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
第三十五场新闻发布会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时间:2020-03-19 15:09 来源:省政府新闻办

新闻发布会视频

  2020年3月19日16:00,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第三十五场新闻发布会。

  发布内容:邀请我省企管人员、志愿者、教师现场回答记者提问,讲述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一线的感人故事。

  发布人

  张若石 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综合组副组长、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吴    萌 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教师

  刘云龙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盾构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管理中心主任

  韩亚光 中建七局交通公司三门峡市国道310五分部团支部书记、桥梁工程师

  赵旋琪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读博士生

  高亚琳 中石化河南洛阳新安石油分公司第三加油站站长

  主持人 方启雄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强调要努力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继续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拼搏奋战,带动广大青年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昨天,省委书记王国生同志在中央驻豫媒体和省直新闻单位座谈会上指出,这次疫情阻击斗争中,每个青年身在其中,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融合在一起,深刻认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真切感受了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让每个人信念更加坚定、思想更加成熟,爱国热情更加高涨。

  根据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安排,我们在这里召开由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第35场新闻发布会,通报我省疫情防控最新进展情况,邀请来自基层一线的90后青年代表回答记者提问,讲述他们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一线的生动故事。

  首先,我介绍一下今天的发布人:

  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综合组副组长、省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若石先生

  担任疫情期间网课直播临时技术指导员,确保做到全校“停课不停学”的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老师吴萌同志;

  坚守生产一线攻坚克难,高效完成企业重点项目生产任务的中铁工程装备集团盾构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管理中心主任、青年突击队队员刘云龙同志;

  不讲条件、不计代价,全身心投入省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的中建七局交通公司三门峡国道310五分部团支部书记、桥梁工程师韩亚光同志;

  奋战在基层防控一线,闲暇之余用指尖传递抗“疫”感人故事的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读博士生、大学生志愿者赵旋琪同志;

  倾心为用户提供24小时送油服务,全力以赴保障企业复工复产和春耕备耕用油的中石化河南洛阳新安石油分公司第三加油站站长高亚琳同志;

  首先,请张若石先生介绍我省疫情防控最新进展情况。

  张若石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

  3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准确把握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的阶段性变化,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和应对举措,确保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激励广大青年勇挑重担、继续奋斗。

  省委书记王国生多次强调,广大青年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坚定跟党走。要以让中原更加出彩为己任,在奋斗中书写人生,在实干中展示风采,在实践中锤炼自己,把人生理想和祖国前途、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用青春和激情、智慧和力量、创造和奉献,为古老的中原大地注入青春活力。

  按照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安排,通报全省疫情防控最新进展情况:

  3月18日0时-24时,我省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死亡病例。

  截至3月18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273例(含境外输入1例)。累计出院1250例。自1月21日,全省已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39482人。3月18日解除观察10人,目前有136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在院治疗1例(为境外输入病例)。

  昨天,河南省人民政府决定,自3月19日0时起,我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Ⅰ级调整为Ⅱ级。调整后,各地要继续按照分区分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近日,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陆续印发了关于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心理疏导工作方案等通知,根据当前防控形势和复工复产需要,针对不同人群进行分类指导、心理干预和科学建议,规范指导疫情防控,实现精准防疫措施的科学化、专业化、合理化。希望大家按照相关指引要求,做好科学防护,推动防控形势继续向好和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有序恢复。

  在抗击新冠肺炎这场阻击战中,我省“90后”白衣战士展现了勇敢与坚强、责任与担当。在他们身上,我们感受到年轻一代对祖国和人民的赤胆忠诚。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的刘晓宁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刘晓慧是年龄相差一岁的“90后”姐妹,两人相隔一天奔赴武汉,在武汉离得只有短短几百米,但是也只是隔窗见过一面,透过厚厚的玻璃窗,隔着防护服、口罩、护目镜,相互“加油”鼓劲儿!94年出生的石金铭,是郑州大学一附院远程设备安装及系统调控的技术人员,在这次疫情防控中负责部分定点医院的联网调试,手受伤了,简单包扎一下继续工作;困得很了,掐自己一把接着干;饿了,就着面包白开水对付一下,3个昼夜奔波近700公里,完成了9家定点医院远程会商设备安装调试。“95后”胡欣欣,是郑州市惠济区人民医院的护士长,疫情开始她积极请战,除夕夜就进驻了发热门诊。医院要求轮换休息时,她选择了留守继续作战,目前持续50多天工作在一线。她说,年轻是我的优势,累一点儿、苦一点儿,挺一挺,就过去了。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这场疫情斗争中,年轻的白衣战士用青春践行了使命担当。昨天父母眼中的孩子,今天已然成为共和国的栋梁!

