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河南就是“中”:文旅融合推动民宿高质量发展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时间:2020-05-15 18:57 来源:河南日报

老家河南就是“中”:文旅融合推动民宿高质量发展

卢氏千层坊·朴宿里民宿

老家河南就是“中”:文旅融合推动民宿高质量发展

云台山“竹韵闲园”民宿

老家河南就是“中”:文旅融合推动民宿高质量发展

济源“老兵工”民宿的特色餐饮

老家河南就是“中”:文旅融合推动民宿高质量发展

推动民宿发展,兰考张庄村民为游客做粉条宴

老家河南就是“中”:文旅融合推动民宿高质量发展

罗山大肠汤这样的乡村美味是民宿的重要卖点

老家河南就是“中”:文旅融合推动民宿高质量发展

这样的土鸡很受民宿游客欢迎

  文旅融合的蓬勃发展,为乡村民宿带来了更加广阔的施展空间。乡村民宿正在成为河南省新时期引领乡村大发展的重要载体。对旅游者而言,民宿消费不仅追求个性化住宿需求的满足,也更加凸显旅游者对当地独特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的体验和认识。当今,河南乡村民宿需抓住“加快文化旅游大省向文化旅游强省转变”的契机,不断转型升级并进一步高质量发展,成为河南旅游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

  1、文旅融合下民宿发展新趋势

  以“民”为主导,彰显生活方式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LB/T065—2019)行业标准,将旅游民宿定义为:利用当地民居等相关闲置资源,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该定义体现出民宿以“民”为主的导向。好的民宿发展需要大量返乡创业者或者有民宿情结的人打造管理,好的民宿需要体现当地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彰显出当地建筑特色及主人的审美、生活阅历。民宿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个歇脚的地方,也是旅途当中的一个温馨的家。

  以众创方式,构建“家文化”共享平台

  消费者对民宿的选择和消费,不仅反映出其对住宿服务的购买和享受,更多的是一种对其生活方式的选择和参与。民宿是主人与消费者共同生活的场域,主人是空间的原创者,消费者是空间的再造者。在这个共同场域下,民宿主人与消费者实现彼此人生经历的交流与生活方式的共享,因此,民宿在这种共享众创模式下,多元化“家文化”共享平台也会不断成长、变化与新生。

  以“情怀”粘连,打造多样化共享文化体验

  民宿发展离不开文化体验的渗入,将房主情怀粘连家庭文化基因,使其落实到民宿建构的每一处细节上,并被消费者认可和接受,实现共享文化体验的打造。多样化民宿能够将“平台的集聚性”与“实体的体验参与感”完美融合起来,并且可以通过人文情怀的黏性价值体系推动多样化商业模式的发展,让大众都能够参与构建自己的“情怀实体”。多样化共享文化体验不仅带动了个人价值观的传播,而且能够获得一个固定的、高黏性的粉丝人群,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

  以土地改革为保障,与乡村共生发展

  土地,是乡村旅游发展最为核心的关键性产业要素。民宿既是乡村旅游土地供给制度改革的共同受益者,也是主要推动者。一方面,民宿发展盘活了乡村中大量的闲置资产,为农民增加了财产性收入,也提高了乡村资源要素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民宿发展需要展现出“乡村之美”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民宿与乡村建立更强的共生关系,共同进行乡土记忆的保护和展现,共同进行农产品质量的提升和休闲化,共同进行非遗文化的活化和文创化,共同推动乡村环境和设施的改进,共同促进乡村人才的培育和发展。

  2、河南乡村民宿实现弯道超车

  作为一种深度体现当地生活的旅游形式,民宿在河南蓬勃兴起。近年来,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制定规划,加快推进乡村民宿发展,着力打造一批有地域特色、有地方风情、有家乡情怀的精品民宿,促使河南各地民宿的发展风生水起,成为乡村旅游的新名片、新亮点。从起初的“星星之火”到如今的“燎原之势”,河南民宿发展“弯道超车”,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2019年4月份召开的河南省首届国际民宿投资大会,共签约生态旅游项目27个、447.72亿元,精品民宿项目44个、49.45亿元,涉及大别山、伏牛山、太行山的44个村。2019年11月14日至15日,以“新时代、新乡村、新民宿”为主题的第五届全国民宿大会在河南新县召开,全国民宿行业“大咖”齐聚河南共话民宿发展,“河南民宿”成为全国民宿界的“聚焦点”。已经开业运营的乡村民宿主要分布在信阳、济源、洛阳、焦作、开封、郑州等地区的乡村和景区周边。民宿已成为带动当地居民直接创业就业的载体,富民效果明显,正在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3、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当今文旅融合发展,共享经济推动社会资源融合,为乡村民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在有利机遇下,河南省乡村民宿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存在着经营者文化素质偏低、内涵同质化、缺乏统一经营标准等问题,需要在河南省乡村文化内涵挖掘的基础上,探寻文旅融合的乡村民宿发展之路。

