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旅游条例》新闻发布会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时间:2020-03-27 09:26 来源:省政府新闻办

新闻发布会视频

  2020年3月27日10:00,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河南省旅游条例》新闻发布会。

  发布内容:介绍《河南省旅游条例》立法情况以及宣传贯彻实施《条例》有关情况。

1

  发布人

  王保存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王新民 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

  姜继鼎 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

  李延庆 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

  主持人

  方启雄 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宣传组副组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方

  主持人 方启雄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为保障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2019年11月29日,河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河南省旅游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将于2020年4月1日施行。为了更好向社会解读《条例》的内容,我们邀请到省人大、省文化旅游厅负责同志,向大家介绍《条例》的修订以及贯彻实施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保存先生

  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王新民先生

  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姜继鼎先生

  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李延庆先生。

  首先,请王新民先生介绍《条例》立法进程和主要内容。

新民

  王新民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们: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河南省旅游条例》的修订过程和主要内容。

  一、《条例》的修订过程

  省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条例》的修订工作。2013年国家《旅游法》出台后,2014年就将《条例》修订列入了正式立法计划。2014年2月,成立了起草工作小组,由法工委牵头,组织起草班子,研究起草《条例》。2014年9月,法工委提请常委会一审。之后,因各种原因该条例被搁置。2018年,《条例》修订工作重新启动,条例修订列入了当年立法计划审议备选项目,2019年列入了正式审议项目。

  2018年6月、9月,省人大先后赴云南学习考察全域旅游立法经验,赴浙江湖州学习考察乡村旅游、民宿旅游立法经验。2019年列入立法计划后,由省人大常委会王保存副主任担任组长,成立了由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司法厅、新乡市文化旅游局等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及相关专家学者、全国人大代表、景区负责人、旅行社负责人等共同参加的立法工作小组。5月下旬,立法工作小组封闭一周时间,在2014年稿子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起草了条例。之后,将征求意见稿印发各省辖市、部分县(市、区)人大常委会、省直有关单位、省内高校、省旅游行业协会、全省所有5A级景区等110多个部门和单位征求意见。同时,为了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保障人民群众有序参与立法活动,在省人大官方网站上全文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6月上中旬,先后赴三门峡、洛阳等地,征求政府有关部门、部分人大代表以及乡镇、村委会、旅行社、4A级以上景区对条例的意见建议。6月下旬,立法工作小组召开论证会,结合各方征求到的修改意见,对条例逐条研究,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对条例进行修改。7月,受主任会议委托,法工委将《条例》提请省人大常委会,进行了第一次审议。

  一审后,法制委员会会同省文化和旅游厅及有关专家学者,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意见,对条例进行了研究修改,并将修改后的条例再次印发有关单位广泛征求意见;同时,在省人大官方网站和大河网站全文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8月中旬,赴新疆学习考察旅游立法工作。10月中旬,法制委员会会同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并邀请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根据社会各界反馈的意见,对条例进行了研究修改。11月29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

  修订过程中,我们坚持开门立法,先后在省内外开展专题调研10余次,召开专题座谈会20余次,专家论证会5次,部门协调会议10次,共征求到各类意见建议1400余条,数易其稿,最后形成提请常委会审议的表决稿,可以说,这是我省在立法工作上一次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生动实践。

  二、关于《条例》的主要内容

  《条例》共有10章103条,设置总则、旅游规划和建设、旅游资源的利用、旅游促进和发展、旅游新业态培育、旅游者权利义务、旅游经营和服务、旅游监督与管理、法律责任、附则十章。相比原《条例》,《条例》彰显了全域旅游、大众旅游和文旅融合的时代特征,突出了我省旅游业发展需要保障和促进的内容。重点规定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全域旅游

  在条例修订中贯穿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一是在政府职责上,在总则第七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进全域旅游,充分利用自然、文化、科技、生态等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相关产业深度融合,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全面发展;二是在规划编制上,第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编制本行政区域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报上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三是在旅游交通上,明确交通运输部门应当加快建设重点旅游风景道和沿黄旅游通道,为全域旅游提供交通便利。

