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把更多“望天田”变成“高产田”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时间:2020-09-05 06:42 来源:河南日报

  金秋九月收获季,在滑县白马坡1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内,一望无际的玉米随风荡起层层波浪,硕大的玉米穗正在灌浆冲刺最后产量,一股丰收的气息扑面而来。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为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河南把建设高标准农田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一个具体行动,持续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稳定提升粮食产能,让“中原粮仓”根基更加稳固,粮食更加充盈。

  筑牢“粮仓”,省级层面高位推动

  作为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河南倾力打造全国重要粮食生产核心区,把提升粮食产出能力和耕地地力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

  “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主攻方向,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把更多的‘望天田’变成‘高产田’。”

  “新时期要围绕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升级版,突出节约高效利用水土资源,在全省39个项目县建设54万亩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

  ……

  近年来,河南始终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牢牢抓在手上,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研究粮食生产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把高标准农田建设列入粮食安全责任制、耕地质量保护和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的核心指标,将考核结果与政府绩效、资金分配直接挂钩,有力推动项目建设的高质量开展。

  滑县被誉为全国小麦产量第一县,今年小麦生产后期,旱情渐重,当地种粮大户王勇坡却一点也不担心。就在去年,他流转的600亩土地上,机井由9眼增加到15眼,刷卡浇地,小麦咕嘟嘟喝个饱。“小麦亩产超过1300斤,靠的就是高标准农田。”王勇坡说。

  目前,滑县已经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134.5万亩,占全县基本农田面积的69%。放眼河南,高标准农田面积不断增加,进一步夯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基。

  数据显示,“十二五”以来,河南累计投入960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6320万亩,新增粮食产能189亿斤,全省粮食产量连续13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近3年连续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2018年和2019年河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连续两年获得国务院激励奖励。

  “农业生产长期靠政策,中期靠投入,短期靠管理。高标准农田建设属于基础设施投入,是农业生产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可以说,没有高标准农田建设,就没有我们粮食生产的稳产增产。”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申延平说。

  构建机制,全省实现“五统一”

  新一轮机构改革后,河南将农田建设管理职能由原来的发改、财政、原国土和水利四部门分头实施,统一由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实施。

  在省级层面,河南先后出台工程建设、资金管理、激励评价、建后管护等10多项政策文件和管理制度,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集中统一管理,形成“一个任务清单、一个资金渠道、一套管理体系”的新模式,实现全省农田建设投资标准、技术路线、建设模式、项目实施、建设规范“五统一”,使项目建设更加规范,管理更加高效,促进粮食生产稳产高产、节本增效。

  舞钢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五统一”要求,科学规划,集中连片,整乡推进,去年建设10万亩,今年将再建3万亩,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27.6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79%。

  “项目全部建成后,全市有条件的耕地将全部实现高产稳产、田块平整、土壤肥沃、排灌方便、道路通畅、生态良好,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土地抗风险能力和效益产出得到有效提升。”舞钢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省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处处长黄幸福介绍,2019年河南590万亩建设任务已经完成,2020年660万亩项目已完成31%,年底前可基本建成,实现当年项目当年发挥效益。

  理顺了体制机制,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今年5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全国重要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实施意见》,根据规划,到2025年,河南将建成8000万亩高标准农田,稳定保障1300亿斤以上的粮食产能,打造全国重要粮食生产核心区。

  阔步前行,农田建设开新局

  当前,河南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已经步入新时代。

  在商水县5万亩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今年以来不断上演的“黑科技”让世代劳作的农人惊喜连连。

  这里的农田除了常见的成片连方、沟渠相连,还配套了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监测、智能灌溉、农用无人机等高科技设备。在智能物联网控制中心这颗强大“智慧大脑”的控制下,这些农业设施既各自分工又相互联系,提供数据监测、信息发布等一系列农业生产服务,农民足不出户,只需“按一下按钮”就能进行田间管理。

  “过去都是雇人浇地,一人一天最多浇10亩,现在我动动手指就能一天浇完1160亩地。”说起自动化灌溉系统,商水县群元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群元话语中充满自豪。

  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正是我省着力打造的高标准农田“升级版”。

  申延平说,河南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首先实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其中,老百姓最关心的是旱能浇、涝能排。目前,河南在这方面的建设成效已显,粮食稳产高产达到一定高度。

  第二个阶段,按照标准化建设、现代化装备、智能化应用、规模化经营和规范化管理的“五化”要求,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同时,按照每亩投资不低于3000元的标准,建设一批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使其成为现代农业、智慧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载体。

  前两个阶段完成后,第三个阶段就要着重提升高标准农田地力水平,加强土壤治理,推广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地力培肥技术,加快提升耕地质量。“通过地力提升,让生产的产品产量更高、更可靠,让老百姓吃得更好、更放心!”(记者 刘红涛 陈慧 通讯员 杨广玉)

责任编辑:李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