  确定产品定位,塑造品牌化战略

  发展民宿首先进行市场分析,明确细分市场与发展目标。重视河南省乡村民宿品牌发展,围绕“黄河文化、根亲文化、汉字文化和功夫文化等为代表的标志性文化旅游品牌”努力塑造河南民宿品牌整体形象并制定发展规划。要形成民宿的品牌集聚效应,在未来发展中,应注重对整体形象的宣传和渗入文化特色的民宿多元化产品的构建,分别针对不同消费群体设计浪漫、亲子、怀旧等不同子主题的民宿风格,通过实施统一品牌与个别品牌策略,增强民宿文化品牌的辨识度,并针对不同地区文化民俗特点进行个性化民宿建设。

  注入当地文化,提升民宿体验附加值

  文化是民宿的灵魂,是其发展的精神支柱。对当地文化的深入挖掘,是提升民宿体验附加值的重要来源。民宿经营者应该成为游客体验传统文化的桥梁,让游客对当地的生活方式、民俗风情进行深度体验。因此,在经营中,从设计风格,到服务理念,经营者应构筑具有当地“情怀”的文化特色体验产品,营造当地生活特色氛围,让游客在吃喝玩乐中感受地方的生活方式、饮食文化、风俗习惯等,让游客提升参与度,获得更深层次的精神享受。

  加强文化创新,提高民宿品质

  要增强民宿发展的轰动效应,就需要进行高品质民宿的构建。高品质的乡村民宿并不是一味追求奢华,安全、卫生、精细服务、合理价格,以及入住后的愉悦感才是客人想要的。如果没有好的产品、极致的服务、有温度的体验,民宿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所谓靠设计成为网红的民宿都可能是昙花一现。在民宿发展中,除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利用,更应加强创新发掘,丰富产业形态与内涵,打造别具一格的设计、产品与服务,丰富游客体验,满足多样化需求。

  民宿高质量发展需要人才职业化

  对于任何行业来说,人才都是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民宿来说,主人是民宿的核心吸引物,是民宿的魅力之源,因此要着重培养更多有吸引力的民宿主人,同时还要培育一批懂得经营管理,有素质有情怀的经营管理团队。第一,培养更多独立、个性的民宿主人。通过扫盲教育、创业指导、乡村旅游培训、旅游服务意识教育等方式,培育当地居民解读和展示本地文化内涵的能力、民宿旅游开发和利用的能力。第二,通过资金回流、技术回乡、智力回哺、项目回移等方式,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建立人才招引制度,重点引进一批有眼光有远见的人才返乡参与乡村特色民宿的建设和经营。第三,培训是民宿人力资源建设的解决之道,是民宿发展之本,因此可以通过各种集中培训、外出考察等方式使从业者懂得专业的管理知识和旅游知识等,着力培养民宿旅游扶贫管理干部和民宿旅游致富领头人。第四,可以与高校合作,发展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为民宿未来的发展培养后备军。第五,推出民宿导游、民宿美食家等证书考核机制,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以及服务水平和标准。

  加强宣传和营销渠道及平台建设

  乡村民宿在营销推广方面应该结合时代背景,采取多元化营销模式,借助网络科技平台拓宽客源市场,有效解决民宿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客流潮汐现象,同时尽量避免由于知名度和影响力有限而无法稳定入住率的现象出现。第一,传统营销模式,比如口碑营销、旅游杂志、旅游媒体等宣传,尽管这些方式影响力有限,但它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信任,住客更易于接受,值得长期坚持投资,一旦形成规模,便可成百年品牌。第二,网络宣传,积极利用抖音、快手、携程网、去哪儿、途牛网、驴妈妈等平台,发挥网络强大的宣传推介功能,使游客在玩手机的不经意间就能了解乡村旅游民宿。第三,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宣传,建立乡村民宿公众号,利用朋友圈的传播效应,在朋友圈发布有关美景、美食、风土民俗的图片,引起潜在消费者的关注,使潜在的游客直观地看到乡村旅游民宿的魅力,扩大宣传效果。第四,政府宣传,相关部门可以通过节庆活动、旅游链接等做好乡村旅游民宿宣传推介,尤其是地方官网的推介,可提升乡村旅游民宿对外的知名度,促进各地乡村旅游民宿业的不断发展。

  加强行业规范管理

  高质量民宿发展需出台相关行业规范,对民宿进行规范化管理。一方面,从政府的角度,制定并逐渐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乡村旅游民宿业的发展;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措施,提高经营者主动配合的积极性;加大宣传力度,丰富宣传形式,使经营者认识到应该实现乡村旅游民宿业的合法化等。另一方面,从经营者角度,完善基础设施和休闲娱乐设施,增加游客居住时的舒适度;实现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将乡村旅游民宿业纳入系统化的管理之中;提高环境卫生标准,完善安全设施等。

  民宿是乡村旅游的产物,更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文旅融合为乡村民宿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带来了挑战,唯有抓住机遇,直面挑战,顺势发展,才能迎来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春天。(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 饶品样)

责任编辑:陈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