  (二)关于旅游公共服务

  随着旅游活动大众化、散客化、常态化趋势日益明显,对旅游公共服务的需求愈加迫切。《条例》着眼于为旅游者提供基础性的公共服务进行制度设计:一是完善公共信息发布机制,建设智慧旅游综合服务平台,无偿向公众提供景区、路线、交通、气象、客流量预警、食宿、安全、医疗急救等公共信息;二是建立健全旅游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制度,及时准确发布旅游安全警示信息;三是强化基础设施,对公共交通服务、交通标识、自驾游服务、营地建设、旅游厕所建设等关系游客切身利益的方面,作出了规定,让游客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关于旅游商品的开发销售

  长期以来,我省旅游商品开发滞后,特色商品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宣传,给旅游购物带来了直接影响。为更好地扶持我省旅游特色产品产业,满足游客购物需求,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壮大,在《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商品,将具有河南地方特色的工艺品、农副产品等打造成旅游商品知名品牌;省、省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交通枢纽地、游客集散地、旅游目的地等,规划大型旅游商品展销中心,推介具有河南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为旅游者购物提供便捷服务,满足旅游者消费需求。

  (四)关于旅游新业态培育

  结合我省文化大省、农业大省的实际,《条例》单列一章“旅游新业态培育”,对文化旅游、乡村旅游、民宿旅游以及工业旅游、研学旅游、体育旅游、康养旅游等其他业态分节进行规定,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制度创新。

  第一,关于文化旅游。为了给文化旅游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让中原文化旅游的名片亮起来、美起来,推动文化旅游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发展,《条例》对文化旅游专列一节进行规定。第三十九条到第四十四条规定的内容,一方面是对促进文化旅游进行制度设计,另一方面也是对我省文化旅游资源的宣传和推广。

  第二,关于乡村旅游。加快发展乡村旅游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手段。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我省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各类“农家乐”、民俗文化村镇初具规模,为群众休闲度假和农村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同时,乡村旅游也存在缺乏总体规划、服务不够规范等问题。为促进乡村旅游健康有序发展,《条例》在第四十五条到第五十二条,对乡村旅游规划、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从业人员培训等内容作了规范。

  第三,关于民宿旅游。近年来,民宿旅游蓬勃发展,但是现有法律法规没有对民宿旅游作专门规定。《条例》专列一节对民宿旅游进行规定,明确城乡居民可以利用自己拥有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住宅,为旅游者休闲度假、游览观光或者体验乡村生活提供服务。同时,为了推动民宿旅游健康发展,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召集文化和旅游、公安、应急、卫生健康等有关部门,根据简化程序、便民利民、确保安全的原则,解决民宿旅游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第四,关于其他新业态。对于刚刚兴起的工业旅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等合并作为一节,做出原则性规定。

  (五)关于景区门票价格

  我们在调研中,不少单位和群众反映,部分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畸高,挫伤了旅游者的消费积极性,也不利于旅游业的长远发展。为保障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亟须摆脱“门票经济”,对门票价格进行有效调控,建立综合的效益观,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因此,在《条例》第八十二条作出规定,一是明确红色旅游景区应当免费向公众开放;二是规定依托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应当逐步降低门票价格;三是扩大景区门票免费、半价的范围,依托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应当对六十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身高低于一百四十厘米的未成年人、残疾人、现役军人、人民警察、国家消防救援人员实行门票免费,对人民教师、十八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以及全日制大中专学生实行门票半价。

  此外,《条例》对旅游资源利用、旅游者权利义务、旅游监督与管理等等方面都作了规定,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以上就是修订《条例》的一些总体情况,希望对大家更好、更准确理解《条例》有所帮助。

  主持人 方启雄

  接下来,请姜继鼎先生介绍《条例》宣传贯彻实施相关情况。

姜

  姜继鼎

  媒体朋友们:

  2019年11月29日,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河南省旅游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明确于2020年4月1日施行。

  省委、省人大、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工作。省委书记王国生同志去年5月23日在省文化和旅游厅调研时指出,河南是文化和旅游资源大省,在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文化和旅游工作既面临着新形势新要求,也有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空间。3月20日,省委书记王国生到省文旅厅调研座谈时强调,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时的嘱托、坚定信心,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坚持规划引领、品牌带动,重点突破、整体提升,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省。

  《条例》的出台,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及相关部门都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并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前后历经六年,做了大量的调研论证工作,并集中专家学者、业界人士进行多轮修改。《条例》是我省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行动,是引领我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法治保障。

  《条例》立足于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着眼于打造“老家河南”文旅品牌和整体形象,积极构建政府依法监管促进、企业守法经营、游客文明旅游的新发展格局。作为全国文化和旅游机构改革后的第一部文旅融合性地方法,也是我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

  《条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立足文旅融合趋势,着眼文旅强省战略,必将有力促进我省旅游业强劲发展。下面,我介绍一下《条例》出台的意义以及文旅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安排。

  一、《条例》坚持推进我省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我省文化和旅游业发展的整体格局。《条例》明确规定发展文化和旅游业应当突出河南红色旅游、历史文化、文物古迹、自然生态等旅游资源优势和地方特色,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实现统一规划、合理开发、协调发展。

  二、《条例》坚持推进文化和旅游管理体制的融合,明确了我省文化和旅游业政府职能的理顺次序。《条例》大篇幅着墨,突出文化和旅游在发展理念、机构队伍、工作平台、保障体系等方面的融合;深化文化和旅游领域简政放权和“放管服”改革,构建服务型政府部门,优化文旅融合发展的营商环境;构建法条,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发展。坚持问题导向,以文化旅游资源分属不同部门而不利于保护和开发的矛盾为切入点,切实推进文化和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的顶层设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三、《条例》坚持文化和旅游资源的融合,明确了我省文化和旅游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条例》规定深入挖掘老家河南背后的文化内涵,充分运用科技、创意、资本等新要素手段,把黄河、功夫、根亲等元素打造成地标性文旅项目、标志性文旅品牌。通过规划旅游商品展销中心、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推出地方特色餐饮、建设文化主题酒店、提供特色交通服务、打造精品演艺活动,推动文化元素全面融入旅游各个环节,让旅游变得更有魅力。

  四、《条例》坚持促进文化和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明确了我省文化和旅游业发展的共生格局。《条例》规定针对广大游客个性化、多样化的文化消费发展趋势,通过在旅游城市和知名景区打造精品演艺项目,做好特色旅游工艺品与旅游纪念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营销融合等举措,推动文化产业旅游化发展,培育充满活力的文化消费市场,形成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空间。通过借鉴旅游业成熟的产业思维和市场观念,全面提升文化产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河南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五、《条例》坚持促进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融合,明确了我省文化和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格局。《条例》规定旅游城市和旅游热点区域,要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旅游的需要。规定从公共文化设施入手,增加、完善其旅游服务功能,加快其与旅游市场的对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与其他公共服务的融合发展,最终解决文化和旅游在公共服务上各自单干的问题。

  六、《条例》坚持合理效益观与便民惠民富民的融合,明确了我省文化和旅游业发展的终极目的。《条例》通过扩大门票减免优惠群体的规定,对“门票经济”进行了间接的调控。《条例》第八十二条中对60周岁以上老年人、140厘米以下未成年人、人民警察、消防救援人员、人民教师、十八周岁以下未成年人门票减免都作出了相应规定,在全国地方立法领域是首次。