  主持人 方启雄

  谢谢张若石主任。在这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最前线上,全省广大青年,特别是90后青年奋战在先,无论如火炬还是做萤火,他们有一分热,就发一分热,有一点光,就发一点光,在奋战中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战士!今天,我们请到他们其中的5位代表,下面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向他们提问,也请在提问前先通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新华社河南分社记者

  吴老师,您好。在疫情期间,全省的中小学生都经历了“最长寒假”。请问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您是如何做到停课不停学的?作为一名90后,您有哪些体会和感受?

  吴萌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今年我度过了走上教师岗位四年来最长、最忙碌的一个寒假。作为一名90后,17年前非典时,我还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被我的老师守护,而今年,我已经成长为一名教师守护我们的孩子。

  其实,刚听到“停课不停学”,我心里还是有点小忐忑的。虽然以前学校也曾用网络直播上过课,但那毕竟是短时间,小规模。现在全方位来搞网上教学,怎么做,大家心里都没底。我想,作为年轻教师,我要在这方面多钻研,于是从大年三十开始,我几乎每天晚上都泡在网上,摸索直播。等到学校启动在线教学行动时,我因为先行一步,成为了学校的直播技术员。我建立起18个网络学习群,制定了操作流程,对老师和学生进行详细的技术培训。

  让我没想到的是,真正开课后,问题还是一个接一个,我的手机从早到晚响个不停,有时深更半夜也要起来,视频连线解决问题。大家都叫我IT小萌,我也是尽心尽力满足大家的要求。让我感动的是,有一位即将退休的教师,担着两个毕业班的语文教学任务,面对网络学习技术的新挑战,她没有后退,反而学的比年轻人更认真。她通过电话、微信、学习群等各种方式与我讨论网络授课技巧,甚至用做笔记的方式记下每一步操作,只为给学生呈现更好地课堂。教师前辈不但用自己精湛的教学能力指导着我的专业成长,更用自己的行动给我们这些青年教师上了生动的一课。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网络教学效果越来越好,学生满意率达到96.8%。为了发挥省属实验学校的引领作用,我又把课程课件整理出来,免费提供给我校对口帮扶的学校,援疆对口的学校,还有来自全省各地的友好学校,共6所学校。

  我们学校还参与了省教育厅联合河南电视台等单位录制的同步名校课堂,让学生们通过电视也可以在家学习。这个任务对我来说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短短3天的准备时间,我在家中仔细修订课件,每个词句、例题都经过了反复推敲;反复试讲排练,力争把最完美的课堂带给全省学生。老师们的家乡在全省各地,为了录课,大家都克服了重重困难录制视频,学校后勤也给老师们提供了最好的防护保障。我们学校67名老师一共完成164节课程的录制任务。只要能为全省的学生做些事情,再大的困难,我们也不怕。

  新华社河南分社记者

  这次疫情,对孩子来说,既是一次磨练,也是一次难得的人生课堂。请问吴老师,你们在教学中,是怎样利用好这个课堂,给孩子们加强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的?

  吴萌

  这场疫情,给我们深刻的启示,作为教师我也一直在思考,除了做好每天的直播教学、线上辅导,我还能学生做些什么?

  我想,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认知科学以外,利用疫情防控人民战争,向学生增强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的教育,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也是恰逢其时。正月十四,我们学校在网络上开展了“话说元宵,抗击疫情”课程,邀请校医和心理老师从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入手,将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传达给莘莘学子,最高时有4000多名网友同时在线,和我们一起为武汉送去元宵佳节的祝福。

  我们还把学生家长邀请到网络课堂中来,他们中有参与国产航母“山东舰”建设的高级工程师;有疫情期间坚守岗位的记者;有在对抗病魔的一线治病救人的医生,在辖区保一方平安的警察,保障社区居民生活的志愿者等等。学生们从身边鲜活的案例中获得思想变化及精神成长,开始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如何相处,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共同参与到人民战“疫”的行动中来。

  我们的孩子力量不大,但是他们很多人拿出自己全部的压岁钱捐给了抗疫一线,更有家长带领孩子捐献了防疫物资。有个孩子在日记中写道,“以前我不知道学习的意义是什么,还总因为学习的事情与父母争吵。疫情当前我明白了,无知只会带来慌乱,唯有像钟南山院士那样的千千万万个白衣天使在祖国需要的第一时间站出来,才能带给人们生的希望。”看到我的学生从思想认识上有这么大的提高,作为一名90后的老师,我也感到非常欣慰。

  河南日报记者

  韩工,您好。随着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中建七局作为驻豫央企,复工复产也进入快车道。请问,作为项目一线的团员青年,你是如何发挥团员示范带头作用,在斗争中成长?你的感悟和收获又是什么?

