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麦香浓,伴随着自南向北的隆隆机器声,中原大地夏粮收获大头落定,抗旱抢种全面铺开。粮食在手,腰杆才更硬,底气才更足,在特殊之年交上特殊答卷,这是河南对全国大局的重要贡献,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
从播种到收获,一株小麦要经过240天左右的时间,历经风风雨雨、寒冬酷暑。从青葱麦苗到金黄麦穗,广大农民也付出巨大努力,挥汗田间、风雨无阻。今年夏粮取得好收成,是克服疫情、病虫害、干旱等多重不利因素下取得的,实为难得、殊为不易。
14亿人要吃饭,这是中国最大的国情。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国社会却能始终保持稳定,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保障供给功不可没。当部分国家禁止粮食出口的消息传来,“要不要囤粮”一度成为社会热点,但猜疑并未掀起波澜。当人们看到超市货架上米面油一字排开,各种食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谁还会去囤粮呢?事实胜于雄辩:一个国家靠进口吃饭等于让别人卡住咽喉,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
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情深意切,对河南“三农”工作尤其是粮食生产寄予厚望。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时强调,“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视察时强调,“牢牢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省委省政府牢记嘱托,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做好“三农”工作的实际行动,奋勇争先,肩负起农业大省的责任与担当。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农业的基础性地位、粮食安全的战略作用更加凸显,我们对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参加全国两会河南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更加深入。在今年这样一个特殊的复杂形势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收官的关键历史节点上,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稳产高产,是粮食大省义不容辞的责任。粮食产量稳定了,稳定物价、调控市场就有了扎实的物质基础,就能有效地树立市场信心,引导心理预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这对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具有重大意义。今年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部署“六保”任务,对“保粮食能源安全”作出明确要求,粮食安全与居民就业、基本民生等一起构成了经济社会运行基本盘。
夏粮生产考验防范化解风险能力。今年春耕期间,恰逢疫情肆虐,局部地区出现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病情,“倒春寒”“干热风”等灾害天气频发,多重不利因素叠加。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决策部署,从保障农资供应到田间管理,从有序推进涉农企业复工复产到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大中型灌区开闸放水,财政拨款紧急下拨,重大病虫害防控实现全覆盖,全省分区分级快速恢复了春耕生产秩序。抓住农时“窗口期”,掌握农事主动权,想在前,干在先,就能排除困难化解风险。
夏粮生产检验现代农业应变能力。疫情防控期间,遂平农民遥控无人机为农田打药,焦作利用电商打通农资销售堵点,安阳农业专家在线“看田”,“视频种地”“无接触种地”应运而生。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将“不可能”变成“可能”,“不能办”变成“办得好”,现代农业焕发出新活力,有效抵御了疫情冲击。
关键时刻,党员干部保持了斗志昂扬、冲锋在前的工作作风。春管时节,我省基层党组织积极发动引导农机、植保等服务组织大力开展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疫情期间,农产品销路受阻,各地基层干部纷纷走进直播间带货,创新方法促进农民增收……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广大党员干部在疫情中锤炼了作风,真正成为群众的主心骨、贴心人。
广袤的麦田里正发生着新变化。上了年纪的人提起麦收,苦和累就涌上心头。以往到了麦收季,天大的事都得往后放一放,全家披星戴月更是常有的事。如今麦田里除了收割机紧张地穿梭作业,看不到几个劳作的农民,夏收“农忙不见人”成为常态。“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的麦收场景,逐渐成为回忆。
90后在地头轻点手机,用APP调度收割机战队,好似指挥千军万马,跨省服务群众麦收。活跃在中原大地的新农人正在书写“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如何种好地”的生动答卷。从拼经验、拼气力转向拼智力、拼技术、拼管理,麦田“后浪”崭露头角。
商水县5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内,配套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监测、智能灌溉、农用直升机等“硬核装备”,通过智能物联网控制中心将所有农业设施联系起来,提供着数据监测、信息发布、田间管理等一系列农业生产服务,农民“按一下按钮”就完成生产,农业科技范儿越来越足。
当前,全年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有了一个较好的基础,但要实现全年粮食丰收,关键还要看秋粮。各级各部门要担当作为、奋战六月,持续打好“三夏”生产主动仗,努力夺取全年粮食丰产丰收。既解燃眉之急,又着眼长远,进一步完善农业风险保障机制,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切实提升高标准农田旱涝保收能力,把粮食生产这张“王牌”紧紧攥在手上。
一粒一粟,来之不易,致敬农民、礼赞劳动。长期以来,广大农民用辛勤的汗水默默耕耘,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致敬农民,就是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精神价值。礼赞劳动,就要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落实强农政策,办好惠农实事,保障农民种粮收益。
弘扬科技创新精神。科技支撑能力越强,农业高质量发展动能就越充沛。1亿多亩的农田呼唤更多“田保姆”郭天财、小麦专家茹振钢、玉米专家程相文。在稳定粮食产能上,还有大的潜力待挖掘。要进一步完善科技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的机制体制,让科技人才服务团奔赴主战场,成为增产增收主力军。
坚守绿色发展理念。绿色,是农业的标志色。坚守绿色发展理念,就要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补偿激励与严格问责并举,形成保护耕地合力;发展绿色农业,坚定不移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建设美丽乡村,让农村成为山水和谐、生活富足的家园。
千百年来,老百姓对土地的朴素感情没有变,对挑着“金扁担”幸福生活的追求没有变。“金扁担”一头挑着老百姓对好日子的憧憬,一头挑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芒种忙,播下希望,待金秋,又是一个丰年!(何言)
责任编辑:银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