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中欧班列(郑州)列车从郑州国际陆港公司驶出。新华社发
(作者系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河南省高校智库联盟理事长 喻新安)
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重要文章中,提及和肯定了10个重要城市,北方被提到的城市有三个,分别是北京、郑州和西安。当下的郑州,正按照“三中心一枢纽一门户”的定位,谋划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郑州市委关于“东强、南动、西美、北静、中优、外联”的战略构想,体现了注重内涵发展、注重整体联动的思想。郑州要肩负起国家赋予的重大使命和历史担当,紧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总目标,围绕“让郑州这个龙头高高扬起来”的新要求,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更大努力。
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方面走在前列。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主要内容的新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形势提出的治本之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我国2020年经济发展六个方面的任务,第一条就是“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求“紧紧扭住新发展理念推动发展,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各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上”,强调“要把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检验各级领导干部的一个重要尺度”。应该看到,目前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方面,一些地方推动经济工作还是用老的套路和办法,与新的形势不相适应。郑州作为河南省会、中原城市群的龙头,首先要在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领导方式上走在全省前列。比如,在筑巢引凤上,侧重“筑巢”,把主要精力由抓具体项目转向抓发展环境打造。可以列出营商软硬环境方面的若干指标,尝试制定行之有效的检查考核、评比观摩办法和激励机制,走出一条符合郑州实际、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更好发挥示范带动和引领作用。要着重建设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在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方面发挥独特作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在空间上包括郑州大都市区原规划范围,以及孟州市、温县、封丘县、长垣市、兰考县等五个沿黄河县(市),国土总面积1.98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数量超过全省的20%,城镇化率达到66.5%,经济总量超过全省的三分之一,是黄河流域综合优势最明显、经济实力最强、发展潜力最大的板块。其功能定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黄河流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黄河流域协同治理示范区、丝路开放合作和创新的重要节点、黄河文化传承创新核心区、可持续脱贫致富样板地。郑州要着眼区域协同发展,与相关地市合力,构建“一轴、一核、两区、三带”的网络化、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一轴”即黄河生态文化主轴,“一核”即郑州市区,“两区”即黄河北岸合作示范区和郑汴许合作示范区,“三带”即郑开创新创意创业示范带、沿京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带和“两山两拳”(云台山、嵩山,太极拳、少林拳)文化旅游合作示范带。郑州要协同开封、许昌、新乡和焦作四市,高标准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充分发挥示范带动和龙头引领作用。
充分发挥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发挥航空货运优势是重中之重。郑州机场货运增速很快,目前在国内大型机场中货运量居第七,已进入全球50强机场行列。根据规划,到2025年,郑州机场将实现四条跑道运营,年货邮吞吐量达到300万吨;到2035年,郑州机场将实现五条跑道、三大货运区运营,年货邮吞吐量达到500万吨。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的批复,郑州机场飞行区指标升级为4F,跻身国内最高等级机场“俱乐部”。郑州机场要借势发展,成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快速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的重要依托,成为世界货运市场的重要平台。随着郑州航空枢纽的持续打造、“米”字形高铁网基本形成、“四港一体”多式联运体系不断发展,郑州正向以航空、高铁等为主导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转型升级。要做大做强“航空偏好型”产业集群,努力建设世界航空港,成为世界航空之都。要借助“米”字形高铁,以郑州为中心打造四条合理分工、联动发展的现代产业带,即京广先进制造业高质量产业带(贯穿京津冀、河南、湖北、湖南、粤港澳大湾区),沿黄先进制造业高质量产业带(贯穿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南、山东等),济南—郑州—重庆产业带,太原—郑州—合肥产业带。郑州要发挥在这四条产业带中的中枢和纽带作用,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通道经济、站场经济,培育高铁沿线产业密集带、城镇带,发挥通道对沿线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加快要素集聚和整合,推动郑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进一步优化空间结构和布局。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郑州面积太小了,建议扩容,甚至提出要跨河向北发展。实际上,扩容并不是郑州的唯一选择,更不是优先选项。目前我国获批的国家中心城市中有五个是省会城市,分别是广州、成都、武汉、郑州和西安。比较而言,郑州国土面积占全省面积的比例并不低。统计显示,上述五个国家中心城市占省内国土面积的比例分别是:广州占4.13%,成都占3.03%,武汉占4.57%,郑州占4.45%,西安占4.92%。就空间结构来说,郑州的主要问题在于城区面积偏小,县域面积太大,不利于城市核心区域的统一规划和布局,不利于城市综合承载力提高和发展潜能释放。统计显示,上述五个国家中心城市市区面积占市域总面积的比例分别是:广州占28.2%,成都占25.4%,武汉占16.9%,郑州占13.6%,西安占33.3%,郑州市城区面积占比是最低的。提高郑州市区面积最简单和有效的办法是撤县(市)改区。从空间布局、区位特点功能和与主城区融合度等方面考量,可以推动荥阳市、新郑市、中牟县同时改区,使郑州市区面积由目前的1010平方公里,增加到3743平方公里,市区面积占市域面积达到50.3%。或者推动新郑市、中牟县同时改区,使郑州市区面积达到2800平方公里,市区面积占市域面积达到38.5%。在撤县(市)改区、扩大市区面积的基础上,按照“三中心一枢纽一门户”的总定位和“东强、南动、西美、北静、中优、外联”的新思路,着眼未来,重新规划布局郑州不同城区的功能作用,实现更加协调更可持续的发展。
改进政府服务和优化营商环境。近年来,不少地方政府致力于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方面推出了很多创新举措,收到了好的效果。但从我省和郑州市的情况看,营商环境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企业与政府的关系还有待改进。为此建议:一是增强企业政策获得感。要提高政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让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投资有政策保障。对企业的突发性风险事件、信用违约等问题,要采取更加精细、更加客观、更具针对性的举措。二是营造公平公正的环境。要依法规范民间投资行为,保护民营企业生产和投资决策自主权及一切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消除民营企业家们心中的疑虑和后顾之忧。三是构建良好的氛围。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多关注、多谈心、多引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将“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形成制度,鼓励大家真诚坦荡地与企业家交朋友。四是畅通企业沟通机制。可以借鉴学习浙江宁波的“首席服务官”做法,履行服务民营企业“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做到“有求必应、无需不扰”,真正为企业政策解答和项目落地推进等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责任编辑:赵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