  韩亚光

  首先向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是中建七局交通公司三门峡国道310五分部团支部书记韩亚光,是基层一线的施工人员,也是项目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队长。参加这次战“疫”斗争,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作为一名共青团员,在关键时刻要挺身而出,在党组织的带领下,不怕困难,在斗争尽快成长。

  我所在的项目是有“河南第一高桥”之称的三门峡G310项目,也是三门峡市“十三五”头号工程、河南省重点工程,对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促进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交流、实现三门峡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意义重大。2月6日项目拿到复工令后,我第一时间就赶回到项目部。虽然没能参加郑州岐伯山医院建设,我想这个项目就是我弥补遗憾、展现我们青春风采的平台。

  尽管有着心理准备,但到达现场后,我才发现情况的复杂和严峻程度出乎我预料。因为疫情影响,三门峡境内所有道路封闭,施工车辆和物资运不进来、人员出不去,项目部施工段落跨度近20公里,需要对接协调办理的手续特别多。怎么办?加油干!我召集来项目部的年轻人,建立起“青年突击队”,带领大家往返于各防疫站和相关部门,为项目部办理了各类车辆通行证。

  证件问题解决了,防疫物资又出现了严重短缺。为了筹集足够的防疫物资,我每天早上不到七点就出门,跑遍了三门峡的大小药店、超市,在市场资源稀缺的情况下,采购了第一批500余个口罩、10箱消毒液。让我感动的是,在疫情防控最吃紧的时刻,当地的党团组织和干部群众也给了我们大力的支持,我清晰地记得,在工地上,很多群众给我们送来蔬菜等生活物资,给我们解除后顾之忧。

  在公司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我们“青年突击队”吃住在工地,最难最苦的活大家抢着干,保证了项目顺利推进。我们还开展“复工复产亮承诺·青年先行显担当”主题活动,我组织项目青年团员开展“雷锋精神·让爱传递”主题团日活动。组织青年团员前往工人生活区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我了解到项目驻地旁的寨根村有很多孤寡老人,家中没有任何防疫物资,我组织青年志愿者挨家挨户走访,为老人作疫情防控知识讲解,帮助老人对房间进行全面消毒,并送去医用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用品。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等省内媒体,深入我们项目一线,实地采访,对我们项目在复工复产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了报道。

  在这次抗击疫情和复工复产过程中,作为一名中建七局的青年人,我感到非常的自豪和骄傲。大家也有了解,我们七局在疫情最紧迫的时候,用10天时间建成了一所拥有800个医患人员床位的郑州岐伯山医院。在建设现场,活跃着7支青年突击队,可以说是这次施工的中坚力量。在我们单位里,还有很多青年人的事迹让人感动。设计骨干陈莉现场奋战了三天三夜,刘伟鹏、高扬夫妻两人双双坚守在施工现场,准新郎赤杨阳,本打算春节订婚,接到抢建任务后,初二就赶回郑州,项目六朵金花也是被称为“铁娘子”,保障现场几千人的衣食住行和卫生防疫,我的这些同事每天步数都是2万+、3万+,每天都在冒着巨大风险与时间赛跑。除了建设郑州岐伯山医院外,我们还建设了莆田版“小汤山”、三门峡版“小汤山”,支援武汉火神山、雷神山。这期间我们建设和支援的应急医院就有10所。

  目前,随着全面复产复工,我们全局有1000多个项目在推进,复工率超过85%。有这样的好成绩,离不开广大青年员工的付出。今后,我将与中建七局1万多名团员青年一道,团结奋进、积极奉献,为助力中原更加出彩贡献青春力量!最后我想说:砺进之士,不畏挑战!中建七局,使命必达!

  河南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记者

  赵旋琪,您好!作为河南省青年志愿者代表,请问你在疫情期间都做了哪些志愿服务工作?有什么样的心得和收获呢?

