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筑牢防灾减灾防线?今年河南将这样干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时间:2020-05-11 08:57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如何筑牢防灾减灾防线?今年河南将这样干

  5月9日上午,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5.12防灾减灾日暨宣传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我省将开展一系列活动。

  自然灾害易发多发

  我省位于暖温带和北亚热带地区,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是自然灾害易发多发区,干旱、洪涝、极端天气、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在我省地域分布广、发生风险高、造成损失重、救灾难度大。据统计,2019年全省遭受干旱、洪涝、风雹等自然灾害41次,共造成1222.9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971.5千公顷,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房屋436户919间;直接经济损失42亿元。

  “5.12防灾减灾日暨宣传周”活动在我省已经开展多年,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灾害风险管理理念尚未牢固树立,工作重心还没有从灾后救助向灾前预防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公众灾害风险防范意识相对淡薄,自救互救技能还普遍缺乏,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的针对性不强,防灾抗灾能力整体薄弱。”省减灾委办公室副主任、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副厅长李长训坦言。

  “只有提高每位公民避险自救互救本领和技能,才能提高整个社会防范风险和灾害的能力。”李长训说,通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公众,能够有效夯实灾害防御的群众基础,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社会氛围。

  未雨绸缪防灾减灾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极端天气与经济增长、财富集聚、人口集中等因素相互交织叠加,进一步增加了自然灾害的复杂性、衍生性、严重性。

  近一段时期,我省天气忽冷忽热,冷暖交替频繁,让人难以适应。省气象局总工程师赵国强概括为“温高、风大、降水多、天气复杂多变”,并预计今年全国夏季降水呈“南北多、中间少”分布,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涝重于旱。而我省处于全国两个多雨中心之间,降水呈“北多南少”特征,气候形势复杂多变,极端天气多发,旱涝交错、旱涝急转均可能发生,为正常偏差年景。

  省水利厅防汛抗旱督察专员吕秀荣说,今年的防汛形势依然严峻,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和市县齐心协力,多措并举,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开局良好。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高团吉介绍,结合气象趋势预测,今年我省地质灾害防治形势较为严峻,豫北太行山区、豫西黄土地区、豫南桐柏-大别山区是防治重点区域。近年来,全省林业病虫害年均发生850万亩左右,省林业局副局长李志锋预测,2020年全省林业病虫害发生面积仍在800万亩以上,仍呈高发态势。河南是地震灾害比较严重的省份之一,全国中长期地震风险较高地区有两个区域涉及河南,省地震局震害防御处处长郝敏认为,地震风险不能轻视,必须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

  线上为主线下为辅

  今年我省5.12防灾减灾日暨宣传周活动以“线上为主,线下为辅”,主要开展四大活动。

  开展防灾减灾知识“五进”活动。围绕活动主题,积极开展群众参与度高、传播效果好的宣传活动,推进防灾减灾知识、应急救援技能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强化防灾减灾知识学习,提升自救互救能力。

  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通过各级各部门官方网站、“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制作发布宣传作品,在黄金时段、重点栏目播发刊发防灾减灾知识,并通过手机短信、互联网等渠道加大防灾减灾信息推动力度。

  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加强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支持引导社区居民和志愿者参与活动,重点排查社区、学校、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和燃气、电力、地下管网等重要设施风险隐患,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化解灾害事故风险。

  开展基层防灾减灾能力提升活动。通过网络授课等方式,对行政村(社区)负责人及管理人员进行专题培训,提高基层抵御灾害风险的能力和水平。支持多灾易灾县(市、区)建设救灾物资储备库,鼓励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设立物资储备站点,引导企事业单位、居民家庭储备基本应急物资和装备,推广使用应急包。(记者 谭勇)

责任编辑:银新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