  《条例》马上就要正式实施,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搞好学习、宣传、落实工作。一是抓好学习培训。要在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事业单位、市场主体中,认真组织学习和培训,深入领会《条例》的立法宗旨,切实认清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在《条例》规定中角色的转变、体例的创新、内容的突破,确实弄清条例修订为什么、内容是什么、落实靠什么,为高效益落实奠定基础。二是抓好宣传推介。今天邀请到的各位媒体朋友,就是条例宣传的主要力量。希望大家在条例实施之际,广泛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加强宣传,使条例广为人知、深入人心,弄清条例修订的意义、与个人的关系,遇到旅游侵权,学会用条例维护和保障个人的合法权益,使《条例》成为个人的旅游宝鉴。三是抓好贯彻落实。天下难事,不在于立法,而在于法之必行。各级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要把《条例》宣传贯彻实施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持续性的重要工作任务,制定宣传贯彻实施工作方案,狠抓贯彻落实。省文化和旅游厅已发文各地《关于做好<河南省旅游条例>学习宣传贯彻工作的通知》,并把《条例》单行本和宣传挂图发至各地市及省直管县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和我厅组织编写的《河南省旅游条例释义》正在撰写,很快也会出版。希望各地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尽快制定并落实好本地宣传贯彻《条例》计划。朋友们,《河南省旅游条例》的出台,是省委、省人大、省政府重视关怀的结果,是全省各届共同关注支持的结果,是文化和旅游行业系统集思广益的结果。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以《条例》贯彻实施为契机,为加快文旅融合、打造文旅强省努力奋斗!

  主持人 方启雄

  下面,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保存讲话。

保存

  王保存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们:

  新修订的《河南省旅游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去年11月29日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今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新闻发布会,目的是更好地推动全社会认真学习贯彻《条例》。刚才,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王新民同志向大家介绍了《条例》的起草过程及主要内容,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姜继鼎同志介绍了贯彻落实《条例》的具体工作安排。下面,我就贯彻实施好新修订的《条例》,再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修订《条例》的重要意义

  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战略性产业之一,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发展旅游业,对于优化人居环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省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旅游立法工作,早在2007年就颁布实施了《条例》,实施十二年来,对于保护和合理开发旅游资源,维护旅游市场秩序,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以下简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我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文旅融合发展,《条例》已经不能适应我省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及时启动了对《条例》的全面修订工作。修订后的《条例》既贯彻了《旅游法》,又立足河南实际,是一部充分体现河南特色和改革创新精神的地方性法规,贯彻实施好这部《条例》,对推动我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条例》的修订,是推动全域旅游的有力支撑。全域旅游对于推动单一景点建设向区域资源整合,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更好满足旅游消费需求,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视察时指出,发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我们在《条例》修订中贯穿了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进全域旅游,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并且,明确交通运输部门应当加快建设重点旅游风景道和沿黄旅游通道,为全域旅游提供交通便利。

  第二,《条例》修订,是加快文旅融合的客观需要。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与旅游相辅相成,共生共荣。王国生书记在调研我省文化和旅游工作时指出,要“发挥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积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在推进中部崛起中展现中原更加出彩的崭新形象”。我省是文化旅游资源大省。近年来,我省立足黄河文化、古都文化、根亲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资源优势,打造“老家河南”文化旅游品牌,取得了积极成效。尽管在机构改革中实现了文旅部门合并,为文旅融合创造了条件,但由于长期形成的部门条块分割、资源配置分散等因素,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深度和广度还存在许多瓶颈。本次修订,着力于通过立法推进文旅管理体制和文旅资源的融合,建立健全文化和旅游行政执法机构,提升旅游商品的文化创意,促进我省文化繁荣发展,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充分体验到优秀的中华文化和厚重的河南文化。

  第三,《条例》修订,是发展旅游新业态的迫切需求。随着大众旅游时代到来,旅游从单纯观光到休闲、度假、康养与观光并存,旅游经营从传统的门店经营向网络经营转变,旅游者出行方式如自驾游、房车露营等渐成风尚,旅游新业态如文化旅游、乡村旅游、民宿旅游、工业旅游等不断涌现,旅游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现行的《条例》已难以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条例》的修订坚持问题导向,对旅游公共服务、自驾游及营地建设、互联网经营等进行制度设计;并设立旅游新业态一章对文化旅游、乡村旅游、民宿旅游、工业旅游、研学旅游、体育旅游、康养旅游等进行了规定。