  赵旋琪

  我是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读博士生赵旋琪,也是共青团郑州市委招募的疫情防控青年志愿者中的一员。

  最早参加疫情防控工作是在2月初,当时,郑州市的确诊人数还在不断攀升,我所在的二七区五里堡街道防空兵社区是军事管理区,管控非常严格,有6347位居民,254户返郑隔离家庭。白天我在社区卡点协助把控人员出入,测体温、监督扫码、核对身份信息和工作证明。和其他6位社区青年志愿者轮流到隔离居民家中入户调查,帮助不能出门的居民购买生活必需品、倾倒垃圾、进行公共场所消杀工作。每天,我们都要在7层老旧楼房里跑上跑下,有时会往返7、8趟,气喘吁吁,还要隔着不透气的口罩与隔离居民耐心交流。但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和认可,再累,心也是甜的。

  随着全省复工复产,返郑人员逐渐增加,我感到了社区的人力明显不足,正好听我妈妈讲,她们单位建中街街道办,引入了AI外呼平台,每天一个半小时就可完成辖区全部居家隔离人员健康信息的采集。于是,我便来到建中街街道办学习这个方法,以便在我们社区更好地开展工作。入户过程中,我还发现,隔离时间久了,有些居民难免会产生心理压抑,这时,我就联合我们志愿者当中,学传媒、舞蹈、播音主持的同学,一起通过居家隔离微信群、钉钉直播,开展“医护子女云辅导”“摄影课堂”“舞蹈达人”等线上服务,满足居民的学习需求,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晚上,我还被抽调到郑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负责接听市民热线的工作,每天向市民解读郑州市最新防疫政策,并记录下每一位百姓的心声。比如,2月底,大家都要返工复工,一罩难求,普通人都很难预约到口罩,何况不方便下楼、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独居老人呢?我们及时汇总热线反映的这个问题,提交防疫指挥部决策部门,推动了为全市空巢老人免费送19万只口罩的暖心政策。严而有情,严而有爱——61171879热线架起与群众的“连心桥”。

  一个多月的志愿服务,我用手机记录下了工作的点点滴滴,通宵制作的社区联防联控视频《社区工作者的一天》、《青春的战“疫”》,被人民网《人民的战役》直播栏目、郑州日报等主流媒体采用播出,让广大居民了解到了基层防疫工作人员在这次疫情中的无私奉献与辛勤付出。

  在聚光灯照不到的地方,还有更多默默无闻的青年志愿者们,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青年一代,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磨炼意志、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青年志愿者,就是基层抗疫的有效力量补充。接下来,我们会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下一阶段“内防扩散,外防输入”的工作当中。冬天在这里夺取的,春天一定会以更绚丽的姿态交还给党和人民!

  郑州人民广播电台

  高站长,您好。疫情防控期间,加油站作为公众场所,人员流动多,防控压力大,作为90后青年,您是怎么迎难而上,守好阵地。当前,又怎样通过创新工作,助力复产复工?

  高亚琳

  我是中石化河南洛阳新安石油分公司的一名员工,我所在的加油站位于老310国道新安县磁涧段。疫情发生后,周边社会加油站站纷纷关停,作为央企加油站,我们必须担当起保障供应的责任。说干就干,我带领大家按时按点对加油站彻底消杀,配置好口罩、手套,认真为每个进站顾客做好体温检测登记。刚开始,很多顾客不太理解,不愿意配合登记,我就耐心地向他们说明情况,当好疫情防控的宣传员。同时,向他们介绍“加油河南App”,推行“一键式无接触加油”,减少人员接触。疫情期间,很多应急车辆需要到我们站加油,但是由于站前道路施工围挡,一些车辆因为等不及纷纷掉头,我看着很着急,要是早一点加油就可能会帮助防疫工作。我们汇报县公司主动与地方村组和指挥部沟通联系,及时打开了出口围挡,保障车辆加油。经过我们认真、细致、严谨的工作,加油站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到加油不断档、服务不打折、商品不涨价,全天候、24小时营业,为应急车辆加油,为生产生活助力,成为大家眼里的“安全岛”。

  随着复工复产和春耕的深入,有更多的地方需要用油,在这关键时期,我们更不能坐等。我想“既然大家出行不方便,我们就主动走出去为大家送油”。我们站周边就有近30亩农田需要播种,而农机加油一来一回最少也要1个小时,我们就给周边农户提供24小时送油服务,只要一个电话,不管啥时候要、不管跑多远,都第一时间送到田间地头。因为送油及时,油品质量好,还有春耕专项优惠政策,农户们也一传十、十传百。一天下午,我们刚送完油回来,接到一个邻村农户的电话说“我们这儿急着用油,就是离你们那儿有点远,能给送不?”算了算路程,这一来一回得2个多小时,站上带我就三个人,本来都累得够呛,但是既然农户信任咱,咱得对得起人家,我一咬牙“送”,我带着一名员工骑上三轮车就往那儿赶,又拎着油桶一桶一桶给加到油箱里,等回到站里,天也黑了,躺到床上浑身像散了架,但回想老农连连感谢的情景,我觉得值了。

