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垃圾分类已经成了新时尚。2019年12月1日起,郑州正式进入了垃圾分类时代。今年河南省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里也提到,2020年,“各省辖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垃圾分类难在哪?如何让垃圾分类深入人心?顺利推进垃圾分类?政协委员们也有他们的建议。
可持续发展,就是垃圾分类的终极目的
去年省两会,政协委员张俊杰带着一份关于“推进我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提案进入大众视野。通过与张俊杰的对话我们明白了他之所以要将“垃圾分类”带上两会的初衷。
在2019年11月3日,张俊杰带着自己的提案“关于推进我省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走进河南广播电视台《提案进行时》栏目。张俊杰在节目中讲到,让每一个人都能关注垃圾分类,让社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这也是他多年关注环境和垃圾分类话题的初衷。“现在大家都比较注重环境保护,实际上,真正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主要是通过节约资源,节约就是最大的环保。”
“垃圾分类最重要的是观念的培养、习惯的培养。所以说媒体的作用非常大,垃圾分类工作能不能做好,就看我们的宣传引导工作能不能做好。”在张俊杰看来,目前垃圾分类工作推进非常艰难,这与垃圾分类习惯的培养有直接关系。“但不能因为这件事儿很难,我们就不做了。”
在采访中,张俊杰对河南广播电视台推出的《垃圾分类,来了》印象深刻。“因为这个垃圾分类本身就需要我们的媒体多加宣传,多加引导,让每一个老百姓感觉到我们垃圾分类真的来了。也希望大家都能通过节目更加了解垃圾分类。”
大数据监管让垃圾分类有迹可循
如何让垃圾分类深入人心?垃圾分类居民都要了解什么?政协委员张朝祥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不是政府的事情,这是每家每户都要重视的一件事儿。现在的宣传还停留在喊口号阶段,我们要通过宣传让居民都了解到垃圾分类带来的好处。”
年年关注民生话题的张朝祥今年将目光聚焦垃圾分类,在调研中,他发现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除了要培养居民习惯,垃圾在运输处理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前分后混就是现在最为人诟病的。”
垃圾分类是否准确?运输车辆是否违规操作?垃圾桶是否及时回收?分类督导人员是否在岗?用大数据智慧平台监管各个环节的数据信息也格外重要。2019年11月下旬,郑州市二七区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上线,这也是郑州市首个垃圾分类的大数据平台。在张朝祥看来,大数据将为垃圾分类提供更加智能化的监管方式。
“垃圾分类需要各方监督,生活垃圾分类监督平台的建设也至关重要。”张朝祥建议要加强智慧平台建设,加快研发、使用郑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监管平台,实现对生活垃圾前端分类、中端收运和末端处理的全过程智慧化监管,达到各类生活垃圾及其再生品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的监管效果。
把垃圾分类当成一件快乐的事
政协委员冯国鑫因经常到上海出差,对垃圾分类深有感触:“有一次我到上海出差的时候,突然发现酒店里不提供一次性牙刷了,刚开始觉得很不方便,后来就养成习惯,出门自带牙刷,其实这是一件好事情,通过自己小小的改变,为环保事业作出一点贡献。”
现在郑州也开始强制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冯国鑫认为这也是我国高质量发展中一项关乎每一个人生活方式转变的新风尚。“垃圾分类是对国家和社会有意义的,中国在由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升级过程中,对垃圾的处理一定要提上重要的日程,这也一定能为中国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采访中,冯国鑫也分享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我与很多上海的同学交流过,最早大家都感觉很不方便,但在实行的过程中大家也找到了一些小乐趣,上海人爱吃海鲜,他们把贝壳分一类,把骨头分一类,能为生活增添一些有趣的色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他希望每一位热爱自己家乡的郑州人都能参与到垃圾分类当中。(记者 孙玥张静王文斌 谢昰炜 闫腾腾 张崇曜)
责任编辑:李瑞