  第四,《条例》修订,是维护法制统一的必然要求。2013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旅游法》对旅游规划和促进、旅游者的权利义务、旅游经营、安全管理等方面都作了新的规定,2016年11月、2018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旅游法》又作了两次修改,我省《条例》的一些规定存在与上位法不一致的情形。《条例》的修订,对于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全面推进我省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准确把握修订《条例》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在《条例》修订过程中,我们确立的指导思想是促进河南省旅游业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我们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坚持法制统一。起草过程中,始终紧扣《旅游法》的立法精神,以《旅游法》和相关法律、行政法规为依据,切实做到不与上位法相抵触,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

  二是不照抄照搬。凡《旅游法》规定比较具体的,如对旅游经营管理、旅游服务合同、旅游纠纷处理等内容,《条例》不再重复规定,避免小法抄大法。

  三是突出地方特色。《条例》修订紧扣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结合我省农业大省、文化大省、旅游大省的特点,对旅游新业态以及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自助旅游服务保障、旅游门票价格等问题,结合我省实际,作出了规定。

  四是增强可操作性。对《旅游法》规定比较原则的内容,如旅游规划的编制审批、旅游者的权利义务、旅游安全风险评估等进一步作了细化,使《条例》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三、切实做好《条例》的宣传贯彻和实施工作

  法治建设是一个有机整体,立法是为了用法,立法工作与法的实施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对立法机关和立法工作者来讲,法通过后不能就算大功告成,必须充分考虑、密切关注法的实施。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花大力气,做好《条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

  第一,要认真组织开展《条例》的学习和宣传活动。知法才能守法,才能严格、准确地执法。学习、宣传、普及《条例》知识,是贯彻实施《条例》的前提和首要环节,各地各部门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全省各地要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广泛宣传《条例》,让《条例》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各级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要带头学好《条例》,领会立法宗旨、立法精神和要求,增强贯彻实施《条例》的自觉性;要开展多层次的培训,使相关执法人员和行业从业人员都能准确把握《条例》的主要内容。新闻媒体要积极主动地做好宣传配合,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为《条例》的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要加大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力度。旅游包含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涉及范围广、关联度大、产业链条长,组织协调工作责任大、任务重,需要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大力配合和协作。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把贯彻落实《条例》作为推动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督促相关部门依法履行职能,各司其责,互相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条例》的贯彻实施。省政府要结合实际,制定出与《条例》相配套的具体措施或规定,把《条例》中的乡村旅游、民宿旅游等相关规定真正落到实处。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抓紧完善相关政策,建立健全旅游诚信体系和旅游行业信用公示制度以及旅游投诉统一受理机制等,使《条例》的一些原则规定具体化。

  第三,县级以上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加强对《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监督法律法规的实施,是县级以上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责。县级以上人大及其常委会要高度重视《条例》的贯彻实施,认真履行监督职责,积极主动地参与《条例》的宣传贯彻活动,适时听取政府关于《条例》执行情况的汇报,并可通过执法检查、代表视察等形式,加强对《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指出,并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依法处理,切实加大监督力度,增强监督实效。

  新闻界的朋友们,加快旅游业发展,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生态文明建设,事关民生福祉。今年的疫情,给旅游业带来重创。立足当前疫情防控持续向好的形势,我们在严格做好外防输入工作的基础上,正在积极、安全、有序地推进旅游业复工复产。伴随着新修订《条例》的实施,必将有助于我省旅游市场的复苏和发展。我们相信,在全省各级人大、政府的重视下,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一定能够把《条例》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作出积极贡献!