  随着周边的一些企业和工地恢复生产,我就一家一家回访用油需求,只要有需要,不管要多少我们都给送过去,尤其周边工地用油急剧增加,送油的活就更多了,我们几乎天天要去送油,有时候顾不上吃饭,就带着干粮路上解决,有人开玩笑说“疫情发生之前,也没见你们这么拼。现在你们这么拼,到底为了啥?”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我以前还真没有仔细考虑过。作为一名90后,过去对社会的思考还不是很深刻。但是这次疫情发生,我亲眼所见,那么多逆行天使赶赴武汉,那么多志愿者不计报酬忘我工作,全国人民支援武汉,祖国大家庭如此温暖。我被这样的精神激励着,推动着,更加感到自己身上沉甸甸的重任。我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客户加满一箱油,就是在为战胜疫情出一份力。

  在这里,我还想向大家分享,在我们中国石化的加油站里,还有无数个年轻的石化人,面对疫情,我们坚守阵地,战胜疫情,我们义无反顾!

  工人日报记者

  请问刘云龙,您作为中铁装备盾构青年突击队队员,又是重点项目负责人,是怎么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按期完成工作的?

  刘云龙

  我是中铁工程装备集团盾构制造有限公司刘云龙,中共党员,同时也是一名青年突击队员。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铁装备集团时指出“装备制造业的核心是技术创新,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还是技术创新,要不断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总书记的话语一直激励着我们在补齐短板、加强研发、加快发展上下功夫。

  中铁装备是郑州市第一批复工复产的企业,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大年初一就从内蒙古老家赶回郑州,在主动接受隔离后,有幸成为第一批复工的员工。我所在的部门管控着公司在产100多台盾构机的生产制造,一台盾构机有上万个零部件,每一个零部件能否及时到位,直接影响着我们数百台设备下一步生产的顺利进行。

  为了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我们专门成立了复工复产青年突击队,对全公司在产项目100余台盾构设备进行重新梳理并制定具体方案。刚开始,我们小组只有2人在岗,但是凭借着“虽然我们不能做抗疫一线的逆行者,但是我们要做经济领域建设的生力军”的理念和韧劲,我和我的队员从细化每个流程着手,按照每个组装基地、每个结构件厂家以及每个项目类型进行分类分析,仅仅用了三天时间,就将原本十几页的项目信息,细化到了200多页,为后期工作做了充分准备。我们只有一个目的,尽可能地降低疫情影响,将丢掉的工期赶回来。特别是我们还有一些重点难点的出口项目,业主经常通过跨洋视频对我们的项目进行远程监造,由于时差基本都是在凌晨进行沟通,为了让客户放心,我们小到一颗螺栓的到货情况都会拍摄好视频传给客户,打消了他们的疑虑。

  除了参与生产管理外,我还临时担负起巴黎项目的整机发运工作。按照工期计划,我们必须一周内完成剩余的拆机和打包任务,但是原本岗位人员因疫情不能及时到位。我就带领青年突击队队员积极投身一线,遇到难题就通过视频积极向老师傅们请教,我们自己也不断优化、不断钻研,7天之内,近200多个大型分体部件,7个大型集装箱,全部按计划顺利完成打包、装箱等,确保设备在第一时间发往港口,及时赶上开往巴黎的货船。

  另外,我还负责五台大直径盾构项目,其中2台正处于调试验收阶段,因为工期紧张,每天我们都会把问题进行一一梳理、解决,经常加班到很晚。疫情期间,由于宿舍要定时锁门,我总是错过锁门时间,一开始值班的门卫大叔总是埋怨我回去的晚,后来次数多了,门卫大叔了解到我回去晚的原因。当我再加完班晚回去的时候,门卫大叔都会笑着对我说,“就差你了,要不我早去睡觉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复工后第十天,我们迎来了“开门红”,我所负责的两台大直径泥水盾构机顺利下线,当价值4.5亿元的泥水盾构机顺利通过客户验收的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努力付出都是值得的。

  最后我想说,这场疫情没有过去,我的工作还在继续。我一定会以党员的身份继续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不忘初心,立足岗位,为自己的国家和中铁装备奉献青春力量。

  主持人 方启雄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全省广大青年朋友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既要立足当下,作出新时代中国青年应有的贡献,更要放眼未来,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个人的梦想同民族的伟大梦想紧密联系在一起,唱响最坚定的青春之歌,散发最耀眼的青春光芒,在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中贡献青春的力量!

  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媒体记者,谢谢各位发布人。也请大家持续关注我们的发布会。

责任编辑:银新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