王小喜老人患过脑梗,儿子儿媳不知去向,祖孙三人相依为命,生活举步维艰,他萌生了让孩子辍学的念头。我们得知情况后,就主动让两个孩子免费在校就餐,并进行长期教育帮扶,解除了老人的后顾之忧。

  教育脱贫攻坚,农村教师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每一个贫困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让每一名农村儿童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谢谢大家!

  主持人 常轶旸

  谢谢!今天的现场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其他关心关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了解,可以在发布会结束后,与省教育厅联系,进行深入采访。

  媒体朋友们,教育是最基础、最根本的扶贫工程,必须精准发力、久久为功,才能见实效。在此,希望新闻媒体持续关注、支持我省教育扶贫工作,加强宣传报道,积极引导舆论,凝聚起全社会助力教育扶贫的强大正能量,补齐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短板,切实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确保高质量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最后,再次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记者朋友们!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大家!再见。

责任编辑:银新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