  主持人 方启雄

  下面进入问答环节,请各位记者朋友就本次新闻发布会的相关内容进行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自己所属媒体的名称,现在提问开始。

法治

  法制日报记者

  这次修订出台的河南省旅游条例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及机构改革后,全国第一部旅游方面的地方法,因此广受关注,请问条例中都有哪些重点和亮点?

李

  李延庆

  《河南旅游条例》是文化和旅游融合暨机构改革后,全国第一部旅游方面的地方法,因此广受关注。《条例》内涵丰富,亮点纷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个是体现在坚持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上。尤其是体现在全域旅游、文旅融合、绿色出行上,在发展上要求各级政府把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求将文化和旅游工作纳入政府考核体系,要求建立综合协调机制,推动文化和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要求各级政府全力推进全域旅游,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用旅游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在出行理念上提倡是健康、低碳、绿色、环保、文明、诚信。在业态培育上,强调要将旅游的新业态作为重点,把文化旅游、乡村旅游、民宿旅游、度假旅游等一些新业态作为重中之重。在品牌打造上提出要以“老家河南”为平台,着重在河南的重大体育赛事、会展、经贸活动中,突出与商务部门联系,强化“老家河南”的旅游形象宣传。

  第二个是体现在为民和便民上。《条例》第一条就是为了保证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对公共服务体系的打造、降低门票价格、旅游安全保障、游客投诉等方面都做出了规定。

  第三个是体现在充分结合河南实际。河南作为文化大省,又是旅游大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空间巨大,对此,《条例》明确规定,要以中华民族发祥地为基础,打造黄河文化游;要以郑州、开封、洛阳、安阳为资源打造中华古都游;以黄帝故里、姓氏文化为依托,打造世界跟亲文化游;以少林、太极功夫为主打造中国功夫游,在全国形成黄金的经济旅游带。河南作为农业大省,《条例》专门对乡村旅游提出了要求,要求旅游业的发展与乡村振兴相结合,要打造特色旅游村镇,在民宿方面,要求各级政府根据简化程序、便民利民、确保安全的原则,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建设、改造、经营民宿。

  第四个是体现在有法必依上。《条例》对景区中的非旅游开发进行了禁止规定。 对户外俱乐部、旅游俱乐部、自驾游俱乐部、一些保健品生产企业,一些培训机构通过微信群、QQ群等方式面向社会招揽、组织、接待市民的旅游外出行为作出了禁止性规定。对在景区里勘察、采茶、刻画或者出售文物的行为,作出了禁止性规定。对随地吐痰、抽烟、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作出了禁止性规定。

河南

  河南日报记者

  旅游业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还会带来一系列良性社会经济效应,比如农民与居民收入的提升等。请问《河南省旅游条例》在便民惠民富民方面,都有哪些创新和突破性的规定?

  李延庆

  旅游是综合性产业,它涉及的面非常广,涉及的领域非常多,在乡村振兴、农民增收、脱贫攻坚中有起到很大的作用,尤其在旅游扶贫方面的作用非常大。《条例》明确了便民、惠民、富民的规定。

  “便民”主要体现在加强旅游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上,包括加强网络信息化、房车、自驾营地、旅游厕所等基础建设,建立智慧旅游综合服务平台,无偿向公众提供景区路线、交通气象、客流量、食宿、安全、医疗、急救等信息服务,在旅游的集散地、公路的服务区等游客集中的地方设置旅游信息咨询中心,无偿为游客提供服务。

  “惠民”主要体现在降低门票价格上。明确规定依托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要逐步降低门票价格,对60岁周岁以上老年人施行门票免费,同时,将残疾人、现役军人、人民警察、国家消防救援人员等特殊人群,纳入免票范围。

  “富民”主要体现在乡村旅游上,我省是农业大省,乡村游的发展,为农民朋友带来了诸多好处。 去年,河南乡村旅游游客总量有1.84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超过了1150亿元,给农民群众带来一定的收益。这次《条例》的修改,把乡村旅游和民宿旅游作为旅游新业态培育的重中之重,对乡村旅游的规划、平台打造、项目融合、设施完善、服务提升等都作出了规定。特别是提出要加强对古村、古街、古建筑的保护,扶持各地的民族小吃和传统的餐饮,推动乡村旅游的专项评级,促进农民创业、就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新

  新华社河南分社记者

  这次疫情给文旅产业造成很大冲击,此时实施的《条例》中有哪些“硬核”政策能够助力产业重振?对帮助旅游企业渡过难关、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又将起到怎样的推动作用?

