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之丰
——2020年河南夏粮丰收图景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时间:2020-06-12 08:48 来源:河南日报

  隆隆的收割机一路北上,丰收的喜悦洒满中原大地。

  截至6月11日,河南麦收已基本结束,8500多万亩小麦颗粒归仓。“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经历了疫情的考验,面对小麦病害、干旱等不利因素,特殊而难忘的庚子之年,“中原粮仓”河南再次交上一份丰收的答卷,稳稳地扛起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

  特殊年再交丰收答卷

  一锅白面馍、一桌农家菜,每年6月麦收时节,四世同堂的欢声笑语都会在河南省新蔡县狮子口村的时家小院里回荡。而今年,“大家长”时中龙显得格外激动。

  今年74岁的时中龙经历过饥荒、遭遇过水灾,但今年着实让他揪心了一把。正值“一喷三防”的关键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麦田春管成了大问题。

  看着村干部将农药化肥送到家门口、国家迅速控制住了疫情,直到前两天,家里10多亩小麦收获完毕,一亩地千斤麦,时中龙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河南省滑县,50万亩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亩产超过1300斤;延津县通郭村刷新全国冬小麦单产纪录。在基层农业部门工作近30年,河南省商水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祁勇这个农业战线上的“老兵”,对丰收充满了信心。

  “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实现粮食生产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河南时刻铭记、牢牢扛稳的重任。

  面对疫情,河南坚持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两手抓,解决了运输难、用工难、管理难等“卡脖子”难题,小麦长势近3年最好;应对干旱病害,大中型灌区开闸放水,重大病虫害防控全覆盖,小麦条锈病累计防治超过6300万亩次,是发生面积的2.89倍,赤霉病发病面积和程度是近几年最小、最轻的一年。

  目前河南粮食产量已连续3年超过1300亿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中原麦田又将交上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河南省农业部门表示,根据监测以及实地调查,今年小麦总产单产还将持续增长,小麦丰收已成定局。

  “聪明田”扎稳丰收根基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河南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重要抓手,黄土地变成了“聪明田”。

  对于第一年流转土地种粮的“新手”邱守先来说,打赢丰收这场“漂亮仗”全靠这块“聪明田”。

  邱守先流转的2100亩小麦,位于河南商水县打造的5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内。这里不仅有一流的农田、水利、路网设施,还配有病虫害监测点、田间气象站、土壤墒情监测站、物联网监控系统等“硬核装备”,只需一部手机,即便远在千里之外,都能看苗情、浇水、喷药,实现了“云种地”。

  在河南南乐县后翟村,一排排半固定式喷灌头像“卫士”般矗立田间,这套“智慧水肥”系统能根据小麦生长规律、土壤水分、土壤性质等因素进行自动灌溉,特别是在今年病害干旱情况下,最大程度地减轻了小麦病害影响。

  近些年,河南省实际耕地面积在原有基础上净增加7.61万亩,达到1.22亿亩,而且充满智慧的“聪明田”比例不断增加。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粮食作物处处长李军介绍,截至目前,河南建设高标准农田6320万亩,亩均提升粮食产能150斤,到2025年河南将建成8000万亩高标准农田,稳定保障1300亿斤以上粮食产能。

  新农人播撒丰收希望

  面对疫情风险挑战,应对产业转型发展,一代新农人、一批新农企走进农村,接过麦田,成为活跃在田间地头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播撒下岁岁丰收的希望。

  曲良贵是河南南阳市宛城区谢营村农民,今年家里的13亩地,他把2亩多地托管给农业公司,剩下的自己种粮。虽然今年丰收了,可他算了算账发现,自己辛苦种地的收入和托管出去的分红几乎相当。曲良贵感慨,不服不行,种粮也得专业人来干。

  “农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激发了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变革。”南阳市宛城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天海说,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益成为农业生产“主力军”。

  在位于河南西华县的黄泛区农场,32岁的农业主管王慧阳轻车熟路地调度着30多台收割机和数十辆运输车辆在上万亩的麦地里作业。他的日常工作就是让农业生产像工业生产一样标准统一、井然有序。“我们这一代人种地是职业选择,这片麦田就是我们的舞台。”王慧阳说。

  “专业人干专业事”,如今,河南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达28万家,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18万家,新农人正在重绘农业生产的新图景,耕耘着粮安天下的希望。(据新华社郑州6月11日电 新华社记者 王丁 宋晓东 韩朝阳)

责任编辑:李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