  姜继鼎

  《条例》实施对整个旅游业疫情以后的复苏起到了极大的支持作用。旅游业是靠人流、资金流支撑的行业,没有人流就没有旅游业。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我们(文化和旅游业)是损失最大、复工最晚的行业之一,景区景点全部关闭、旅游交通停运、旅游酒店关门。收入没有了,但仍不减薪、不减员、稳定就业,硬性支出照样,损失比较大。

  当前我省旅游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恢复经济社会生活秩序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恢复旅游市场,整体安排是五一之前聚人气,全年要效益。

  一是组织开展了“去疫情·健康行”系列活动,以定额补贴的方式,与新媒体合作。我们在太行山区先行启动,拿出2000万与今日头条合作;在牡丹花会期间与快手合作举办“遇见快手·嗨在洛阳”活动;另外与腾讯合作,以黄河文化为主体、以非遗为切入点,举行老家河南黄河之旅。

  二是现在我们各个景区都通过“云”的方式进行推介,在疫情期间,通过“云锁客”“云推介”把景区的产品卖到全国各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栾山推出了“99元游栾川”;隋唐洛阳城在杭州推出“一元一张游洛阳”,5000张票瞬间抢光;清明上河园推出10万张年卡,一张100元,两天卖了10万张,回收资金1000万;云台山(景区)两天卖了20万张,回收资金2000万。

  三是各个景区都采取各种方式来推动旅游业的恢复,并且推出了很多减免政策。目前,多个5A级景区的游客接待量已达到4位数,清明上河园平均每天游客在2000人以上,云台山也在2000人以上,济源一天的游客达到2万多。旅游复苏在中原大地上迅速点燃。

  四是近期我们要和铁路部门、旅行社合作,点对点的举办高铁游河南专列。4月5日,第一个专列将首发云台山景区,然后发前往三门峡的专列,紧接着发前往洛阳的专列,鼓励河南人游河南。

  《条例》的出台实施,是整个河南文旅系统的一件大事,一件好事,一件喜事,必将推动疫情后整个文旅行业的复苏。

  一是提振了信心。信心有两条,一个坚定旅游复苏的信心,第二是提振了游客出游的信心。

  二是有利于各级政府加大对旅游业的支持。《条例》对各级政府、各个部门推动旅游业明确了责任。

  三是有利于促进对旅游业的投资,满足市场的需求。《条例》对于包括民宿在内的旅游新业态提出了明确的规定。近几年,我们抓民宿、积极开展走县进村活动,去年已走了30个县、100多个村。通过民宿来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实现由观光游到休闲度假游的过渡。今年还将有90多个村整村推进民宿。

  所以,《条例》的实施,有利于促进旅游业品质提升、增强景区的吸引力、更好地满足市民的需求。我们要趁这次《条例》实施的东风,快速恢复旅游市场。

  主持人 方启雄

  《河南旅游条例》的出台是我省文化旅游领域的一件大事、好事、实事,希望各级新闻媒体能够继续一如既往的关心关注河南旅游业的发展,加大《条例》的解读和宣传力度,促进河南文旅事业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旅游发展的浓厚氛围。

  只要我们仅仅抓住当前重大的战略叠加窗口期,抓住旅游快速增长的黄金期,用足用好相关的优惠政策,积极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具有河南特色的文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记者,谢谢各位发布人。

责任编辑:银新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